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0315发布日期:2018-11-24 10:2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关节部和臂(arm)的机器人(robot)。

背景技术

以前,具备底盘(base)、经由两个关节部连结于底盘的第一臂、经由两个关节部连结于第一臂的前端侧的第二臂、及连结于第二臂的前端侧的两个关节部的机器人已为人所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27))。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机器人中,第一臂及第二臂形成为细长的圆筒状。而且,所述机器人中,配置于第一臂、第二臂的两端的两个关节部是以其中一个关节部的转动轴向与另一关节部的转动轴向彼此正交的方式连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41073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机器人那样将以转动轴向彼此正交的方式连结的两个关节部安装于臂的端部的机器人中,优选所述两个关节部的连结强度高。而且,所述机器人中,优选以其中一个关节部的转动轴向与另一关节部的转动轴向正交的方式将两个关节部高精度地连结。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其具备以经连结的状态安装于臂的端部的两个关节部,且可提高两个关节部的连结强度,并且可将两个关节部高精度地连结。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机器人具备多个由两个关节部所构成的双轴关节单元,并且具备将两个双轴关节单元连结的纵长形状的臂,且其特征在于,关节部具备马达、连结于马达的减速机、固定于减速机的输出轴的输出侧构件、以及收容马达及减速机的壳体,马达及减速机固定于壳体,马达的转轴、减速机的输入轴及输出轴配置于同轴上,在壳体上形成有沿与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部,并且在开口部形成有与开口部的开口方向正交的平面状的安装面,输出侧构件具备形成为圆环状且配置于壳体的外侧的凸缘部,若将构成双轴关节单元的两个关节部中的一个关节部设为其中一侧关节部,将另一关节部设为另一侧关节部,则以其中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与另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式,将其中一侧关节部的安装面与另一侧关节部的凸缘部经由在另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连结构件而固定或直接固定,以臂的纵长方向与另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式将臂安装于关节部。

本发明的机器人中,将作为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个关节部的其中一侧关节部的平面状的安装面、与作为另一关节部的另一侧关节部的凸缘部,经由在另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连结构件而固定或直接固定。即,本发明中,使用平面状的安装面及凸缘部将构成双轴关节单元的两个关节部连结。因而,本发明中,可提高构成双轴关节单元的两个关节部的连结强度,并且可将两个关节部高精度地连结。而且,本发明中,使用形成于开口部的安装面及圆环状的凸缘部将两个关节部连结,因而可利用凸缘部的内周侧及开口部在两个关节部之间牵引配线或配管。

本发明中,机器人例如具备构成机器人的基端部分的支撑构件,并且具备第一臂及第二臂作为臂,且具备配置于支撑构件与第一臂之前的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配置于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中间双轴关节单元、及安装于第二臂的前端的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作为双轴关节单元,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中,将第二臂的前端固定于另一侧关节部的壳体,并且在其中一侧关节部的凸缘部可安装末端执行器(endeffector)。此时,例如与将经连结的状态的三个关节部安装于第二臂的前端,且在此三个关节部中的一个关节部可安装末端执行器的情况相比,可减轻第二臂的前端侧的重量。因而,可减轻机器人的基端侧所受的负荷。

本发明中,优选将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侧关节部的输出侧构件固定于支撑构件,将第一臂的基端固定于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另一侧关节部的壳体,将第一臂的前端固定于中间双轴关节单元的另一侧关节部的壳体,并且将第二臂的基端固定于中间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侧关节部的凸缘部,相对于支撑构件,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能以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作为转动轴向而相对转动。相对于第一臂,第二臂能以中间双轴关节单元的另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作为转动轴向,而在包含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的平面上相对转动,相对于中间双轴关节单元,第二臂能以第二臂的纵长方向作为转动轴向而相对转动。若这样构成,则相对于支撑构件,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能以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作为转动轴向而相对转动,且相对于第一臂,第二臂能在包含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的平面上相对转动,因而机器人的控制变得容易。

本发明中,优选第二臂比第一臂更短,以避免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侧关节部与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另一侧关节部的干扰。若这样构成,则可将机器人紧凑(compact)地折叠。因而,可降低机器人的捆包成本或运输成本。

本发明中,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中间双轴关节单元及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中的至少任一个可在将所有双轴关节单元的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与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最接近的正对姿势下,以将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与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的其中一侧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配置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具备连结构件。

本发明中,例如所有关节部所具有的所有减速机的减速比彼此相等。此时,马达的控制变得容易。

而且,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机器人具备第一关节部、第二关节部、第三关节部、第四关节部、第五关节部、第六关节部、纵长形状的第一臂及纵长形状的第二臂,且其特征在于,具备构成机器人的基端部分的支撑构件,第一关节部、第二关节部、第三关节部、第四关节部、第五关节部及第六关节部分别具备马达、连结于马达的减速机、固定于减速机的输出轴的输出侧构件、以及收容马达及减速机的壳体,马达及减速机固定于壳体,马达的转轴、减速机的输入轴及输出轴配置于同轴上,在壳体上形成有沿与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部,并且在开口部形成有与开口部的开口方向正交的平面状的安装面,输出侧构件具备形成为圆环状且配置于壳体的外侧的凸缘部,以第一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与第二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式,将第一关节部的安装面与第二关节部的凸缘部经由在第二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第一连结构件而固定或直接固定,由此构成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以第三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与第四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式,将第四关节部的安装面与第三关节部的凸缘部经由在第三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第二连结构件而固定或直接固定,由此构成中间双轴关节单元,以第五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与第六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式,将第六关节部的安装面与第五关节部的凸缘部经由在第五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第三连结构件而固定或直接固定,由此构成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将第一关节部的输出侧构件固定于支撑构件,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与第一臂是以第二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与第一臂的纵长方向正交的方式连结,并且将第一臂的基端固定于第二关节部的壳体,第一臂与中间双轴关节单元是以第一臂的纵长方向与第三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并且将第一臂的前端固定于第三关节部的壳体,中间双轴关节单元与第二臂是以第四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与第二臂的纵长方向一致的方式连结,并且将第二臂的基端固定于第四关节部的输出侧构件,第二臂与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是以第二臂的纵长方向与第五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并且可将第二臂的前端固定于第五关节部的壳体,于第六关节部的输出侧构件上安装末端执行器。

本发明的机器人中,将第一关节部的平面状的安装面与第二关节部的凸缘部经由第一连结构件而固定或直接固定,由此构成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将第四关节部的平面状的安装面与第三关节部的凸缘部经由第二连结构件而固定或直接固定,由此构成中间双轴关节单元,将第六关节部的平面状的安装面与第五关节部的凸缘部经由第三连结构件而固定或直接固定,由此构成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即,本发明中,使用平面状的安装面及凸缘部将两个关节部连结。因而,本发明中,可提高两个关节部的连结强度,并且可将两个关节部高精度地连结。而且,本发明中,使用形成于开口部的安装面及圆环状的凸缘部将两个关节部连结,因而可利用凸缘部的内周侧及开口部在两个关节部之间牵引配线或配管。

本发明中,优选相对于第一臂,第二臂能以第三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向作为转动轴向,而在包含第一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的平面上相对转动。若这样构成,则机器人的控制变得容易。

本发明中,优选第二臂比第一臂更短,以避免第一关节部与第五关节部的干扰。若这样构成,则可紧凑地折叠机器人。因而,可降低机器人的捆包成本或运输成本。

本发明中,优选第一关节部与第二关节部具有相同结构,第五关节部与第六关节部具有相同结构,第五关节部及第六关节部小于第一关节部及第二关节部。若这样构成,则可减轻机器人的前端侧的重量,结果可减轻机器人的基端侧所受的负荷。

本发明中,优选第三关节部与第一关节部及第二关节部具有相同结构,第四关节部与第五关节部及第六关节部具有相同结构,第一臂及第二臂形成为圆筒状,第二臂的外径小于第一臂的外径。若这样构成,则可进一步减轻机器人的前端侧的重量,结果可进一步减轻机器人的基端侧所受的负荷。

本发明中,机器人例如可在将第一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第二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第三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第四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第五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及第六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与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最接近的正对姿势下,以将第一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与第六关节部的输出轴的轴心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具备第一连结构件及第二连结构件的至少任一者。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中,可在具备以经连结的状态安装于臂的端部的两个关节部的机器人中,提高两个关节部的连结强度,并且可将两个关节部高精度地连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业用机器人的正面图。

图2,(a)是图1所示的工业用机器人的立体图,(b)是表示(a)所示的工业用机器人正动作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关节部的纵剖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第一关节部、第二关节部、第三关节部、第四关节部、第五关节部与第六关节部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机器人的正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机器人的正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机器人的正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机器人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方面参照附图一方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工业用机器人的概略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业用机器人1的正面图。图2(a)是图1所示的工业用机器人1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图2(a)所示的工业用机器人1正动作的状态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工业用机器人1(以下称为“机器人1”)是用于组装或制造规定制品等的多关节机器人,设置于组装流水线或制造流水线而使用。机器人1具备多个关节部2和多条臂3。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1具备六个关节部2和两条臂3。以下,在将六个关节部2分别区分表示的情况下,将六个关节部2分别设为“第一关节部2a”、“第二关节部2b”、“第三关节部2c”、“第四关节部2d”、“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而且,以下,在将两条臂3分别区分表示的情况下,将两条臂3分别设为“第一臂3a”及“第二臂3b”。

而且,机器人1具备构成机器人1的基端部分的支撑构件4。支撑构件4可相对转动地连结于第一关节部2a。所述支撑构件4形成为具有凸缘部4a的带帽缘的圆筒状,在支撑构件4的内周侧,形成有沿支撑构件4的轴向贯通的贯通孔(省略图示)。凸缘部4a形成为圆环状,构成机器人1的底面部分。

臂3形成为细长的纵长形状。具体而言,臂3形成为细长的圆筒状。第二臂3b的外径小于第一臂3a的外径,第二臂3b的内径小于第一臂3a的内径。而且,第二臂3b的长度比第一臂3a的长度更短。

机器人1中,将第一关节部2a与第二关节部2b可相对转动地连结,将第二关节部2b与第一臂3a的基端固定。而且,将第一臂3a的前端与第三关节部2c固定,将第三关节部2c与第四关节部2d可相对转动地连结,将第四关节部2d与第二臂3b的基端可相对转动地连结,将第二臂3b的前端与第五关节部2e固定,将第五关节部2e与第六关节部2f可相对转动地连结。而且,在第六关节部2f上,能可相对转动地安装手或工具等末端执行器。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关节部2a及第二关节部2b构成配置于支撑构件4与第一臂3a之间的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a,利用第三关节部2c及第四关节部2d构成配置于第一臂3a与第二臂3b之间的中间双轴关节单元6b,利用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构成安装于第二臂3b的前端的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c。即,机器人1具备由两个关节部2构成的多个双轴关节单元6、及将两个双轴关节单元6连结的臂3。具体而言,机器人1具备三个双轴关节单元6和两条臂3。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关节部2a、第四关节部2d及第六关节部2f成为构成双轴关节单元6的两个关节部6中的一个关节部6,即其中一侧关节部。第二关节部2b、第三关节部2c及第五关节部2e成为构成双轴关节单元6的两个关节部6中的另一关节部6,即另一侧关节部。以下,对关节部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关节部2a、第二关节部2b及第三关节部2c具有相同结构,第四关节部2d、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具有相同结构。即,如图1所示那样,第一关节部2a、第二关节部2b及第三关节部2c是以相同大小而形成,第四关节部2d、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是以相同大小而形成。而且,第四关节部2d、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小于第一关节部2a、第二关节部2b及第三关节部2c。

其中,第一关节部2a、第二关节部2b及第三关节部2c与第四关节部2d、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除了大小不同的方面以外,同样地构成。因而,第一关节部2a、第二关节部2b、第三关节部2c、第四关节部2d、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各自具备的下文将述的减速机8的减速比全部相等。即,六个关节部2所具备的六个减速机8的减速比彼此相等。

(关节部的结构)

图3是图1所示的关节部2的纵剖面图。图4为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第一关节部2a、第二关节部2b、第三关节部2c、第四关节部2d、第五关节部2e与第六关节部2f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以下,为便于说明,将图3的z1方向侧设为“上”侧,将其相反侧即z2方向侧设为“下”侧。

关节部2(更具体而言,第一关节部2a、第二关节部2b、第三关节部2c、第四关节部2d、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各自)具备:马达7;减速机8,连结于马达7;位置检测机构9,用于检测马达7的旋转位置;电路基板10,电连接马达7及位置检测机构9;以及壳体11,收容马达7、减速机8、位置检测机构9及电路基板10。马达7是在径向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孔的中空马达,具备中空状的转轴13。而且,马达7具备转子14及定子15。减速机8是在径向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孔的中空减速机。马达7与减速机8是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将马达7配置于上侧,将减速机8配置于下侧。而且,马达7与减速机8配置于同轴上。

本实施方式的减速机8是中空波动齿轮装置,具备刚性内齿齿轮16、可挠性外齿齿轮17、波动产生部18及交叉滚子轴承(crossedrollerbearing)19。波动产生部18具备连结于转轴13的中空状的输入轴20、及安装于输入轴20的外周侧的波纹轴承(wavebearing)21。本实施方式中,刚性内齿齿轮16成为减速机8的输出轴。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减速机8的输出轴的刚性内齿齿轮16、减速机8的输入轴20及马达7的转轴13配置于同轴上。而且,关节部2(更具体而言,第一关节部2a、第二关节部2b、第三关节部2c、第四关节部2d、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各自)具备限制停止的转子14的旋转的旋转限制机构25、穿插至转轴13及输入轴20的内周侧的筒状的管状构件26、及固定于刚性内齿齿轮16的输出侧构件27。

如上所述那样,马达7具备转子14及定子15。转子14具备转轴13及固定于转轴13的驱动用磁铁29。转轴13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大致圆筒状,且以转轴13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即,上下方向是转轴13的轴向且是转子14的轴向。驱动用磁铁29形成为圆筒状。驱动用磁铁29的长度(上下方向的长度)比转轴13更短,驱动用磁铁29固定于转轴13的下端侧部分的外周面。本实施方式中,以转轴13的下端面与驱动用磁铁29的下端面一致的方式,将驱动用磁铁29固定于转轴13的外周面。

定子15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且以覆盖驱动用磁铁29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于驱动用磁铁29的外周侧。转轴13的上端侧部分比定子15的上端面更向上侧突出。定子15具备驱动用线圈、及具有介隔绝缘体(insulator)而卷绕有驱动用线圈的多个凸极的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凸极是以朝向内周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凸极的前端面与驱动用磁铁29的外周面相向。马达7固定于壳体11。具体而言,将定子15的外周面固定于壳体11。

如上所述那样,减速机8具备刚性内齿齿轮16、可挠性外齿齿轮17、波动产生部18及交叉滚子轴承19。刚性内齿齿轮16形成为扁平的大致圆筒状,且以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即,上下方向成为作为减速机8的输出轴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向。刚性内齿齿轮16固定于交叉滚子轴承19的内轮19a。交叉滚子轴承19的外轮19b固定于壳体11的下端侧部分,刚性内齿齿轮16经由交叉滚子轴承19而可旋转地保持于壳体11的下端侧部分。

可挠性外齿齿轮17形成为上端具有凸缘部17a的带帽缘的大致筒状。凸缘部17a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凸缘部17a的外周侧部分固定于壳体11。即,减速机8固定于壳体11。刚性内齿齿轮16构成减速机8的下端侧部分。凸缘部17a构成减速机8的上端侧部分。在刚性内齿齿轮16的内周面形成有内齿。在可挠性外齿齿轮17的下端侧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刚性内齿齿轮16的内齿啮合的外齿。

如上所述那样,波动产生部18具备输入轴20及波纹轴承21。输入轴20整体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筒状,且以输入轴20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输入轴20的下端侧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为细长的大致圆筒状。输入轴20的下端侧部分成为椭圆部20a,从输入轴20的轴向观看时的内周面的形状成为圆形形状,从输入轴20的轴向观看时的外周面的形状成为椭圆形形状。

输入轴20的上端侧部分插入至转轴13的下端侧部分的内周侧并经固定。具体而言,输入轴20的上端侧部分插入至转轴13的固定有驱动用磁铁29的部分的内周侧并经固定。如上所述,转轴13与输入轴20配置于同轴上。而且,输入轴20的上端侧部分通过粘接而固定于转轴13。

上下方向上的输入轴20的中心部分可旋转地支撑于轴承30。轴承30是球轴承。此轴承30安装于轴承保持构件31,轴承保持构件31固定于壳体11。即,输入轴20可旋转地支撑于经由轴承保持构件31而安装于壳体11的轴承30。轴承保持构件31形成为圆环状且平板状,且以在上下方向上与可挠性外齿齿轮17的凸缘部17a重叠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1。

波纹轴承21是具备可挠性的内轮及外轮的球轴承。此波纹轴承21是沿着椭圆部20a的外周面而配置,弯曲成椭圆状。可挠性外齿齿轮17的形成有外齿的下端侧部分以包围波纹轴承21的方式配置于波纹轴承21的外周侧,此部分弯曲成椭圆状。可挠性外齿齿轮17的外齿在弯曲成椭圆状的可挠性外齿齿轮17的下端侧部分的长轴方向的两处,与刚性内齿齿轮16的内齿啮合。

输出侧构件27形成为具有凸缘部27a及筒部27b的带帽缘的大致圆筒状。此输出侧构件27是以输出侧构件27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输出侧构件27的内周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27c。凸缘部27a形成为平板状且圆环状,与筒部27b的下端相连。凸缘部27a是以凸缘部27a的上表面与刚性内齿齿轮16的下表面接触的方式固定于刚性内齿齿轮16。而且,凸缘部27a配置于比壳体11的下端更靠下侧,且配置于壳体11的外侧。

在筒部27b的上端侧,形成有外径比筒部27b的下端侧部分更小的小径部27d,在筒部27b的上端侧部分的外周侧,形成有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圆环状的阶差面27e。小径部27d插入至管状构件26的下端侧部分的内周侧,管状构件26的下端面与阶差面27e相向。而且,贯通孔27c与管状构件26的内周侧连通。筒部27b的上端侧部分配置于输入轴20的下端侧部分的内周侧。在筒部27b的外周面与输入轴20的下端侧部分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轴承34。轴承34是球轴承。

管状构件26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圆筒状,且以管状构件26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如上所述那样,管状构件26穿插至转轴13及输入轴20的内周侧。管状构件26的上端面配置于比转轴13的上端面更靠上侧,管状构件26的下端面配置于比输入轴20的下端面更靠上侧。而且,如上所述那样,在管状构件26的下端侧部分的内周侧插入有输出侧构件27的小径部27d并且管状构件26的下端面与阶差面27e相向,管状构件26的下端侧保持于输出侧构件27。

管状构件26的上端侧保持于保持构件32。保持构件32固定于支柱33,支柱33固定于壳体11。即,保持构件32经由支柱33而固定于壳体11。保持构件32具备保持管状构件26的上端侧的圆筒状的保持部32a。保持部32a是以保持部32a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保持部32a的内周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2b。

在保持部32a的下端侧,形成有内径比保持部32a的上端侧更大的大径部32c,在保持部32a的下端侧部分的内周侧,形成有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圆环状的阶差面32d。管状构件26的上端侧插入至大径部32c的内周侧,管状构件26的上端面与阶差面32d相向。而且,贯通孔32b与管状构件26的内周侧连通。

位置检测机构9配置于定子15的上侧。所述位置检测机构9具备固定于转轴13的上端侧的狭缝板36、及传感器37。传感器37是具备以彼此相向的方式配置的发光元件与光接收元件的透射式的光学式传感器。传感器37固定于支撑构件38。支撑构件38固定于壳体11。即,传感器37经由支撑构件38而固定于壳体11。狭缝板36形成为薄的平板状并且形成为圆环状。狭缝板36中,沿狭缝板36的周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狭缝孔。狭缝板36是以将狭缝板36的周向的一部分配置于传感器37的发光元件与光接收元件之间的方式固定于转轴13。

壳体11是由上下两端开口的壳本体41、及堵塞壳本体41的上端侧开口的盖42所构成。壳本体41的下端侧的开口是由减速机8堵塞。在壳本体41的侧面,形成有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部41a。即,在壳体11上形成有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部41a。开口部41a是以贯通壳本体41的侧面部分的方式形成。

而且,如图3所示那样,开口部41a形成为带阶的孔状,在开口部41a形成有与开口部41a的开口方向正交的平面状的安装面41b。即,在开口部41a形成有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状的安装面41b。安装面41b形成于开口部41a的壳本体41的外周面侧。而且,安装面41b形成为圆环状。安装面41b的外径与凸缘部27a的外径大致相等。

旋转限制机构25收容于壳体11中。此旋转限制机构25具备固定于转子14的平板状且大致圆环状的旋转侧限制构件45、与旋转侧限制构件45卡合而限制旋转侧限制构件45在转子14的周向上移动的固定侧限制构件46、使固定侧限制构件46向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47、及将固定侧限制构件46向上下方向引导的直线衬套(linearbush)48。驱动机构47具备对固定侧限制构件46向上侧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49、及使固定侧限制构件46向下侧移动的螺线管50。

固定侧限制构件46形成为上端具有凸缘部46a的带帽缘的圆柱状,且以固定侧限制构件46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固定侧限制构件46固定于配置在固定侧限制构件46的上侧的螺线管50的柱塞50a。在固定侧限制构件46的下端面,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凹部,在此凹部中配置有压缩螺旋弹簧49的上端侧部分。

直线衬套48形成为上端具有凸缘部的带帽缘的圆筒状,且以直线衬套48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直线衬套48的比凸缘部更靠下侧的部分配置于形成在支撑构件38的上表面的凹部中。在此凹部的底面,以向下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配置压缩螺旋弹簧49的下端侧部分的凹处。在直线衬套48的内周侧,配置有固定侧限制构件46的比凸缘部46a更靠下侧的部分。

旋转侧限制构件45是以旋转侧限制构件45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于转轴13的上端面,且配置于比位置检测机构9更靠上侧。旋转侧限制构件45在转子14的周向上,以一定的间隔形成有向转子14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起。

当螺线管50并非通电状态时,由于压缩螺旋弹簧49的所施加的力,固定侧限制构件46以将固定侧限制构件46的凸缘部46a配置于转子14的周向上的旋转侧限制构件45的突起之间的方式上升。因而,利用旋转侧限制构件45的突起及凸缘部46a而限制停止的转子14旋转。另一方面,若螺线管50成为通电状态,则如图3所示那样,柱塞50a向下侧突出,固定侧限制构件46下降,直到凸缘部46a从转子14的周向上的旋转侧限制构件45的突起之间离开。因而,转子14可旋转。

电路基板10是玻璃环氧基板等硬质基板,且形成为平板状。所述电路基板10是以电路基板10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1。而且,电路基板10固定于壳体11的上端侧,且配置于比旋转侧限制构件45更靠上侧。管状构件26的上端配置于比电路基板10的上表面更靠上侧。

如图4所示那样,在电路基板10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马达7的马达驱动电路58、及用于将输入至电路基板10的信号向电路基板10的外部输出的信号传递电路59。而且,在电路基板10上安装有连接配线60的端部的连接器61、连接器62。具体而言,将至少两个连接器61、连接器62安装于电路基板10。连接器61、连接器62安装于电路基板10的上表面。此外,连接器61、连接器62是凸形或凹形的连接器,通过固定于配线60的端部的凸形或凹形的连接器卡合于连接器61、连接器62,而将配线60的端部连接于连接器61、连接器62。

信号传递电路59例如是为了将来自位置检测机构9的输出信号(具体而言为来自传感器37的输出信号)、或对所述输出信号在电路基板10上进行处理后的信号从连接器61或连接器62向电路基板10的外部输出而设置。而且,信号传递电路59是为了将从连接器61输入的信号从连接器62输出,将从连接器62输入的信号从连接器61输出而设置。

(关节部、臂的连结结构)

如上所述那样,将支撑构件4与第一关节部2a可相对转动地连结,将第一关节部2a与第二关节部2b可相对转动地连结,将第二关节部2b与第一臂3a的基端固定,将第一臂3a的前端与第三关节部2c固定,将第三关节部2c与第四关节部2d可相对转动地连结,将第四关节部2d与第二臂3b的基端可相对转动地连结,将第二臂3b的前端与第五关节部2e固定,将第五关节部2e与第六关节部2f可相对转动地连结。具体而言,例如以机器人1可进行图2(b)所示的动作的方式,如以下那样将各关节部2及臂3连结。

此外,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向设为“第一关节部2a的轴向”,将第二关节部2b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向设为“第二关节部2b的轴向”,将第三关节部2c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向设为“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将第四关节部2d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向设为“第四关节部2d的轴向”,将第五关节部2e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向设为“第五关节部2e的轴向”,将第六关节部2f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向设为“第六关节部2f的轴向”。

首先,支撑构件4与第一关节部2a是通过将第一关节部2a的输出侧构件27的凸缘部27a固定于支撑构件4而连结。具体而言,支撑构件4与第一关节部2a是通过将第一关节部2a的凸缘部27a固定于支撑构件4的未形成有凸缘部4a的一侧的端面而连结。即,以第一关节部2a的轴向与支撑构件4的轴向一致的方式(更具体而言,以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与支撑构件4的轴心一致的方式),将支撑构件4与第一关节部2a连结。第一关节部2a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与支撑构件4的贯通孔连通。

第一关节部2a与第二关节部2b是以第一关节部2a的轴向与第二关节部2b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而且,将第一关节部2a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直接固定,将第一关节部2a的壳本体41的形成有开口部41a的一侧固定于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的其中一个面(图3的下表表面)抵接于第一关节部2a的安装面41b。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堵塞第一关节部2a的壳本体41的开口部41a,第二关节部2b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与第一关节部2a的壳体11的内部连通。

这样,通过以第一关节部2a的轴向与第二关节部2b的轴向正交的方式将第一关节部2a的安装面41b与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直接固定,而构成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a。而且,相对于支撑构件4,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a能以第一关节部2a的轴向作为转动轴向而相对转动。

第二关节部2b与第一臂3a是以第二关节部2b的轴向与第一臂3a的纵长方向(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即,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a与第一臂3a是以第二关节部2b的轴向与第一臂3a的纵长方向正交的方式连结。而且,将第一臂3a的基端固定于第二关节部2b的壳体11。具体而言,将第一臂3a的基端固定于第二关节部2b的壳本体41的形成有开口部41a的一侧。第一臂3a的基端堵塞第二关节部2b的壳本体41的开口部41a,第一臂3a的内周侧与第二关节部2b的壳体11的内部连通。

第一臂3a与第三关节部2c是以第一臂3a的纵长方向与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即,第一臂3a与中间双轴关节单元6b是以第一臂3a的纵长方向与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而且,将第一臂3a的前端固定于第三关节部2c的壳体11。具体而言,将第一臂3a的前端固定于第三关节部2c的壳本体41的形成有开口部41a的一侧。第一臂3a的前端堵塞第三关节部2c的壳本体41的开口部41a,第一臂3a的内周侧与第三关节部2c的壳体11的内部连通。

第三关节部2c与第四关节部2d是以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与第四关节部2d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而且,经由作为在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上具有规定厚度(长度)的第二连结构件的连结构件63,将第四关节部2d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三关节部2c的凸缘部27a固定,将第四关节部2d的壳本体41的形成有开口部41a的一侧经由连结构件63而固定于第三关节部2c的凸缘部27a。这样,通过以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与第四关节部2d的轴向正交的方式,经由连结构件63将第四关节部2d的安装面41b与第三关节部2c的凸缘部27a固定,而构成中间双轴关节单元6b。

连结构件63形成为带帽缘的圆筒状,具备固定于第三关节部2c的凸缘部27a的凸缘部63a。此连结构件63堵塞第四关节部2d的壳本体41的开口部41a,沿连结构件63的轴向贯通的贯通孔及第三关节部2c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与第四关节部2d的壳体11的内部连通。此外,连结构件63的未形成有凸缘部63a的一侧的端面抵接于第四关节部2d的安装面41b。

第四关节部2d与第二臂3b是以第四关节部2d的轴向与第二臂3b的纵长方向一致的方式(更具体而言,以第四关节部2d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与第二臂3b的轴心一致的方式)连结。即,中间双轴关节单元6b与第二臂3b是以第四关节部2d的轴向与第二臂3b的纵长方向一致的方式连结。而且,将第二臂3b的基端固定于第四关节部2d的凸缘部27a。

因而,相对于第一臂3a,第二臂3b能以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作为转动轴向而相对转动。而且,相对于中间双轴关节单元6b,第二臂3b能以第二臂3b的纵长方向(即,第四关节部2d的轴向)作为转动轴向而相对转动。第二臂3b的内周侧与第四关节部2d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连通。此外,在第二臂3b的基端,形成有用于将第二臂3b的基端固定于第四关节部2d的凸缘部27a的凸缘部3a,将第四关节部2d的凸缘部27a与凸缘部3a彼此固定。

第二臂3b与第五关节部2e是以第二臂3b的纵长方向与第五关节部2e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即,第二臂3b与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c是以第二臂3b的纵长方向与第五关节部2e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而且,将第二臂3b的前端固定于第五关节部2e的壳体11。具体而言,将第二臂3b的前端固定于第五关节部2e的壳本体41的形成有开口部41a的一侧。第二臂3b的前端堵塞第五关节部2e的壳本体41的开口部41a,第二臂3b的内周侧与第五关节部2e的壳体11的内部连通。

第五关节部2e与第六关节部2f是以第五关节部2e的轴向与第六关节部2f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而且,将第六关节部2f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直接固定,将第六关节部2f的壳本体41的形成有开口部41a的一侧固定于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的其中一面(图3的下表面)抵接于第六关节部2f的安装面41b。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堵塞第六关节部2f的壳本体41的开口部41a,第五关节部2e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与第六关节部2f的壳体11的内部连通。

这样,通过以第五关节部2e的轴向与第六关节部2f的轴向正交的方式,将第六关节部2f的安装面41b与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直接固定,而构成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c。而且,如上所述那样,第六关节部2f上可安装末端执行器。具体而言,在第六关节部2f的输出侧构件27的凸缘部27a可安装末端执行器。

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第二关节部2b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第三关节部2c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第四关节部2d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第五关节部2e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及第六关节部2f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a与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c最接近的正对姿势(图1及图2(a)所示的姿势)下,将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与第二臂3b的轴心配置于同一直线上。

因而,相对于第一臂3a,第二臂3b能以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作为转动轴向,而在包含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的平面上转动。而且,第二臂3b比第一臂3a更短,以使第一关节部2a与第五关节部2e不干扰(以避免第一关节部2a与第五关节部2e的干扰)。

(配线的布线结构)

以下,对机器人1的内部的配线60的布线结构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关节部2a的电路基板10设为“电路基板10a”,将第二关节部2b的电路基板10设为“电路基板10b”,将第三关节部2c的电路基板10设为“电路基板10c”,将第四关节部2d的电路基板10设为“电路基板10d”,将第五关节部2e的电路基板10设为“电路基板10e”,将第六关节部2f的电路基板10设为“电路基板10f”。

如图4所示那样,在第六关节部2f与第五关节部2e之间,利用配线60将第六关节部2f的电路基板10f的连接器61与第五关节部2e的电路基板10e的连接器62连接。即,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f的连接器61并且从第六关节部2f的壳体11伸出的配线60的另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e的连接器62。此配线60以通过第六关节部2f的开口部41a的方式从第六关节部2f的壳体11伸出,并以通过第五关节部2e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及第五关节部2e的管状构件26的内周侧的方式被布线,连接于电路基板10e的连接器62。

在第五关节部2e与第四关节部2d之间,利用配线60将第五关节部2e的电路基板10e的连接器61与第四关节部2d的电路基板10d的连接器62连接。即,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e的连接器61并且从第五关节部2e的壳体11伸出的配线60的另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d的连接器62。此配线60以通过第五关节部2e的开口部41a的方式从第五关节部2e的壳体11伸出,并以通过第二臂3b的内周侧、第四关节部2d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及第四关节部2d的管状构件26的内周侧的方式被布线,连接于电路基板10d的连接器62。

在第四关节部2d与第三关节部2c之间,利用配线60将第四关节部2d的电路基板10d的连接器61与第三关节部2c的电路基板10c的连接器62连接。即,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d的连接器61并且从第四关节部2d的壳体11伸出的配线60的另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c的连接器62。此配线60以通过第四关节部2d的开口部41a的方式从第四关节部2d的壳体11伸出,并以通过连结构件63的贯通孔、第三关节部2c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及第三关节部2c的管状构件26的内周侧的方式被布线,连接于电路基板10c的连接器62。

在第三关节部2c与第二关节部2b之间,利用配线60将第三关节部2c的电路基板10c的连接器61与第二关节部2b的电路基板10b的连接器62连接。即,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c的连接器61并且从第三关节部2c的壳体11伸出的配线60的另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b的连接器62。此配线60以通过第三关节部2c的开口部41a的方式从第三关节部2c的壳体11伸出,并以通过第一臂3a的内周侧及第二关节部2b的开口部41a的方式被布线,连接于电路基板10b的连接器62。

在第二关节部2b与第一关节部2a之间,利用配线60将第二关节部2b的电路基板10b的连接器61与第一关节部2a的电路基板10a的连接器62连接。即,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b的连接器61并且从第二关节部2b的壳体11伸出的配线60的另一端连接于电路基板10a的连接器62。此配线60以通过第二关节部2b的管状构件26的内周侧及第二关节部2b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的方式从第二关节部2b的壳体11伸出,并以通过第一关节部2a的开口部41a的方式被布线,连接于电路基板10a的连接器62。

此外,电路基板10a的连接器61经由配线60而连接于机器人1的控制器65。此配线60以通过第一关节部2a的管状构件26的内周侧及第一关节部2a的输出侧构件27的贯通孔27c的方式从第一关节部2a的壳体11伸出,并以通过支撑构件4的贯通孔的方式被布线。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关节部2a的安装面41b与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直接固定而构成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a,通过经由连结构件63将第四关节部2d的安装面41b与第三关节部2c的凸缘部27a固定而构成中间双轴关节单元6b,通过将第六关节部2f的安装面41b与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直接固定而构成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c。即,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平面状的安装面41b及凸缘部27a将两个关节部2连结。因而,本实施方式中,可提高两个关节部2的连结强度,并且可将两个关节部2高精度地连结。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形成于开口部41a的安装面41b及圆环状的凸缘部27a将两个关节部2连结,因而可利用凸缘部27a的内周侧及开口部41a在两个关节部2之间布线配线60。

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支撑构件4,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6a能以第一关节部2a的轴向作为转动轴向而相对转动。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臂3a,第二臂3b能以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作为转动的轴向,而在包含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的平面上转动。因而,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1的控制变得容易。

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及图2(a)所示的机器人1的正对姿势下,将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与第二臂3b的轴心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并且使第二臂3b比第一臂3a更短以使第一关节部2a与第五关节部2e不干扰。因而,本实施方式中,可紧凑地折叠机器人1,结果可降低机器人1的捆包成本或运输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小于第一关节部2a及第二关节部2b。因而,本实施方式中,可减轻机器人1的前端侧的重量,结果可减轻机器人1的基端侧所受的负荷。尤其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关节部2d小于第三关节部2c,并且第二臂3b的外径小于第一臂3a的外径,且第二臂3b比第一臂3a更短,因而可进一步减轻机器人1的前端侧的重量。因而,本实施方式中,可进一步减轻机器人1的基端侧所受的负荷。

(其他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但不限定于此,可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图1及图2(a)所示的机器人1的正对姿势下,将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与第二臂3b的轴心配置于同一直线上,但也可在机器人1的正对姿势下,未将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与第二臂3b的轴心配置于同一直线上。例如也可如图5、图6所示那样,在机器人1的正对姿势下,未将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与第二臂3b的轴心配置于同一直线上,且未将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与第六关节部2f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配置于同一直线上。此时,第二臂3b的长度也可成为第一臂3a的长度以上。

而且,例如也可如图7、图8所示那样,在机器人1的正对姿势下,将第一关节部2a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与第六关节部2f的刚性内齿齿轮16的轴心配置于同一直线上。此时,例如图7所示那样,经由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的厚度比所述实施方式的连结构件63更厚(长度更长)的连结构件63,将第四关节部2d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三关节部2c的凸缘部27a固定。或者,也可如图8所示那样,经由作为在第二关节部2b的轴向上具有规定厚度(长度)的第一连结构件的连结构件64,将第一关节部2a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固定。

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臂3a与第三关节部2c是以第一臂3a的纵长方向与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正交的方式连结,将第一臂3a的前端固定于第三关节部2c的壳体11。而且,第四关节部2d与第二臂3b是以第四关节部2d的轴向与第二臂3b的纵长方向一致的方式连结,并且将第二臂3b的基端固定于第四关节部2d的凸缘部27a。除此以外,例如也可如图6所示那样,以第一臂3a的纵长方向与第三关节部2c的轴向一致的方式将第一臂3a与第三关节部2c连结,且以第四关节部2d的轴向与第二臂3b的纵长方向正交的方式将第四关节部2d与第二臂3b连结。此时,将第一臂3a的前端固定于第三关节部2c的凸缘部27a,将第三关节部2c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四关节部2d的凸缘部27a固定,将第二臂3b的基端固定于第四关节部2d的壳体11。而且,此时,第三关节部2c成为其中一侧关节部,第四关节部2d成为另一侧关节部。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是将第一关节部2a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固定,且将第一臂3a的基端固定于第二关节部2b的壳体11,但也可将第一关节部2a的凸缘部27a与第二关节部2b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固定,且将第一臂3a的基端固定于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此时,第二关节部2b成为其中一侧关节部,第一关节部2a成为另一侧关节部。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是将第二臂3b的前端固定于第五关节部2e的壳体11,且将第六关节部2f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固定,但也可将第二臂3b的前端固定于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且将第五关节部2e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六关节部2f的凸缘部27a固定。此时,第五关节部2e成为其中一侧关节部,第六关节部2f成为另一侧关节部。

所述实施方式中,是将第一关节部2a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直接固定,但也可如所述那样,经由连结构件64将第一关节部2a的安装面41b与第二关节部2b的凸缘部27a固定(参照图8)。同样,所述实施方式中,是将第六关节部2f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直接固定,但也可经由在第五关节部2e的轴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第三连结构件,将第六关节部2f的安装面41b与第五关节部2e的凸缘部27a固定。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经由连结构件63将第四关节部2d的壳体11的安装面41b与第三关节部2c的凸缘部27a固定,但也可将第四关节部2d的安装面41b与第三关节部2c的凸缘部27a直接固定。

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三关节部2c与第一关节部2a及第二关节部2b具有相同结构,但第三关节部2c也可与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具有相同结构。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第四关节部2d与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具有相同结构,但第四关节部2d也可与第一关节部2a及第二关节部2b具有相同结构。而且,也可使第三关节部2c与第四关节部2d具有相同结构,并且第三关节部2c及第四关节部2d小于第一关节部2a及第二关节部2b,且大于第五关节部2e及第六关节部2f。而且,第一关节部2a的大小与第二关节部2b的大小也可不同,第五关节部2e的大小与第六关节部2f的大小也可不同,也可使六个关节部2全部为相同大小。

所述实施方式中,刚性内齿齿轮16成为减速机8的输出轴,但也可使可挠性外齿齿轮17成为减速机8的输出轴。此时,将刚性内齿齿轮16固定于壳体11及交叉滚子轴承19的内轮19a,将可挠性外齿齿轮17固定于交叉滚子轴承19的外轮19b及输出侧构件27的凸缘部27a。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机器人1具备三个双轴关节单元6,但机器人1所具备的双轴关节单元6的数量既可为两个,也可为四个以上。此时,机器人1具备与双轴关节单元6的数量相应条数的臂3。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机器人1是工业用机器人,但机器人1可适用于各种用途。例如,机器人1也可为服务用机器人。

符号的说明

1:机器人(工业用机器人)

2:关节部

2a:第一关节部(其中一侧关节部)

2b:第二关节部(另一侧关节部)

2c:第三关节部(另一侧关节部)

2d:第四关节部(其中一侧关节部)

2e:第五关节部(另一侧关节部)

2f:第六关节部(其中一侧关节部)

3:臂

3a:第一臂

3b:第二臂

4:支撑构件

6:双轴关节单元

6a:基端侧双轴关节单元

6b:中间双轴关节单元

6c:前端侧双轴关节单元

7:马达

8:减速机

11:壳体

13:转轴

16:刚性内齿齿轮(减速机的输出轴)

20:输入轴

27:输出侧构件

27a:凸缘部

41a:开口部

41b:安装面

63:连结构件(第二连结构件)

64:连结构件(第一连结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