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1348发布日期:2018-10-30 21:3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锁的钥匙筒的卡合结构为一体式的结构,不方便进行拆卸,而且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可以方便进行拆卸,而且安装方便,以及钥匙筒安装在盖板上可左右滑动一定距离,此结构的特点在于通过搭接方式实现钥匙的上下左右活动空间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包括:

滑块内齿轮,所述滑块内齿轮内侧连接有一盖板,所述盖板内侧连接有一钥匙筒,所述滑块内齿轮内侧安装有若干个凸台结构,所述盖板上端安装有若干个凹槽结构,所述盖板上端的凹槽结构与所述滑块内齿轮内侧的凸台结构进行卡合,所述钥匙筒安装有一限位挡板,所述钥匙筒可以在所述盖板内侧进行左右滑动,所述盖板可以沿着所述凸台结构进行上下滑动。

上述的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其中,所述凹槽结构包括位于两侧和一端的挡片,用于对所述凸台结构进行限位。

上述的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其中,所述滑块内齿轮内侧安装有四个凸台结构。

上述的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其中,所述盖板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钥匙筒的容纳空间,所述钥匙筒可以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进行左右滑动。

上述的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其中,所述凸台结构的突出部的长度为1cm,宽度为0.5cm,所述凹槽结构的长度为1.5cm,宽度为0.7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单、低成本的用于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可以方便进行拆卸,而且安装方便,以及钥匙筒安装在盖板上可左右滑动一定距离,此结构的特点在于通过搭接方式实现钥匙的上下左右活动空间距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的使用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中盖板和钥匙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钥匙筒的卡合结构,包括:

滑块内齿轮1,滑块内齿轮1内侧连接有一盖板2,盖板2内侧连接有一钥匙筒3,滑块内齿轮1内侧安装有若干个凸台结构4,盖板2上端安装有若干个凹槽结构5,盖板2上端的凹槽结构5与滑块内齿轮1内侧的凸台结构4进行卡合,钥匙筒3安装有一限位挡板6,钥匙筒3可以在盖板2内侧进行左右和上下滑动,盖板2可以沿着凸台结构4进行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钥匙筒3安装有一限位挡板6可以用于限制钥匙筒3向门锁的方向移动,以及通过凸台结构4可以用于对盖板2的卡合,可以方便进行拆卸,而且安装方便,以及钥匙筒安装在盖板上可左右和上下滑动一定距离,此结构的特点在于通过搭接方式实现钥匙的上下左右活动空间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凹槽结构5包括位于两侧和一端的挡片7,用于对凸台结构4进行卡合和限位,而且可以对盖板2进行限位和卡合。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滑块内齿轮1内侧安装有四个凸台结构4,参照图2所示,通过设有四个凸台结构4,其中间隔的2个凸台结构4之间的连线的中点为滑块内齿轮1圆心,通过设有四个凸台结构4,可以用于左开门和右开门不同角度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盖板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钥匙筒的容纳空间,钥匙筒可以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进行左右滑动,以及上下滑动,其中上下的滑动距离小于限位挡板6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凸台结构的突出部的长度为1cm(图1中标记的a),宽度为0.5cm,凹槽结构的长度为1.5cm(图1中标记的b),宽度为0.7cm,可以满足盖板可以向上或者向下滑动0.5cm,左右滑动0.2cm,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门锁安装要求,实用性更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