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切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186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切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炮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药切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大部分中药都需要切制,切成片状后便于后续加工,尤其是长条形柱状中药,经过切制后才可以制成成品药,但目前的切制装置设备落后、效率较低,而且设备故障频繁,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切制装置,为克服上述的不足,通过对传统的中药切制装置进行结构改进,通过切刀的公转与自转相结合,提高其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切制装置,包括切料电机、切料主动齿轮、切料从动齿轮、曲柄轴、切刀;其中:机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边缘设置有出料导板,机体底部还设置有进料导筒、出料导筒,机体一侧固定安装有切料电机,切料电机输出端与切料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切料主动齿轮与切料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切料从动齿轮与曲柄轴同轴固定连接,曲柄轴与切刀固定连接,机体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进给电机,进给电机输出端与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轮与进给轮啮合连接。

一种中药切制装置,其中:机体内壁设置有刀槽,且切刀与刀槽相吻合。

一种中药切制装置,其中:进料导筒与出料导筒的内径相等,且水平同轴相对。

一种中药切制装置,其中:切刀的厚度等于进料导筒与出料导筒的水平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中药切制装置进行结构改进,通过切刀的公转与自转相结合,提高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体与进料导筒的位置关系图。

附图标记:切料电机1、切料主动齿轮2、切料从动齿轮3、曲柄轴4、切刀5、进给电机6、传动轮7、进给轮8、机体9、刀槽10、出料口11、出料导板12、进料导筒13、出料导筒1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中药切制装置,包括切料电机1、切料主动齿轮2、切料从动齿轮3、曲柄轴4、切刀5;其中:机体9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1,出料口11边缘设置有出料导板12,机体9底部还设置有进料导筒13、出料导筒14,机体9一侧固定安装有切料电机1,切料电机1输出端与切料主动齿轮2同轴固定连接,切料主动齿轮2与切料从动齿轮3啮合连接,切料从动齿轮3与曲柄轴4同轴固定连接,曲柄轴4与切刀5固定连接,机体9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进给电机6,进给电机6输出端与传动轮7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轮7与进给轮8啮合连接,使切刀5的公转与自转相结合,提高其工作效率。

实施例2、请参阅图1与图2,一种中药切制装置,其中:机体9内壁设置有刀槽10,且切刀5与刀槽10相吻合,提高切制效率,确保切制更加充分。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请参阅图1,一种中药切制装置,其中:进料导筒13与出料导筒14的内径相等,且水平同轴相对,确保进料与出料更加顺畅,提高切制效率。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请参阅图1,一种中药切制装置,其中:切刀5的厚度等于进料导筒13与出料导筒14的水平间距,有利于提高切制效率。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

将柱状中药物料放进进给轮8内,同时启动切料电机1与进给电机6,进给电机6则通过传动轮7带动进给轮8旋转,进而使得物料能够连续进给,切料电机1依次通过切料主动齿轮2、切料从动齿轮3、曲柄轴4带动切刀5公转,同时切刀5沿着刀槽10滚动自转,当物料进给到进料导筒13与出料导筒14交界处时,切刀5则会将物料切片,切完后,物料继续进给,切刀5则转过一圈后再次回到进料导筒13与出料导筒14交界处进行切片,切成片状的物料则从出料导筒14中被后面的片状物料挤出,挤出来后便从出料口11处掉出并被收集,本装置可以完成连续不断快速的切片,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