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窗的新型电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0436发布日期:2018-08-28 22:2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窗的新型电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气流窗、百叶窗的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325498.4公开一种通风防晒百叶玻璃窗,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三棱镜、平板玻璃、转轴、增反膜、窗框和拉绳,所述的三棱镜为直角三棱镜,另外两个角分别为40度和50度,所述的40度角对边平面上贴有增反膜,40度角的顶角位置设有一条水平的转轴,转轴下部设有平板玻璃与三棱镜固定连接;所述的三棱镜与平板玻璃通过转轴与窗框的两个侧壁活动连接,窗框内自上而下密集排列至少三组三棱镜形成百叶窗结构。所述的三棱镜在拉绳的控制下绕转轴进行转动。所述的三棱镜的顶部平面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填充上组平板玻璃与下组三棱镜之间的缝隙。

该发明与市场上其他气流窗、百叶窗的结构类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需操作者进行手动操作,操作繁琐不便,实用性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对气流窗的遥控甚至是远程遥控电动形式的开合操作,结构新颖合理,操作灵活方便,实用性强的气流窗的新型电动控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流窗的新型电动控制装置,包括对气流窗进行直接开合驱动的驱动齿条,与驱动齿条相配合进行驱动的涡轮,对涡轮进行驱动的蜗杆,对蜗杆进行驱动的电机,对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接收无线控制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的无线信号接收器,以及罩设于涡轮、蜗杆、电机和控制器外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侧设有对所述驱动齿条进行导向的导向轨,所述防护罩形成有供所述驱动齿条伸出的通口。

所述驱动齿条具有与所述涡轮相对应的第一斜齿纹,所述第一斜齿纹包括多个相平行且与所述驱动齿条延伸方向方向的夹角为锐角的斜齿;所述涡轮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齿纹相配合的第二斜齿纹,所述蜗杆具有与所述第二斜齿纹相配合的第三斜齿纹。

所述防护罩为长方体状,包括处于上侧的上侧壁、处于下侧的下侧壁、处于前侧的前侧壁、处于后侧的后侧壁、处于左侧的左侧壁和处于右侧的右侧壁;所述驱动齿条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右侧壁平行对应,所述导向轨设于所述右侧壁的内侧;所述涡轮通过水平转轴与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枢接在一起,所述水平转轴与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相垂直;所述涡轮具有朝向所述右侧壁的驱动侧和朝向所述左侧壁的被驱动侧,所述驱动齿条处于所述驱动侧,所述蜗杆处于所述被驱动侧。

所述蜗杆通过竖向转轴与所述上侧壁枢接在一起,所述竖向转轴与所述上侧壁相垂直,所述蜗杆与所述左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气流窗的新型电动控制装置,突破传统气流窗控制装置的构造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可用遥控器或手机等遥控装置发射无线控制信号给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无线控制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对蜗杆进行转动驱动,蜗杆对涡轮进行转动驱动,进而涡轮带动驱动齿条进行进退移动,实现驱动齿条对气流窗进行张开或闭合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气流窗的新型电动控制装置,其可实现对气流窗的遥控甚至是远程遥控电动形式的开合操作,结构新颖合理,操作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驱动齿条 11-第一斜齿纹

2-涡轮 21-第二斜齿纹 22-水平转轴

3-蜗杆 31-第三斜齿纹

4-电机 5-控制器 6-无线信号接收器

71-导向轨 72-通口 73-上侧壁 74-下侧壁 75-前侧壁 76-左侧壁 77-右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流窗的新型电动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对气流窗进行直接开合驱动的驱动齿条1,与驱动齿条1相配合进行驱动的涡轮2,对涡轮2进行驱动的蜗杆3,对蜗杆3进行驱动的电机4,对电机4进行控制的控制器5,接收无线控制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5的无线信号接收器6,以及罩设于涡轮2、蜗杆3、电机4和控制器5外的防护罩;防护罩的内侧设有对驱动齿条1进行导向的导向轨71,防护罩形成有供驱动齿条1伸出的通口72。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可用遥控器或手机等遥控装置发射无线控制信号给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信号接收器6接收无线控制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5,控制器5控制电机4对蜗杆3进行转动驱动,蜗杆3对涡轮2进行转动驱动,进而涡轮2带动驱动齿条1进行进退移动,实现驱动齿条1对气流窗进行张开或闭合驱动。具体是操作者可在手机上下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控制的控制app软件,即可通过手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遥控控制。

具体结构可为,本实用新型还配合有电池或与市电连接的导线。

具体结构可为,无线信号接收器6具有伸出防护罩外的无线信号接收端。

具体结构可为,电机4配设有减速器,且电机4、减速器、控制器5和无线信号接收器6均设置在下侧壁74上。

具体结构可为,驱动齿条1的上端穿过通口72,更具体地,防护罩外覆设有弹性防水层,弹性防水层具有供驱动齿条1穿过的通孔,通孔与驱动齿条1密封接触在一起。此结构可确保防护罩的密封防水性能。

优选地,驱动齿条1具有与涡轮2相对应的第一斜齿纹11,第一斜齿纹11包括多个相平行且与驱动齿条1延伸方向方向的夹角为锐角的斜齿;涡轮2具有与第一斜齿纹11相配合的第二斜齿纹21,蜗杆3具有与第二斜齿纹21相配合的第三斜齿纹31。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蜗杆3转动时通过第三斜齿纹31与第二斜齿纹21相配合对涡轮2进行转动驱动,涡轮2通过第二斜齿纹21与第一斜齿纹11相配合对驱动齿条1进行进退驱动。

优选地,防护罩为长方体状,包括处于上侧的上侧壁73、处于下侧的下侧壁74、处于前侧的前侧壁75、处于后侧的后侧壁、处于左侧的左侧壁76和处于右侧的右侧壁77;驱动齿条1竖向设置并与右侧壁77平行对应,导向轨71设于右侧壁77的内侧;涡轮2通过水平转轴22与前侧壁75和后侧壁枢接在一起,水平转轴22与前侧壁75和后侧壁相垂直;涡轮2具有朝向右侧壁77的驱动侧和朝向左侧壁76的被驱动侧,驱动齿条1处于驱动侧,蜗杆3处于被驱动侧。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蜗杆3和驱动齿条1处于涡轮2的不同侧,各自动作顺畅稳定互不干扰,且驱动齿条1可依靠导向轨71的导向和支撑进行稳定顺畅的进退动作。

优选地,蜗杆3通过竖向转轴与上侧壁73枢接在一起,竖向转轴与上侧壁73相垂直,蜗杆3与左侧壁76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可确保蜗杆3不受左侧壁76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