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盖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7368发布日期:2018-09-07 22:1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翻盖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厨房家电中,越来越多的新款产品设计中有翻盖机构,比如油烟机、集成灶。普通常见的翻盖通过电机、丝杆等部件,形成一个驱动装置,电机启动驱动丝杆的伸缩带动连杆部件将顶起和收回。这种简单的驱动装置,精准度和稳定度较低,而部件上的损坏率高,维持更换频繁,因此,本发明人针对行业内缺乏高精准的驱动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盖驱动装置,结构紧凑,翻转稳定度好,强度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翻盖驱动装置,包括基座,支承板一、支承板二、电机、齿轮、齿轮板、转轴、连杆、翻板座;位于基座上的支承板一和支承板二之间支承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连杆,连杆末端带有与翻板连接的翻板座;同时安装在转轴上的齿轮板与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

所述的齿轮板为扇形齿轮,外缘的齿形部与齿轮啮合连接;在扇形齿轮本体上开设有环形槽,支承板二上具有突起的并限位在环形槽内的凸柱。

所述的齿轮板套在转轴上,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所述的转轴带有防转的切平面。

所述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支承板一、支承板二上,同时转轴两个端部轴向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的连杆的一端绕转轴一圈,保留调节缝隙,并通过螺栓将其夹固在转轴上。

所述的连杆为带有90°-120°弯角的连杆,弯角将连杆分成靠近转轴的短臂和与外部连接的长臂。

所述的翻板座包括带有长槽的座体,座体下表面固定安装磁钢。

所述的基座上对应连杆的位置处具有让位槽一,让位槽一与连杆的接触面为斜面。

所述的基座上对应齿轮板的位置处具有让位槽二,让位槽二的内边具有突起的挡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紧凑型的齿轮啮合传动,驱动方式稳定可靠。在齿形板上开设环形槽和凸柱配合,凸柱在环形槽内顺畅移动,可以确保齿形板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中转轴上带有防转的切平面,有效防止连杆的圆周滑动,同时,在转轴端部采用螺栓轴向固定,使得转轴在轴向方向不产生松动位移。

3、本实用新型在连杆的端部,绕转轴一圈,通过螺栓将其夹固在转轴,且有缝隙可以调节连杆固定位置的松紧度。翻板座与连杆末端的固定方式也不是硬性连接,而是采用长槽的结构,给连接处一个灵活移动适应角度的空间,令翻板座连接的翻板角度自然,开合角度顺畅。

4、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上具有让位槽一和让位槽二,分别使得连杆和齿轮板转动到底时能相互抵靠借力,使得齿轮板上的齿形和电机上安装的齿轮相互摩擦小,减小磨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基座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转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连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阐述。

一种翻盖驱动装置,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基座1、支承板一2、支承板二3、电机4、齿轮5、齿轮板6、转轴7、连杆8、翻板座9。

基座1是一块安装座板,主要用于安装固定到产品上,同时也是承载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基础板。相互平行的支承板一2和支承板二3位于基座1上,转轴7支承在支承板一2和支承板二3之间。转轴7上安装有连杆8和齿轮板6,本实施例中电机4支承在支承板二3的外侧面,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支承板二3,然后上面安装有齿轮5,齿轮5和齿轮板6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对各个部件都做了巧妙的设计,首先如图3所示,转轴7在轴向和圆周方向都有防转设计。转轴7沿轴向平面剖切,形成一个切平面71,这样安装在转轴7上的连杆8和齿轮板6形状都与其相配,这样有效防止连杆8和齿轮板6的圆周方向的转动偏移。

本实施例中转轴7的两端套有轴承72,同时转轴7端头部位向内形成螺纹孔,外部的螺栓73拧固在转轴7的端部,这样可以将转轴7两个在支承板一2和支承板二3上不会轴向移动,更加可靠。

齿轮板6是一个大致成扇形的板体,外边缘形成齿形部61,齿形部61的形状和尺寸与齿轮5相配,齿轮5和齿轮板6啮合。同时为了确保在传动的稳定性,在齿轮板6的板体上设置一道环形槽62,环形槽62的槽体形状与齿轮板6的转动轨迹相符合。在支承板二3的内侧面上形成一个凸柱31,这个凸柱31套入限位环形槽62内。齿轮板6的上套在转轴7的部件上安装有径向的紧固螺栓63,方便固定。

连杆8的一端套在转轴7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杆8首端绕转轴7一圈,但同时保留一条调节缝隙81,螺栓82穿过连杆8首端和与首端相靠的杆体,进行夹固,这样只要调节螺栓82的松紧度,就可以调节连杆8和连杆套接咬合度的松紧度。

连杆8下部不是笔直杆件,是向外带有弯角A的杆件,这个角度与本实用新型驱动的翻板开合度有关,同时也可以避开开启时与翻板或者其他板体的接触。本实施例中一般这个弯角A为90°-120°,且以弯角A将连杆8分成短臂83和长臂84,短臂83是靠近转轴7,长臂84与外部连接部分。

翻板座9是连接在连杆8长臂84的末端,主要用于与外部翻板的连接。翻板座9的座体上才有长槽91,连杆8有部件穿套在长槽91内,使得翻板座9不是与连杆8硬性连接,是具有一定自我调整的行程和角度,因此这样结构的翻板座9和翻板之间在开合过程中角度十分自然和顺畅。翻板座9的座体下方固定安装有磁钢92,磁钢92用于与翻板的磁性连接。

为了分担本实用新型中连杆8受力强度、齿轮5和齿轮板6啮合传动的强度,在基座1上对应连杆8处具有让位槽一11,让位槽一11的截面形成一个斜切面,与连杆8转动到底时相接触抵靠,分散连杆8受力强度。同时在基座1上对应齿轮板6的位置处具有让位槽二12,让位槽二12的内边具有突起的挡条13。齿轮板6转动到底时抵靠在挡条13上,这样将齿轮5和齿轮板6之间的磨损力度分散在挡条13和齿轮板6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基座1通过安装孔14固定在产品上,然后电机4通上电源,启动工作时,齿轮5转动,通过齿轮板6传动到转轴7上,带动转动7上的连杆8转动,连杆8的末端翻板座9推动翻盖翻动,关闭时,电机4反转即可。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所做出若干其他简单替换和改动,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