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装置及外倒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183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防脱装置及外倒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脱装置及外倒窗。



背景技术:

随之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物内的火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众多火灾事故案例表明,在火灾现场浓烟和毒气才是导致室内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安装具有排烟效果好的窗户就显得尤为重要。外倒窗以其开启距离大,排烟效果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和用户的青睐。

但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排烟效果,外倒窗一般开启角度在70°以上,由于外倒窗的窗扇是向外倒的,开窗时,开窗者不方便受力并且由于窗户本身重力的作用很容易在开启一个小角度之后窗扇迅速外倒,窗扇与窗框的连接件受到巨大的冲击力,容易出现窗扇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外倒窗外倒时窗扇容易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防止外倒窗外倒时窗扇容易脱落的防脱装置及外倒窗。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脱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连接件及阻滞组件,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阻滞组件包括固定盒及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固定盒固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固定盒对应所述第一滑孔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一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以使所述第二连接臂相对所述第一连接臂绕所述连接件可转动,且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纵长延伸方向上可相对移动,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固定盒内,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盒和所述连接件,以提供阻滞所述第二连接臂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纵长延伸方向上朝所述第一连接臂另一端移动的阻滞力。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装置使用时,将第一连接臂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窗框和窗扇中的一个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窗框和窗扇中的另一个可转动连接。开启外倒窗时,随着窗扇的打开,第二连接臂相对第一连接臂转动,转动至最大角度后窗扇外倒的冲击力作用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上,使第二连接臂沿第一连接臂的纵长延伸方向移动,而连接件和固定盒则作用于弹性件使弹性件产生相应的阻滞力,以阻滞第二连接臂沿第一连接臂纵长延伸方向的移动,抵消一部分窗扇外倒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防止窗扇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迅速外倒时容易脱落的现象发生,而在关闭窗扇时弹性件则提供了助力,令关窗更加轻松不费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松弛状态及压缩平衡状态;当所述弹性件处于松弛状态,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滑孔的一端;当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平衡状态,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滑孔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脱装置还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收容于所述固定盒内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盒和所述缓冲块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盒设有弹性件定位柱,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固定盒抵接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弹性件定位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块设有弹性件定位槽,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缓冲块抵接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弹性件定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盒呈一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固定盒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一滑孔开设有第三滑孔,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一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和所述第三滑孔,以使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沿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纵长延伸方向可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盒设有盖板定位柱,所述盖板与所述盖板定位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盖板定位孔,所述盖板定位柱插设于所述盖板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盒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安装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插设于所述安装孔。

一种外倒窗,包括窗框、窗扇及上述防脱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窗框和所述窗扇其中之一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窗框和所述窗扇其中之另一可转动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防脱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防脱装置的一状态下的局部透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防脱装置的另一状态下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防脱装置100,包括第一连接臂10、第二连接臂20、连接件21及阻滞组件。第一连接臂10一端开设有第一滑孔101,阻滞组件包括固定盒40和至少一个弹性件30,固定盒40固接于第一连接臂10,固定盒40对应第一滑孔101开设有第二滑孔401,连接件21穿设第一滑孔101、第二滑孔401及第二连接臂20,以使第二连接臂20相对第一连接臂10绕连接件21可转动,且在第一连接臂10的纵长延伸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弹性件30收容于固定盒40内,且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盒40和连接件21,以提供阻滞第二连接臂20在第一连接臂10纵长延伸方向上朝第一连接臂10另一端移动的阻滞力。

本实施例的防脱装置100使用时,将第一连接臂10远离连接件21的一端与窗框和窗扇中的一个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20远离连接件21的一端与窗框和窗扇中的另一个可转动连接。开启外倒窗时,随着窗扇的打开,第二连接臂20相对第一连接臂10转动,转动至最大角度后窗扇外倒的冲击力作用在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上,使第二连接臂20沿第一连接臂10的纵长延伸方向移动,而连接件21和固定盒40则作用于弹性件30使弹性件30产生相应的阻滞力,以阻滞第二连接臂20沿第一连接臂10纵长延伸方向的移动,抵消一部分窗扇外倒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防止窗扇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迅速外倒时容易脱落的现象发生,而在关闭窗扇时弹性件30则提供了助力,令关窗更加轻松不费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包括松弛状态及压缩平衡状态,当弹性件30处于松弛状态,连接件21位于第一滑孔101的一端,当弹性件30处于压缩平衡状态,连接件位于第一滑孔101的另一端。可以理解,位于第一滑孔101的一端可以是抵接于第一滑孔101一端的内壁,也可以是靠近但没有抵接。如图3所示为窗扇关闭时防脱装置100的局部透视图,弹性件30处于松弛状态,图4所示为窗扇开启时防脱装置100的局部透视图,弹性件30处于压缩平衡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脱装置100还包括缓冲块50,缓冲块50与连接件21连接,弹性件3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固定盒40和缓冲块50抵接。如此,当第二连接臂20在窗扇外倒的冲击力作用下沿第一连接臂10的纵长延伸方向移动时,通过固定盒40和缓冲块50压缩弹性件30以产生相应的阻滞力,从而抵消一部分窗扇外倒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缓冲块50设有弹性件定位槽51,弹性件30与缓冲块50抵接的一端插设于弹性件定位槽51。如此,可通过弹性件定位槽51将弹性件30与缓冲块50抵接的一端固定位置,从而使弹性件30更加稳定可靠。

可选地,固定盒40设有弹性件定位柱41,弹性件30与固定盒40抵接的一端套设于弹性件定位柱41。如此,可通过弹性件定位柱41将弹性件30与固定盒40抵接的一端固定位置,从而使弹性件30更加稳定可靠。

可选地,固定盒40设有安装柱(图未示),第一连接臂10与上述安装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102,安装柱插设于安装孔102,从而使固定盒40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臂10。可以理解,固定盒40连接于第一连接臂10的具体方式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进一步地,固定盒40呈一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固定盒40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盖板60,盖板60对应第一滑孔101开设有第三滑孔601,连接件21穿设第一滑孔101、第二滑孔401和第三滑孔601,以使连接件21在第一滑孔101内沿第一连接臂10的纵长延伸方向可移动。如此,通过盖板60将固定盒40的开口遮盖,进一步保护固定盒40内的缓冲块50和弹性件30,使装置更加稳定可靠。

可选地,固定盒40设有盖板定位柱42,盖板60与盖板定位柱4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盖板定位孔602,盖板定位柱42插设于盖板定位孔602,从而将盖板60安装于固定盒40。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盖板60上设有多个固定柱,固定盒40上设有多个与上述固定柱匹配的固定槽,固定柱插设于固定槽,从而使盖板60更稳定地安装于固定盒40。可以理解,盖板60安装于固定盒40的具体方式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可选地,弹性件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件30沿第一连接臂10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从而增大可提供的阻滞力,缓冲效果更好。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0为压缩弹簧,可以理解,种类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脱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固定块70,第一固定块70包括第一固定部71及与第一固定部71连接的第二固定部72,第一固定部71与第二固定部72的连接处设有台阶,第一固定部71与第一连接臂10远离连接件21的一端铰接,第二固定部72用于与窗扇或窗框固定连接。如此,第一固定部71与第二固定部72及第一连接臂10处于不同的平面,第一连接臂10可通过第一固定块70更方便地与窗扇或窗框可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脱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固定块80,第二固定块80包括第三固定部81及与第三固定部81连接的第四固定部82,第三固定部81与第四固定部82的连接处设有台阶,第三固定部81与第二连接臂20远离连接件21的一端铰接,第四固定部82用于与窗框或窗扇固定连接。如此,第三固定部61与第四固定部62及第二连接臂20处于不同的平面,第二连接臂20可通过第二固定块60更方便地与窗框可转动连接。

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块70与第一连接臂10、第二固定块80与第二连接臂20之间的连接均可以通过铆钉实现,并通过垫圈减小摩擦,分散压力,可以理解,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它紧固件来实现,例如螺钉、螺栓等,在此不作限定。

利用本实施例的防脱装置100,在开启外倒窗时,弹性件30可产生阻滞第二连接臂20沿第一连接臂10长度方向移动的阻滞力,抵消一部分窗扇外倒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防止了窗扇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迅速外倒时容易脱落的现象发生,而在关闭窗扇时弹性件30则提供了助力,令关窗更加轻松不费力。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外倒窗(图未示),包括窗框、窗扇及上述防脱装置100,第一连接臂10远离连接件21的一端与窗框和窗扇其中之一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臂20远离连接件21的一端与窗框和窗扇其中之另一可转动地连接。本实施例的外倒窗在开启窗扇时,可通过弹性件30抵消一部分窗扇外倒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窗扇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迅速外倒时容易脱落的现象发生,而在关闭窗扇时弹性件30则提供了助力,令关窗更加轻松不费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