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鳞翅目养虫盒打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2766发布日期:2018-10-19 23:0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鳞翅目养虫盒打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蝇科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属于昆虫饲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鳞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大目昆虫,约有20多万种,分布于世界各国,中国已知约有8000余种。鳞翅目昆虫中大多数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为害农作物。鳞翅目昆虫体型小者常卷叶、缀叶、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体型大者常食尽叶片、咬断根系或钻蛀枝干为害作物。鳞翅目昆虫如棉铃虫、斜纹夜蛾、玉米螟等常给棉花、小麦、玉米甜菜等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昆虫的人工饲养是昆虫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之一。人工饲养昆虫能终年为昆虫学各学科的研究提供实验虫源,并可直接用于昆虫生物学研究、营养生理研究、害虫防治研究等。而鳞翅目昆虫幼虫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其室内种群的饲养工作繁重,需单头饲养。在饲养鳞翅目幼虫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其在养虫盒内氧气充足,不因为缺氧而造成虫子死亡,导致不能保证充足的虫源,以至于严重影响实验研究的进行是重中之重,现有的技术是用打孔针对养虫盒盒盖打孔,以此来保证养虫盒内氧气充足的问题,而现阶段的打孔针一次只能打一个透气孔,这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的鳞翅目养虫盒打孔器装置,该装置可直接一次性在养虫盒的盒盖上制作多个透气孔,并且可以根据具体养虫盒的大小调节透气孔间的间距,大大节省了养虫盒制备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鳞翅目养虫盒打孔器装置,包括打孔器本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打孔器本体中部的手柄,在打孔器本体上按一定的间距开设有一排六角形通孔,在六角形通孔内固定安装有打孔针,所述的打孔针从下至上依次由针体、圆形台、六方头以及螺杆组成的一体式结构,打孔针上的六方头插入打孔器本体的六角形通孔内安装,同时螺母与打孔针上的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六角形通孔之间的孔距为2~5cm。

所述螺杆上还套有弹簧垫圈。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打孔针与打孔器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养虫盒的大小调节透气孔间的间距,从而一次性在养虫盒的盒盖上制作多个透气孔,大大节省了养虫盒制备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易携带、打孔的孔间距可自由调节、打孔针亦可自由更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组装方便、材料易得、制作过程方便等优点,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打孔器本体;2-手柄;3-打孔针;4-螺母;5-针体;6-圆形台;7-六方头;8-螺杆;9-弹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鳞翅目养虫盒打孔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包括打孔器本体1以及固定连接在打孔器本体1中部的手柄2,在打孔器本体1上按3cm的间距开设有一排六角形通孔,在六角形通孔内固定安装有打孔针3,所述的打孔针3从下至上依次由针体5、圆形台6、六方头7以及螺杆8组成的一体式结构,打孔针3上的六方头7插入打孔器本体1的六角形通孔内安装,同时螺母4与打孔针3上的螺杆8螺纹连接,所述螺杆8上还套有弹簧垫圈9,避免打孔针3在使用过程中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打孔针3与打孔器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养虫盒的大小调节打孔针3间的间距,从而一次性在养虫盒的盒盖上制作多个透气孔,大大节省了养虫盒制备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易携带、打孔的孔间距可自由调节、打孔针亦可自由更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组装方便、材料易得、制作过程方便等优点,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