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组件助推助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3441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组件助推助拔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结构和机械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一般电子组件在研制初期,往往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试,这就导致组件可能存在反复插拔的情况。在组件插拔的阻力比较大且需要反复插拔的情况下,就会给新产品调试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目前的工程应用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多种解决上述组件插拔难题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有的采用在组件上安装固定的助推助拔结构装置的方式,实现组件的助推助拔。这种固定的组件形式,往往增加了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且会占用新产品的可设计利用空间,尤其对于一些有轻量化要求的产品,这种固定的助推助拔装置满足不了使用需求。有的方法是采用在组件上安装助推助拔用的卡针,通过外部工具与卡针的配合来实现助推助拔功能。这些结构方式往往操作不便,不能很好的实现助推助拔功能。基于这种情况,本发明采用了可拆卸的助推助拔结构设计,提高了组件助推助拔器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组件插拔并且可拆卸的组件助推助拔器,包括固定的底座、把手、组件,把手上连接有滚子、卡针、推子,把手与滚子通过插销铆接起来并形成转动副,卡针与推子通过插销铆接起来,把手内部开有用于放置弹簧和卡针的导向槽,卡针通过弹簧与把手建立起移动副连接关系。组件通过外部一个滑动导轨约束只能沿导轨方向移动,组件上开有与卡针配合锁紧的钩状结构,并且开有与把手上通孔相配合的圆柱凸台。底座是固定的,其内部开有与滚子相作用的凹槽。

本发明装置在实现助推功能时,需将滚子插入底座的凹槽内,然后将把手上的通孔套在组件的圆柱凸台上,通过转动把手,滚子压在底座凹槽的内壁面,进而推动组件沿着外部导轨滑动,当组件达到预定位置时,把手上的卡针在弹簧力作用下自由伸缩卡住组件上的钩状结构,进而实现组件的固定。本发明装置在实现可拆卸功能时,在组件通过螺钉等其它方式固定的情况下,拨动把手上的推子,使卡针和组件上的钩状结构脱离,转动并移动把手使把手的通孔脱离组件上的圆柱凸台,进而取出把手,实现可拆卸功能。本发明装置在实现助拔功能时,需将滚子插入底座的凹槽内,然后将把手上的通孔套在组件的圆柱凸台上,通过转动把手(与助推时方向相反),滚子压在底座凹槽的内壁面,进而推动组件沿着外部导轨滑动,进而拔出组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可拆卸组件助推助拔器,可以有效实现助推助拔的功能,且可拆卸功能可以释放组件助推助拔器对产品结构空间的占用,降低产品的重量,实现轻量化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处于紧固状态时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与把手装配为一体的部件结构主视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与把手装配为一体的部件结构俯视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把手结构主视方向示意图及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把手结构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装置基座左视方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装置卡针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中有:底座1、滚子2、插销3、把手4、弹簧5、卡针6、插销7、推子8、组件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拆卸的组件助推助拔器包括固定的底座、把手、组件,把手上连接有滚子、卡针、推子,把手与滚子通过插销铆接起来并形成转动副,卡针与推子通过插销铆接起来,把手内部开有用于放置弹簧和卡针的导向槽,卡针通过弹簧与把手建立起移动副连接关系。组件通过外部一个滑动导轨约束只能沿导轨方向移动,组件上开有与卡针配合锁紧的钩状结构,并且开有与把手上通孔相配合的圆柱凸台。底座是固定的,其内部开有与滚子相作用的凹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的组件助推助拔器,详细的安装使用示意和各关键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如图1~图7所示。具体包括固定起来的用于滚子2支撑限位的基座1,滚子2通过插销3与把手4连接起来,卡针6通过弹簧5的伸缩与把手4连接起来,推子8通过插销7与卡针6固连起来。组件9上开有圆柱凸台,用于与把手上的通孔配合,且组件9上开有与卡针配合锁紧的钩状结构。在本发明装置装配的过程中,基座1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固定在外部结构上,组件9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安装在外部的导轨上,可沿外部导轨自由滑动,是本发明装置助推助拔的对象。滚子2、插销3、把手4、弹簧5、卡针6、插销7、推子8通过铆接等机械连接方式装配成如图2~图3所示的部件结构。

本发明可拆卸的组件助推助拔器的组装步骤如下:

1.基座1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固定在外部结构上;

2.组件9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安装在外部的导轨上,可沿外部导轨自由滑动;

3.滚子2通过插销3与把手4铆接起来,确保滚子可以转动;

4.弹簧5放入把手4的导向凹槽内,然后将卡针6放入把手4对应的凹槽内,推子8通过把手4上的槽插入卡针6内,然后将插销7插入卡针6和推子8对应的孔内,在确保卡针6和推子8在设计行程内可以自由滑动的情况下,将插销7铆死,最终形成以把手为基础的把手部件结构a。

本发明可拆卸的组件助推助拔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实现助推功能:将把手部件a的滚子2部分插入基座1的凹槽内,然后将把手部件a中把手4的通孔套在组件9的圆柱凸台上,旋转把手部件a,通过滚子的作用,组件9沿着导轨运动,当组件9运动到极限位置时,把手部件a上的卡针6通过弹簧5的伸缩作用,卡在组件9上的钩状结构,进而锁住组件9,实现助推功能。

实现可拆卸功能:在组件9别锁住时,在通过组件9本身自带的螺钉等其它紧固方式作用下固定起来的情况下,将把手部件a沿着组件9上圆柱凸台轴心方向移动,是把手部件a中把手4的通孔脱离组件9上的圆柱凸台(注意:基座1内部凹槽区域开有供把手部件a移动的空间),然后顺着基座1和组件9的边缘区域可以将把手部件a拆下来取出。

实现助拔功能:在实现助推功能的前提下,如果把手部件a没有拆下来,可以拨动推子8,使把手部件a的卡针6脱离组件9的钩状结构,然后沿与实现助推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把手部件a即可实现助拔功能。如果把手部件a已经拆下来了,则需要将把手部件a的滚子2部分插入基座1的凹槽内,然后将把手部件a中把手4的通孔套在组件9的圆柱凸台上,沿与实现助推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把手部件a,通过滚子的作用,组件9沿着导轨运动,进而实现助推功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组件助推助拔器,包括固定底座1、把手4、具有钩状结构的组件9。把手4上连接有滚子2、卡针6、推子8,把手4与滚子2通过插销3铆接起来并形成转动副,卡针6与推子8通过插销7铆接起来,把手4内部开有用于放置弹簧5和卡针6的导向槽,卡针6通过弹簧5与把手4建立起移动副连接关系。组件9在图示右侧开有与卡针6配合锁紧的钩状结构,并且在图示左侧开有与把手4上通孔相配合的圆柱凸台。底座1固定,内部开有与滚子2相作用的凹槽。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实现可拆卸和助推助拔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晏腾飞;项立银;李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7.27
技术公布日:2017.1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