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扳头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0696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扳头扳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变扳头扳手。



背景技术:

在手工工具领域,扳手是最常见的工具之一,而且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常见为外角扳手用于扳动外轮廓为几何形状的螺钉螺母等,现在随着金属材料的强度提高,更多的内角螺母和螺钉应用于各个行业,但是现目前市场上都是一个内角尺寸对应一种内角扳手,没有变扳头尺寸的内角扳手。这常常导致,要扳动不同的内角螺杆的时候需要携带数量较多的内角扳手,而且由于内角扳手较重,携带较多的扳手就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变扳头扳手,扳头可以改变尺寸以对应不同尺寸的内角螺杆。

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板杆和扳头;所述板杆的一端与扳头固接;所述板杆为L形;

所述板杆的另一端上设有压紧把手;所述压紧把手的中部与板杆折弯处铰接,且压紧把手与板杆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压紧把手的一端上设有拉紧线;所述拉紧线的一端与压紧扳手一端固接;所述拉紧线的另一端与扳头铰接;

所述扳头包括至少两个可张开和闭合卡杆、固定板、卡紧器;所述固定板的一个板面与板杆固接;所述至少两个卡杆铰接在固定板的另一个板面上,且相对于固定板的中心对称;所述卡紧器与卡杆铰接;所述拉紧线穿过固定板与卡紧器铰接。

进一步,所述卡杆包括卡头、支撑杆、展开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板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卡头铰接;所述展开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卡紧器铰接。

进一步,所述板杆的未与扳头固接的一端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设有手掌握紧时与手指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压紧把手的未与拉紧线固接的一端上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为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的主动棘爪与板杆固接;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与扳头固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对于不同尺寸的内角螺杆,本装置的扳头均可调整到与内角尺寸相对应,并拧紧或板松螺杆,且本装置使用压紧把手调整扳手外张尺寸,十分方便,且在使用的时候一个手掌就可保证扳动和卡紧内角螺杆;本装置采用棘轮机构实现了扳头不离开内角螺杆就可实现连续扳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扳头展开时图1中A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板杆;2.扳头;21.卡杆;211.卡头;212.支撑杆;213.展开杆;22.固定板;221.主动棘爪;222.棘轮;23.卡紧器;3.压紧把手;31.拉紧线;4.橡胶垫;41.凹槽;5.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下图1所示,可变扳头2扳手它包括板杆1和扳头2;所述板杆1的一端与扳头2固接;所述板杆1为L形;

所述板杆1的另一端上设有压紧把手3;所述压紧把手3的中部与板杆1折弯处铰接,且压紧把手3与板杆1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压紧把手3的一端上设有拉紧线31;所述拉紧线31的一端与压紧扳手一端固接;所述拉紧线31的另一端与扳头2铰接;

所述扳头2包括六个可张开和闭合卡杆21、固定板22、卡紧器23;所述固定板22的一个板面与板杆1固接;所述六个卡杆21铰接在固定板22的另一个板面上,且相对于固定板22的中心对称;所述卡紧器23与卡杆21铰接;所述拉紧线31穿过固定板22与卡紧器23铰接。通过卡杆21的张开和闭合实现了卡头211的尺寸可随着内角螺杆的内角大小调节,使得本装置可以将不同内角大小的螺杆进行拧紧。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卡杆21包括卡头211、支撑杆212、展开杆213;所述支撑杆212的一端与固定板22铰接;所述支撑杆212的另一端与卡头211铰接;所述展开杆213的一端与支撑杆212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卡紧器23铰接。通过简单的桁架原理使得卡头211可以很容易的张开和闭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板杆1的未与扳头2固接的一端上设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上设有手掌握紧时与手指对应的凹槽41。方便人们进行握紧板杆1。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压紧把手3的未与拉紧线31固接的一端上设有防滑垫5,保证手握紧的时候不会出现滑动,而且防滑垫5较大,减轻了手部的压强,进而使得使用本装置的时候比较舒服。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固定板22为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的主动棘爪221与板杆1固接;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222与扳头2固接。使得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不用将扳头2推出内角螺杆就可以进行连续拧紧。

在使用的时候,扳头2插入内角螺杆内,手握住板杆1和压紧把手3,手掌收缩将压紧把手3按压向板杆1,由于杠杆原理,压紧把手3另一端翘起,将拉紧线31拉紧,从而使得卡紧器23向固定板22方向移动,从而展开杆213挤压支撑杆212,使得支撑杆212向外张开,最后使得卡头211与内角螺杆的内角咬紧;这个时候顺时针拧紧板杆1,板杆1连接的棘爪推动棘轮222转动,棘轮222推动卡杆21转动,从而内角螺杆被拧紧,当板杆1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后,回转板杆1,这个时候棘爪回转,棘轮222在棘轮机构的作用下不能随着棘爪的回转而回转,所以被拧紧的内角螺杆不会在板杆1回转的时候转动,当板杆1回转到一定的角度后,再次顺时针转动板杆1,内角螺杆被转动,重复上述步骤知道内角螺杆被拧紧,拧紧后,松开手掌,压紧把手3不再将拉紧线31拉紧,从而支撑杆212不再受到展开杆213的推力,卡头211与内角螺杆的内角不再有较大的摩擦力,这个时候将扳头2推出内角螺杆。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