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7054发布日期:2018-12-05 20:35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电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工具,特别是涉及电锤。



背景技术:

电锤主要用来在混凝土、楼板、砖墙和石材上钻孔。电锤工作时具有不同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钻孔模式、锤击模式及锤钻模式,电锤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驱动工作头沿轴向移动的锤击机构、驱动工作头转动的钻孔机构以及切换工作头工作状态的换挡机构,通过操作换挡机构,电锤可在上述不同的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锤击机构包括偏心轴等,通过偏心轴传递运动使工作头沿轴向往复移动实现锤击,钻孔机构包括钻孔驱动轴等,通过钻孔驱动轴传递扭矩给工作头,实现旋转钻孔。但是传统的电锤中偏心轴与钻孔驱动轴之间的间距较大,使电锤中的部件比较分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锤中的构件比较分散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电锤。

一种电锤,包括外壳、工作头及均设于所述外壳内的驱动组件、锤击机构和钻孔机构,所述锤击机构包括偏心轴、锤击组件及缸体,所述钻孔机构包括钻孔驱动轴、设于所述钻孔驱动轴一端的输入齿轮以及套设于所述缸体外并与所述输入齿轮配合的传动齿轮,所述偏心轴和所述钻孔驱动轴相互平行并分别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的两侧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锤击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内且连接于所述工作头与所述偏心轴之间,并在所述偏心轴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工作头沿垂直所述偏心轴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传动齿轮位于所述钻孔驱动轴远离所述偏心轴的一侧,所述钻孔驱动轴转动时通过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的配合带动所述缸体及与其连接的所述工作头转动。

上述电锤工作时包括钻孔模式、锤击模式及锤钻模式,电锤处于钻孔模式时通过钻孔机构带动工作头转动,处于锤击模式时通过锤击机构带动工作头往复移动,处于锤钻模式时钻孔机构和锤击机构同时工作带动工作头既旋转又锤击。并且钻孔机构中的传动齿轮设于钻孔驱动轴远离偏心轴的一侧与输入齿轮配合,避免将传动齿轮设于偏心轴和钻孔驱动轴之间而增加两者之间的间距。如此减小钻孔驱动轴与偏心轴之间的间距,使电锤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电锤的整机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孔机构还包括离合套,所述离合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缸体外用于对所述缸体传递扭矩或断开扭矩传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壁上固定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位于所述传动齿轮靠近所述偏心轴的一侧,所述离合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止动件与所述传动齿轮之间并与所述止动件和所述传动齿轮中的一者啮合,所述离合套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时对所述缸体传递扭矩,所述离合套滑动至与所述止动件啮合时对所述缸体断开扭矩传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间隙套设于所述缸体外,所述离合套与所述缸体同步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孔机构还包括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的内圈间隙套设于所述缸体外且与所述传动齿轮远离所述偏心轴的一端抵接,所述定位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上的旋钮,所述旋钮的一侧设置有偏心销,所述偏心销与所述离合套连接并在所述旋钮转动时带动所述离合套在所述止动件和所述传动齿轮之间沿所述缸体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拨叉,所述旋钮面向所述离合套的一面还偏心设置有驱动部,所述拨叉设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偏心轴之间,所述旋钮转动时所述拔叉在所述驱动部的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拨叉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偏心轴转动,所述拨叉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偏心轴停止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拨叉位于所述第一位位置时带动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偏心轴,所述拨叉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分离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偏心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滑套,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偏心轴外,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出轴外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绕所述偏心轴转动,所述滑套沿轴向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偏心轴外且与所述拨叉连接,所述拨叉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并带动所述偏心轴转动,所述拨叉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一齿轮分离且所述偏心轴停止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锤一个角度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电锤另一个角度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锤100包括外壳10、工作头(图未示)及均设于外壳10内的驱动组件30、锤击机构50和钻孔机构70。锤击机构50包括偏心轴52、锤击组件54及缸体56,钻孔机构70包括钻孔驱动轴72、设于钻孔驱动轴72一端的输入齿轮74以及套设于缸体56外并与输入齿轮74配合的传动齿轮76,偏心轴52和钻孔驱动轴72相互平行并分别设于驱动组件30相对的两侧并在驱动组件30的驱动下转动,锤击组件54可滑动地设置于缸体56内且连接于工作头与偏心轴52之间,并在偏心轴52的驱动下带动工作头沿垂直偏心轴52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传动齿轮76位于钻孔驱动轴72远离偏心轴52的一侧,钻孔驱动轴72转动时通过输入齿轮74和传动齿轮76的配合带动缸体56及与其连接的工作头转动。

电锤100工作时包括钻孔模式、锤击模式、调角度模式及锤钻模式,电锤100处于钻孔模式时通过钻孔机构70带动工作头转动,处于锤击模式时通过锤击机构50带动工作头往复移动,处于锤钻模式时钻孔机构70和锤击机构50同时工作带动工作头既旋转又锤击,处于调角度模式时钻孔机构70停止工作,可以自由调整工作头的角度。

并且,锤击机构50中的偏心轴52带动锤击组件54在缸体56内往复移动压缩空气后,进而带动工作头往复移动进行锤击。具体地,偏心轴52包括主体521和偏心部523,偏心部523偏离主体521的轴线设置,主体521在驱动组件30的驱动下带动偏心部523绕主体521的轴线转动,并且锤击组件54与偏心部523连接,偏心部523绕主体521的轴线转动时带动锤击组件54在缸体56内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锤击组件54包括活塞杆541和撞锤543,活塞杆541的一端与偏心轴52连接,活塞杆541的另一端在偏心轴52的带动下在缸体56内做往复运动,撞锤543相对活塞杆541设置于缸体56内,且将活塞杆541的往复运动传递至工作头。也就是说,活塞杆541在缸体56内往复移动压缩空气并改变缸体56内的大气压,大气压的变化驱使与活塞杆541相对设置于缸体56内的撞锤543往复移动,最后撞锤543将锤击运动传递至工作头。具体地,活塞杆541包括连杆和活塞,连杆的一端与偏心轴52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伸入缸体56内,活塞套设于连杆远离偏心轴52的一端,在偏心轴52转动时便可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在缸体56内往复移动。

钻孔机构70中的钻孔驱动轴72与偏心轴52相互平行且分别设于驱动组件30的相对两侧,如此驱动组件30工作时可同时驱动设于其两侧的钻孔驱动轴72和偏心轴52转动。具体地,驱动组件30包括驱动件32和与驱动件32连接的输出轴34,输出轴34设于钻孔驱动轴72和偏心轴52之间且与其中任意一者相互平行进行扭矩传递。可选地,驱动件32为电机。

钻孔机构70中的钻孔驱动轴72一端设置有输入齿轮74,与输入齿轮74配合的传动齿轮76套设于缸体56外,当钻孔驱动轴72转动时可通过输入齿轮74和传动齿轮76的配合带动缸体56转动,进而可带动与缸体56连接的工作头转动。其中,输入齿轮74可以与钻孔驱动轴72一体成型,相当于在钻孔驱动轴72的端部沿周向开设与传动齿轮76配合的锥形齿。并且,传动齿轮76设于钻孔驱动轴72远离偏心轴52的一侧与输入齿轮74配合,避免将传动齿轮76设于偏心轴52和钻孔驱动轴72之间而增加两者之间的间距。如此减小钻孔驱动轴72与偏心轴52之间的间距,使电锤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电锤100的整机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钻孔机构70还包括离合套78,离合套78可滑动地套设于缸体56外用于对缸体56传递扭矩或断开扭矩传递,如此通过改变离合套78的位置便可对缸体56的运动进行切换。离合套78作为一个中间传递结构,可以将扭矩传递给缸体56使其转动,也可以断开对缸体56的扭矩传递使其停止转动。

进一步地,外壳10内壁上固定有止动件12,止动件12位于传动齿轮76靠近偏心轴52的一侧,离合套78可滑动地设于止动件12与传动齿轮76之间并与止动件12和传动齿轮76中的一者啮合。离合套78与传动齿轮76啮合时对缸体56传递扭矩,即离合套78与传动齿轮76啮合时传动齿轮76的扭矩便可传递至离合套78,离合套78进一步地将扭矩传递至其套设的缸体56上,带动缸体56转动;离合套78与止动件12啮合时对缸体56断开扭矩传递,即离合套78与止动件12啮合时静止的止动件12固定离合套78进而固定缸体56,并且离合套78与传动齿轮76分离无法继续将传动齿轮76的扭矩传递给缸体56,缸体56相对壳体10静止,停止转动;离合套78位于传动齿轮76和止动件12之间均与两者脱离时,可自由调工作头及与工作头连接的缸体56的角度。

具体地,传动齿轮76间隙套设于缸体56外,离合套78与缸体56同步运动。如此,传动齿轮76转动时需要与离合套78啮合才能将扭矩传递给缸体56,当离合套78与传动齿轮76分离并与止动件12啮合时,与缸体同步运动的离合套78便可带动缸体56相对壳体10静止,并且与离合套78分离的传动齿轮76只能空转,不会影响静止的缸体56。

更进一步地,钻孔机构70还包括定位轴承79,定位轴承79的内圈间隙套设于缸体56外且与传动齿轮76远离偏心轴52的一端抵接,定位轴承79的外圈固定于外壳10的内壁上,通过定位轴承79限制及安装传动齿轮76。并且定位轴承79对应传动齿轮76位置的改变抵接于传动齿轮76远离偏心轴52的一侧,如此定位轴79不会位于偏心轴52与钻孔驱动轴72之间,不会增大偏心轴52与钻孔驱动轴72之间的间距,偏心轴52与钻孔驱动轴72之间只布置有离合套78,大大减小了两者之间的间距,使电锤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整机长度更短。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锤100还包括换挡机构90,换挡机构90包括设于外壳10上的旋钮92,旋钮92的一侧设置有偏心销921,偏心销921与离合套78连接并在旋钮92转动时带动离合套78在止动件12和传动齿轮76之间沿缸体56滑动。如此通过旋钮92上的偏心销921带动离合套78滑动,实现电锤100钻孔状态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换挡机构90还包括拨叉94,旋钮92设置有偏心销921的一侧还设置有驱动部923,拨叉94设于驱动部923和偏心轴52之间,旋钮92转动时拨叉94在驱动部923的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拨叉位于第一位置时偏心轴52转动,可带动工作头进行锤击运动,拨叉位于第二位置时偏心轴52停止转动,工作头停止锤击。即通过旋转旋钮92带动偏心销921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拔叉9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以控制偏心轴52的转动,最终实现电锤锤击装态的切换。

进一步地,拨叉94位于第二位置时,离合套78与传动齿轮76啮合可以将扭矩传递给缸体56,工作头可以转动,电锤100处于钻孔模式;拨叉94位于第一位置时,若离合套78与传动齿轮76啮合,工作头可以转动并沿轴向往复移动,电锤100处于锤钻模式;拔叉94位于第一位置时,若离合套78滑动至止动件12和传动齿轮76之间且与两者均脱离,工作头及与工作头连接的缸体56不会受到限制可以自由转动,可以调节工作头的角度,电锤100处于调角度模式;拨叉94位于第一位置时,若离合套78移动至与止动件12啮合,工作头只进行往复移动,电锤100处于锤击状态。如此通过一个旋钮92可同时控制离合套78和拨叉94,实现四个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地,换挡机构90还包括连接组件96,拨叉94位于第一位置时带动连接组件96连接驱动组件30和偏心轴52,使偏心轴52在驱动组件30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工作头进行锤击。拨叉94位于第二位置时带动连接组件96分离驱动组件30和偏心轴52,断开驱动组件30对偏心轴52的扭矩传递。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96包括第一齿轮961、第二齿轮963及滑套965,第一齿轮961套设于偏心轴52外,第二齿轮963套设于输出轴34外并与第一齿轮961啮合以带动第一齿轮961绕偏心轴52转动,滑套965沿轴向可滑动地套设于偏心轴52外且与拨叉94连接,拨叉94位于第一位置时滑套965与第一齿轮961连接并带动偏心轴52转动,拨叉94位于第二位置时滑套965与第一齿轮961分离且偏心轴52停止转动。也就是通过拨叉94带动滑套965沿轴向移动并与第一齿轮961连接或分离,进而控制驱动组件30与偏心轴52的连接与分离。如此在缩短电锤100整机长度的同时,实现电锤100各个工作状态的切换。

具体地,拨叉94与驱动部923配合的一端在平行缸体56的方向上开设有凹槽941,旋钮92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驱动部923转入凹槽941并带动拨叉94由第一位置上升至第二位置,进而带动与拨叉94另一端连接的滑套965上升并与第一齿轮961分离,断开输出轴34对偏心轴52的扭矩传递。在旋钮9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驱动部923转出凹槽941且允许拨叉94由第二位置下降至第一位置,同时带动滑套965下降至与第一齿轮961连接,使主驱动轴80对偏心轴72进行扭矩传递。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