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模组拆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79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缷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指纹模组拆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上设置指纹识别功能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好,方便用户开启手机,且能够防止手机的开启密码泄露。现有的指纹模组通常设置在手机壳上,例如可以将指纹模组设置在手机的盖板的下端,也可以将指纹模组设置在手机的背壳的一端上。

然而,在手机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当指纹模块出现故障或手机的盖板或背壳损坏时,需要将指纹模组与盖板或背壳进行分离,以方便维修或回收指纹模组。

现有技术,通常是由技术人员手动将指纹模组与盖板或背壳进行剥离,由于技术人员在剥离指纹模组时很难保证指纹模组受力均匀,导致在将指纹模组与盖板或背壳进行剥离时,经常会损坏指纹模组,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模组拆缷装置,在将指纹模组与手机壳进行剥离时,能够使得指纹模组受到均匀的剥离力,保证指纹模组完整地脱离手机壳,提高指纹模组剥离的完整性,以及拆缷指纹模组的良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模组拆缷装置,用于拆缷装置在手机壳中的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拆缷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驱动单元、指纹拆缷组件、承载板;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上,所述驱动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指纹拆缷组件可滑动装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驱动单元还与所述指纹拆缷组件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指纹拆缷组件滑动,所述承载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上,并与所述指纹拆缷组件相对应设置。

具体地,所述指纹拆缷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及按压杆,所述第一固定板具有第一端面及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面与所述驱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可滑动装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按压杆固定装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面的中部。

具体地,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面上部分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凸块。

具体地,所述第一凸块呈圆弧状,且所述第一凸块的外壁的半径小于所述指纹模组中的指纹按压部的半径。

具体地,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指纹模组的点胶部分相对应设置。

具体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肘夹与推杆,所述肘夹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中部上,所述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肘夹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指纹拆缷组件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指纹拆缷组件滑动。

具体地,所述承载板具有第一端面及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所述承载板的第二端面抵靠固定在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上,所述承载板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装置所述手机壳的凹槽,所述凹槽对应所述手机壳的指纹模组处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端面支撑所述手机壳上对应所述指纹模组处的四周。

具体地,所述承载板在与所述手机壳的指纹模组对应处设有贯穿所述承载板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中心位于所述手机壳的指纹模组的中心线上。

具体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贯穿所述底座的定位孔,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底座通过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及所述限位孔后固定。

具体地,所述指纹模组拆缷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柱,所述两个导向柱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承载板的第一端面的两侧上,所述两个导向柱的第二端分别穿设于所述指纹拆缷组件内。

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模组拆缷装置,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指纹拆缷组件按压装置于手机壳上的指纹模组,以在将指纹模组与手机壳进行剥离时,能够使得指纹模组受到均匀的剥离力,保证指纹模组完整地脱离手机壳,提高指纹模组剥离的完整性,以及拆缷指纹模组的良率,降低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指纹模组拆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指纹模组拆缷装置在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与手机壳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指纹模组拆缷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在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提供的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用于拆缷装置在手机壳中的指纹模组(图未示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包括底座10、支撑架20、驱动单元30、指纹拆缷组件40及承载板6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0固定安装在底座10的第一端面上,驱动单元30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0上,指纹拆缷组件40可滑动装置在支撑架20上,且驱动单元30还与指纹拆缷组件40固定连接,以驱动指纹拆缷组件40滑动,承载板60固定安装在底座10的第一端面11上,并与指纹拆缷组件40相对应设置。

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7,图3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7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指纹拆缷组件40包括第一固定板41及按压杆42。具体地,第一固定板41具有第一端面414及与该第一端面414相对的第二端面416。第一固定板41的第一端面414与底座10的第一端面11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板41的第二端面416与驱动单元30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41的一端可滑动装置在支撑架2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41能够在驱动单元30的驱动下沿支撑架20的延伸方向往返滑动,但并不限于此。按压杆42固定装置于第一固定板41的第二端面416的中部。具体地,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紧固件将按压杆42固定装置于第一固定板41的第二端面416上,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按压杆42还可以与第一固定板41一体形成,例如,按压杆42为第一固定板41的第二端面416的中部向外延伸得到。具体地,第一固定板41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为塑料构成,例如第一固定板41的材料还可以为钢板或合金材料等等。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按压杆42具有一端面及该一端面相对的另一端面,具体地,按压杆42的另一端面固定装置于第一固定板41的第二端面416的中部上,且按压杆42的另一端面紧靠在第一固定板41的第二端面416上。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按压杆42远离第一固定板41的一端面上部分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凸块422,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块422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按压杆42的一端面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第一凸块422呈圆弧状,且第一凸块422的外壁的半径小于指纹模组中的指纹按压部的半径。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422可以单并不限于与指纹模组中的点胶部分相对应设置。具体地,第一凸块422的外壁的弧长小于或等于指纹模组与手机壳之间的点胶粘合部分的长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指纹模组中的指纹按压部以圆形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纹模组中的按压部还可以是腰型或方形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手机壳以手机的背壳为例进行说明,即指纹模组装置于手机的背壳上,但并不限于,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纹模组还可以装置于手机的盖板上等等。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60具有第一端面61及与该第一端面61相对的第二端面(图未标示)。承载板60的第二端面抵靠固定在底座10的第一端面1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60用于装载具有指纹模组的背壳,具体地,承载板60的第一端面61上开设有装置背壳的凹槽62,该凹槽62与背壳相对应设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凹槽62还可设置为与具有指纹模组的盖板相对应。具体地,凹槽62对应背壳的指纹模组处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二凸块63,第二凸块63的端面支撑背壳上对应指纹模组处的四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凸块63围绕背壳中的指纹模组设置,多个第二凸块63之间形成一容置槽64,该容置槽64与指纹模组相对应设置,以容置该指纹模组。多个第二凸块63的端面与背壳的端面相互接触,背壳的端面抵靠于该多个第二凸块63的端面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60在与背壳的指纹模组对应处设有贯穿承载板60的限位孔(图未示出),限位孔的中心位于背壳的指纹模组的中心线上。具体地,该限位孔贯穿承载板60后与容置槽64相互连通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0包括第二固定板21、多条支撑板22及两条导柱2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2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为三条,具体的,三条支撑板22的第一端的侧面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板21的第一端面211上,三条支撑板22的第二端的底面分别抵靠固定在底座10的第一端面11上,且三条支撑板22垂直于底座10的第一端面11设置,三条支撑在第二固定板21的第一端面211上均匀分布,其中,三条支撑板22中的一条位于第二固定板21的第一端面211中心线上,第二固定板21的第一端面211垂直底座10的第一端面11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两条导柱23对称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1靠近底座10的一端及底座10上,具体地,两条导柱23分别具有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两条导柱23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1的第一端面211靠近底座10的一侧上,两条导柱23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座10的第一端面11上,且两条导柱23分别垂直底座10的第一端面11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30包括肘夹31与推杆32,驱动单元30可以但并不限于手动驱动方式,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单元30可以为电机驱动方式或液压传动驱动方式等等。肘夹3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0的一端中部上,具体地,肘夹31固定装置于第二固定板21的第二端面213上,并通过紧固件将肘夹31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1的第二端面213上,且肘夹31的中心线在第二固定板2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固定板21的第二端面213的中心线相互重合,第二固定板21的第一端面211与第二端面相对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固定板21的第二端面213上设有安装台215,具体地,肘夹31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安装台215上,但并不限于此。推杆32的第一端与肘夹31固定连接,推杆32的第二端与指纹拆缷组件40固定连接,以驱动指纹拆缷组件40滑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推杆32的中心线在第二固定板21的第二端面213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固定板21的第二端面213的中心线重合,推杆32的第二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固定板41的第一端面414固定连接,并且推杆32垂直第一固定板41的第一端面414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41的一端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安装部412,该两安装部412上各开设有贯穿安装部412的安装孔(图未标示)。两安装孔分别套设于两条导柱23上的滑动块(图未示出)上,以能够在导柱23上做上下滑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贯穿底座10的定位孔12,承载板60与底座10通过紧固件穿设于定位孔12及限位孔后固定。具体地,可以但并不限于底座10的定位孔12的中心线与承载板60的限位孔的中心线重合,且承载板60的限位孔的中心线与推杆32的中心线重合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还包括两个导向柱70,两导向柱70对称设置于第一固定板41与承载板60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两导向柱70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承载板60的第一端面61上。第一固定板41的第二端面416上开设有两滑孔(图未示出),两导向柱70的第二端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41的两滑孔内,且导向柱70的外壁与滑孔的内壁间隙配合,从而能够在第一固定板41在上下滑动时提高第一固定板41的稳定性,进而能够在按压杆42的第一凸块422在按压指纹模组的指纹按压部时,使得指纹按压部受到均匀的按压力,以将指纹模组完整的脱离背壳。

请一并参考图8,图8为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与手机壳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8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手机壳以背壳200为例进行说明,即指纹模组装置于手机的背壳200上,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机壳还可以为前壳,例如将指纹模组装置于手机的盖板上。具体地,技术人员通过将肘夹31的手柄拉下,以将第一固定板41往上拉至最高位置后,将背壳200放置于承载板60的凹槽62上,且将背壳200上具有指纹模组的一端靠近按压杆42放置,并将背壳200的指纹对应容置槽64放置。在放置好背壳200后,技术人员将肘夹31的手柄往上拉,使推杆32向下移动,以驱动第二固定板21往下滑动,并带动按压杆42往下滑动,从而使得按压杆42上的第一凸块422按压装置于手机的背壳200上的指纹模组的按压部,进而使得指纹模组脱离背壳200。具体地,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422为圆弧状,且第一凸块422仅对应指纹模组与背壳200的点胶部分,并且通过肘夹31驱动第一固定板41及按压杆42整体向下滑动,能够保证指纹模组受到均匀的按压力,从而使得指纹模组完整地脱离背壳200,提高拆缷指纹模组的良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模组拆缷装置100,通过驱动单元30驱动指纹拆缷组件40按压装置于手机壳上的指纹模组,以在将指纹模组与手机壳进行剥离时,能够使得指纹模组受到均匀的剥离力,保证指纹模组完整地脱离手机壳,提高指纹模组剥离的完整性,以及拆缷指纹模组的良率,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终端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通过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