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9220发布日期:2018-08-28 23:1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活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臂。



背景技术:

生活中,很多情况下,仅仅依靠人的肢体是无法完成某些事的,如洗澡时抹肥皂、擦背、挠痒等,这些时候,则需要一种辅助工具来帮助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普通一体式延长杆会由于角度不可调而难以使用,甚至不能完全帮助实现自己的目的,因此便需要一种角度可调的夹持臂来辅助日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臂,本装置能够实现对生活用品的夹持,如肥皂、挠痒用具和擦背用具等;且本装置采用两段式结构,具有双形态,当手握力度小的时候,夹持组件能够相对控制组件转动,此为第一形态,这时可以灵活地使用本装置来夹持物品,当手握力度大的时候,夹持组件便相对控制组件静止,此为第二形态,这时可以固定所夹持物品;且本装置从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二形态时会有手感反馈,以便于用户辨识本装置处于何种形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臂,包括手柄、控制组件和夹持组件。

所述的控制组件数量为二,两个控制组件对称布置,控制组件包括外壳、定位片、定位片弹簧、滑块、滑销、推杆、转盘、外伸杆和回位弹簧。

所述的外壳为长方体形薄壁构件,以两个控制组件的对称面所在处为内侧,外壳的靠内一侧的端面中央有一圆形通孔,且外壳的靠外部分的内壁上方有一圆柱槽,用于搭载其余构件。

所述的定位片滑动连接到外壳的圆柱槽内,用于与滑销配合,当滑块运动到最内端时,使滑块被卡在此处。

所述的定位片弹簧位于外壳的圆柱槽内,定位片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外壳的圆柱槽顶部和定位片上,用于抵住定位片,使滑销能够从外壳的圆柱槽中滑出。

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到外壳的内腔中,滑块的中部有一左右方向的圆形通孔,且该滑块的上部有一圆形通孔,用于搭载压盘等构件。

所述的滑销为柱形杆,滑销与滑块上部的圆形通孔滑动连接,且滑销的直径小于外壳的圆柱槽的直径,用于与定位片配合,当滑块运动到最内端时,使滑块被卡在此处。

所述的推杆的靠外一侧为柱形块,该圆柱块外端面有圆角处理,推杆的靠内一侧带有一个矩形块,该矩形块与柱形块之间带有一个球面形过渡段,且推杆通过柔性连杆固定到外壳内腔的靠外一侧内,该推杆与滑块的内腔滑动连接,用于推动滑块和滑销运动。

所述的转盘包括止动盘、卡针和定位簧片;所述的止动盘转动连接到滑块左右方向通孔的靠内一侧上,该止动盘的靠外一侧的端面上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孔,且该止动盘的侧壁中部有一环形槽;所述的卡针的数量等于止动盘孔的数量,卡针滑动连接到止动盘的孔内,且卡针与止动盘的孔的底部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定位簧片共多个,且这些定位簧片的一端均匀固定到滑块左右方向通孔的靠内一侧上,该定位簧片的另一端与止动盘的环形槽接触,当推杆的矩形块推到此处时,能够使矩形块陷入卡针阵列中去,使止动盘停止转动。

所述的外伸杆穿过外壳靠内一侧端面的通孔,并最终同轴连接到转盘的靠内一侧的端面上,用于连接夹持组件。

所述的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外壳靠外一侧的内端面和滑块的靠外一侧的端面上,用于使本装置复位。

所述的手柄连接到外壳上,用于提供手持端。

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夹持臂和约束杆。

所述的夹持臂的数量为二,两个夹持臂对称地、垂直地固定到两个控制组件的外伸杆上,用于夹持物品。

所述的约束杆为中部带有条形槽的矩形板,该约束杆的条形槽与其中一个夹持臂滑动连接,且约束杆的一端固定到另一个夹持臂上,用于使两个夹持臂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手柄呈“y”形,该手柄由两片金属片构成,两片金属片的底端铰接在一个圆盘上,该手柄的末端穿过外壳的条形通槽并插入到推杆的圆环形连接耳上,以便于操作。

优选的,所述的夹持臂的末端雕刻有防滑纹路,以便于夹持物品,防止物品滑落。

优选的,所述滑销的两端经圆角处理,且当滑块运动到最内侧时,滑销与外壳的圆柱槽对齐,以便于滑销卡入外壳的圆柱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止动盘的直径大于推杆靠内一侧的矩形块的高度,以使推杆的矩形块能够卡入卡针阵列中。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臂,能够实现对生活用品的夹持,如肥皂、挠痒用具和擦背用具等。

(2)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臂,采用两段式结构,具有双形态,当手握力度小的时候,夹持组件能够相对控制组件转动,此为第一形态,这时可以灵活地使用本装置来夹持物品,当手握力度大的时候,夹持组件便相对控制组件静止,此为第二形态,这时可以固定所夹持物品。

(3)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臂,处于第一形态时,滑销会卡入定位片所在的圆柱槽内,使得从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二形态时会有手感反馈,以便于用户辨识本装置处于何种形态,且由于滑销卡入定位片处,使得本装置在处于第一形态时,能够减小维持该形态所需的外力,减轻了使用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手柄,2.控制组件,3.夹持组件,21.外壳,22.定位片,23.定位片弹簧,24.滑块,25.滑销,26.推杆,27.转盘,28.外伸杆,29.回位弹簧,31.夹持臂,32.约束杆,271.止动盘,272.卡针,273.定位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臂,包括手柄1、控制组件2和夹持组件3。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控制组件2数量为二,两个控制组件2对称布置,控制组件2包括外壳21、定位片22、定位片弹簧23、滑块24、滑销25、推杆26、转盘27、外伸杆28和回位弹簧29。

所述的外壳21为长方体形薄壁构件,以两个控制组件2的对称面所在处为内侧,外壳21的靠内一侧的端面中央有一圆形通孔,且外壳21的靠外部分的内壁上方有一圆柱槽。

所述的定位片22滑动连接到外壳21的圆柱槽内。

所述的定位片弹簧23位于外壳21的圆柱槽内,定位片弹簧23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外壳21的圆柱槽顶部和定位片22上。

所述的滑块24滑动连接到外壳21的内腔中,滑块24的中部有一左右方向的圆形通孔,且该滑块24的上部有一圆形通孔。

所述的滑销25为柱形杆,滑销25与滑块24上部的圆形通孔滑动连接,且滑销25的直径小于外壳21的圆柱槽的直径,且该滑销25的两端经圆角处理,且当滑块24运动到最内侧时,滑销25与外壳21的圆柱槽对齐。

所述的推杆26的靠外一侧为柱形块,该圆柱块外端面有圆角处理,推杆26的靠内一侧带有一个矩形块,该矩形块与柱形块之间带有一个球面形过渡段,且推杆26通过柔性连杆固定到外壳21内腔的靠外一侧内,该推杆26与滑块24的内腔滑动连接。

所述的转盘27包括止动盘271、卡针272和定位簧片273;所述的止动盘271转动连接到滑块24左右方向通孔的靠内一侧上,该止动盘271的靠外一侧的端面上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孔,且该止动盘271的侧壁中部有一环形槽,且止动盘271的直径大于推杆26靠内一侧的矩形块的高度;所述的卡针272的数量等于止动盘271孔的数量,卡针272滑动连接到止动盘271的孔内,且卡针272与止动盘271的孔的底部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定位簧片273共多个,且这些定位簧片273的一端均匀固定到滑块24左右方向通孔的靠内一侧上,该定位簧片273的另一端与止动盘271的环形槽接触。

所述的外伸杆28穿过外壳21靠内一侧端面的通孔,并最终同轴连接到转盘27的靠内一侧的端面上。

所述的回位弹簧29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外壳21靠外一侧的内端面和滑块24的靠外一侧的端面上。

所述的手柄1连接到外壳21上,该手柄1呈“y”形,该手柄1由两片金属片构成,两片金属片的底端铰接在一起,该手柄1的末端固定到外壳21上。

如图1所示,所述的夹持组件3包括夹持臂31和约束杆32。

所述的夹持臂31的数量为二,两个夹持臂31对称地、垂直地固定到两个控制组件2的外伸杆28上,该夹持臂31的末端雕刻有防滑纹路。

所述的约束杆32为中部带有条形槽的矩形板,该约束杆32的条形槽与其中一个夹持臂31滑动连接,且约束杆32的一端固定到另一个夹持臂31上。

本实施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臂在具体使用时,分两个形态,首先,捏动手柄1,手柄1末端会带动外壳21向内端运动,进而带动夹持臂31夹持物品,继续捏动手柄1,外壳21会继续向内端运动,使得滑块24相对外壳21向外端滑动,由于推杆26的连接杆为柔性连接杆,具有一定的挠度,进而使得推杆26将滑销25推入定位片22所在的圆柱槽内,这时滑块24将被卡在该位置而不能再滑动,此时,处于第一形态,夹持臂31能够相对控制组件2转动;接着,再用力捏动手柄1,滑销25将向外侧运动一段距离而脱离与推杆26接触的位置,进而使得滑销25被推出定位片22所在的圆柱槽内,此时,推杆26内侧的矩形块将推动卡针272阵列中的部分卡针272内陷,进而使推杆26的矩形块嵌入到卡针272阵列中去,由于推杆26固定到外壳21上,只能做伸缩运动而不能转动,故此时转盘27将不再转动,夹持臂31也将停止转动,此时,处于第二形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