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9482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箱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油箱盖是汽车的一个重要配件,以往的汽车油箱盖一般是直接旋盖于油箱的注油孔,当汽车需要加油时,必须先将油箱盖旋开,再将油料经由注油口注入到油箱内,加完油后再将油箱盖旋盖于注油口处。采用这种方式加油时,必须要先打开油箱盖,使用非常不方便,目前也有汽车采用分离式油箱盖,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22135Y公开的一种免分离式油箱盖,其包括筒座及顶盖,在筒座及顶盖间有一个阀体,阀体由一个弹簧、一个阀座和一个球塞组成。采用该结构进行加油时,不需要将整个油箱盖取下,只要扳动球塞就可以达到开启、关闭的目的。但该结构过于复杂,实现起来较困难,且由于采用的是球塞结构,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有四种技术方案。

第一种方案,一种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该自动打开装置设置于油箱盖内,且置于油箱盖主体的旁侧保护壳内,所述油箱盖与油箱盖主体口部边缘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自动打开装置包括推动杆、直线式驱动装置、主控制模块、FRID控制和检测模块,所述推动杆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转轴连接于油箱盖的内侧面,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转轴与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包括直线式电机主体、直线式电动推杆,所述直线式电动推杆的外端部连接于第二固定转轴上,所述直线式电机主体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马达、转动螺杆,所述马达的驱动端连接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的端部与所述直线式电动推杆的内螺纹孔连接,通过旋转转动螺杆使所述直线式电动推杆上升或下降,所述直线式电动推杆的内端和外端分别置于外壳内部和外壳外部,且在其两个端口边缘均设置有限位套环,在所述外壳外侧壁上设置有锁端电磁阀,所述锁端电磁阀上设置有锁端插销,所述锁端插销用于锁住驱动装置;

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直线推杆式电机的驱动和控制电路;

所述油箱盖主体内是加油孔或充电孔,加油孔边缘的板体上设置有RFID感应探头,该 RFID感应探头用于被带有RFID识别模块的加油枪识别,所述RFID感应探头电性连接所述 FRID控制和检测模块;

所述驱动装置旁边设置有锁端电磁阀驱动电路板,所述锁端电磁阀驱动电路板用于与所述锁端电磁阀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锁端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FRID控制和检测模块、锁端电磁阀驱动电路板、直线推杆式电机的驱动和控制电路、锁端电磁阀驱动电路、电源输入端、LED充电指示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的角部设置有电源接口,用于对自动打开装置提供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打开装置适用于电动汽车或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进一步的,所述RFID感应探头能够用天线替代,用天线替代后,FRID控制和检测模块更换成RF控制和检测模块或蓝牙控制和检测模块。

第二种方案,一种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直线式驱动装置能够用马达转盘式驱动装置替代;

所述马达转盘式驱动装置包括转动马达、转盘,所述转动马达的旋转杆连接转盘,所述转盘的偏心盘体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置推动杆铰接部,所述推动杆铰接部铰接推动杆;

转动马达旋转驱动转盘转动,转盘驱动推动杆运动,打开或关闭油箱盖。

第三种方案,一种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直线式驱动装置能够用推拉式电磁铁驱动装置替代;

所述推拉式电磁铁驱动装置包括金属扣、拉伸弹簧、磁线圈、第二锁端插销、可动铁芯、圆管外壳、导杆、复位弹簧、行程控制扣,所述圆管外壳内壁设置有磁线圈,所述磁线圈连接输入电源,所述磁线圈内设可动铁芯所述可动铁芯部分杆体置于磁线圈内,其另一端穿过圆管外壳通孔露出一段杆体,该露出部分的杆体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铰接推动杆,且该露出部分上套有金属扣、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设于金属扣与所述圆管外壳之间的杆体上;

所述可动铁芯的另一端连接导杆,所述导杆穿过圆管外壳的另一端,其端部设置有行程控制扣,所述置于圆管外壳内的导杆上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焊接于圆管外壳底面,另一端焊接于导杆侧壁上。

第四种方案,直线式驱动装置能够用齿轮驱动装置替代;

所述齿轮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转动马达、第二推动杆、推拉式电磁锁端控制器,所述第二推动杆通过两个定位轴定位,两个定位轴分居于第二推动杆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二推动杆朝向第二转动马达的一侧设有一排齿槽,所述第二转动马达驱动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槽啮合,所述推拉式电磁锁端控制器置于齿轮的上方,其中间的锁杆通过电磁阀开关能够将齿轮定住或松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公开了三种技术方案来实现汽车油箱盖打开,第一种方案是直线式驱动将油箱盖自动打开或关闭,第二种是转盘式方案将油箱盖自动打开或关闭,第三种方案是通过电磁驱动使铁芯伸缩自动打开或关闭油箱盖。第四种方案是通过转动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驱动推动杆伸缩,使油箱盖打开或关闭。本实用新型汽车油箱盖内设置FRID感应探头或蓝牙或RF感应器与加油枪感应,感应后油箱盖自动打开,当加完油后,加油枪离开油箱盖,油箱盖又会自动关闭。本实用新型的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同样适用电动汽车的充电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运行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直线式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FRID控制和检测模块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技术方案的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技术方案的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技术方案的推拉式电磁铁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技术方案的齿轮驱动打开油箱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有四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第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5所示,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该自动打开装置设置于油箱盖119内,且置于油箱盖主体105的旁侧保护壳108内,所述油箱盖119与油箱盖主体105口部边缘通过固定轴116连接,所述自动打开装置包括推动杆117、直线式驱动装置、主控制模块113、FRID 控制和检测模块112,所述推动杆117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转轴118连接于油箱盖119的内侧面,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转轴107与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包括直线式电机主体111、直线式电动推杆110,所述直线式电动推杆110的外端部连接于第二固定转轴107上,所述直线式电机主体111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马达120、转动螺杆121,所述马达120的驱动端连接转动螺杆121,所述转动螺杆121的端部与所述直线式电动推杆110 的内螺纹孔连接,通过旋转转动螺杆121使所述直线式电动推杆110上升或下降,所述直线式电动推杆110的内端和外端分别置于外壳内部和外壳外部,且在其两个端口边缘均设置有限位套环122,在所述外壳外侧壁上设置有锁端电磁阀124,所述锁端电磁阀124上设置有锁端插销114,所述锁端插销114用于锁住驱动装置;

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直线推杆式电机的驱动和控制电路;

所述油箱盖主体105内是加油孔或充电孔104,加油孔边缘的板体上设置有RFID感应探头106,该RFID感应探头106用于被带有RFID识别模块的加油枪识别,所述RFID感应探头 106电性连接所述FRID控制和检测模块112;

所述驱动装置旁边设置有锁端电磁阀驱动电路板115,所述锁端电磁阀驱动电路板115 用于与所述锁端电磁阀124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锁端电磁阀124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主控制模块113分别与FRID控制和检测模块112、锁端电磁阀驱动电路板115、直线推杆式电机的驱动和控制电路、锁端电磁阀驱动电路、电源输入端、LED充电指示灯电性连接;

所述保护壳108的角部设置有电源接口109,用于对自动打开装置提供电源。

所述自动打开装置适用于电动汽车或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所述RFID感应探头106能够用天线替代,用天线替代后,FRID控制和检测模块112更换成RF控制和检测模块或蓝牙控制和检测模块。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运行步骤如下:

步骤一,加油枪枪头离油箱盖一定距离时,RFID探测到加油枪头里面的感应装置;

步骤二,RFID控制模块对RFID探测到的加油枪头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三,RFID控制模块识别身份对,将确认信号给主控制模块;

步骤四,主控制模块通过原有程序设计,控制电磁阀锁端插销解除;

步骤五,主控制模块通过原有程序设计,控制直线电机转动和电机推杆推出;

步骤六,电动推杆带动油箱盖一体的推动杆;

步骤七,通过推动杆动力,油箱盖打开;

步骤八,完成加油后,加油枪头离油箱盖一定距离时;

步骤九,RFID探头探测加油枪头距离不在范围内时,将信号发送到RFID,并进行程序确认;

步骤十,主控制模块收到信号,控制直线电机工作,带动推动杆,使油箱盖关闭,同时,主控制模块让电磁阀插销工作,进行锁动。

实施例2:第二种技术方案。

如图6所示,一种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直线式驱动装置能够用马达转盘式驱动装置替代;

所述马达转盘式驱动装置包括转动马达201、转盘202,所述转动马达201的旋转杆连接转盘202,所述转盘202的偏心盘体上设置有定位孔203,所述定位孔203上设置推动杆铰接部,所述推动杆铰接部铰接推动杆117;

转动马达201旋转驱动转盘202转动,转盘202驱动推动杆117运动,打开或关闭油箱盖119。

实施例3:第三种技术方案。

如图7-8所示,一种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直线式驱动装置能够用推拉式电磁铁驱动装置替代;

所述推拉式电磁铁驱动装置包括金属扣301、拉伸弹簧302、磁线圈304、第二锁端插销 305、可动铁芯307、圆管外壳308、导杆309、复位弹簧310、行程控制扣311,所述圆管外壳308内壁设置有磁线圈304,所述磁线圈304连接输入电源,所述磁线圈304内设可动铁芯307所述可动铁芯307部分杆体置于磁线圈304内,其另一端穿过圆管外壳308通孔露出一段杆体,该露出部分的杆体端部设有安装孔306,所述安装孔306铰接推动杆117,且该露出部分上套有金属扣301、拉伸弹簧302,所述拉伸弹簧302设于金属扣301与所述圆管外壳 308之间的杆体上;

所述可动铁芯307的另一端连接导杆309,所述导杆309穿过圆管外壳308的另一端,其端部设置有行程控制扣311,所述置于圆管外壳308内的导杆309上套有复位弹簧310,所述复位弹簧310一端焊接于圆管外壳308底面,另一端焊接于导杆309侧壁上。

实施例4:第四种技术方案。

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技术方案的齿轮驱动打开油箱盖结构示意图。

直线式驱动装置能够用齿轮驱动装置替代;

所述齿轮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转动马达403、第二推动杆406、推拉式电磁锁端控制器402,所述第二推动杆406通过两个定位轴401定位,两个定位轴401分居于第二推动杆406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二推动杆406朝向第二转动马达的一侧设有一排齿槽405,所述第二转动马达403驱动端设有齿轮404,所述齿轮404与齿槽405啮合,所述推拉式电磁锁端控制器 402置于齿轮404的上方,其中间的锁杆通过电磁阀开关能够将齿轮404定住或松开。

实施例5,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油箱盖自动打开装置同样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盖,该充电盖包括实施例1-4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