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5110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箱领域,具体涉及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包装生产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的日益显现,包装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体系,其发展已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包装行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较快发展,已初步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形成了材料、制品、机械、包装印刷、设计和科研等门类齐全的较完整的包装行业体系,成为我国制造业领域里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年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包装制品是瓦楞纸板、塑料编织袋、复合软包装、金属桶。从总量上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包装大国,但在品种、质量、新品研发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代表包装技术前沿的中高端的包装基础材料、包装机械,例如食品饮料包装、塑料薄膜等等,仍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国内包装产业主要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低;包装产品品种少,质量低,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高档包装设备和原辅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包装科学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少,创新能力不足;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低等等。

包装箱是根据被运输或装载的物品特性,采用国家标准保护的一种包装,用箱板、箱档等构件制成的木箱、钢板箱、合金包装箱等等,包装箱按照材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木质包装箱,用木材、竹材制成的包装箱;2、免熏蒸包装箱,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箱;3、强塑安全箱,用工程塑料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包装箱;4、瓦楞纸包装箱,是经过模切、压痕、钉箱或粘箱制成瓦楞纸箱;5、钢板箱:用钢板制成的包装箱。

随着包装箱领域的不断发展,钢板箱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钢板箱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钢板分别组装在箱底上,由于钢板的质量比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钢板箱,在其组装过程中,钢板容易倾倒,且由于钢板较重,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往往不能完成钢板的组装,费时费力且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钢板箱组装过程中,钢板容易倾倒,且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凹槽一,凹槽一内设置有高度调节部,且高度调节部能够沿凹槽一移动,高度调节部远离支撑架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横杆,横杆底部均设置有凹槽二,凹槽二内均设置有宽度调节部,且宽度调节部均能够沿凹槽二移动,将高度调节部调整到适当的高度,再调整高度调节部两端的宽度调节部之间的间距,使宽度调节部紧邻钢板,对钢板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钢板倾倒;同时,两个宽度调节部既可以置于一块钢板的两侧,对一块钢板起到支撑作用,也可以在一块钢板组装完成之后,将一个宽度调节部置于一块钢板外,将另一个宽度调节部置于与已经安装好的钢板相对的另一块钢板外,即可对两块钢板同时起到支撑作用,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灵活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内设置有螺杆一,螺杆一穿过高度调节部,且螺杆一能够绕其自身轴线方向转动,高度调节部能够沿螺杆一移动,转动螺杆一,则高度调节部沿凹槽一移动,即可调整高度调节部的高度位置,使之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钢板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一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架外,且位于所述支撑架外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一,驱动装置一控制高度调节部的移动,驱动装置一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二内均设置有螺杆二,螺杆二均穿过宽度调节部,且螺杆二均能够绕其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宽度调节部均能够沿螺杆二移动,转动螺杆二,则宽度调节部沿凹槽二移动,即可调整宽度调节部的水平位置,使之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板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二的一端与所述高度调节部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横杆外,且位于所述横杆外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二,驱动装置二控制宽度调节部的移动,驱动装置二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部的底部均向靠近所述高度调节部的一端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部的底部靠近所述高度调节部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垫,避免钢板倾倒时,或者宽度调节部移动过快时,钢板受到过大的撞击力,导致钢板受损。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部的底部靠近所述高度调节部的一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采用市面上常见的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宽度调节部到钢板的距离,便于工作人员掌握宽度调节部的位置情况,避免误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部的底部靠近所述高度调节部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宽度调节部受到的来自钢板的作用力,便于工作人员掌握宽度调节部的位置情况,同时,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过大的压力时,说明钢板有倾倒的趋势,或者宽度调节部对钢板的推力过大,工作人员就应该及时作出调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将高度调节部调整到适当的高度,再调整高度调节部两端的宽度调节部之间的间距,使宽度调节部紧邻钢板,对钢板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钢板倾倒。

2、本发明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两个宽度调节部既可以置于一块钢板的两侧,对一块钢板起到支撑作用,也可以在一块钢板组装完成之后,将一个宽度调节部置于一块钢板外,将另一个宽度调节部置于与已经安装好的钢板相对的另一块钢板外,即可对两块钢板同时起到支撑作用,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灵活调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横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撑架,2-凹槽一,3-高度调节部,4-横杆,5-凹槽二,6-宽度调节部,7-螺杆一,8-驱动装置一,9-驱动装置二,10-缓冲垫,11-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设置有凹槽一2,凹槽一2内设置有高度调节部3,且高度调节部3能够沿凹槽一2移动,高度调节部3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横杆4,横杆4底部均设置有凹槽二5,凹槽二5内均设置有宽度调节部6,且宽度调节部6均能够沿凹槽二5移动,将高度调节部3调整到适当的高度,再调整高度调节部3两端的宽度调节部6之间的间距,使宽度调节部6紧邻钢板12,对钢板12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钢板12倾倒;同时,两个宽度调节部6既可以置于一块钢板12的两侧,对一块钢板起到支撑作用,也可以在一块钢板12组装完成之后,将一个宽度调节部6置于一块钢板外,将另一个宽度调节部6置于与已经安装好的钢板12相对的另一块钢板12外,即可对两块钢板12同时起到支撑作用,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灵活调整。

实施例2

本发明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凹槽一2内设置有螺杆一7,螺杆一7穿过高度调节部3,且螺杆一7能够绕其自身轴线方向转动,高度调节部3能够沿螺杆一7移动,转动螺杆一7,则高度调节部3沿凹槽一2移动,即可调整高度调节部3的高度位置,使之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钢板的支撑,螺杆一7一端与支撑架1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位于支撑架1外,且位于支撑架1外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一8,驱动装置一8控制高度调节部3的移动,驱动装置一8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电机。

实施例3

本发明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凹槽二5内均设置有螺杆二9,螺杆二9均穿过宽度调节部6,且螺杆二9均能够绕其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宽度调节部6均能够沿螺杆二9移动,转动螺杆二9,则宽度调节部6沿凹槽二5移动,即可调整宽度调节部6的水平位置,使之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板的支撑,螺杆二9一端与高度调节部3相连,另一端位于横杆4外,且位于横杆4外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二10,驱动装置二10控制宽度调节部6的移动,驱动装置二10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电机。

实施例4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能够防止侧板倾倒的固定装置,宽度调节部6的底部均向靠近高度调节部3的一端弯折,宽度调节部6的底部靠近高度调节部3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垫11,避免钢板12倾倒时,或者宽度调节部6移动过快时,钢板12受到过大的撞击力,导致钢板受损。

另外,宽度调节部6的底部靠近高度调节部3的一端还可以设置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采用市面上常见的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宽度调节部6到钢板12的距离,便于工作人员掌握宽度调节部6的位置情况,避免误操作。

另外,宽度调节部6的底部靠近高度调节部3的一端还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宽度调节部6受到的来自钢板12的作用力,便于工作人员掌握宽度调节部6的位置情况,同时,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过大的压力时,说明钢板有倾倒的趋势,或者宽度调节部6对钢板12的推力过大,工作人员就应该及时作出调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