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及其电锤或锤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581发布日期:2019-01-04 23:34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及其电锤或锤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电锤原理是传动机构在带动钻头做旋转运动的同时,还有一个方向垂直于钻头的往复锤击运动。而往复锤击运动是由传动机构带动活塞在一个气缸内往复压缩空气,随气缸内空气压力周期变化带动撞锤往复打击副锤,使其传递到钻头上形成往复锤击运动。现市场上电锤、锤钻工作时,“撞锤”往复击打“副锤”,“撞锤”运动至最前端是没有缓冲结构的,刚性冲击力极易造成“副锤”前端的零件易损坏,且机器震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在撞锤在打击副锤的过程中,让撞锤前部的缓冲橡胶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缓冲橡胶压缩变形吸收锤击力的原理,使撞锤锤击到最前端时,避免锤击力直接通过副锤刚性冲击损坏前端零件,从而提高机器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包括活塞、气缸、撞锤、缓冲橡胶、副锤座、副锤、衬套、护圈套筒、箱体,所述护圈套筒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所述衬套、副锤、副锤座,所述护圈套筒的后端与所述气缸封闭连接,所述气缸的前部设置有所述缓冲橡胶,所述护圈套筒通过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撞锤设置于所述气缸内,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气缸后端;

当所述撞锤运行至前端时,所述撞锤撞击压缩所述缓冲橡胶,使所述缓冲橡胶吸收锤击力,通过所述副锤击打至所述衬套及所述护圈套筒后完成锤击工作。

优选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缓冲橡胶后端,所述撞锤运行至前端,所述撞锤撞击所述垫片,所述垫片设置用于防止所述撞锤进一步前进。

优选的,所述缓冲橡胶设置为一环形的缓冲橡胶,所述缓冲橡胶内圈上周向设置有一圈凸起的缓冲橡胶挡圈;所述撞锤的最前端设置有一凸起的撞锤凸部,所述撞锤凸部的最大处的外径大于所述缓冲橡胶挡圈的内径,所述撞锤凸部的最大处的外径小于所述缓冲橡胶内非缓冲橡胶挡圈处的内径;所述撞锤运行到最前端,所述撞锤凸部与所述缓冲橡胶挡圈接触并压缩所述缓冲橡胶挡圈。

优选的,所述副锤座的内径小于所述撞锤最前部端面的外径,所述撞锤继续运行至靠近所述副锤座,所述副锤座进一步阻止所述撞锤前进。

优选的,所述副锤座内圈上设置有一凸起的副锤座凸部,所述衬套设置为一环形的衬套,所述衬套前端内圈设置有一凸起的衬套凸部,所述副锤座凸部与所述衬套凸部形成一空腔,所述副锤上外周向设置有一凸起的副锤凸部,所述副锤凸部设置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副锤座凸部与所述衬套凸部设置用于对所述副锤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锤或锤砖,所述电锤或锤砖包括上述任一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橡胶、垫片、副锤座的结构设置配合撞锤的结构设置,在撞锤向前运动时,对撞锤进行多重缓冲减震,消耗撞锤的锤击能,降低副锤前端的零件损坏,提高机器的整体寿命;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副锤座、衬套和副锤的结构设置,对副锤的运动进行限位;同时在副锤向后运动时,缓冲橡胶也能对副锤起到减震缓冲。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撞锤往前运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撞锤往后运动示意图;

图中标记:1-活塞;2-气缸;3-撞锤;301-撞锤凸部;4-垫片;5-缓冲橡胶;501-缓冲橡胶挡圈;6-副锤座;7-副锤;8-衬套;9-护圈套筒;10-箱体;11-钢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一种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参见图1,包括活塞1、气缸2、撞锤3、缓冲橡胶5、副锤座6、副锤7、衬套8、护圈套筒9、箱体10,所述护圈套筒9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所述衬套8、副锤7、副锤座6,所述护圈套筒9的后端与所述气缸2封闭连接,所述气缸2的前部设置有所述缓冲橡胶5,所述护圈套筒9通过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撞锤3设置于所述气缸2内,所述活塞1设置于所述气缸2后端;在本实施例中,实施连接件可设置为钢柱11,当然,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的连接件,只要能将所述护圈套筒9连接于所述箱体10内;

结合图1、图2,图1为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的半剖视图,上半部为所述撞锤3向后运动,下半部为所述撞锤3向前运动,当所述撞锤3向前运动运行至前端时,所述撞锤3撞击压缩所述缓冲橡胶5,使所述缓冲橡胶5吸收所述撞锤3的部分锤击力,所述撞锤3通过所述副锤7击打至所述衬套8及所述护圈套筒9后完成锤击工作。

参见图3,当所述副锤7向后运动,所述缓冲橡胶5也能对副锤7起到减震缓冲,具体的,所述副锤7撞击所述撞锤3,所述副锤的锤击力施加于所述撞锤3上,所述撞锤3向后运动,所述撞锤3撞击压缩所述缓冲橡胶5,使所述缓冲橡胶5吸收所述撞锤3的部分锤击力使所述撞锤3减速,进而使得所述副锤7得到缓冲减震。

进一步的,还包括垫片4,所述垫片4设置于缓冲橡胶5后端,所述撞锤3运行至前端,所述撞锤3撞击所述垫片4,所述撞锤3的锤击力施加在所述垫片4上,而垫片4与所述缓冲橡胶5接触面比较大,锤击力通过所述垫片4传递给所述缓冲橡胶5,所述缓冲橡胶5压缩变形吸收部分锤击力,进而所述垫片4设置用于防止所述撞锤3进一步前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橡胶5设置为一环形的缓冲橡胶,所述缓冲橡胶5内圈上周向设置有一圈凸起的缓冲橡胶挡圈501;所述撞锤3的最前端设置有一凸起的撞锤凸部301,所述撞锤凸部301的最大处的外径大于所述缓冲橡胶挡圈501的内径,所述撞锤凸部301的最大处的外径小于所述缓冲橡胶内非缓冲橡胶挡圈501处的内径;所述撞锤3运行到最前端,所述撞锤凸部301与所述缓冲橡胶挡圈501接触并压缩所述缓冲橡胶挡圈5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撞锤3为柱状,所述撞锤3的最前端半径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以形成所述撞锤凸部301,所述撞锤凸部301渐变的外部轮廓;所述缓冲橡胶内圈上周向设置逐渐凸起的缓冲橡胶挡圈501,所述缓冲橡胶挡圈501的外部轮廓呈拱形,所述撞锤凸部301在向前或者向后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撞锤凸部301渐变的外部轮廓与外部轮廓呈拱形的所述缓冲橡胶挡圈501共同配合,使所述撞锤凸部301与所述缓冲橡胶挡圈501的接触面是逐渐增大的,减震缓冲作用也随之逐渐变大的,减震效果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副锤座6的内径小于所述撞锤3最前部端面即所述撞锤凸部301的前部端面的外径,所述撞锤3继续运行至靠近所述副锤座6,所述副锤座6进一步阻止所述撞锤3前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副锤座6内圈上设置有一凸起的副锤座凸部601,所述衬套8设置为一环形的衬套,所述衬套8前端内圈设置有一凸起的衬套凸部801,所述副锤座凸部601与所述衬套凸部801形成一空腔,所述副锤7上外周向设置有一凸起的副锤凸部701,所述副锤凸部701设置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副锤座凸部601与所述衬套凸部801设置用于对所述副锤7进行限位。所述副锤7往后运动时,所述副锤7的锤击力通过所述副锤座凸部601施加于所述缓冲橡胶5上,所述缓冲橡胶5压缩产生形变而吸收部分锤击力,所述副锤7得到缓冲减震。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锤或锤砖,所述电锤或锤砖包括上述任一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此次不再赘述。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