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6620发布日期:2018-07-04 17:1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门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有一种读取被存储于RFID标签(无线标签)的信息的读取装置。该读取装置例如通过对载置在容器的内部的带有RFID标签的商品,从设置于容器内的天线照射电波,并接收从RFID标签反射的电波,来读取该RFID标签的信息。

当读取收纳在容器内的RFID标签的信息时,为了不会错误地读取位于容器的外侧的其他RFID标签的信息,需要将容器密闭,使从天线照射的电波不会向容器的外部泄露。因此,容器的内侧被电波吸收体覆盖,并且在容器的一部分设置有用于使商品出入容器的可开闭的门。读取装置的使用者将该门打开而将带有RFID标签的商品收纳在容器内,将门关闭后,使天线放射电波,来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

即,在使用读取装置时,需要开闭容器的门。因此,进行门的开闭的人、和位于读取装置的周围的人在将门关闭时,手指等身体的一部分可能会被门夹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当将容器的门关闭时,能够防止身体的夹入的门开闭装置。

实施方式的门开闭装置具有门部、接近检测机构以及告知机构。门部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设置于箱体的开口部开闭。接近检测机构被设置于门部或开口部,检测身体向门部或开口部的接近。告知机构以接近检测机构检测到身体向门部或开口部的接近为条件而输出警报。

通过本实用新型,接近检测部(接近检测机构)根据接近传感器的输出,以检测到身体向设置于箱体的门(门部)或开口部接近为条件,接近告知部(告知机构)输出警报。因此,当将门关闭时,能够防止误将身体的一部分夹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文件读取装置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读取部的概略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2(a)是表示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b)是门关闭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开闭检测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箱体和门的概略结构的图,图4(a)是从Z轴的正方向侧来观察箱体的俯视图,图4(b)是从Y轴的负方向侧来观察箱体的主视图;

图5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文件读取装置所使用的接近传感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主体部和读取部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主体部和读取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8是说明主体部和读取部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文件读取装置使用的接近传感器的概略结构的图,图9(a)是表示接近传感器的剖面结构的图,图9(b)是接近传感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门开闭装置的适用例的文件读取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文件读取装置1a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文件读取装置1a是用于读取发票、入场券、书籍、许可证、护照等文件D1所带有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标签T1的装置。文件读取装置1a例如被设置在桌子上等来使用。另外,图1表示读取部10所具有的后述的门12打开的打开状态。

如图1所示,文件读取装置1a具备主体部2和具有本实施方式的门开闭装置的读取部10。主体部2具有触摸面板3a被配设在表面的显示器3b。显示器3b例如使用液晶显示器。

读取部10是如下这样的读写装置:能够由文件D1带有的RFID标签T1来读取信息,或者将信息写入该RFID标签T1。在本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T1存储有识别带有该RFID标签T1的文件D1的文件代码等信息。

读取部10通过未图示的线缆等而连接于主体部2。读取部10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来将从RFID标签T1读取到的文件代码等各种信息输出(发送)给主体部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2和读取部10是分体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一体地构成。

另外,读取部10具有箱体11和门12(门部的一个例子),其中,所述箱体11构成所述读取部10的主要的外部装置;所述门12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设置于箱体11的开口部13开闭。箱体11具有箱型的形状,且具有纵深尺寸(Y方向上的尺寸)比横宽尺寸(X方向上的尺寸)大的、纵深方向长的比例。箱体11可以与主体部2一体设置,也可以构成为可从主体部2拆装。门12通过设置于箱体11的右方前表面的铰链部14,与箱体11相连接,以铰链部14为支承轴,向箭头P的方向开闭。

另外,在RFID标签T1中,准备有用于写入后述的登记完成标志的存储区域。登记完成标志的有无例如由门脉冲进行检查,不存在登记完成标志的情况下由蜂鸣器等告知机构进行警告,其中所述门脉冲被设置于设置有文件读取装置1a的底板的出入口处。

以下,对读取部10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读取部10的概略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2(a)表示将读取部10的门12打开的打开状态,图2(b)表示将读取部10的门12关闭的关闭状态。

门12对开口部13(收纳室19)进行开闭。在门12上安装有开闭把手121。用户握持开闭把手121来进行门12的开闭。

开口部13具有能够使多个文件D1一次通过的大小。另外,箱体11在其内部具有能够收纳多个文件D1的大小的收纳室19。用户通过使门12呈打开状态,能够通过箱体11的开口部13,在收纳室19的内部收纳文件D1,或者从收纳室19将文件D1取出。另外,文件D1也可以在被收纳在由木制或玻璃等具有绝缘性(电波透过性)的部件形成的收纳容器的状态下,收纳在收纳室19内。

收纳室19内,文件D1被载置在成为收纳室19的底面的载置面15上。载置面15由木制或玻璃等具有绝缘性(电波透过性)的板状部件构成,与箱体11的底面18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来支承。另外,除了载置面15的收纳室19内的箱体11的内壁面包含门12的收纳室19侧的壁面,由反射电波的部件(电波反射材)形成。该部件能够使用金属、模型材料、铁素体等公知和公用的电波反射材料。

在载置面15与箱体11的底面18之间的空间,设置有平面状的RFID天线16或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等。RFID天线16通过射出UHF带等电波,来与存在于收纳室19内的RFID标签T1、即收纳于收纳室19的各文件D1所带有的RFID标签T1进行相互通信。另外,RFID天线16通过与后述的读写部41协作,来在门12处于关闭状态时射出电波。

箱体11(收纳室19)和门12的外壁面为了防止箱体11(收纳室19)内的电波向外部泄露、以及外部的电波侵入箱体11(收纳室19)内,而由电波反射材料或者吸收电波的部件(电波吸收材料)形成。该部件能够使用金属、模型材料、铁素体等公知和公用的电波反射材料或者电波吸收材料。

另外,在门12为关闭状态时与该门12相接触的、或者接近的箱体11侧的部位,设置有用于检测门12的开闭状态的开闭检测机构20。该开闭检测机构20被设置于:在门12的关闭状态下,与该门12相接触的、或者接近的箱体11的部位(缘部)、和门12的与该缘部相向的部位。以下,参照图2(a)和图3,对开闭检测机构20的结构进行说明。

(门的开闭检测机构的说明)

图3是表示开闭检测机构20的概略结构的图。在此,图3表示从图2的X方向来观察开闭检测机构20的局部剖视图。开闭检测机构20例如将开关21设置于设置在箱体11的内壁的罩部25的内部,其中,所述开关21具有按压开关或触觉开关等、仅在被按下的期间进行ON动作(瞬间动作)的机械开关。并且,在箱体11侧,在与开关21相向的位置,设置有与该开关21的按压部211对应的大小的孔23。

另一方面,在门12的箱体11侧的壁面上,在关闭状态下与箱体11的孔23(开关21)相向的位置形成有凸部24。凸部24具有比孔23小的直径,并且具有通过在门12的关闭状态下按下开关21的按压部211而能够使开关21进行工作的高度。

开闭检测机构20通过具有上述结构,当门12被关闭时,门12的凸部24通过孔23而按下按压部211,由此使开关21接通。另外,当门12被打开时,门12的凸部24通过解除按压部211的按下而将开关21断开。开关21根据由凸部24进行的接通/断开的切换,来检测门12的开闭状态。另外,开关21以从断开切换为接通为条件,将表示门12处于关闭状态的信号通过线束22输出给主体部2和读取部10。另外,开关21以从接通切换为断开为条件,将表示门12处于打开状态的信号通过线束22而输出给主体部2和读取部10。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来自RFID天线16的电波可能通过箱体11的孔23,而向箱体11(读取部10)的外部泄露。另外,箱体11的外部的电波可能通过箱体11的孔23,而侵入箱体11的内部。在本读取装置和其他读取装置中,这样的电波的泄露和侵入成为RFID标签T1的误读和误动作等的产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开闭检测机构20在设置开关21的部位具有遮蔽部,所述遮蔽部遮蔽从箱体11的内部向外部泄露的电波、以及从箱体11的外部向内部侵入的电波。

具体而言,开闭检测机构20具有覆盖开关21和孔23的周围的、上述的罩部25(构造体)来作为遮蔽部。罩部25由电波反射材料或电波吸收材料形成,通过螺钉紧固或焊接等而无间隙地连接于箱体11的内壁。

另外,在罩部25设置有用于使线束22通过的孔26。在此,孔26的大小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与线束22的直径对应的大小。另外,优选为,线束22与孔26之间的间隙由具有电波(电磁)密封性的导电性材料充填。该导电性材料能够使用金属网或发泡金属等。由此,能够防止通过孔26而泄露和侵入的电波。

(门的开闭机构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4对门12的开闭机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箱体11和门12的概略结构的图,图4(a)是从Z轴的正方向侧来观察箱体11的俯视图。图4(b)是从Y轴的负方向侧来观察箱体11的主视图。

铰链部14例如由平合叶构成。即,铰链部14具有固定侧合叶片14a、可动侧合叶片14b、固定侧轴筒14c、可动侧轴筒14d以及轴部14e。固定侧合叶片14a是被安装于箱体11的合叶片。可动侧合叶片14b是被安装于门12的合叶片。固定侧轴筒14c是与固定侧合叶片14a一体化的部件,被固定为能够以后述的可动侧轴筒14d和轴部14e为轴进行开闭。可动侧轴筒14d和可动侧合叶片14b是一体化的部件,被固定为能够以前述的固定侧轴筒14c和轴部14e为轴进行开闭。并且,如图4(b)所示,铰链部14分别安装于门12的上下端。

门12以前述的轴部14e为旋转轴而进行开闭。在门12的箱体11侧的表面的外周部,设置有作为密封部件的垫圈12a,当门12关闭时,垫圈12a密封箱体11与门12之间的间隙,并保持在将开口部13密闭的状态。该垫圈12a由橡胶部件等弹性部件构成,当门12关闭时,垫圈12a与箱体11的开口部13的外周缘相接触。此时,垫圈12a从开口部13的外周缘,受到将门12保持在关闭状态的力的反力,因此,垫圈12a保持与箱体11的开口部13的外周缘紧贴的状态。因此,当将门12关闭时,开口部13保持被密闭的状态。另外,垫圈12a也可以设置于箱体11侧。

当使门12开闭时,为了使门12顺利地进行移动,铰链部14的轴部14e被设置于当使门12开闭时,门12与箱体11不接触的位置。因此,在门12与箱体11之间,如图4(b)所示,形成有间隙28。因此,门12的操作者以外人可能会误将手指等身体的一部分插入间隙28。并且,当门12的操作者没有注意到身体的一部分插入间隙28而将门12关闭时,身体的一部分可能会被夹在门12与箱体11之间。

(接近传感器的结构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文件读取装置1a在门12的铰链部14侧的外表面缘部,如图4(a)、图4(b)所示,具有检测人体的接近的接近传感器30a。该接近传感器30a沿门12的上下方向而延伸设置,检测设置有接近传感器30a的门12与和该门12相接触的空间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另外,在图4的例子中,接近传感器30a被设置于门12的外表面缘部,但接近传感器30a只要能够检测到身体对间隙28(图4(b))的接近,其可以设置在任何设置位置。即,接近传感器30a也可以设置于门12的内表面缘部。另外,接近传感器30a也可以设置于箱体11的铰链部14侧的缘部。另外,目前,通过检测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手指的接触和接近的触摸面板正在实用化。接近传感器30a使用这样的触摸面板的技术来实现。以下,对接近传感器30a的结构和测定原理简单地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接近传感器30a的概略结构的图。如图5所示,接近传感器30a例如具有如下这样的结构:在由丙烯酸树脂等绝缘体形成的基材31a的表面,具有相同的形状的多个电极32a、32b、…、32n和具有相同的形状的多个电极33a、33b、…、33n分别成对而规则地配置。即,例如,电极32a和电极33a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电极32a、32b、…、32n均与布线32L相连接。另外,电极33a、33b、…、33n均与布线33L相连接。从输入端子32对布线32L施加规定的电压波形(例如,矩形波)。另外,布线33L与容量检测电路34相连接。当检测到超过规定值的静电电容的减少时,容量检测电路34将表示该静电电容减少的检测信号输出给输出端子33。另外,在图4(a)、图4(b)中,接近传感器30a的具有基材31a的电极32a、32b,…、32n以及电极33a、33b、…、33n的面朝向门12的外侧而设置。另外,优选为,接近传感器30a尽可能设置在间隙28的附近。

在图5中,相邻的2个电极,例如电极32a和电极33a形成有电容器。并且,当对电极32a、32b、…、32n施加正的电压时,从电极32a、32b、…、32n朝向电极33a、33b、…、33n而产生电力线B(电场)。此时,当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指尖F向接近传感器30a的电极32b和电极33b接近时,在受到静电感应的指尖F产生极化。并且,负的电荷集中在靠近指尖F的电极32b的一侧。因此,从电极32b朝向电极33b的电力线B的一部分被集中的负的电荷吸引,朝向指尖F改变方向。指尖F与电极32b、33b的距离越小,电力线B改变方向的程度越大。这样,当电力线B改变方向时,从电极32a、32b、…、32n朝向电极33a、33b、…、33n的电力线B减少,因此,电极32a、32b、…、32n和电极33a、33b、…、33n所形成的电容器中,由指尖F接近的电极形成的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减少。容量检测电路34通过检测该静电电容的减少来检测指尖F的接近。另外,容量检测电路34例如在接近传感器30a的附近不存在接近物的情况下,对分别形成电极32a、32b、…、32n以及电极33a、33b、…、33n的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和实际的静电电容进行比较,来检测是否发生静电电容的减小。此时,如上述那样,接近传感器30a的具有电极32a、32b、…、32n和电极33a、33b、…、33n的面朝向门12的外侧而配置,因此,接近传感器30a检测到的静电电容是门12与和门12相接触的空间之间的静电电容。

图5所示的布线32L和布线33L可以埋设在基材31a的内部而配设,或者也可以在基材31a的表面形成布线层。这些布线32L、33L通过形成于前述的铰链部14的内部的、未图示的布线通路而配设在箱体11侧。即,输入端子32、输出端子33以及容量检测电路34被配设在箱体11侧。另外,也可以为:接近传感器30a只在门12为打开状态时,能够检测到身体的一部分是否接近间隙28。因此,接近传感器30a仅在前述的开闭检测机构20(图3)判定为门12处于打开状态时进行动作。

(读取部的硬件结构的说明)

接着,对读取部10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主体部2和读取部1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主体部2具有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的计算机结构的控制部50。ROM存储CPU执行的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RAM在CPU执行各种程序时暂时地存储数据和程序。

在控制部50,通过各种输入输出电路(未图示)而连接触摸面板3a和显示器3b。

另外,在控制部50,通过各种输入输出电路(未图示)而连接存储部51和通信I/F52等。

存储部51是具有HDD(HardDisk Drive)或SSD(Solid State Drive)等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的存储装置。存储部51存储主体部2的动作所涉及的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另外,存储部51存储读取部10所读取的文件代码。另外,存储部51也可以与文件代码建立关联,存储该文件代码所涉及的文件D1和将该文件D1与所持有的用户等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的数据库等数据表(以下称为表)。通信I/F52是用于在与读取部10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接口。

另一方面,读取部10具有由CPU、ROM以及RAM等构成的计算机结构的控制部40。ROM存储CPU所执行的各种程序或各种数据。RAM在CPU执行各种程序时暂时地存储数据和程序。

另外,在控制部40,通过各种输入输出电路(未图示),而连接有读写部41、开闭检测部42、存储部43、接近传感器30a、告知部38、通信I/F44等。

读写部41通过驱动RFID天线16,来发送用于RFID标签T1的读取和写入的调制波(电波)。读写部41通过RFID天线16来将从RFID标签T1读出的各种信息(例如文件代码等)输出给控制部40。另外,读写部41通过RFID天线16来输出作为写入对象的信息(例如标志信息等),由此将该信息写入RFID标签T1。

开闭检测部42(开闭检测机构的一个例子)例如是检测门12的开闭状态的开关21。开关21的动作如前述那样(参照图3)。开闭检测部42的检测结果被输出给控制部40。存储部43是具有HDD或SSD等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的存储装置。存储部43存储读取部10的动作所涉及的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

接近传感器30a检测身体的接近。告知部38例如是蜂鸣器(未图示)。告知部38以接近传感器30a检测到身体的接近为条件而输出警报。通信I/F44是用于在主体部2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接口。另外,读取部10所具有的控制部40、读写部41、存储部43、告知部38、以及通信I/F44被安装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上,例如被收纳在箱体11(图2(a))的载置面15与底面18之间的空间。

(读取部的功能结构的说明)

接着,对文件读取装置1a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主体部2和读取部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主体部2的控制部50(CPU)通过与存储于存储部51的程序协作,来实现显示控制部301、输入受理部302、通信控制部303以及文件登记部304作为功能部。

显示控制部301控制显示器3b,使该显示器3b显示各种画面。例如,显示控制部301显示包含用于指示文件代码(RFID标签T1)的读取开始的操作件(以下,称为读取开始按钮)、和用于指示读取结束的操作件(以下,称为读取结束按钮)的画面。另外,在存储部51中存储有数据表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301也可以从数据表中读出与从读取部10发送的文件代码对应的信息,并使该信息显示于显示器3b。

输入受理部302通过触摸面板3a受理操作输入。例如,在显示于显示器3b的操作画面中,操作件被操作(触摸操作)的情况下,输入受理部302将与该操作件对应的指示信息输出给控制部50。

通信控制部303控制通信I/F52,通过该通信I/F52而在与读取部10之间发送接收各种信息。例如,当读取开始按钮被操作时,通信控制部303将指示读取开始的指示信息发送给读取部10。另外,通信控制部303接收从读取部10发送的文件代码。另外,当读取结束按钮被操作时,通信控制部303将指示读取结束的指示信息发送给读取部10。另外,当由文件登记部304进行的文件登记完成时,通信控制部303将指示登记完成的指示信息发送给读取部10。

文件登记部304通过将从读取部10发送的文件代码存储于存储部51的规定区域,来作为已读取的文件代码进行登记。具体而言,文件登记部304将通信控制部303接收到的文件代码与进行该接收的日期时间等一起存储于登记用的存储区域(例如数据库等)。另外,登记用的存储区域也可以是能够与主体部2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的形式。

另一方面,读取部10的控制部40(CPU)与存储于存储部43的程序协作,来实现开闭状态获取部401、读写控制部402、接近检测部403(接近检测机构的一个例子)、接近告知部404(告知机构的一个例子)以及通信控制部405作为功能部。

开闭状态获取部401通过与开闭检测部42协作,来获取表示门12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开闭状态信息。具体而言,开闭状态获取部401以检测到门12的凸部24(图3参照)按下开关21的按压部211为条件,判断为门12处于关闭状态。

读写控制部402通过控制读写部41,来进行文件D1所带有的RFID标签T1的读取和向该RFID标签T1的写入。具体而言,在从主体部2指示读取开始,且开闭状态获取部401获取到的开闭状态信息表示门12的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读写控制部402开始读取。

另外,当从主体部2指示读取结束时,读写控制部402结束由读写部41进行的读取。并且,当从主体部2指示登记完成时,读写控制部402通过控制读写部41,来开始登记完成标志的写入。在此,登记完成标志是表示文件登记完成的信息,被写入RFID标签T1所具有的规定的存储区域。

并且,读写控制部402在从开始读取RFID标签T1到写入登记完成标志期间,门12成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结束读取,执行使目前被读取的文件代码复位的复位处理。通过该复位处理,被发送(登记)给主体部2的文件代码也被进行复位。并且,在确认门12再次成为关闭状态时,读写控制部402再次执行RFID标签T1的读取。

据此,在登记完成标志的写入前,在已读取RFID标签T1的文件D1被从收纳室19取出的情况下、或未读取RFID标签T1的文件D1被追加到收纳室19内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读取收纳室19内的文件D1。另外,也可以为:通过将门12成为打开状态的情况通知给主体部2,来在主体部2的显示器3b显示告知门12是打开状态的画面。

接近检测部403通过监视接近传感器30a的输出,来检测身体对间隙28(图4(b))的接近。并且,接近检测部403将检测到身体的接近的情况发送给控制部40。

接近告知部404接受来自控制部40的指示,驱动告知部38,其中所述控制部40接收到检测到身体的接近的信息。即,接近告知部404以检测到身体对间隙28的接近为条件,作为告知部38使设置的蜂鸣器鸣动。

通信控制部405控制通信I/F44,通过该通信I/F44在与主体部2之间发送接收各种信息。例如,通信控制部405接收指示从主体部2发送的读取开始的指示信息。另外,通信控制部405将读写控制部402从RFID标签T1读取到的文件代码发送给主体部2。另外,通信控制部405接收从主体部2发送的指示读取结束的指示信息。另外,通信控制部405接收从主体部2发送的指示登记完成的指示信息。

(读取部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说明)

接着,对文件读取装置1a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是说明主体部2和读取部1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使用文件读取装置1a的用户打开读取部10的门12,将文件D1收纳于收纳室19。接着,用户通过操作显示于主体部2的显示器3b的读取开始按钮,来开始本处理。

在主体部2中,当输入受理部302受理读取开始按钮的操作时,通信控制部303将指示读取开始的指示信息发送给读取部10(步骤S11)。

在读取部10中,当通信控制部405接收到指示读取开始的指示信息时,读写控制部402根据开闭状态获取部401获取到的开闭状态信息,判定门12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步骤S21)。在此,当判定为门12处于打开状态时(步骤S21;否),读写控制部402进入步骤S34。

接着,在步骤S34中,接近检测部403检测向间隙28(图4(b))的接近物(步骤S34)。当接近检测部403检测到接近物时(步骤S34;是),接近告知部404使告知部38进行告知(步骤S35)。在此之后,返回步骤S34。

在步骤S34中,当接近检测部403没有检测到向间隙28的接近物时(步骤S34;否),接近告知部404解除告知部38正在输出的告知(步骤S36)。另外,在步骤S36中,即使在告知部38没有进行告知的情况下,接近告知部404也对告知部38输出解除告知的命令。在此之后,进入步骤S21。即,读取部10返回进行步骤S34中的接近物的检测,直到门12成为关闭状态为止。并且,读取部10处于待机的状态,直到门12成为关闭状态为止。另外,在步骤S21中,也可以为:在判定为门12打开的情况下(步骤S21;否),读写控制部402与主体部2的显示控制部301协作,来显示促使将门12关闭的画面。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中,当判定为门12处于关闭状态时(步骤S21;是),读写控制部402开始RFID标签T1的读取(步骤S22)。此时,开始放射来自RFID天线16的电波。接着,读写部41判定是否从RFID标签T1读取到文件代码(步骤S23)。在此,在没有读取到文件代码的情况下(步骤S23;否),进入步骤S25。

另一方面,在步骤S23中,在读取到文件代码的情况下(步骤S23;是),通信控制部405将该文件代码依次发送给主体部2(步骤S24),在此之后,进入步骤S25。

在接着的步骤S25中,读写控制部402根据开闭状态获取部401获取到的开闭状态信息,判定门12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在判定为门12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5;否),读写控制部402停止RFID10标签T1的读取(步骤S26)。另外,此时,来自RFID天线16的电波的放射停止。并且,读写控制部402进行将目前读取到的文件代码复位的复位处理(步骤S27),在此之后,进入步骤S34。通过该复位处理,发送给主体部2并被登记的文件代码也被进行复位。

另外,在步骤S25中,在判定为门12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5;是),读写控制部402判定是否从主体部2指示读取的结束(步骤S28)。在此,在不存在读取结束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8;否),返回步骤S23。

另外,在收纳室19为空的状态开始RFID标签T1的读取那样的情况下,在没有读取任一RFID标签T1的状态下,继续依次进行步骤S23;否、步骤S25;是、步骤S28;否的循环。为了避免这样的循环状态,在没有读取任一RFID标签T1的状态下,在规定时间(例如5秒)经过的情况下、或将上述的循环执行规定次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强制地结束RFID标签T1的读取。另外,在该情况下,希望读写控制部402通过与主体部2的显示控制部301协作,来显示无法读取RFID标签T1的意思的消息。

在主体部2中,当通信控制部303从读取部10接收到文件代码时,显示控制部301将该文件代码显示于显示器3b(步骤S12)。

操作主体部2的用户参照显示于显示器3b的文件代码,当确认收纳于收纳室19的所有的文件D1的文件代码均被显示时,操作显示于该显示器3b的读取结束按钮。并且,当输入受理部302受理读取结束按钮的操作时,通信控制部303将指示读取结束的指示信息发送给读取部10(步骤S13)。

在读取部10中,当通信控制部405接收到指示读取结束的指示信息时,读写控制部402判定为指示读取的结束(步骤S28;是)。接着,读写控制部402使来自RFID天线16的电波的放射停止,使RFID标签T1的读取停止(步骤S29)。

接着,读写控制部402判定是否从主体部2指示登记完成(步骤S30)。在不存在登记完成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30;否),读写控制部402根据开闭状态获取部401获取的开闭状态信息,判定门12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步骤S31)。

在步骤S31中,在判定为门12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1;是),返回步骤S30。另外,在判定为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1;否),读写控制部402进行与步骤S27同样的复位处理(步骤S32),在此之后,进入步骤S34。

在主体部2中,文件登记部304根据显示的各文件代码进行登记处理(步骤S14)。并且,通信控制部303将指示登记完成的指示信息发送给读取部10(步骤S15),结束本处理。

在读取部10中,当通信控制部405接收到指示登记完成的指示信息时,读写控制部402判定为被指示登记完成(步骤S30;是)11。并且,读写控制部402通过控制读写部41,来对各文件D1的RFID标签T1写入登记完成标志(步骤S33),结束本处理。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接近检测部403根据接近传感器30a检测到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身体的接近。并且,接近告知部404通过使告知部38所具有的蜂鸣器鸣动,来告知身体的一部分接近门12与箱体11之间的间隙28。该接近检测部403和接近告知部404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以下,作为第2实施方式,对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接近检测部403和接近告知部404的文件读取装置1b进行说明。

另外,文件读取装置1b具有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文件读取装置1a相同的硬件结构(图6)以及相同的功能结构(图7)。并且,文件读取装置1b代替接近传感器30a而具有结构不同的接近传感器30b(图9)。并且,接近传感器30b作为接近检测部403来发挥作用,并且作为接近告知部404来发挥作用。因此,省略硬件结构和功能结构的说明,相同的构成部位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来说明。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文件读取装置1b所使用的接近传感器30b的概略结构的图。图9(a)是表示接近传感器30b的剖视结构的图,图9(b)是接近传感器30b的俯视图。

接近传感器30b与接近传感器30a同样,具有沿门12的上下方向而延伸设置的细长形状,检测与门12相接触的空间的温度变化。接近传感器30b具有配设用于检测温度变化的多个热电传感器的结构。热电传感器由陶瓷(例如锆钛酸铅(PZT)等)形成。热电传感器通过由于温度变化而传感器的表面的极化状态发生变化的热电效应,来输出与按照极化状态而产生的电荷量对应的信号。此时,产生的电荷量根据热电传感器所面对的空间的温度变化而增减,因此,能够根据热电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来检测空间的温度变化。另外,需要识别与门12相对的空间的气温为36℃的状态和体温36℃的身体接近的状态,因此,希望接近检测部403根据接近传感器30b的输出的时间变化来判断身体的接近。

如图9(a)所示,接近传感器30b在例如由透明的丙烯酸树脂等绝缘体形成的基材31b的表面,具有相同的形状的多个热电传感器35a、35b、…、35n呈矩阵状规则地配置的结构。热电传感器35a、35b、…、35n分别与布线45L和布线46L相连接。布线45L的端子36接地。并且,布线46L与温度检测电路39相连接。温度检测电路39在根据热电传感器35a、35b、…、35n的输出信号,检测到表示身体的接近的、规定范围的温度值时,将检测信号输出给输出端子37。另外,在图9(a)中,接近传感器30b的具有基材31b的热电传感器35a、35b、…、35n的面31p朝向门12的外侧而设置。并且,接近传感器30b尽可能设置在间隙28的附近。

接近传感器30b还作为接近告知部404来发挥作用。即,在基材31b的背面31q侧设置有LED48。LED48的背面被具有反射性的屏幕49覆盖。并且,从LED48射出的光从基材31b的背面31q射入基材31b的内部。

如图9(a)所示,该射入光达到形成于基材31b的一端侧的楔状部31s之后,在楔状部31s,朝向基材31b的内侧而行进路径发生弯曲。另外,设楔状部31s不使光透过而将其全部反射。行进路径发生弯曲后的光线在基材31b的内部一边全部反复反射一边前进。即,基材31b形成导光板。另外,基材31b的面31p以外的面,即背面31q(其中除了LED48的射出光射入基材31b的内部的面)以及端面31r、31t被进行遮光,以使得在基材31b的内部行进的光不会向外部泄露。

在基材31b的内部行进的光大部分如图9(a)所示的光线R那样,在面31p和背面31q一边反复全部反射一边行进。面31p是扩散性高的毛玻璃状的粗糙面。并且,到达面31p上的点P1的满足全部反射条件的光线R中的、几乎所有的光线在点P1均全部进行反射而向基材31b的内侧行进,但光线R的一部分如图9(a)所示,在点P1进行扩散而向基材31b的外部射出。同样的现象在面31p上的所有的点(例如点P2)均发生。

这样,从LED48射出的光的一部分从基材31b的面31p向外部射出。因此,当从设置有热电传感器35a、35b、…、35n的面31p侧来观察基材31b时,看上去均匀地发光。这是与从背面对液晶显示器进行照明的、所谓的背景灯照明相同的原理。

文件读取装置1b通过进行这样的照明,来告知身体的一部分正在接近门12。即,接近传感器30b还作为接近告知部404来发挥作用。因此,在图9(a)中,LED48通过温度检测电路39的输出来控制点亮和熄灭。即,当温度检测电路39检测到身体的接近,LED48点亮,当温度检测电路39没有检测到身体的接近时,LED48熄灭。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文件读取装置1a,接近检测部403(接近检测机构)以检测到身体向设置于箱体11的开口部13、或者被设置为可相对于该开口部13开闭的门12(门部)接近为条件,接近告知部404(告知机构)输出警报。因此,当将门12关闭时,能够防止错误地夹入身体的一部分。

另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文件读取装置1a,门12和开口部13通过铰链部14来连接。并且,构成接近检测部403的接近传感器30a被设置在铰链部14的附近。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身体无心地向夹入身体的一部分的可能性高的间隙28接近。

并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文件读取装置1a,接近检测部403根据接近传感器30a的输出,来检测门12与和该门12相接触的空间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检测身体向门12的接近。

并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文件读取装置1a,接近检测部403以开闭检测部42(开闭检测机构的一个例子)检测到门12打开为条件而开始动作。因此,当门12关闭时接近检测部403不进行动作,因此能够抑制接近检测部403的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另外,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文件读取装置1b,接近检测部403根据接近传感器30b的输出来检测与门12相连接的空间的温度变化。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检测身体向门12的接近。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根据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例如,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接近传感器30a、30b设置于箱体11的铰链部14侧的缘部,但接近传感器30a、30b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该位置。即,接近传感器30a、30b沿形成开口部13的框的4边中的、任一条边来设置即可。

另外,箱体11和门12并不限定于通过铰链部14来连接的结构。即,例如,门12也可以具有沿箱体11的开口部13而滑动的闸门结构。

并且,检测身体的接近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前述的使用接近传感器30a、30b的方法。即,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应用超声波或光传感器的测距传感器,来检测身体的接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