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铰链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9447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铰链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铰链及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下铰链大多固定在箱体上不可拆卸且固定方式复杂,这就造成了安装工序复杂,且拆卸门体不便。部分冰箱的下铰链可拆卸但不能固定,因此门体在绕铰链旋转时会随铰链晃动,造成门体底面不能保持水平状态,多次开关门体后门体的上下位置发生偏移,不能长久保持门体与箱体的相对位置不变,容易发生漏冷现象。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下铰链及冰箱,该下铰链可拆卸,且可用于调整冰箱门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下铰链,包括铰链座、铰链柱、下复位器及限位螺钉,铰链柱包括铰链柱定位段和门体定位段,铰链座上开设有与铰链柱定位段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与限位螺钉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孔,铰链柱定位段的顶端与第一定位孔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可调,下复位器上开设有与门体定位段相适配的第三定位孔以及与限位螺钉相适配的第四定位孔,铰链柱安装在第一定位孔上,下复位器套置在门体定位段上,限位螺钉穿过下复位器后安装在第二定位孔处。

所述铰链柱定位段的外围周圈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定位孔内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所述铰链柱定位段的下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内六角孔。

所述门体定位段的外表面为光滑圆柱面。

所述下铰链还包括限位挡片,且限位挡片位于铰链柱定位段和门体定位段的连接处,限位挡片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定位孔的内径。

所述下铰链还包括复位器加强片,复位器加强片上开设有与门体定位段相适配的第五定位孔以及与限位螺钉相适配的第六定位孔,复位器加强片套置在门体定位段上,且复位器加强片位于下复位器与限位挡片之间,限位挡片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五定位孔的内径,限位螺钉依次穿过下复位器和复位器加强片。

所述铰链座呈弯折状,铰链座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孔均开设在所述横板上,竖板上开设有第七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门体及所述下铰链,铰链座安装在箱体上,且铰链座与箱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门体底端一侧套置在铰链柱的门体定位段上,门体位于下复位器的上方,且门体与门体定位段之间转动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铰链与冰箱箱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式,安装维护简单,且实现了门体的方便拆卸。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铰链可用于调节门体的高度,保证了门体与箱体的相对位置不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改变,避免了漏冷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下铰链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铰链柱的轴测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铰链使冰箱门体处于最高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铰链使冰箱门体处于最低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

1、铰链座 11、竖板 12、横板 13、第七定位孔 14、第一定位孔 15、第二定位孔 2、铰链柱 21、铰链柱定位段 22、门体定位段 23、限位挡片 24、内六角孔 3、限位螺钉 4、下复位器 41、第三定位孔 42、第四定位孔 5、复位器加强片 51、第五定位孔 52、第六定位孔 6、螺栓 7、箱体 8、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下铰链,包括铰链座1、铰链柱2、下复位器4及限位螺钉3。铰链柱2包括铰链柱定位段21和门体定位段22,铰链座1上开设有与铰链柱定位段21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孔14以及与限位螺钉3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孔15。所述铰链座1呈弯折状,铰链座1包括横板12和竖板11,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孔均开设在所述横板12上。所述第一定位孔14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15而言,第一定位孔14设置在横板12的外侧。竖板11上开设有三个第七定位孔13。铰链座1通过穿过所述第七定位孔13的螺栓6安装在下述箱体7上。

所述铰链柱定位段21的顶端与第一定位孔14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铰链柱定位段21的外围周圈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定位孔14内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铰链柱定位段21的下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内六角孔24,安装后,用六角扳手旋转所述内六角孔24,带动铰链柱2沿第一定位孔14旋转和移动,从而实现铰链柱定位段21顶端与第一定位孔14顶端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进而实现下述门体8相对于箱体7高度的调节。

所述门体定位段22的外表面为光滑圆柱面。所述下复位器4上开设有与门体定位段22相适配的第三定位孔41以及与限位螺钉3相适配的第四定位孔42,铰链柱2安装在第一定位孔14上,下复位器4套置在门体定位段22上,限位螺钉3穿过下复位器4后安装在第二定位孔15处。

所述下铰链还包括限位挡片23,且限位挡片23位于铰链柱定位段21和门体定位段22的连接处,限位挡片2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定位孔41的内径。

所述下铰链还包括复位器加强片5。复位加强片5为铁片。复位器加强片5上开设有与门体定位段22相适配的第五定位孔51以及与限位螺钉3相适配的第六定位孔52。复位器加强片5套置在门体定位段22上,且复位器加强片5位于下复位器4与限位挡片23之间,限位挡片2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五定位孔51的内径,限位螺钉3依次穿过下复位器4和复位器加强片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螺钉3的下段也为螺纹段,第二定位孔15内设置与与所述螺纹端相适配的内螺纹,限位螺钉3的上段外圈也为光滑圆柱面,方便了铰链柱2调节高度时,下复位器4及复位器加强片5能沿限位螺钉3轴向的顺利滑移,当然,限位螺钉3的顶端设置有防止下复位器4滑出的限位堵头。而且限位螺钉3的长度远小于铰链柱2的长度,限位螺钉3的上段,也就是限位螺钉3具有光滑圆柱面的一段的高度大于铰链柱2调节高度时下复位器4的上下浮动高度。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7、门体8及所述下铰链,铰链座1安装在箱体7上,且铰链座1与箱体7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门体8底端一侧套置在铰链柱2的门体定位段22上,门体8位于下复位器4的上方,且门体8与门体定位段22之间转动连接。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当门体8与箱体7之间的相对高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使用六角扳手旋转所述内六角孔24,带动铰链柱2沿第一定位孔14旋转移动,从而实现门体8相对于箱体7高度的调节,用以保证门体8与箱体7的相对高度不变,避免了漏冷现象的发生。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示出了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铰链使冰箱门体处于最高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铰链使冰箱门体处于最低状态时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