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852发布日期:2018-12-14 23:0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中控门锁领域,尤其涉及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由于每款车的设计和架构的不同,它的中控门锁控制器中控盒固定方式可能都有不同,在业内暂时还没有得到统一,有的中控门锁控制器的中控盒将支架固定方式设计成用螺丝固定在中控盒外壳上。有的在中控盒外壳侧面设计几个卡扣位,将支架卡在上面。有的中控盒直接在中控盒器外壳上设计一个或多个延伸出来的螺丝孔位,用螺丝把中控盒固定在汽车上。

由于汽车中控门锁控制器接口定义和接插件的多元化,因此市面上现有的中控门锁控制器中控盒无论使用哪种固定方式,都只适用于一款车型,无法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固定良好又能符合不同车型的安装要求的支架固定结构,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包括容纳中控门锁控制器的中控盒,还包括卡槽和支架;

所述卡槽至少有一个,设置于所述中控盒的外侧;所述卡槽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卡臂和限位部;所述卡臂与所述中控盒的连接部分的外侧为斜坡设计,所述卡臂与所述支架的接触面上设有凸起的压紧部;所述限位部为凸起塑料块,所述限位部的顶端为斜坡面,所述斜坡面最高处的高度小于所述卡臂的高度,所述斜坡面最低处与所述中控盒的外侧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支架为铁制件,包括固定部、插片和支撑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所述支架与汽车的连接;所述插片与所述卡槽配合使用,于所述插片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插片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限位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扣住所述插片。

优选地,

所述卡槽共有三个,为左卡槽、上卡槽及右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控盒的左侧面、顶部及右侧面。

优选地,

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插片的一端上还设有第二插片;

所述第二插片与所述卡槽配合使用,于所述第二插片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插片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限位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通孔扣住所述第二插片。

优选地,

所述固定部朝右侧安装时,所述插片插入所述右卡槽,所述第二插片插入所述左卡槽;

所述固定部朝左侧安装时,所述插片插入所述左卡槽,所述第二插片插入所述右卡槽。

优选地,

于所述支撑部的中间开有形状为圆角矩形的第四通孔。

优选地,

于所述第四通孔中设有方形的橡胶缓冲块;

所述橡胶缓冲块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中控盒上。

优选地,

还包括设于所述中控盒上的磁铁片。

优选地,

所述磁铁片设于所述中控盒与所述支撑部的接触面上。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中,通过在中控盒侧面设置卡槽并配合支架固定的方式,能够将中控门锁控制器快速安装在汽车上;同时,根据汽车安装结构的不同,配合不同的支架,能够将中控门锁控制器安装在不同的车款上,提高了中控门锁控制器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单卡槽安装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匹配各种车型,双卡槽安装时能够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中的支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中的支架侧面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中的单个卡槽安装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中的双卡槽安装图;

其中,图中标记如下所示:1--中控盒、2--卡槽、21--卡臂、22--压紧部、23--限位部、3--支架、31--固定部、32--插片、33--支撑部、34--第一通孔、35--第二通孔、36--第二插片、37--第三通孔、38--第四通孔、4--橡胶缓冲块、5--磁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包括容纳中控门锁控制器的中控盒1,还包括卡槽2和支架3;

所述卡槽2至少有一个,设置于所述中控盒1的外侧;所述卡槽2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卡臂21和限位部23;所述卡臂21与所述中控盒1的连接部分的外侧为斜坡设计,所述卡臂21与所述支架3的接触面上设有凸起的压紧部22;所述限位部23为凸起塑料块,所述限位部23的顶端为斜坡面,所述斜坡面最高处的高度小于所述卡臂21的高度,所述斜坡面最低处与所述中控盒1的外侧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支架3为铁制件,包括固定部31、插片32和支撑部33;于所述固定部31上设有第一通孔34,所述第一通孔34用于所述支架3与汽车的连接;所述插片32与所述卡槽2配合使用,于所述插片3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34对应的第二通孔35,所述插片32插入所述卡槽2时,所述限位部34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5扣住所述插片32。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中,其设置有中控盒1,在中控盒1上使用卡扣方式进行固定,卡扣固定方式通过设置卡槽2和支架3来实现,采用单个卡槽2的固定方法能够节省成本和简化安装,由于三个侧面安装的卡槽2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可以选择三个方向的任意一侧面进行安装,来适应不同车款的中控盒1装卸。

此外,由于不通车款中控台预留的线束的位置相对固定,接口的方向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防止中控盒1装反以及更顺畅的将支架3安装到位,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限位部23设为斜坡面,当支架3从入口一端推进时能够顺着斜坡进入,继而能够轻松推进并卡住固定部31;而当支架3从卡槽2的另一端推进时,由于斜坡面存在一定的高度,支架3受到凸起的限位部23的阻挡,会感到难以安装,使得安装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安装方向的错误。

优选地,

所述卡槽2共有三个,为左卡槽、上卡槽及右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控盒1的左侧面、顶部及右侧面。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为了保证中控门锁控制器的安装通用性,本实用新型在中控盒1外壳的除了安装线束端口的面,在其他三个侧面各设有一个大小相同的卡扣用以安装固定支架。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车款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向。安装时,可采用单个支架进行固定,一端与汽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插32片与卡槽2连接。

优选地,

于所述支撑部33远离所述插片32的一端上还设有第二插片36;

所述第二插片36与所述卡槽2配合使用,于所述第二插片36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23对应的第三通孔37,所述第二插片36插入所述卡槽2时,所述限位部23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通孔37扣住所述第二插片36。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根据不同车款设计对固定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支架3进行固定,可选择是通过单个或者双个插片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

优选地,

所述固定部31朝右侧安装时,所述插片32插入所述右卡槽,所述第二插片36插入所述左卡槽;

所述固定部31朝左侧安装时,所述插片32插入所述左卡槽,所述第二插片36插入所述右卡槽。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双卡槽的固定方法则比单个卡槽的更加牢靠,其中两种方向是左右两端可以使用同一种支架来实现。

进一步地,还可以使用专用的三卡槽固定方式,通过设计具有三个插片的支架,同时插入左卡槽、上卡槽及右卡槽,能够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优选地,

于所述支撑部33的中间开有形状为圆角矩形的第四通孔38。

优选地,

于所述第四通孔38中设有方形的橡胶缓冲块4;

所述橡胶缓冲块4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中控盒1上。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由于汽车通常处于运动状态,当车辆驾驶一段时间后,汽车中控台内部的导航、音响、各种零部件及线束等因为颠簸而产生松动、摩擦,碰撞,借助封闭的塑料中控外壳,就会产生异响,影响驾驶心情,也降低了车的档次。通过设置橡胶缓冲块,能减少中控盒因长期使用后出现的异响的情况。

优选地,

还包括设于所述中控盒1上的磁铁片5。

优选地,

所述磁铁片5设于所述中控盒1与所述支撑部33的接触面上。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通过增设磁铁片能够使支架与中控盒1更加贴合,减少中控盒1因长期行驶而出现松动、抖动的情况。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控门锁控制器的支架固定结构中,通过在中控盒1侧面设置卡槽2并配合支架3固定的方式,能够将中控门锁控制器快速安装在汽车上;同时,根据汽车安装结构的不同,配合不同的支架3,能够将中控门锁控制器安装不同的车款上,提高了中控门锁控制器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单卡槽安装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匹配各种车型,双卡槽安装时能够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