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6515发布日期:2018-08-10 20:3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属于打孔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水表是对水流量进行统计的一种表,测量精度是其关键。

水表的表壳铸造一体,内部传感器等安装孔采用后期钻孔。目前,采用人工钻孔的方式,将水表壳体放在可以固定其角度的模具里,

现有技术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无法将设备的升降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使用不便,适用性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设备的升降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使用不便,适用性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其结构包括套把、驱动控制杆、底座、调整转钮、打孔垫、孔针、升降杆、转动环、压把,所述底座后端的中部与驱动控制杆垂直焊接,所述调整转钮安装在驱动控制杆的左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套把嵌套在压把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打孔垫为圆形结构,嵌套在底座前端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孔针安装在驱动控制杆前端的下方,所述升降杆贯穿驱动控制杆与孔针相连接,所述转动环嵌套在升降杆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压把与升降杆相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杆包括外壳、防逆回装置、伸缩齿牙杆、转动圆槽、驱动转杆、四角齿轮、连接绳、移动齿牙杆、转轮、拖带、涡轮杆架、传动齿轮、双头转杆、升降齿牙杆、滚轮、滚轮槽、安装盒、齿轮座、弹簧推压装置、单向转轮、固定盒、主齿轮、锥形齿轮杆、传动杆、活动弧形齿牙盘、弹簧压力杆、小双轴传动杆、转轮盘、涡轮杆,所述外壳上方的左侧与防逆回装置相连接,所述防逆回装置与伸缩齿牙杆相互啮合,所述伸缩齿牙杆与外壳左侧的上方垂直连接,所述转动圆槽设于外壳左侧的中部,所述驱动转杆安装在转动圆槽的右侧,所述四角齿轮设于外壳左侧的下方,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四角齿轮和移动齿牙杆相连接,所述移动齿牙杆下方的中部与转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轮嵌套在涡轮杆架的左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拖带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齿轮设有两个以上,所述双头转杆分别与涡轮杆架和涡轮杆相互啮合,所述升降齿牙杆安装在安装盒左侧的上方,所述滚轮设有两个以上,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滚轮均匀等距的嵌套在滚轮槽的内部,所述安装盒设有两个,相互平行,所述安装盒分别安装在外壳内部中端的上下两侧,所述齿轮座安装在固定盒上,与弹簧推压装置相互啮合,所述单向转轮与固定盒的下方相连接,所述固定盒设有两个,分别嵌套在外壳右侧内部的上下两端,所述主齿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锥形齿轮杆相互啮合,所述锥形齿轮杆设有两个,嵌套在安装盒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传动杆与安装盒下方的中部焊接,所述齿牙盘两端分别与安装盒的左侧焊接,所述弹簧压力杆设于安装盒的左侧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小双轴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转杆和转轮盘相互啮合,所述涡轮杆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涡轮杆分别与转轮盘的左右两端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防逆回装置包括主转齿轮、立杆、弧形齿轮、阻力接杆、卡扣杆、固定块,所述主转齿轮设于立杆的下方,所述立杆与外壳的下方垂直连接,所述弧形齿轮设于主转齿轮的右侧,相互啮合,所述阻力接杆设于弧形齿轮的左侧,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卡扣杆安装在阻力接杆的下方,所述固定块设于阻力接杆的下方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转杆包括安装板、套轴杆、套轴块、涡轮纹、活动转盘、锥形齿轮,所述安装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套轴杆设于安装板的中部,所述套轴块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涡轮纹设于套轴杆的中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活动转盘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套轴杆的上下两端,所述锥形齿轮的中部嵌套在套轴杆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推压装置包括固定槽、滚轮、压杆、扣环、复位弹簧、传动齿轮杆、弹簧槽,所述固定槽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弹簧槽的上下两端,所述滚轮为圆形结构,设有两个以上,所述滚轮均匀等距的嵌套在固定槽内部,所述压杆安装在弹簧槽的左侧,所述扣环设于压杆右侧的中部,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弹簧槽的内部,所述传动齿轮杆安装在固定槽的下方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弧形齿牙盘包括立柱杆、滑动槽、滚珠、滑动齿轮、滑动杆、中轴芯、滑动中轴、延长转动杆、弧形齿轮盘,所述立柱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盒垂直焊接,所述滑动槽设于立柱杆的中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滚珠设有两个以上,均匀等距的安装在立柱杆的左右两端,所述滑动齿轮设于立柱杆中部的后端,所述滑动杆与延长转动杆相连接,所述中轴芯贯穿延长转动杆与滑动杆相连接,所述滑动中轴设于滑动杆后端的中部,所述弧形齿轮盘安装在延长转动杆的右侧。

进一步地,弹簧压力杆包括安装块、单向传动齿轮、自转转轮、安装顶杆、弹簧套、套柱,所述安装块的中部设有单向传动齿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自转转轮为圆形结构,安装在安装顶杆上方的中部,所述弹簧套嵌套在套柱的外侧,所述套柱与安装顶杆下方的中部垂直焊接。

有益效果

当设备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其结构上的外壳下方防逆回装置上的主转齿轮与弧形齿轮相互啮合,然后再通过阻力接杆下方的卡扣杆嵌套在弧形齿轮槽中,通过固定块与固定住卡扣杆的转动,防止逆回,然后再通过转动圆槽与驱动转杆上的套轴杆相互啮合,在活动转盘转动情况下与套轴杆上的涡轮纹啮合转动,使得锥形齿轮可以与活动弧形齿牙盘上的画的齿轮啮合,将滑动杆滑动与延长转动杆上的弧形齿轮盘与主齿轮啮合,使上下两端的锥形齿轮杆可以在安装盒内部配合着滚轮移动,再讲弹簧推压装置上的复位弹簧延长,将压杆向左移动,可进行调整,而弹簧压力杆则可以通过安装块上的单向传动齿轮与自转转轮啮合转动,使安装顶杆上的套杆在弹簧套上进行升降,四角齿轮则可以通过其结构上的连接绳拖动移动齿牙杆与转轮啮合,然后通过涡轮杆架与传动转轮啮合,使得涡轮杆转动,并且带动转轮盘,再通过小双轴传动杆与驱动转杆上的活动转盘啮合。

本发明一种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通过其结构设有驱动控制杆,在使用时,可以控制设备升降的松紧程度,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驱动控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驱动控制杆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驱动控制杆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驱动控制杆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套把-1、驱动控制杆-2、底座-3、调整转钮-4、打孔垫-5、孔针-6、升降杆-7、转动环-8、压把-9、外壳-201、防逆回装置-202、伸缩齿牙杆-203、转动圆槽-204、驱动转杆-205、四角齿轮-206、连接绳-207、移动齿牙杆-208、转轮-209、拖带-210、涡轮杆架-211、传动齿轮-212、双头转杆-213、升降齿牙杆-214、滚轮-215、滚轮槽-216、安装盒-217、齿轮座-218、弹簧推压装置-219、单向转轮-220、固定盒-221、主齿轮-222、锥形齿轮杆-223、传动杆-224、活动弧形齿牙盘-225、弹簧压力杆-226、小双轴传动杆-227、转轮盘-228、涡轮杆-229、主转齿轮-20201、立杆-20202、弧形齿轮-20203、阻力接杆-20204、卡扣杆-20205、固定块-20206、安装板-20501、套轴杆-20502、套轴块-20503、涡轮纹-20504、活动转盘-20505、锥形齿轮-20506、固定槽-21901、滚轮-21902、压杆-21903、扣环-21904、复位弹簧-21905、传动齿轮杆-21906、弹簧槽-21907、立柱杆-22501、滑动槽-22502、滚珠-22503、滑动齿轮-22504、滑动杆-22505、中轴芯-22506、滑动中轴-22507、延长转动杆-22508、弧形齿轮盘-22509、安装块-22601、单向传动齿轮-22602、自转转轮-22603、安装顶杆-22604、弹簧套-22605、套柱-226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表内腔斜孔打孔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套把1、驱动控制杆2、底座3、调整转钮4、打孔垫5、孔针6、升降杆7、转动环8、压把9,所述底座3后端的中部与驱动控制杆2垂直焊接,所述调整转钮4安装在驱动控制杆2的左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套把1嵌套在压把9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打孔垫5为圆形结构,嵌套在底座3前端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孔针6安装在驱动控制杆2前端的下方,所述升降杆7贯穿驱动控制杆2与孔针6相连接,所述转动环8嵌套在升降杆7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压把9与升降杆7相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杆2包括外壳201、防逆回装置202、伸缩齿牙杆203、转动圆槽204、驱动转杆205、四角齿轮206、连接绳207、移动齿牙杆208、转轮209、拖带210、涡轮杆架211、传动齿轮212、双头转杆213、升降齿牙杆214、滚轮215、滚轮槽216、安装盒217、齿轮座218、弹簧推压装置219、单向转轮220、固定盒221、主齿轮222、锥形齿轮杆223、传动杆224、活动弧形齿牙盘225、弹簧压力杆226、小双轴传动杆227、转轮盘228、涡轮杆229,所述外壳201上方的左侧与防逆回装置202相连接,所述防逆回装置202与伸缩齿牙杆203相互啮合,所述伸缩齿牙杆203与外壳201左侧的上方垂直连接,所述转动圆槽204设于外壳201左侧的中部,所述驱动转杆205安装在转动圆槽204的右侧,所述四角齿轮206设于外壳201左侧的下方,所述连接绳207的两端分别与四角齿轮206和移动齿牙杆208相连接,所述移动齿牙杆208下方的中部与转轮209相互啮合,所述转轮209嵌套在涡轮杆架211的左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拖带210与传动齿轮212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齿轮212设有两个以上,所述双头转杆213分别与涡轮杆架211和涡轮杆229相互啮合,所述升降齿牙杆214安装在安装盒217左侧的上方,所述滚轮215设有两个以上,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滚轮215均匀等距的嵌套在滚轮槽216的内部,所述安装盒217设有两个,相互平行,所述安装盒217分别安装在外壳201内部中端的上下两侧,所述齿轮座218安装在固定盒221上,与弹簧推压装置219相互啮合,所述单向转轮220与固定盒221的下方相连接,所述固定盒221设有两个,分别嵌套在外壳201右侧内部的上下两端,所述主齿轮22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锥形齿轮杆223相互啮合,所述锥形齿轮杆223设有两个,嵌套在安装盒217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传动杆224与安装盒217下方的中部焊接,所述齿牙盘225两端分别与安装盒217的左侧焊接,所述弹簧压力杆226设于安装盒217的左侧与外壳201相连接,所述小双轴传动杆227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转杆205和转轮盘228相互啮合,所述涡轮杆229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涡轮杆229分别与转轮盘228的左右两端相互啮合,所述防逆回装置202包括主转齿轮20201、立杆20202、弧形齿轮20203、阻力接杆20204、卡扣杆20205、固定块20206,所述主转齿轮20201设于立杆20202的下方,所述立杆20202与外壳201的下方垂直连接,所述弧形齿轮20203设于主转齿轮20201的右侧,相互啮合,所述阻力接杆20204设于弧形齿轮20203的左侧,与外壳201相连接,所述卡扣杆20205安装在阻力接杆20204的下方,所述固定块20206设于阻力接杆20204的下方为一体结构,所述驱动转杆205包括安装板20501、套轴杆20502、套轴块20503、涡轮纹20504、活动转盘20505、锥形齿轮20506,所述安装板20501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套轴杆20502设于安装板20501的中部,所述套轴块20503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涡轮纹20504设于套轴杆20502的中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活动转盘20505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套轴杆20502的上下两端,所述锥形齿轮20506的中部嵌套在套轴杆20502的右侧,所述弹簧推压装置219包括固定槽21901、滚轮21902、压杆21903、扣环21904、复位弹簧21905、传动齿轮杆21906、弹簧槽21907,所述固定槽21901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弹簧槽21907的上下两端,所述滚轮21902为圆形结构,设有两个以上,所述滚轮21902均匀等距的嵌套在固定槽21901内部,所述压杆21903安装在弹簧槽21907的左侧,所述扣环21904设于压杆21903右侧的中部,所述复位弹簧21905安装在弹簧槽21907的内部,所述传动齿轮杆21906安装在固定槽21901的下方为一体结构,所述活动弧形齿牙盘225包括立柱杆22501、滑动槽22502、滚珠22503、滑动齿轮22504、滑动杆22505、中轴芯22506、滑动中轴22507、延长转动杆22508、弧形齿轮盘22509,所述立柱杆2250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盒217垂直焊接,所述滑动槽22502设于立柱杆22501的中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滚珠22503设有两个以上,均匀等距的安装在立柱杆22501的左右两端,所述滑动齿轮22504设于立柱杆22501中部的后端,所述滑动杆22505与延长转动杆22508相连接,所述中轴芯22506贯穿延长转动杆22508与滑动杆22505相连接,所述滑动中轴22507设于滑动杆22505后端的中部,所述弧形齿轮盘22509安装在延长转动杆22508的右侧,弹簧压力杆226包括安装块22601、单向传动齿轮22602、自转转轮22603、安装顶杆22604、弹簧套22605、套柱22606,所述安装块22601的中部设有单向传动齿轮2260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自转转轮22603为圆形结构,安装在安装顶杆22604上方的中部,所述弹簧套22605嵌套在套柱22606的外侧,所述套柱22606与安装顶杆22604下方的中部垂直焊接。

当设备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其结构上的外壳下方防逆回装置上的主转齿轮与弧形齿轮相互啮合,然后再通过阻力接杆下方的卡扣杆嵌套在弧形齿轮槽中,通过固定块与固定住卡扣杆的转动,防止逆回,然后再通过转动圆槽与驱动转杆上的套轴杆相互啮合,在活动转盘转动情况下与套轴杆上的涡轮纹啮合转动,使得锥形齿轮可以与活动弧形齿牙盘上的画的齿轮啮合,将滑动杆滑动与延长转动杆上的弧形齿轮盘与主齿轮啮合,使上下两端的锥形齿轮杆可以在安装盒内部配合着滚轮移动,再讲弹簧推压装置上的复位弹簧延长,将压杆向左移动,可进行调整,而弹簧压力杆则可以通过安装块上的单向传动齿轮与自转转轮啮合转动,使安装顶杆上的套杆在弹簧套上进行升降,四角齿轮则可以通过其结构上的连接绳拖动移动齿牙杆与转轮啮合,然后通过涡轮杆架与传动转轮啮合,使得涡轮杆转动,并且带动转轮盘,再通过小双轴传动杆与驱动转杆上的活动转盘啮合。

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设备的升降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使用不便,适用性小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其结构设有驱动控制杆,在使用时,可以控制设备升降的松紧程度,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