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气布线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1810发布日期:2018-09-28 19:50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气布线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电气线路是目前所有建筑都需要铺设的必备线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电气线路也由早先的明线铺设转换为暗线铺设;明线铺设就是指将所有的电气线路直接铺于墙面上,暗线铺设是在建筑墙体内预留电气线路的通道,然后将电线贯穿其中,使得墙体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其弊端在于维修不方便。鉴于暗线铺设的这一缺点,目前工业用电仍采用明线铺设,然后工业厂房高度比民房更高,在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扶梯或工程梯才能实现,且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仰头工作,从而使得效率不高且十分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气布线的机器人,可以实现布线的半自动操作,仅需工作人员仅需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布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气布线的机器人,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机械工作头、绕线轮和集支架和操作台为一体的移动车体,所述绕线轮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旋转座,旋转座上固定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机械工作头依次首尾铰接形成机械手臂,并在其形成的关节处设置由电机驱动的拉线,电机控制按钮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支撑臂、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机械工作头内设线路通道,所述机械工作头设置有电线出口和电线固定端,电线经由绕线轮引出进入线路通道后从电线出口引出并固定在电线固定端上,所述机械工作头在电线出口和电线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出钉口,所述机械工作头内置自动打钉枪,自动打钉枪的出口与出钉口吻合。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座由步进电机驱动,操作台上设置有控制旋转座旋转角度的摇杆。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工作头的工作面设置有减小摩擦的滑轮。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线通过带压片的螺钉固定在电线固定端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车体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轮子,并在操作台上设置有移动车体的驾驶控制键。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打钉枪为“U”形钉打钉机,用于打出U形钉将电线固定在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机械手臂代替人为手工布线,将电线缠绕在绕线轮上,再经由机械手臂内部的线路通道引至工作头并固定,在进行布线时,先将机械工作头通过操作台控制使其到达工作位置,然后取下固定在机械工作头上的电线,通过螺钉将电线首端固定在墙体上,此时控制移动车体沿铺设规矩行走,则拉动电线沿制定的路线铺设,没铺设一段距离通过操作台控制自动打钉枪打出一颗U形钉将电线固定,完成布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械工作头正视图;

图3是机械工作头布线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3所示(图中L表示电线在机械手臂中的走向):

用于电气布线的机器人,包括第一连接臂7、第二连接臂8、机械工作头9、绕线轮2和集支架1和操作台4为一体的移动车体,所述绕线轮2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操作台4上安装有旋转座3,旋转座3由步进电机驱动,操作台4上设置有控制旋转座3旋转角度的摇杆11,通过摇杆11调节旋转座3的方向,使机械工作头9与工作墙面保持平行,旋转座3上固定有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第一连接臂7、第二连接臂8、机械工作头9依次首尾铰接形成机械手臂,并在其形成的关节处设置由电机驱动的拉线,电机控制按钮设置在操作台4上,所述支撑臂6、第一连接臂7、第二连接臂8、机械工作头9内设线路通道,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线路的摩擦,线路通道采用连续的一根软管铺设,避免电线因机械手臂的转角造成的摩擦,从而形成线路铺设困难的问题,所述机械工作头9设置有电线出口100和电线固定端105,电线经由绕线轮2引出进入线路通道后从电线出口100引出并固定在电线固定端 105上,所述机械工作头9在电线出口100和电线固定端105之间设置有出钉口101,所述机械工作头9内置自动打钉枪,自动打钉枪的出口与出钉口101吻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机械工作头9的工作面设置有减小摩擦的滑轮103,电线通过带压片的螺钉102固定在电线固定端105上,移动车体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轮子10,并在操作台上设置有移动车体的驾驶控制键,自动打钉枪为“U”形钉打钉机,用于打出U形钉将电线固定在墙体上。

本方案中使用的自动打钉枪使用市场上最常见的种类,从而使得打钉枪损坏以后可以随处都能买到,同时除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拉线控制机械手臂以外,还可以采用气缸控制等方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