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曲轴轴径粗糙度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2111发布日期:2018-06-08 19:0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曲轴轴径粗糙度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测量曲轴轴径粗糙度的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测量曲轴轴颈由实验室某大型粗糙度仪测量,某大型粗糙度仪测量一根曲轴的时间为20min ,而等待时间约为100min, 在某大型粗糙度仪测出结果时,超差可疑数量为78*120/60=156个,因此产生大量的可疑工件。

针对上述的情况,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粗糙度测量工具,其能满足:

(1)体积小,轻便,方便员工手持;

(2)缩短测量时间;

(3)能够满足粗糙度测量的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4)能够兼容多种曲轴轴径型号的测定;

(5)工具的易损件的拆卸和安装应便于维修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曲轴轴径粗糙度的夹具,其通过安装小型便携式粗糙度仪,实现对不同型号的曲轴轴径粗糙度的测量,体积小,轻便,方便员工手持,便于维修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测量曲轴轴径粗糙度的夹具,包括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和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包括上手柄、上夹爪、下手柄、下夹爪、限位销、连接块和弹簧,所述上手柄与上夹爪横向连接,所述下手柄、连接块与下夹爪依次横向连接,所述上手柄与下手柄通过限位销纵向连接,所述下手柄围绕限位销转动,所述上夹爪与下夹爪通过弹簧纵向连接,所述上夹爪与下夹爪之间形成夹紧工位,所述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的驱动器置于中空的所述上手柄内,并且所述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的测头处于夹紧工位内。

使用时,先将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的驱动器放在中空的上手柄内,并在驱动器的前端安装测头,使测头处于夹紧工位内;测量时,手持本实用新型,将曲轴的轴径处夹紧;启动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完成对曲轴的轴径处粗糙度的测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手柄的下方设有延伸块,所述限位销设在所述延伸块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为中空结构,所述弹簧设在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与延伸块的上端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通过第二螺钉与连接块的内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通过第三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块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与下手爪通过第四螺钉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手爪的上表面为V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手柄的上方设有定位销,所述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的尾端导线固定在定位销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体积小,轻便,方便员工手持,结构简单,容易拆卸和安装,制造成本低。

(2)使用小型的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仪器测量、维修和校正方便,不需要使用大型糙度仪,不仅缩短测量时间;并且能够满足粗糙度测量的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3)使用弹簧对上夹爪、下夹爪进行纵向连接,由于弹簧的弹力,夹紧工位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兼容多种曲轴轴径型号的夹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量曲轴轴径粗糙度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量曲轴轴径粗糙度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说明:1-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2-上手柄,3-上夹爪,4-下手柄,5-下夹爪,6-限位销,7-连接块,8-弹簧,9-延伸块,10-第一螺钉,11-第二螺钉,12-挡圈,13-第三螺钉,14-第四螺钉,15-定位销,100-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测量曲轴轴径粗糙度的夹具,包括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1和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包括上手柄2、上夹爪3、下手柄4、下夹爪5、限位销6、连接块7和弹簧8,所述上手柄2与上夹爪3横向连接,所述下手柄4、连接块7与下夹爪5依次横向连接,所述上手柄2与下手柄4通过限位销6纵向连接,所述下手柄4围绕限位销6转动,所述上夹爪3与下夹爪5通过弹簧8纵向连接,所述上夹爪3与下夹爪5之间形成夹紧工位,所述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1的驱动器置于中空的所述上手柄2内,并且所述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1的测头处于夹紧工位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夹具内安装小型便携式粗糙度仪,实现对不同型号的曲轴轴径粗糙度的测量,体积小,轻便,方便员工手持,便于维修和更换。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上手柄2的下方设有延伸块9,所述限位销6设在所述延伸块9的下端。采用此技术方案,使下手柄能够相对限位销转动足够大的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7为中空结构,所述弹簧8设在所述连接块7的内部,所述弹簧8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10与延伸块9的上端连接,所述弹簧8的下端通过第二螺钉11与连接块7的内部连接。将连接块设计成中空结构,并将弹簧设在连接块中,使整体结构紧凑,并且弹簧不容易落灰。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圈12,所述挡圈12通过第三螺钉13固定在所述连接块7的底部。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挡圈将连接块的底部密封,连接块内部不容易落灰。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7与下手爪5通过第四螺钉14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下手爪5的上表面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可以根据曲轴的轴径大小更换,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夹紧工位更适合夹紧曲轴的轴径处。

进一步的,所述上手柄2的上方设有定位销15,所述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1的尾端导线固定在定位销15上。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固定尾端导线,使整体结构简洁、紧凑。

使用时,如图3所示,先将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1的驱动器放在中空的上手柄2内,并在驱动器的前端安装测头,使测头处于夹紧工位内,将尾端导线收纳在定位销15上;测量时,先将曲轴100放在安放架上,然后手持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的弹力将曲轴100的轴径处夹紧;启动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完成对曲轴100的轴径处粗糙度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发动机工厂曲轴线旁投入使用,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简单、结构紧凑,便于操作与携带;容易更换易损件如测头等。

(2)大幅度提高了曲轴轴颈粗糙度的测量效率,测量一根曲轴只需要6min,测出结果时,超差可疑数量为78×6/60=7.8个。可疑数量由原来的156个降低到7.8个,极大的降低了由于等待测量结果而造成的工件报废率。通过提高测量效率,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50600×78×60×31×1)/3600=2039180元。

(3)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降低了实验室某大型粗糙度仪的工作负荷,使外购件问题解决件及时测量;

(4)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使得工件在线旁就可以测量,减少了员工过多移动造成的浪费。

(5)本实用新型应用于N12/N12A/B12MCE/B10T等多种机型,生产线产品切换时无需换型;

(6)降低成本,增加一台大型粗糙度测量仪的价格为154万元,而本实用新型(含某款小型的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价格为10万元。节约金额为144万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