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
背景技术:
压力表是指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测量并指示高于环境压力的仪表。压力表与设备的连接管路连通,设备内部压力对压力表内的敏感元件产生弹性形变,通过压力表内的转换机构将敏感元件的弹性形变传导至压力表的表盘内的指针上,引起指针转动,从而使设备内部的压力显示为可从压力表的盘表上直接读取的压力数据,方便工作人员随时读取设备的内部压力。因此,压力表在热力系统、油气传输、供水供气、车辆维修保养等领域应用广泛。
压力表与设备的连接管路的连接处由圆环状的垫片密封,以防止压力表与设备的连接管路的连接处发生泄漏。在每次检修设备或定期检验压力表时,均需要更换垫片。
现有的制作垫片的工具包括:水平的顶端、具有凹孔的下端,并且围绕凹槽的边缘形成具有切削功能的尖端,不同规格的制作垫片的工具具有不同尺寸的凹槽。在制作垫片时,先将大规格的制作垫片的工具的尖端按压在原料板如石棉板上,用锤子砸击该工具的顶端,尖端切削出与凹槽大小相等的垫片的主体部分,再将小规格的制作垫片的工具的尖端按压在形成垫片的主体部分的中心处,砸击其顶端,尖端切削出与凹槽大小相等且与主体部分同心的内孔,从而垫片制作完成。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利用现有的制作垫片的工具制作垫片时,需要肉眼判断在形成垫片的主体部分上切削出同心的内孔,而肉眼判断往往容易造成制作的垫片的内径与外径不同心,垫片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以降低垫片的次品率。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所述工具包括: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上端的第一凹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下端的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
位于所述第一部件内且可上下滑动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隙配合的第二部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隙配合的第二部件的下端、以及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的第二通孔,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为水平面;
与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连接的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三部件的下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隙配合的第一顶杆;
第四部件,所述第四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隙配合的第二顶杆、以及与所述第一顶杆间隙配合且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的第三通孔,第二顶杆的上端面为水平面。
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向尺寸,
相应地,所述第二部件的上端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下端的横向尺寸。
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相应地,所述第二部件的上端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具体地,第一通孔的形状为圆柱体形,
相应地,
所述第二部件的下端的形状也为圆柱体形,
所述第二顶杆的形状也为圆柱体形。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孔为圆柱体形,
相应地,
所述第一顶杆也为圆柱体形,
所述第三通孔也为圆柱体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还具有第一导向结构,
所述第四部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配合的第二导向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从所述第一部件的下端向第一部件的上端延伸的第四孔,
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与所述第四孔间隙配合的柱状体,
其中,所述柱状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顶杆的轴向长度。
更优选地,所述柱状体的顶端具有倒角。
更优选地,所述第四孔的个数为两个,
所述柱状体的个数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第三部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三部件的下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限位部件。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为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限位台阶或限位环。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为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限位台阶上。
优选地,所述工具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和所述第三部件的下表面相抵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螺旋弹簧。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台阶,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台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为水平面;
所述第四部件还具有底座,所述第二顶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工具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部件下方的第六部件,所述第六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相抵接的第六部件的上端面、第六部件的下端面、以及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第二顶杆间隙配合的第五通孔;
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第六部件的下端面和所述底座相抵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
更优选地,所述第三通孔贯穿于所述底座。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为水平面;
所述第四部件还具有底座,所述第二顶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工具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部件下方的第六部件,所述第六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相抵接的第六部件的上端面、第六部件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顶杆间隙配合的第五通孔、以及轴线与所述第四孔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柱状体间隙配合的第六通孔;
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第六部件的下端面和所述底座相抵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个数为3个以上,3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顶杆的周围。
更优选地,所述第三通孔贯穿于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工具还包括:
第八部件,所述第八部件具有与锻压机床的滑块连接第八部件的上端、以及与所述第一部件的连接的第八部件的下端,以及
第九部件,所述第九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第六部件和所述锻压机床的基座,所述第九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的第七通孔;
所述锻压机床的基座具有与所述第七通孔连通的出料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第二部件放置于第一部件的内部,使第二部件的上端位于第一凹槽中,第二部件的下端位于第一通孔中,将第三部件的顶杆插入第二通孔中,再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组装完成,由于第二部件的上端和第二部件的下端分别与第一部件的第一凹槽和第一通孔间隙配合,并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第二通孔与第一顶杆间隙配合,使得第二部件沿着第一顶杆上下滑动,并且不会发生前后左右晃动;将制作垫片的原料板如石棉板等放置和第四部件上,使第二顶杆的上端面与原料板如石棉板的下表面相接触;组装完成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放置在原料板如石棉板的上表面上,使第二部件的下端的水平的下端面与原料板如石棉板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且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位于第二顶杆的上端面的正上方,对第一部件和第三部件施加向下的力,使之向下运动,则第一顶杆具有向第三通孔滑动的趋势,则与第三通孔对应的原料板如石棉板的部分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具有水平的上端面的第二顶杆对原料板如石棉板施加向上的推动,使得与第二顶杆和第二部件的下端的水平的下端面相接触的原料板如石棉板的部分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继而与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和第二顶杆的上端面相抵接的原料板如石棉板的部分与其它部分发生断裂,形成垫片结构,即垫片制作完成。由于第二部件的第二通孔与第一顶杆间隙配合,第二顶杆与第一通孔间隙配合,第一顶杆与第三通孔间隙配合,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轴线重合,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制作垫片的工具制作出的每一个垫片都是内外径同心的垫片,降低了垫片的次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一部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二部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沿C-C向的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三部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沿A-A向的剖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六部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沿D-D向的剖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四部件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沿E-E向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沿F-F向的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第一部件;
101、第一部件的上端;
102、第一部件的下端;
1021、第一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
103、第一凹槽;
104、第一通孔;
105、第四孔;
2、第二部件;
201、第二部件的上端;
202、第二部件的下端;
2021、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
203、第二通孔;
204、凸台;
3、第三部件;
301、第一顶杆;
302、第三部件的下表面;
303、限位台阶;
4、第四部件;
401、第二顶杆;
4011、第二顶杆的上端面;
402、第三通孔;
403、柱状体;
404、底座;
5、第一弹性部件;
6、第六部件;
601、第六部件的上端面;
602、第六部件的下端面;
603、第五通孔;
604、第六通孔;
7、第二弹性部件;
8、第八部件;
801、第八部件的上端;
802、第八部件的下端;
9、第九部件;
901、第七通孔;
10、螺栓;
X、螺纹孔;
Y、沉孔;
100、原料板如石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如图1所示,该制作垫片的工具包括:第一部件1,第一部件1具有设置于第一部件的上端101的第一凹槽103、以及设置于第一部件的下端102的且与第一凹槽103连通的第一通孔104;位于第一部件1内且可上下滑动的第二部件2,第二部件2具有与第一凹槽103间隙配合的第二部件的上端201、与第一通孔104间隙配合的第二部件的下端202、以及轴线与第一通孔104的轴线重合的第二通孔203,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2021为水平面;与第一部件1固定连接的第三部件3,第三部件3具有设置在第三部件的下表面302上且与第二通孔203间隙配合的第一顶杆301;第四部件4,第四部件4具有与第一通孔104间隙配合的第二顶杆401、以及与第一顶杆301间隙配合且轴线与第一通孔104的轴线重合的第三通孔402,第二顶杆的上端面4011为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将第二部件2放置于第一部件1的内部,使第二部件的上端201位于第一凹槽103中,第二部件的下端202位于第一通孔104中,将第三部件3的顶杆301插入第二通孔203中,再将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以及第三部件3组装完成,由于第二部件的上端201和第二部件的下端202分别与第一部件1的第一凹槽103和第一通孔104间隙配合,并且第一通孔104与第二通孔203的轴线重合,第二通孔203与第一顶杆301间隙配合,使得第二部件2沿着第一顶杆301上下滑动,并且不会发生前后左右(横向)晃动;将制作垫片的原料板如石棉板100等放置和第四部件4上,使第二顶杆的上端面4011与原料板如石棉板100的下表面相接触;组装完成的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以及第三部件3放置在原料板如石棉板100的上表面上,使第二部件的下端的水平的下端面2021与原料板如石棉板100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且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2021位于第二顶杆的上端面4011的正上方,对第一部件1和第三部件3施加向下的力,使之向下运动,则第一顶杆301具有向第三通孔402滑动的趋势,推动与第三通孔402对应的原料板如石棉板100的部分,使之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具有水平的上端面4011的第二顶杆401对原料板如石棉板100施加向上的推动,使得与第二顶杆401和第二部件的下端的水平的下端面2021相接触的原料板如石棉板100的部分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继而如图2所示,与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2021和第二顶杆的上端面4011相抵接的原料板如石棉板100的部分与其它部分发生断裂,形成垫片结构,即垫片制作完成。由于第二部件2的第二通孔203与第一顶杆301间隙配合,第二顶杆401与第一通孔104间隙配合,第一顶杆301与第三通孔402间隙配合,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203和第三通孔402的轴线重合,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制作垫片的工具制作出的每一个垫片都是内外径同心的垫片,降低了垫片的次品率。
在上述给出的制作垫片工具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对制作垫片的工具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作垫片的工具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凹槽103的第一弹性部件5,第一弹性部件5的两端与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2011和第三部件的下表面302相抵接。第一弹性部件5可以为螺旋弹簧。并且为保证原料板如石棉板切割成垫片的部分受力均匀,第一弹性部件5如螺旋弹簧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部件5如螺旋弹簧相对于第二部件的下端202对向设置,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第一弹性部件在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例如3个或4个第一弹性部件在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在第二顶杆401对第三部件3施加向上的推力向上运动时,第一弹性部件5对第三部件3施加向下的压力,阻止第三部件3向上运动,以确保该制作垫片的工具能顺利切割出垫片。
如图3所示,第四部件4还具有底座404,第二顶杆401设置在底座404上。本实施方式的制作垫片的工具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部件1下方的第六部件6,第六部件6具有与第一部件的下端102的下端面1021相抵接的第六部件的上端面601、第六部件的下端面602、以及轴线与第一通孔104的轴线重合且与第二顶杆401间隙配合的第五通孔603;第二弹性部件7,第二弹性部件7与第六部件的下端面602和底座404相抵接。第二弹性部件7的个数可以为3个以上,3个以上第二弹性部件7均匀分布在第二顶杆401的周围。如图3所示,当第一部件1对第六部件6施加向下的力时,第二弹性部件7对第六部件6施加向上的力,使得第六部件的上端面601与第一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1021相抵接,二者对垫片外径以外的原料板如石棉板的部分形成牢固地夹持,利于切割出垫片。
请继续参见图3,该工具还包括:第八部件8,第八部件8具有与锻压机床的滑块连接第八部件的上端801、以及与第一部件1的连接的第八部件的下端802,以及第九部件9,第九部件9用于连接第六部件6和锻压机床的基座,第九部件9具有与第三通孔402连通的第七通孔901;锻压机床的基座具有与第七通孔901连通的出料孔。第八部件的上端801为圆柱体,与锻压机床的滑块通过紧固部件如螺栓卡接,第八部件的上端还可以具有定位槽,使得紧固部件如螺栓将第八部件8牢固卡接在锻压机床的滑块上。通过锻压机床的滑块上下运动带动第八部件8、第三部件3、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以及第一弹性部件5上下运动。第九部件9可通过紧固部件如螺栓安装在锻压机床的基座上,第六部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九部件上,第一顶杆301切割下的原料板如石棉板100从第三通孔402,经过第七通孔901,从出料孔排出。
本实施方式的制作垫片的工具适用于制作密封压力表与设备的连接管路的连接处的垫片、以及具有内孔的其它类型的垫片。
制作垫片的原料板可以为石棉板、薄金属板、硬质塑料板等。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制作垫片的工具中涉及的各个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对于第一部件的结构请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一部件的示意图;图5为图4沿B-B方向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第三部件3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第一凹槽103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第一通孔104的横截面为圆形,二者同轴,则第一凹槽103和第一通孔104的形状均为圆柱体形。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凹槽103的横向尺寸大于第一通孔104的横向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或三角形,不与第一通孔同轴,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第一凹槽103的横向尺寸为第一凹槽103的最上端至最下端的距离和最左端至最右端的距离。在图5中,“第一凹槽的横向尺寸”为第一凹槽103的最端前至最后端的距离和最左端至最右端的距离。相应地,在图4中,第一通孔104的横向尺寸为第一通孔104的最上端至最下端的距离和最左端至最右端的距离。在图5中,“第一通孔的横向尺寸”为第一通孔104的最端前至最后端的距离和最左端至最右端的距离。
第一部件还可以具有第一导向结构。设置第一导向结构的目的是使第一通孔与第四部件的第二顶杆准确对应。如图4所示,第一导向结构可以为第四孔105。第四孔105为两个,相对于第一通孔104对向设置。对于第四孔如何对第一部件和第四部件定位,将在下文中介绍第四部件时详细说明。
在图4和图5中,第三部件3还具有3个与螺栓配合的螺纹孔X,用以与第三部件进行螺纹连接。关于螺纹孔的作用将在下文介绍第三部件时详细说明。
对于第二部件的结构请参见图6和图7,其中,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二部件的示意图,图7为图6沿C-C向的剖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部件的上端201的横向尺寸大于第二部件的下端202的横向尺寸。由于第二部件的上端201与第一凹槽间隙配合,第二部件的上端20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如图4中第一凹槽103的横截面配合的圆形,使第二部件2向上运动至第一凹槽103内时不会发生横向晃动。第二通孔203可以为圆柱体形,与第一通孔104间隙配合。
如图7所示,在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2011上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如螺旋弹簧)的情况下,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2011上设置有固定螺旋弹簧的凸台204,螺旋弹簧套设在凸台204上,凸台204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一凹槽103的轴向长度。凸台204为两个,相对于第二通孔203对向设置,相应地,螺旋弹簧也为两个,相对于第二通孔203对向设置。凸台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如4个,在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相应地,第一弹性部件也为两个以上,如4个,在第二部件的上端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因此,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部件2可以为轴对称结构,在切割原料板如石棉板时,对原料板如石棉板施加的作用力均匀。
对于第三部件的结构请参见图8和图9,其中,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三部件的示意图;图9为图8沿A-A向的剖视图。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三部件3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上具有3个沉孔Y,结合图3和图4,沉孔Y与第一部件1的螺孔X配合,通过螺栓10穿设在沉孔Y和螺孔X中,将第一部件1与第三部件3螺纹连接。
第三部件的下表面302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凹槽间隙配合的第一限位部件,第一限位部件可以为如图8和图9所示的限位台阶303,也可以为限位环,防止第三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发生横向晃动,而影响第一顶杆301与第二部件2的第二通孔203的间隙配合,进一步确保切割出的垫片内外径同心。
继续参见图8和图9,第一顶杆301可以为圆柱形,设置在限位台阶303上。
对于第六部件的结构请参见图10和图11,其中,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六部件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沿D-D向的剖视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六部件的横截面为圆形。第六部件的上端面601为水平面,与第一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1021相抵接(如图3所示),二者对垫片外径以外的原料板如石棉板的部分形成很好地夹持,更容易切割出高品质的垫片。第五通孔603与第二顶杆401间隙配合,使第二顶杆401顺利穿过第六部件6与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2021相抵接。第六部件的下端面602与第二弹性部件7相抵接,优选地,第六部件6具有3个沉孔Y,3个螺栓10分别穿设在每个沉孔Y中,3个第二弹性部件7(螺旋弹簧)分别套在螺栓10的螺杆上,第二弹性部件7可沿螺栓10的轴向伸缩,同时在横向上固定。
第六部件6还具有第六通孔604,第六通孔604与前文第一部件1中第四孔105的轴向重合。
对于第四部件的结构请参见图12、图13和图14,其中,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作垫片的工具中第四部件的示意图;图13为图12沿E-E向的剖视图;图14为图12沿F-F向的剖视图。如图12至14所示,第四部件4包括:第二顶杆401,与第二顶杆401通轴心的第三通孔402。进一步地,第四部件4还包括:与上文中第一导向结构配合的第二导向结构。如图13所示,第二导向结构可以为具有倒角的柱状体403,柱状体403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二顶杆401的轴向长度,该柱状体403与前文在描述第一部件1中提及的第四孔105间隙配合,柱状体403可以为两个,相对于第二顶杆401对向设置,如图14所示,柱状体403的轴线还可以与第二顶杆401的轴线重合。由于柱状体403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二顶杆401的轴向长度,在组装完成的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以及第三部件3向下运动时,柱状体403先于第四孔105间隙配合,表明第一通孔104位于第二顶杆401的正上方,第二顶杆401可顺利进入第一通孔104中,且位于第二部件的下端202位于第二顶杆402的正上方,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2021位于第二顶杆的上端面4013的正上方,二者均为水平面,对位于二者之间原料板如石棉板相互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从而顺利地将垫片的外径切割出来。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制作垫片的工具包括第六部件时,柱状体403穿过第六通过604插入第四孔105中,第二顶杆401穿过第五通孔603与第二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2021相抵接。优选地,柱状体403与第六通孔604间隙配合。
更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第四部件4还包括:底座404,底座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顶杆401和柱状体403均设置于底座404上,第三通孔402可以从第二顶杆401延伸至底座404,形成被第一顶杆301切割下的废料的排出孔。
如图3、图12和图14所示,底座404具有3个螺纹孔X,其与第六部件6上的3个沉孔Y相配合,3个螺栓10分别穿设在3个沉孔Y中并分别紧固在3个沉孔Y对应的3个螺纹孔X中,第二弹性部件7套在每个螺栓10的螺杆上。3个螺纹孔X可均匀分布在第二顶杆401的周围,则3个螺栓和3个第二弹性部件可均匀分布在第二顶杆401的周围。在底座404为圆形的情况下,3个螺纹孔X、3个螺栓和3个第二弹性部件在底座404的均匀分布。
在第六部件6沿螺栓10上下滑动时,第二弹性部件7沿螺栓10的轴向发生伸缩。如图3所示,当第一部件1对第六部件6施加向下的力时,第二弹性部件7对第六部件6施加向上的力,使得第六部件的上端面601与第一部件的下端的下端面1021相抵接,二者对垫片外径以外的原料板如石棉板的部分形成牢固地夹持,利于切割出垫片。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