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371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行车的锁具,是一种新型自行车锁。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共享单车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并且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其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获得了政府及百姓的支持。共享单车主要由自行车锁控制,目前市面上用的最多的是马蹄锁,该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电子锁,一类为机械锁,电子锁主要由马达等部件来驱动控制锁的开闭,机械锁又分为密码式机械锁和使用机械钥匙式机械锁。其中,共享单车行业的马蹄锁为电子锁的居多,此类共享单车的锁具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520556531.9,授权公告日2015.12.30,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带遥控钥匙的多功能全自动自行车锁及其控制系统”;该自行车锁包括:锁体,遥控钥匙;经过优化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该锁能够实现开锁的全自动化,同时关锁也不再需要钥匙,可实现一键关锁;声光系统与多种传感器配合,实现诸如刹车灯,未锁车提醒,车棚寻车定位等丰富的功能,实用又具有科技感。该车锁的控制系统包含锁体、控制钥匙、智能终端、云服务器,使得该车锁能够实现多种途径开锁,同时经由服务器权限管理,可以轻松实现权限共享,使得给朋友借车不再需要人工转移机械钥匙。但随着共享单车投放量的增加,投资者对该类电子马蹄锁的成本也不断增加,该类电子马蹄锁生产周期长、控制部分复杂、成本高,偷盗、损毁后损失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锁,使其解决现有同类共享单车产品中锁具生产成本较高,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生产使用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自行车锁,该自行车锁包括基座、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电磁铁,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电磁铁固定于基座与盖板扣合构成的隔层内,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同一端分别定位旋转,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旋转中心位于基座的一侧,第二摆杆的另一端伸出基座的另一侧,电磁铁的动铁芯与第一摆杆的另一端相对设置,电磁铁通过线路与控制部分连接,控制部分内的控制电路板设有定位器、远程收发器和电池;上锁状态,电磁铁的动铁芯位于第一摆杆电磁铁端的上方,第一摆杆的电磁铁端通过基座内的弹簧与第二摆杆相抵扣合;解锁状态,电磁铁通电,电磁铁的动铁芯收缩,转动第二摆杆的伸出端,第二摆杆带动第一摆杆的电磁铁端向上移动,弹簧发生形变。上述为一种双摆杆的自行车锁设计,其中第二摆杆转动时带动第一摆杆,以及上锁状态时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的扣合,采用以下第二摆杆的大小扣头槽结构和第一摆杆的凸起结构;亦或第二摆杆的旋转端偏心圆和凸起结构,第一摆杆对应凹槽结构,以及其他现有结构形式,只要满足上锁状态时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扣合,解锁状态时第二摆杆带动第一摆杆的电磁铁端抬起即可。该自行车锁的锁舌为第二摆杆的基座伸出端,即第二摆杆的伸出端插入自行车的轮毂,限制轮毂转动,或以下第二摆杆的杆耳端;同时,亦可为连接该自行车锁中解锁状态一起转动第一摆杆或第二摆杆作为锁舌。

所述第一摆杆一端的旋转中心与另一端之间设有向第二摆杆侧凸起的弧形扣头,第二摆杆的旋转中心处为大圈径,第二摆杆的大圈径外径设有大扣头槽和小扣头槽;上锁状态时,第一摆杆的弧形扣头与第二摆杆的大扣头槽扣合,解锁状态时,第一摆杆的弧形扣头与第二摆杆的小扣头槽扣合。上述结构形式较为简单,稳定性较好,装配生产方便。

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设有翘起伸出的杆耳,另一端设有伸出基座的杆柄,杆耳与杆柄之间设有向杆耳同一侧弧形拱起的杆桥。上述为一种异形第二摆杆的结构,其结构形式便于操作第二摆杆时作用力的传递,以及以下第二摆杆的限位点设置。

所述基座设有摆杆限位柱,摆杆限位柱位于第一摆杆的电磁铁端下方基座。上述结构用于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上锁状态时扣合的进一步限位,进而控制第一摆杆的下行行程。

所述基座设有第一限位圆柱,上锁状态时,第一限位圆柱位于摆杆限位柱的电磁铁一侧,第二摆杆上锁状态的上方。上述结构用于第二摆杆的限位,从而控制第二摆杆在上锁状态时的上行行程。

所述基座设有第二限位圆柱,上锁状态时,第二限位圆柱位于第二摆杆的杆桥内侧。上述结构进一步控制第二摆杆在上锁状态时的上行行程。

所述第一摆杆的弹簧侧设有摆杆弹簧槽,弹簧设置于基座的基座弹簧槽与第一摆杆的摆杆弹簧槽之间。上述结构进一步稳定了弹簧在基座内的设置。

所述电磁铁在解锁状态和上锁状态时,电磁铁的动铁芯另一端伸出基座。通过伸出基座的另一端来手动调节动铁芯的移动。

所述电磁铁替换为电机,电机的电机轴通过控制往复运动。从而通过往复运动电机来实现电磁铁中动铁芯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述基座内控制部分的控制电路板省略定位器和远程收发器,连接电磁铁的控制部分通过电子钥匙触发。从而该自行车锁亦可作为自行车的独立电子锁使用。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紧凑,使用、装配方便,生产成本低,上锁状态稳定,解锁操作简单;其适合作为共享单车的自行车锁和自行车电子锁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解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基座,101、摆杆限位柱,102、第一限位圆柱,103、第二限位圆柱,2、第一摆杆,3、第二摆杆,301、杆耳,302、杆柄,303、杆桥,4、弹簧,5、盖板,6、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该自行车锁包括基座1、第一摆杆2、第二摆杆3、电磁铁6,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电磁铁固定于基座与盖板5扣合构成的隔层内,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同一端分别定位旋转,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旋转中心位于基座的一侧,第二摆杆的另一端伸出基座的另一侧,电磁铁的动铁芯与第一摆杆的另一端相对设置,电磁铁通过线路与控制部分连接,控制部分内的控制电路板设有定位器、远程收发器和电池。同时,第一摆杆一端的旋转中心与另一端之间设有向第二摆杆侧凸起的弧形扣头,第二摆杆的旋转中心处为大圈径,第二摆杆的大圈径外径设有大扣头槽和小扣头槽;第二摆杆的一端设有翘起伸出的杆耳301,另一端设有伸出基座1的杆柄302,杆耳与杆柄之间设有向杆耳同一侧弧形拱起的杆桥303。基座设有摆杆限位柱101,摆杆限位柱位于第一摆杆的电磁铁端下方基座;基座设有第一限位圆柱102,第一限位圆柱位于上锁状态时,摆杆限位柱的电磁铁一侧,第二摆杆上锁状态的上方;基座设有第二限位圆柱103,第二限位圆柱位于上锁状态时,第二摆杆的杆桥内侧。第一摆杆的弹簧侧设有摆杆弹簧槽,弹簧4设置于基座的基座弹簧槽与第一摆杆的摆杆弹簧槽之间。

上锁状态,电磁铁的动铁芯位于第一摆杆电磁铁端的上方,第一摆杆的电磁铁端通过基座内的弹簧与第二摆杆相抵扣合,第一摆杆的弧形扣头与第二摆杆的大扣头槽扣合;解锁状态,电磁铁通电,电磁铁的动铁芯收缩,转动第二摆杆的伸出端,第二摆杆带动第一摆杆的电磁铁端向上移动,弹簧发生形变,第一摆杆的弧形扣头与第二摆杆的小扣头槽扣合。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摆杆2、第二摆杆3通过销连接固定于基座1上,并绕各自的中心旋转,电磁铁6固定于基座上,弹簧4放在基座与第一摆杆之间,并通过基座及盖板固定,起到下压第一摆杆的作用。解锁时,第一摆杆上翘,电磁铁的动铁芯顶到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呈竖直状态;上锁时,下压第二摆杆,第二摆杆呈水平状态,第一摆杆也呈水平状态,此时电磁铁的动铁芯通过电磁铁本身的弹簧达到伸出状态,完成上锁。上述电磁铁亦可采用电机,电机通过收到信号伸出电机轴。

综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锁,是一种区别于马蹄锁的自行车锁,其针对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马蹄锁生产周期长、控制部分复杂、成本高,偷盗、损毁后损失严重等缺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强、成本低、不易破坏的优点。当该自行车锁由上锁状态到解锁状态时,电磁铁通电后吸合,第二摆杆由重力自由下落到垂直状态,第一摆杆被第二摆杆向上顶呈倾斜状态;此时第一摆杆上的弹簧被压缩,电磁铁断电后动铁芯顶在第一摆杆头部,完成解锁;上锁时,拨动第二摆杆,使第二摆杆呈水平状态,弹簧下压第一摆杆,当第一摆杆上的凸点与第二摆杆上的凹点相配合时,电磁铁的动铁芯由其本身的弹簧向外顶,处于第一摆杆上部,完成上锁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