一种智能家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97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用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家用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门的种类有很多,包括防盗门、家居门等,家居门是安装在居所内部,用于居家使用的门,在厨房、卧室、洗手间等多种场所都被广泛的应用。目前市面上的家居门主要有把手门、折叠门、和推拉门等,随着房价的飙高和人口的增多,人们越来越关注空间利用率,因此推拉门以其占用空间较少、空间利用率高等优势正在引领着家居门的风潮。

但是,随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推拉门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高级需求,在人们手拿物品或在厨房里烹饪手上有油等其他不方便用手开门时,推拉门的开启和关闭便会对使用者造成麻烦,不清洗带有污渍的手直接开门还会在门上留下难以清洗的印记,儿童触碰到污渍也容易传播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家用推拉门需要手动推拉,不卫生不方便的问题。

为此,本申请了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用门,包括门框,设置于门框内并且在门框左右滑动的推拉门,所述门框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驱动模块,所述控制驱动模块包括单片机,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无刷电机,电源;

所述门框上还设置有信号检测模块;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单片机与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 电机驱动模块与电机电连接;

所述推拉门底端设置有驱动杆,该驱动杆的一端与推拉门侧面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驱动螺纹,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的轮齿与驱动螺纹啮合;

所述电源分别与信号检测模块、单片机、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提供其工作所需的电能。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为红外监测模块。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与控制驱动模块设置于门框的同一侧。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的上方设置有输入键盘,该输入键盘与单片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智能家用门,智能家用门,能够自动检测是否有人靠近门,从而自动控制门打开或者关闭,不需要手动操作,不需要触碰门,不仅方便而且更加卫生,特别适合厨房使用,同时门上设置有输入键盘,可以对门的控制情况进行提前设定,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活习惯的人。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家用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智能家用门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智能家用门的原理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4是智能家用门的电机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中:1、门框;2、3、推拉门;4、信号检测模块;5、控制驱动模块; 6、驱动杆;7、驱动螺纹;8、单片机;9、电机驱动模块;10、无刷电机齿;11、电源;12、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为了解决现有家用推拉门需要手动推拉,不卫生不方便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旋智能家用门,包括门框1,设置于门框1内并且在门框1左右滑动的推拉门2、3,所述门框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驱动模块5,所述控制驱动模块5包括单片机8,电机驱动模块9,以及无刷电机10,电源11;

所述门框1上还设置有信号检测模块4;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4与单片机8电连接,单片机8与电机驱动模块9电连接,电机驱动模块9与电机10电连接;

所述推拉门3底端设置有驱动杆6,该驱动杆6的一端与推拉门侧面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6上设置有驱动螺纹7,所述电机10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的轮齿与驱动螺纹7啮合;

所述电源11分别与信号检测模块4、单片机8、电机驱动模块9电连接,提供其工作所需的电能。

使用的时候,信号检测模块4检测是否有人靠近门,单片机对信号检测模块4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判断,若是有人靠近门,则控制电机驱动模块9驱动电机10,进而驱动驱动杆6沿图1所示的智能家用门的结构左右移动, 从而推动推拉门3沿门框内的原有轨道左右移动。推拉门2为设置自动移动的功能机构,主要是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往往只是推拉一个门,另外一个门,基本不动,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如果需要也可以加装自动控制的机构。

信号检测模块4为红外监测模块,红外监测技术是比较成熟的监测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监测技术可降低研发成本,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特点,解决本方案的技术问题。

信号检测模块4与控制驱动模块5设置于门框1的同一侧,这样可以减少信号线和电源线的布线长度,降低一些制造成本,同时传导信号的长度缩短,减少信号的衰弱,有利于单片机8接收到更加准确的信号。

信号检测模块4的上方设置有输入键盘12,该输入键盘12与单片机8固定连接,可以提前对智能家用门的情况进行设定,将门的运作情况最近的设置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图4所示,为本方案的电机驱动电路,其他部分的电路,在现有技术中有比较成熟的电路,可以直接应用,本方案不一一具体说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