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311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杆式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窗户或门的扇页的杆式锁,其包括转动把手和锁壳体。转动把手具体为转动握柄,转动把手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旋转,其中第一位置具体为扇页的闭合位置,第二位置具体为扇页的打开位置,以及第三位置为扇页的倾斜位置。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设置在锁壳体中,锁壳体包括驱动元件和可纵向移位地进行引导的两个相应连接滑动件,其中,驱动元件旋转地、固定地连接至旋转柄,并且能够旋转地进行支承,两个连接滑动件可彼此相对地移位以用于相应锁定闩。

这种杆式锁用于固定窗户或门,以防入侵。具体来说,可利用这种杆式锁来改装窗户或门。出于该目的,锁壳体通常附接至窗户或门的扇页,其中两个锁定闩接合至锁外壳或接合至基座中的切口中,其中锁外壳附接至窗框架或门框架,从而固定扇页,以防止由于转动把手的相应致动而导致在移出至与闭合位置相对应的位置的未经授权的打开。



背景技术:

根据已知杆式锁,驱动元件配置为驱动小齿轮,以及两个连接滑动件布置在驱动小齿轮的、沿直径相对设置的侧部处,并且通过相应的齿轮齿与驱动小齿轮成相互啮合驱动连接。在这方面,两个连接滑动件或锁定闩也在转动把手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倾斜位置时相应地移位。连接滑动件或锁定闩通常很容易移动超过与打开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即使没有进一步的功能与之相关联。

然而,已知杆式锁中不利的是,除了两个锁定闩之外,不可提供枢转闩,该枢转闩可通过转动把手致动,因为枢转闩然后会采取对应于转动把手的三个上述旋转位置的枢转位置,即,除了第一枢转位置、第二枢转位置、还有不期望的第三枢转位置之外,在第一枢转位置,枢转闩在第一横向方向上从锁壳体伸出,以接合至形成于扇页的框架中的冲击板等中,在第二枢转位置,枢转闩枢转到锁壳体中并被其覆盖,在第三枢转位置,枢转闩也在扇页闭合的情况下可见地突出到锁壳体之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最初命名类型的杆式锁,其使得能够使用额外的枢转闩。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杆式锁来实现,具体在于,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在转动把手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时进行联接,从而使连接滑动件彼此相对移动,并且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在转动把手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三位置时脱离联接,从而抑制连接滑动件的进一步移动。

因此,连接滑动件在其总旋转范围内不再能够驱动有效地联接至转动把手。连接滑动件反而在转动把手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一位置时脱离联接。在这方面,转动把手向前转动,具体来说,使窗或门的扇页能够倾斜。然而,该进一步的旋转不再转换成连接滑动件的相应线性位移。然后,通过例如所提供的线性至旋转转换传动装置而联接至两个连接滑动件中的一个的枢转闩在转动把手从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时,同样从驱动元件脱离联接,并因而从转动把手脱离联接。因而,可避免不需要的第三枢转位置,在第三枢转位置,枢轴杆还可见地在门扇或窗户扇闭合的情况下突出到锁壳体外,具体地在与第一枢转位置相对的方向上。

然而,所要求保护的杆式锁,具体可为附加锁,不一定必须具有枢轴杆,即本申请还包括没有枢轴杆的杆式锁。然而,由于其设计,这些杆式锁已配置成附加设置有枢转闩,该枢转闩则仅具有对应于转动把手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枢转位置,但是没有对应于转动把手的第三位置的枢转位置。因而,制造商可提供具有或不具有枢转闩的、具有相同结构的杆式锁,即,提供杆式锁的不同变型,或者可轻松地改装杆式锁中的枢转闩,而没有枢转闩。

还要求保护独立于权利要求1的突出特征的方面,该方面为附加提供枢转闩,以接合至门扇或窗户扇的框架中形成的冲击板等中,其中,枢转闩具体为在转动把手的第一位置突出到锁壳体外的枢转闩。可通过枢转闩进行相应门或窗户的扇页的附加锁定。以模拟方式从根据权利要求1的杆式锁的进一步发展可得到这种杆式锁的有利实施方式。

具体地,枢转闩在转动把手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时驱动有效地联接至转动把手,并且在转动把手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三位置时与转动把手脱离联接。具体地,枢转杆和转动把手之间的联接和脱离联接可通过上述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以及经由附加提供的线性到旋转传动装置进行。然而,枢转闩也可如上所述直接连接至转动把手,即,具体地,在没有两个上述转换传动装置介入的情况下。

枢转闩可例如配置为冲压件。冲压件可简单且廉价地进行生产。

优选地,枢转闩在转动把手的第一位置从锁壳体的悬垂可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进行设置。因此,可简单地设置枢转闩的锁定尺寸,而不需要工具,具体是不需要专用工具。

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的联接和脱离联接优选地配置成使得驱动元件布置在两个连接滑动件之间,并且通过旋转驱动器分别设置在相互相对设置的侧部,其中旋转驱动器具体是确切地一个旋转驱动器,该一个旋转驱动器在转动把手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时接合至相应连接滑动件的相应旋转驱动切口中,以及在转动把手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到第一位置时离开相应旋转驱动切口,其中,相应旋转驱动切口具体在内侧处形成。具体地,驱动元件可具有确切两个旋转驱动器。只要相应旋转驱动器接合至相应旋转驱动切口中,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就进行联接;一旦相应旋转驱动器离开相应旋转驱动切口,旋转到线性转换驱动器就脱离联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应连接滑动件具有至少一个其他切口,该切口在转向把手在第三位置的方向上旋转时的位移方向上布置在旋转驱动切口之后,并且所述旋转驱动器在所述第三位置中突出,所述旋转驱动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接合至另一连接滑动件的旋转驱动切口。通过该其他切口,以简单的方式避免了相应旋转驱动器邻接相应的另一连接滑动件,并从而防止转动把手完全旋转到第三位置。

相应连接滑动件优选地具有相对于位移方向以一个位于另一个之后的方式进行设置的三个切口,其中旋转驱动切口形成三个切口中的中间切口。因此,在具有相对设置侧的门或窗户的扇页的应用也可确保杆式锁的相应适当的功能。

驱动元件优选地具有设置有两个相互相对设置的凸轮的凸轮盘部分,其中,两个旋转驱动器设置在两个插入的无凸轮的周边部分处。相应连接滑动件可在两个相应相邻切口之间具有相应腹板部分,所述腹板部分在其面向驱动元件的端部处能够具有向内成拱形的外轮廓。

然后,凸轮可至少在转动把手从第二位置转动到第三位置时,通过形状匹配接合至相应连接滑动件的至少一个腹板部分中的一个的外轮廓中,从而防止连接滑动件在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脱离联接时,通过锁定闩的致动位移。独立于该具体实施方式,驱动元件可具有与连接滑动件协作的阻挡装置,使得当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脱离联接时,抑制连接滑动件通过锁定闩的致动而位移。

具体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彼此偏移90°的角度和/或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彼此偏移90°的角度。

相应连接滑动件优选地相对于位移方向在至少一端处具有安装点,具体地,在两端处均具有用于连接相应锁定闩的安装点。在两端各自存在安装点的情况下,杆式锁可与左手侧门或窗户的扇页和右手侧门或窗户的扇页一起使用,而无需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的转换。只有相应锁定闩必须附接至相应连接滑动件的一端或另一端。另外,不同的锁和/或另外的锁定点,具体是具有相反指向的打开方向的不同的锁和/或另外的锁定点,可经由相应连接滑动件的相应自由安装点连接至杆式锁或连接至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

还要求保护独立于权利要求1的突出特征的方面,该方面为杆式锁可选择性地用左手或右手组装,具体地,在没有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的转换的情况下。以模拟方式从根据权利要求1的杆式锁的进一步发展可得到这种杆式锁的有利实施方式。

优选地,两个锁定闩各自设置有连接器元件,相应锁定闩可通过连接器元件连接至相应连接滑动件的相应安装点。因此,锁定闩不必直接安装在连接滑动件上,而是可在插入连接器元件的同时进行。

具体地,这在相应连接器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安装部分时有利,其中连接器元件可由一个安装部分或由另一安装部分选择性地连接至相应安装点,和/或如果相应连接器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固定点,则其中连接器元件可由一个固定点或由另一固定点选择性地连接至相应锁定闩。因此,可设定锁定闩是否设置成从杆式锁的中心横向偏移和/或锁定闩设置成从杆式锁的中心横向偏移多远距离。

具体地,具有用于转动把手的心轴的通道的基板可设置为在其后侧具有沿着位移方向延伸的两个长型槽,在这两个长型槽中,两个连接滑动件彼此相对地、纵向可移动地进行引导。连接滑动件各自可配置为面积连接滑动件、长型连接滑动件和/或金属连接滑动板。后侧具体为基板远离转动把手的侧部。

为了限制连接滑动件在两个可能位移方向中的每个上的位移,替代地或附加地,基板可具有至少一个邻接元件,该至少一个邻接元件从基板后侧突出,用于每个连接滑动件,所述邻接元件接合至相应连接滑动件中形成的相应长型孔中。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线性到旋转转换传动装置布置在锁壳体中,并且包括联接元件和可旋转支承的枢转闩保持器,其中联接元件联接至两个连接滑动件中的一个,枢转闩保持器用于可选地提供的枢转闩,枢转闩保持器在转动把手的第一位置从锁壳体突出。连接滑动件的位移运动可通过线性到旋转传动装置转换成用于枢转闩的枢转运动。由于两个连接滑动件在转动把手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三位置时与驱动元件脱离联接,所以枢转闩也不枢转到与转向把手的第三位置相对应的第三枢转位置,在第三枢转位置,枢转闩也可在扇页闭合情况下从锁壳体可见地突出,而不会在这样做时结合至在扇页框架中形成的冲击板。

具体地,枢转闩保持器布置在驱动元件上方,具体为沿着驱动元件的旋转轴线观察,以及/或枢转闩保持器的枢转轴线与驱动元件的旋转轴线重合。具体地,应将“上方”理解为使得枢转闩保持器布置在面向转向把手的、驱动元件的侧部。

可设置联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旋转驱动切口,以及枢转闩保持器具有至少一个旋转驱动器,其中联接元件和枢转闩保持器在转动把手的所有旋转位置均处于旋转驱动接合。具体地,联接元件具有至少两个旋转驱动切口,具体为确切两个旋转驱动器切口,以及枢转闩保持器可具有至少两个旋转驱动器,具体为确切4个旋转驱动器,其中旋转驱动器中的第一个在转动把手的第一位置处接合至旋转驱动切口中的第一个中,以及旋转驱动器中的第二个在转动把手的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接合至旋转驱动切口中的第二个中。

根据实施方式,可在多个不同的离散旋转位置,例如4个不同的离散旋转位置,相对于其枢转轴线,将枢转闩保持器置于锁壳体中,以使得枢转闩保持器的枢转轴线的位置可相对于枢转闩进行设置,因而,可设置枢转闩在转动把手的第一位置处从锁壳体的悬垂。由此,可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设定枢转闩的锁定尺寸。具体地,上述旋转驱动器的数量可对应于不同的离散旋转位置的数量,其中旋转驱动器中的不同的一个旋转驱动器在转动把手的第一位置针对不同的离散旋转位置中的每个接合至上述第一旋转驱动切口。

在该方面,枢转闩保持器可具有心轴鼻状部,其具有与旋转位置的数量相对应的侧部,这些侧部彼此不同地形成,并且可在多个不同的离散旋转位置中以形状匹配的方式分别放置到枢轴杆的相应适合的切口内。具体地,这些侧部可具有相应的至少一个边缘,其布置成不同地远离枢转闩保持器的枢转轴线。

附图说明

在从属权利要求、附图和对附图描述中描述了本发明的进一步有利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以立体图示出窗把手处于闭合位置的窗扇页的杆式锁;

图2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杆式锁,其中,省略了分别覆盖锁定闩的两个盖轨道;

图3示出根据图1的杆式锁的传动装置;

图4示出图3的传动装置的后视图;

图5示出根据图1的传动装置,其中省略了联接元件、枢转闩保持器和枢转闩;

图6a示出图5的传动装置的平面图,其中没有连接器元件;

图6b示出根据图6a的传动装置,其中窗把手处于打开位置;

图6c示出根据图6的传动装置,其中窗把手处于倾斜位置;

图7示出是图3的联接元件;以及

图8示出图3的枢转闩保持器和枢转闩的后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右侧安装的杆式锁11(din右侧),杆式锁11是用于窗户的附加锁,其中窗户具有转动倾斜配件且可通过可闭合的窗把手13来致动。杆式锁11包括锁壳体15以及上锁定闩17和下锁定闩19,其中锁壳体15附接至窗扇页,窗扇页未在图中示出,上锁定闩17和下锁定闩19在竖直方向上从锁壳体15开始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上锁定闩17和下锁定闩19分别由上盖轨道21和下盖轨道23覆盖,图2中省略了上盖轨道21和下盖轨道23,以便观察锁定闩17、19。

未示出的相应锁壳体在窗扇页的上方和下方附接至未示出的窗框,其中,相应锁定闩17、19的相应端部可容纳于相应锁壳体中。锁定闩17、19可通过在相反方向上将窗把手13驱动到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而从锁壳体15移出,以使得锁定闩17、19移动成与锁壳体成形状匹配的接合,从而将扇页固定到框架。把手13可通过逆时针旋转90°到打开位置而从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调节到打开位置,以及可通过进一步逆时针旋转90°而调节到倾斜位置,其中,在打开位置,锁定闩17、19采取移入位置。窗把手13的闭合位置、打开位置和倾斜位置由转动倾斜配件的相应位置限定。

除了两个锁定闩17、19之外,杆式锁11还具有用于附加锁定窗户的枢转闩25,所述枢转闩在根据图1的闭合位置向左突出至锁壳体15外,以接合至在该区域的窗框中形成的冲击板,其中冲击板未在图中示出。在窗把手13的打开位置和倾斜位置,枢转闩25采用相同的枢转位置,即,逆时针方向枢转90°的枢转位置,在该枢转位置,枢转闩25布置为覆盖在锁壳体15内,如以下参照图3至图8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为了使两个锁定闩17、19移位,杆式锁11包括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27(图5),线性转换传动装置27具有可围绕旋转轴线d(图4)旋转的驱动元件29和用于锁定闩17、19的两个相应的长型连接滑动件31、33,其中两个相应的长型连接滑动件31、33布置在驱动元件29的彼此相对设置的侧部处。驱动元件29可旋转地支承在锁壳体15中,并且经由驱动器接合部35旋转地、固定地连接至窗把手13的未示出的心轴,使得窗把手13的旋转致动导致驱动元件29的相应旋转运动。另外,还提供基板37,基板37在其后侧部处具有两个纵向槽39、41(图4),两个连接滑动件31、33在两个纵向槽39、41中在两个锁定闩17、19的纵向方向上可移位地进行引导。另外,4个椭圆筒部分143在基板37的后侧处从基板37突出,4个椭圆筒部分143接合至连接滑动件31、33的、分别设置的长型孔145中,并且形成抵接,以使连接滑动件31、33在两个位移方向中的每个方向上都具有最大的位移能力。

驱动元件29具有凸轮盘部分43,凸轮盘部分43在两个相互相对设置的侧部处设置有相应的凸轮45、47(图6a)。在凸轮盘部分43的两个插入的无凸轮部分或在凸轮盘部分43处的另外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侧部处形成相应的恰好一个旋转驱动器49、51。

连接滑动件31、33具有相应的三个切口,这三个切口相对于与锁定闩17、19的纵向方向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滑动件的纵向方向以一个位于另一后方的方式进行布置,即,分别为一个中间旋转驱动切口53、55和两个外部切口57、59或61、63。另外,连接滑动件31、33分别在中间切口53、55与它们的外部切口57、59和61、63之间分别具有相应的腹板部分65、67和腹板部分69、71。在这方面,腹板部分65、67、69、71中的每个均在其面向驱动元件29的一端具有向内成拱形的外轮廓。

在图1所示的、窗把手13的闭合位置,驱动元件29的两个旋转驱动器49、51接合至相应连接滑动件31、33的相应旋转驱动切口53、55中(图5、图6a),即,驱动元件29和两个连接滑动件31、33处于可操作的驱动连接。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27联接在一起。这也适用于根据图6b的、窗把手13的打开位置以及当窗口把手13从根据图6a的闭合位置旋转至根据图6b的打开位置时以及当窗口把手13从根据图6b的打开位置旋转至根据图6a的闭合位置时。当窗口把手13从根据图6a的闭合位置旋转出来并旋转至根据图6b的打开位置时,两个连接滑动件31、33以及紧固在其上的锁定闩17、19各自沿着位移v的方向移入;当窗口把手13从根据图6b的打开位置旋转出来并旋转至根据图6a的闭合位置时,两个连接滑动件31、33以及紧固在其上的锁定闩17、19各自沿着位移v的方向移出。

然而,当窗口把手13从根据图6b的打开位置旋转出来并旋转至根据图6c的倾斜位置时,两个旋转驱动器49、51各自离开相关联的旋转驱动切口53、55,即,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27脱离联接。因此,在这方面不会发生连接滑动件31、33位移。因此,这在当窗口把手13从根据图6c的倾斜位置旋转出来并旋转至根据图6b的打开位置时同样适用。因此,两个连接滑动件31、33的位置在根据图6b的打开位置和根据图6c的倾斜位置至少基本相同。

如下面将更详细的解释,由于枢转闩25通过线性到旋转转动传动装置联接至连接滑动件33,所以然后当窗把手13从打开位置旋转到倾斜位置时,枢转闩25同样从驱动元件29脱离联接,并因而从窗口把手13脱离联接。然后,枢转闩25在窗把手13的打开位置和倾斜位置采用相同的枢转位置,即枢转闩25在从图1所示的枢转位置逆时针旋转90°枢转出来时采用的枢转位置,并且枢转闩25在该枢转位置布置为覆盖在锁壳体15内。

在根据图6c的倾斜位置,先前已退出其关联的连接滑动件31、33的旋转驱动切口53、55的相应旋转驱动器49、51不会驱动地突出到相应另一连接滑动件33、31的另外的切口63、57中,以使得驱动元件29能够旋转到倾斜位置或完全180°。当杆式锁11安装在左手处(din左)时,两个另外的切口59、61满足相同的目的。

从图6a至图6c中还可看出,驱动元件29的凸轮盘部分43的凸轮45、47用作连接滑动件31、33的阻挡装置,因为当窗口把手13从根据图6b的打开位置旋转出来并旋转至根据图6c的倾斜位置时,凸轮45、47以形状匹配的形式接合至两个连接滑动件31、33的腹板部分65、71的向内成拱形的外轮廓中,从而防止当驱动元件29例如采用设置在图6b和图6c所示的旋转位置之间的旋转位置时,通过锁定闩17、19的致动来移动连接滑动件31、33,在该设置在图6b和图6c所示的旋转位置之间的旋转位置,两个旋转驱动器49、51不接合至两个连接滑动件31、33的切口53、55、57、59、61、63中的任何一个中。

相应连接滑动件31、33在位移方向v上观察的情况下在两端分别具有安装点73、75和77、79,安装点73、75和77、79在各个情况下均用于固定连接器元件81、83,通过该安装点将锁定闩17、19固定至连接滑动件31、33。在图3至图5中,连接器元件81设置在连接滑动件31的安装点73处,以及连接器元件83设置在连接滑动件33的安装点79处。在这方面,可通过自由安装点75、77将其他锁、锁定点和/或闩连接至杆式锁11或连接至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27。如果杆式锁11应安装在左手侧(din左侧),则两个连接器元件81、83不必连接至安装点73和79,而是连接至安装点75、77。不必为此目的而进行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27的进一步转换。

连接器元件81、83各自具有在位移方向v上观察时分别彼此相邻布置的两个安装部分85、87和89、91,其中相应连接器元件81、83可通过一个安装部分或者另一安装部分85、87和89、91选择性地分别安装在连接滑动件31、33的安装点73、75、77、79中的一个处。如图3至图5所示,连接器元件81经由安装部分85连接至连接滑动件31;连接器元件83经由安装部分91连接至连接器滑动件33。另外,连接器元件81、83各自还具有在位移方向v上观察时分别彼此相邻设置的两个固定点93、95和97、99,用于固定锁定闩17、19。相应连接器元件81、83可通过一个固定点或另一固定点93、95和97、99选择性地分别连接至分别相关联的锁定闩17、19。从图2中可看出,锁定闩17和锁定闩19联接至固定点95和固定点97。由于多个安装部分85、87、89、91和/或多个固定点93、95、97、99,所以无论锁定闩17、19是否从锁壳体15延伸以及相对于锁定闩17、19的范围向左或向右偏移、以及锁定闩17、19从锁壳体15延伸多少以及相对于锁定闩17、19的范围向左或向右偏移多少,最终都可进行选择。

为了使枢转闩25枢转,闩锁11包括线性至旋转转换传动装置101(图3),线性至旋转转换传动装置101具有用于枢转闩保持器105的枢转闩25和联接元件103。联接元件103配置为l形冲压金属板件(图7),并且在位移方向v上以形状匹配的方式联接至连接滑动件33,以使得连接滑动件33的线性运动实现联接元件103的相应线性运动。因而,联接元件103参与连接滑动件33的位移运动。为此,在连接元件103处形成两个突出部107、109,并两个突出部107、109以形状匹配的方式接合至形成于连接滑动件33的外侧处(图4)的相应的切口111、113(图5)。联接元件103还具有在位移方向上一个位于另一个之后进行设置的两个旋转驱动切口115、117(图3和图7)。

枢转闩保持器105可旋转地支承在锁壳体15中,并且在其上侧具有4个旋转驱动器119、121、123、125,其中旋转驱动器119在图3所示的、窗把手13的闭合位置接合至联接元件103的旋转驱动切口115中。在窗把手13的、未示出的打开位置或未示出的倾斜位置中,旋转驱动器121接合至旋转驱动切口117中。枢转闩保持器105布置在驱动元件29的上方,并且驱动元件29的旋转轴线d与枢转闩保持器105的枢转轴线重合。

为了实现4种不同的锁定尺寸,枢转闩保持器105可以以4个不同的离散旋转位置放置在锁壳体15中,并且在其后侧(图8)具有彼此不同的4个侧部的心轴鼻部127。4个侧部各自具有至少一个边缘131、133、135、137,所述边缘被设置成用于以形状匹配的方式与枢转闩25的相应适配的切口129接合,并且被布置成不同地远离枢转闩保持器105的枢转轴线。在这方面,处于第一旋转位置或旋转180°的第4旋转位置的边缘131、137或者处于第二旋转位置或旋转180°的第三旋转位置中的边缘133、135选择性地接触切口129的相对设置的邻接部139、141。从而枢转闩保持器105的枢转轴线相对于枢转闩25的位置可调节,因而,在窗口把手13的闭合位置,枢转闩25从锁壳体15的悬垂可调节。在这方面已证明特别有利的是,可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设置不同的锁定尺寸。

在该杆式锁11中,通常也可省略枢转闩25。另外,还结合窗户来描述杆式锁11。然而,杆式锁11可同等地与门一起使用,具体为与玻璃门一起使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杆式锁

13窗把手

15锁壳体

17锁定闩

19锁定闩

21盖轨

23盖轨

25枢转闩

27旋转到线性转换传动装置

29驱动元件

31连接滑动件

33连接滑动件

35驱动器接合部

37基板

39纵向槽

41纵向槽

43凸轮盘部分

45凸轮

47凸轮

49旋转驱动器

51旋转驱动器

53旋转驱动切口

55旋转驱动切口

57切口

59切口

61切口

63切口

65腹板部分

67腹板部分

69腹板部分

71腹板部分

73安装点

75安装点

77安装点

79安装点

81连接器元件

83连接器元件

85安装部分

87安装部分

89安装部分

91安装部分

93固定点

95固定点

97固定点

99固定点

101线性到旋转传动装置

103联接元件

105枢转闩保持器

107突出部

109突出部

111切口

113切口

115旋转驱动切口

117旋转驱动切口

119旋转驱动器

121旋转驱动器

123旋转驱动器

125旋转驱动器

127心轴鼻部

129切口

131边缘

133边缘

135边缘

137边缘

139邻接部

141邻接部

143邻接元件

145长型孔

d旋转轴线

v位移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