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检修工具智能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2866发布日期:2018-09-29 02:3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电力检修工具智能存放装置,属于电力检修以及工具存放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目前技术公用的电力检修设备在使用完直接放入到工具存放装置中,但是其中的热气或者静电没有完全消除掉,静电可能导通到外壳上,导致人们产生轻微的触电,热气残留在设备的内部会对设备进行不必要的消耗,存放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检修工具智能存放装置,以解决目前技术公用的电力检修设备在使用完直接放入到工具存放装置中,但是其中的热气或者静电没有完全消除掉,静电可能导通到外壳上,导致人们产生轻微的触电,热气残留在设备的内部会对设备进行不必要的消耗,存放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力检修工具智能存放装置,其结构包括储存柜、上保护板、通气管、保养安全柜、下保护板、锁环、维修柜门、危险标识牌,所述上保护板通过铆钉固定在储存柜的上方,所述通气管螺纹连接在储存柜的左侧并且互相垂直,所述保养安全柜竖直固定在储存柜的下方并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危险标识牌胶连接在保养安全柜表面的中心,所述锁环通过锁扣扣合在保养安全柜表面的左端并且安设在危险标识牌的左侧,所述下保护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保养安全柜的下方并且与上保护板互相平行,所述保养安全柜设有降温机构、环形减震装置、水循环转换结构、第一启动机组、第二启动机组、加湿结构、双环除静电装置、钢化外壳,所述降温机构镶嵌在钢化外壳内部的右端,所述环形减震装置的右端与降温机构左端的底部互相啮合,所述环形减震装置的外表面贴合在钢化外壳内部的左端,所述水循环转换结构传动连接在降温机构左端的中段,所述第一启动机组垂直固定在水循环转换结构的上方,所述第二启动机组位于水循环转换结构的左上角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启动机组与第一启动机组传动连接,所述加湿结构安设在第一启动机组、第二启动机组的中间,所述加湿结构与第一启动机组机械连接,所述双环除静电装置活动连接在第一启动机组、第二启动机组、加湿结构的上方并且与钢化外壳活动连接,所述钢化外壳电焊在储存柜的下方。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降温机构由外接电机、第一传动杆、一号锥齿轮、第二传动杆、螺纹柱、第一提杆、第一小齿轮、降温柱、弹簧伸缩柱、第二提杆、第二小齿轮组成,所述外接电机嵌在钢化外壳的右下角,所述第一传动杆机械连接在外接电机的上方并且互相垂直,所述一号锥齿轮环绕连接在第一传动杆中段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传动杆垂直焊接在一号锥齿轮的上方,所述螺纹柱电焊在第二传动杆的顶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在螺纹柱的右侧,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在螺纹柱的左侧,所述第一提杆的底部与第一小齿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提杆的顶部与降温柱的右下角机械连接,所述第二提杆与降温柱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提杆的底部与第二小齿轮活动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柱嵌在降温柱的内部并且与螺纹柱互相垂直,所述螺纹柱位于第一启动机组的左侧,所述降温柱安装在双环除静电装置的右侧,所述一号锥齿轮的左端与环形减震装置互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杆传动连接在水循环转换结构的右端。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环形减震装置由二号锥齿轮、第一传递杆、第一传递轮、第二传递轮、第二传递杆、第一正交锥齿轮副、联动杆、减压腔、第二正交锥齿轮副、齿柱、第一液压油缸、推动臂、垂直杆、联动齿轮、第二液压油缸、第三液压油缸组成,所述二号锥齿轮啮合在一号锥齿轮的左侧,所述第一传递杆电焊在二号锥齿轮的左侧,所述第一传递轮嵌套在第一传递杆的左端,所述第二传递轮啮合在第一传递轮的下方,所述第二传递杆垂直焊接在第二传递轮的下方,所述锥齿轮副的顶部与第二传递杆焊接在一起,所述联动杆过盈配合在第一正交锥齿轮副的左侧,所述第二正交锥齿轮副嵌套在联动杆从左往右七分之一的外表面,所述减压腔活动连接在联动杆的左侧并且位于第二正交锥齿轮副的左侧,所述垂直杆垂直固定在第二正交锥齿轮副的上方,所述齿柱环绕在垂直杆底部的外表面,所述联动齿轮啮合在齿柱的右侧,所述第一液压油缸位于齿柱的左侧并且与钢化外壳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嵌在垂直杆中段的外表面,所述第三液压油缸平行在第二液压油缸的上方并且与垂直杆活动连接,所述环形减震装置环绕在水循环转换结构底部的外表面,所述垂直杆位于第二启动机组、双环除静电装置的左侧。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水循环转换结构由拉动带、大滚轮、小滚轮、传输带、水轮、水循环箱、加压杆、l型压力腔、推动杆、滑索、限位腔、折叠臂、竖直齿板、接板组成,所述大滚轮通过拉动带与第二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小滚轮活动连接在大滚轮的内部,所述小滚轮通过传输带与水轮传动连接,所述水循环箱笼罩在水轮的外表面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加压杆插嵌在水循环箱的左下角,所述l型压力腔装设在加压杆的左下角,所述推动杆滑动连接在l型压力腔的左上角,所述推动杆的顶部与滑索的底部铰接,所述滑索滑动连接在限位腔的内部,所述限位腔的右端与水循环箱钉连接,所述折叠臂的底部与滑索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折叠臂的顶部与竖直齿板铰接,所述竖直齿板贴合在接板的左侧并且采用滑动连接,所述接板垂直固定在水循环箱的上方,所述竖直齿板与第二启动机组活动连接,所述接板电焊在第一启动机组的下方。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启动机组由滑动齿板、扇形齿臂、小防护架、弹簧、贴合杆、支撑杆、斜向套管、双向滑动柱、大齿轮、皮带组成,所述滑动齿板滑动连接在接板的上方,所述弹簧水平固定在滑动齿板的右侧,所述贴合杆通过螺钉固定在接板的右侧,所述扇形齿臂活动连接在小防护架的左端,所述小防护架焊接在贴合杆的左侧,所述支撑杆垂直焊接在贴合杆的右端,所述斜向套管呈四十五度钉连接在支撑杆的上方,所述双向滑动柱嵌套在斜向套管的外表面,所述大齿轮啮合在双向滑动柱的上方,所述大齿轮通过皮带与双环除静电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双向滑动柱活动连接在加湿结构的右下角,所述滑动齿板位于第二启动机组的右端。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启动机组由扣合环、递进齿轮、顶杆、斜推杆、行星齿轮、内齿轮、t型固定座、连接带组成,所述扣合环扣合在递进齿轮的表面,所述递进齿轮啮合在竖直齿板的左上角,所述斜推杆活动连接在扣合环的右上方,所述顶杆机械连接在递进齿轮的表面,所述顶杆的顶部与行星齿轮扣合在一起,所述行星齿轮啮合在行星齿轮的内侧,所述t型固定座垂直固定在内齿轮的右侧,所述内齿轮通过连接带与双环除静电装置传动连接,所述t型固定座位于加湿结构的左侧。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加湿结构由加湿机、开关闸门、启动杆、出气头、启动电机组成,所述加湿机垂直固定在钢化外壳内部的中段,所述开关闸门机械连接在加湿机内部的顶部,所述出气头螺纹连接在加湿机的上方,所述启动电机位于出气头的下方并且与加湿机电连接,所述启动杆垂直固定在启动电机的右侧并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与双向滑动柱活动连接,所述出气头位于双环除静电装置的下方。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双环除静电装置由第一带轮、连杆、静电消除器、第一尖端、第二尖端、卡座、链条、接地器、击打杆、第二带轮组成,所述第一带轮传动连接在大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一带轮通过链条与第二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通过击打杆与接地器机械连接,所述接地器电焊在钢化外壳内部的顶部,所述静电消除器安设在接地器的右侧,所述第一尖端垂直固定在静电消除器的上方,所述第二尖端平行在第一尖端的左侧,所述第一带轮通过连杆与静电消除器机械连接,所述卡座环绕在连杆中段的外表面。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电力检修工具智能存放装置,当需要存放电力检修设备时,将储存柜打开,将设备存放进去,再启动外接电机,使第一传动杆、一号锥齿轮、第二传动杆、螺纹柱转动,其中螺纹柱啮合到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将第一提杆、第二提杆推出,降温柱被顶出弹簧伸缩柱,被螺纹柱带动旋转,对储存柜进行降温;

一号锥齿轮转动时啮合到二号锥齿轮,让第一传递杆、第一传递轮、第二传递轮、第二传递杆、第一正交锥齿轮副、联动杆、减压腔、第二正交锥齿轮副、垂直杆依次转动起来,带动齿柱向上运动,啮合到联动齿轮,将推动臂推出,使推动臂在第一液压油缸做往复活塞运动,第二液压油缸、第三液压油缸同理可得,对设备的外壁进行减震,减少外界的冲击;

拉动带转动时会带动大滚轮、小滚轮、传输带、水轮旋转,搅动水循环箱的水,对加压杆施加压力,通过l型压力腔的限制将推动杆、滑索推出,让折叠臂将竖直齿板顶升,啮合到递进齿轮,此时动力分为两环,第一环为递进齿轮将顶杆、行星齿轮提升,让内齿轮通过连接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将击打杆推出,激活接地器,将装置内部的静电导通掉,但可能无法全部导掉;

第二环动力为扣合环将斜推杆推出,推动滑动齿板,啮合到扇形齿臂,让双向滑动柱沿着斜向套管上升,此时不仅能启动启动杆,让启动电机带动加湿机工作,使设备的底部保持湿润,静电不容易产生,并且能啮合到大齿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带轮,将连杆推出,将静电消除器启动,使第一尖端、第二尖端碰在一起,放电将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同时经过降温柱的风扇将大量正负离子,吹到储存柜上,使储存柜表面不会存在静电。

本发明一种电力检修工具智能存放装置,通过设有的保养安全柜,不仅能够对存放在装置内的检修设备进行降温,并且能够消除装置内的静电,保证绝对的安全,在对设备进行保存的同时进行保养,提高装置的存放效果,内置的液压减震装置更能防止在运输的途中造成机械部件的偏移,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力检修工具智能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保养安全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保养安全柜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保养安全柜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储存柜-1、上保护板-2、通气管-3、保养安全柜-4、下保护板-5、锁环-6、维修柜门-7、危险标识牌-8、降温机构-41、环形减震装置-42、水循环转换结构-43、第一启动机组-44、第二启动机组-45、加湿结构-46、双环除静电装置-47、钢化外壳-48、外接电机-411、第一传动杆-412、一号锥齿轮-413、第二传动杆-414、螺纹柱-415、第一提杆-416、第一小齿轮-417、降温柱-418、弹簧伸缩柱-419、第二提杆-4110、第二小齿轮-4111、二号锥齿轮-421、第一传递杆-422、第一传递轮-423、第二传递轮-424、第二传递杆-425、第一正交锥齿轮副-426、联动杆-427、减压腔-428、第二正交锥齿轮副-429、齿柱-4210、第一液压油缸-4211、推动臂-4212、垂直杆-4213、联动齿轮-4214、第二液压油缸-4215、第三液压油缸-4216、拉动带-431、大滚轮-432、小滚轮-433、传输带-434、水轮-435、水循环箱-436、加压杆-437、l型压力腔-438、推动杆-439、滑索-4310、限位腔-4311、折叠臂-4312、竖直齿板-4313、接板-4314、滑动齿板-441、扇形齿臂-442、小防护架-443、弹簧-444、贴合杆-445、支撑杆-446、斜向套管-447、双向滑动柱-448、大齿轮-449、皮带-4410、扣合环-451、递进齿轮-452、顶杆-453、斜推杆-454、行星齿轮-455、内齿轮-456、t型固定座-457、连接带-458、加湿机-461、开关闸门-462、启动杆-463、出气头-464、启动电机-465、第一带轮-471、连杆-472、静电消除器-473、第一尖端-474、第二尖端-475、卡座-476、链条-477、接地器-478、击打杆-479、第二带轮-47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检修工具智能存放装置:其结构包括储存柜1、上保护板2、通气管3、保养安全柜4、下保护板5、锁环6、维修柜门7、危险标识牌8,所述上保护板2通过铆钉固定在储存柜1的上方,所述通气管3螺纹连接在储存柜1的左侧并且互相垂直,所述保养安全柜4竖直固定在储存柜1的下方并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危险标识牌8胶连接在保养安全柜4表面的中心,所述锁环6通过锁扣扣合在保养安全柜4表面的左端并且安设在危险标识牌8的左侧,所述下保护板5通过螺钉固定在保养安全柜4的下方并且与上保护板2互相平行,所述保养安全柜4设有降温机构41、环形减震装置42、水循环转换结构43、第一启动机组44、第二启动机组45、加湿结构46、双环除静电装置47、钢化外壳48,所述降温机构41镶嵌在钢化外壳48内部的右端,所述环形减震装置42的右端与降温机构41左端的底部互相啮合,所述环形减震装置42的外表面贴合在钢化外壳48内部的左端,所述水循环转换结构43传动连接在降温机构41左端的中段,所述第一启动机组44垂直固定在水循环转换结构43的上方,所述第二启动机组45位于水循环转换结构43的左上角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启动机组45与第一启动机组44传动连接,所述加湿结构46安设在第一启动机组44、第二启动机组45的中间,所述加湿结构46与第一启动机组44机械连接,所述双环除静电装置47活动连接在第一启动机组44、第二启动机组45、加湿结构46的上方并且与钢化外壳48活动连接,所述钢化外壳48电焊在储存柜1的下方,所述降温机构41由外接电机411、第一传动杆412、一号锥齿轮413、第二传动杆414、螺纹柱415、第一提杆416、第一小齿轮417、降温柱418、弹簧伸缩柱419、第二提杆4110、第二小齿轮4111组成,所述外接电机411嵌在钢化外壳48的右下角,所述第一传动杆412机械连接在外接电机411的上方并且互相垂直,所述一号锥齿轮413环绕连接在第一传动杆412中段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传动杆414垂直焊接在一号锥齿轮413的上方,所述螺纹柱415电焊在第二传动杆414的顶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第一小齿轮417啮合在螺纹柱415的右侧,所述第二小齿轮4111啮合在螺纹柱415的左侧,所述第一提杆416的底部与第一小齿轮417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提杆416的顶部与降温柱418的右下角机械连接,所述第二提杆4110与降温柱418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提杆4110的底部与第二小齿轮4111活动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柱419嵌在降温柱418的内部并且与螺纹柱415互相垂直,所述螺纹柱415位于第一启动机组44的左侧,所述降温柱418安装在双环除静电装置47的右侧,所述一号锥齿轮413的左端与环形减震装置42互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杆414传动连接在水循环转换结构43的右端,所述环形减震装置42由二号锥齿轮421、第一传递杆422、第一传递轮423、第二传递轮424、第二传递杆425、第一正交锥齿轮副426、联动杆427、减压腔428、第二正交锥齿轮副429、齿柱4210、第一液压油缸4211、推动臂4212、垂直杆4213、联动齿轮4214、第二液压油缸4215、第三液压油缸4216组成,所述二号锥齿轮421啮合在一号锥齿轮413的左侧,所述第一传递杆422电焊在二号锥齿轮421的左侧,所述第一传递轮423嵌套在第一传递杆422的左端,所述第二传递轮424啮合在第一传递轮423的下方,所述第二传递杆425垂直焊接在第二传递轮424的下方,所述锥齿轮副426的顶部与第二传递杆425焊接在一起,所述联动杆427过盈配合在第一正交锥齿轮副426的左侧,所述第二正交锥齿轮副429嵌套在联动杆427从左往右七分之一的外表面,所述减压腔428活动连接在联动杆427的左侧并且位于第二正交锥齿轮副429的左侧,所述垂直杆4213垂直固定在第二正交锥齿轮副429的上方,所述齿柱4210环绕在垂直杆4213底部的外表面,所述联动齿轮4214啮合在齿柱4210的右侧,所述第一液压油缸4211位于齿柱4210的左侧并且与钢化外壳48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液压油缸4215嵌在垂直杆4213中段的外表面,所述第三液压油缸4216平行在第二液压油缸4215的上方并且与垂直杆4213活动连接,所述环形减震装置42环绕在水循环转换结构43底部的外表面,所述垂直杆4213位于第二启动机组45、双环除静电装置47的左侧,所述水循环转换结构43由拉动带431、大滚轮432、小滚轮433、传输带434、水轮435、水循环箱436、加压杆437、l型压力腔438、推动杆439、滑索4310、限位腔4311、折叠臂4312、竖直齿板4313、接板4314组成,所述大滚轮432通过拉动带431与第二传动杆414传动连接,所述小滚轮433活动连接在大滚轮432的内部,所述小滚轮433通过传输带434与水轮435传动连接,所述水循环箱436笼罩在水轮435的外表面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加压杆437插嵌在水循环箱436的左下角,所述l型压力腔438装设在加压杆437的左下角,所述推动杆439滑动连接在l型压力腔438的左上角,所述推动杆439的顶部与滑索4310的底部铰接,所述滑索4310滑动连接在限位腔4311的内部,所述限位腔4311的右端与水循环箱436钉连接,所述折叠臂4312的底部与滑索4310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折叠臂4312的顶部与竖直齿板4313铰接,所述竖直齿板4313贴合在接板4314的左侧并且采用滑动连接,所述接板4314垂直固定在水循环箱436的上方,所述竖直齿板4313与第二启动机组45活动连接,所述接板4314电焊在第一启动机组44的下方,所述第一启动机组44由滑动齿板441、扇形齿臂442、小防护架443、弹簧444、贴合杆445、支撑杆446、斜向套管447、双向滑动柱448、大齿轮449、皮带4410组成,所述滑动齿板441滑动连接在接板4314的上方,所述弹簧444水平固定在滑动齿板441的右侧,所述贴合杆445通过螺钉固定在接板4314的右侧,所述扇形齿臂442活动连接在小防护架443的左端,所述小防护架443焊接在贴合杆445的左侧,所述支撑杆446垂直焊接在贴合杆445的右端,所述斜向套管447呈四十五度钉连接在支撑杆446的上方,所述双向滑动柱448嵌套在斜向套管447的外表面,所述大齿轮449啮合在双向滑动柱448的上方,所述大齿轮449通过皮带4410与双环除静电装置47传动连接,所述双向滑动柱448活动连接在加湿结构46的右下角,所述滑动齿板441位于第二启动机组45的右端,所述第二启动机组45由扣合环451、递进齿轮452、顶杆453、斜推杆454、行星齿轮455、内齿轮456、t型固定座457、连接带458组成,所述扣合环451扣合在递进齿轮452的表面,所述递进齿轮452啮合在竖直齿板4313的左上角,所述斜推杆454活动连接在扣合环451的右上方,所述顶杆453机械连接在递进齿轮452的表面,所述顶杆453的顶部与行星齿轮455扣合在一起,所述行星齿轮455啮合在行星齿轮455的内侧,所述t型固定座457垂直固定在内齿轮456的右侧,所述内齿轮456通过连接带458与双环除静电装置47传动连接,所述t型固定座457位于加湿结构46的左侧,所述加湿结构46由加湿机461、开关闸门462、启动杆463、出气头464、启动电机465组成,所述加湿机461垂直固定在钢化外壳48内部的中段,所述开关闸门462机械连接在加湿机461内部的顶部,所述出气头464螺纹连接在加湿机461的上方,所述启动电机465位于出气头464的下方并且与加湿机461电连接,所述启动杆463垂直固定在启动电机465的右侧并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与双向滑动柱448活动连接,所述出气头464位于双环除静电装置47的下方,所述双环除静电装置47由第一带轮471、连杆472、静电消除器473、第一尖端474、第二尖端475、卡座476、链条477、接地器478、击打杆479、第二带轮4710组成,所述第一带轮471传动连接在大齿轮449的上方,所述第一带轮471通过链条477与第二带轮47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4710通过击打杆479与接地器478机械连接,所述接地器478电焊在钢化外壳48内部的顶部,所述静电消除器473安设在接地器478的右侧,所述第一尖端474垂直固定在静电消除器473的上方,所述第二尖端475平行在第一尖端474的左侧,所述第一带轮471通过连杆472与静电消除器473机械连接,所述卡座476环绕在连杆472中段的外表面。

当需要存放电力检修设备时,将储存柜1打开,将设备存放进去,再启动外接电机411,使第一传动杆412、一号锥齿轮413、第二传动杆414、螺纹柱415转动,其中螺纹柱415啮合到第一小齿轮417、第二小齿轮4111,将第一提杆416、第二提杆4110推出,降温柱418被顶出弹簧伸缩柱419,被螺纹柱415带动旋转,对储存柜1进行降温;

一号锥齿轮413转动时啮合到二号锥齿轮421,让第一传递杆422、第一传递轮423、第二传递轮424、第二传递杆425、第一正交锥齿轮副426、联动杆427、减压腔428、第二正交锥齿轮副429、垂直杆4213依次转动起来,带动齿柱4210向上运动,啮合到联动齿轮4214,将推动臂4212推出,使推动臂4212在第一液压油缸4211做往复活塞运动,第二液压油缸4215、第三液压油缸4216同理可得,对设备的外壁进行减震,减少外界的冲击;

拉动带431转动时会带动大滚轮432、小滚轮433、传输带434、水轮435旋转,搅动水循环箱436的水,对加压杆437施加压力,通过l型压力腔438的限制将推动杆439、滑索4310推出,让折叠臂4312将竖直齿板4313顶升,啮合到递进齿轮452,此时动力分为两环,第一环为递进齿轮452将顶杆453、行星齿轮455提升,让内齿轮456通过连接带458带动第二带轮4710转动,第二带轮4710将击打杆479推出,激活接地器478,将装置内部的静电导通掉,但可能无法全部导掉;

第二环动力为扣合环451将斜推杆454推出,推动滑动齿板441,啮合到扇形齿臂442,让双向滑动柱448沿着斜向套管447上升,此时不仅能启动启动杆463,让启动电机465带动加湿机461工作,使设备的底部保持湿润,静电不容易产生,并且能啮合到大齿轮449,通过皮带4410带动第一带轮471,将连杆472推出,将静电消除器473启动,使第一尖端474、第二尖端475碰在一起,放电将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同时经过降温柱418的风扇将大量正负离子,吹到储存柜1上,使储存柜1表面不会存在静电。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不仅能够对存放在装置内的检修设备进行降温,并且能够消除装置内的静电,保证绝对的安全,在对设备进行保存的同时进行保养,提高装置的存放效果,内置的液压减震装置更能防止在运输的途中造成机械部件的偏移,提高整体的安全性,以此来解决目前技术公用的电力检修设备在使用完直接放入到工具存放装置中,但是其中的热气或者静电没有完全消除掉,静电可能导通到外壳上,导致人们产生轻微的触电,热气残留在设备的内部会对设备进行不必要的消耗,存放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