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9001发布日期:2019-01-02 22:2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安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公共楼宇越来越多,在楼宇管理中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智能楼宇是目前的流行趋势,也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智能楼宇多采用门禁防止外来人员的入侵,在智能建筑领域中,门禁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主要应用于地铁、收费检票、公安安保、边防安全或者考场等场景。

目前楼宇的门禁系统大多采用接触式管理,由管理人员手动开启和关闭,要求管理人员时时刻刻处于工作岗位,这样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门禁系统一般包括门禁读卡器、门禁控制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读卡器与门禁控制器连接,向门禁控制器输入读取的卡信息,所述门禁控制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向中央处理送入卡信息以及门禁状态信息,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卡信息并进行存储,将卡信息与客户信息库中的客户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时向门禁控制器发送开门指令,所述门禁控制器接收中央处理器的开门指令后向门开关输出开门信号,将门开启。

现有的门禁系统虽然解决了管理人员时刻处于工作岗位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在行人通过打开的门时,往往没有门禁卡的非法人员紧随其后进入,现有的门禁系统无法杜绝此现象,从而无法有效防止外来人员的入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能够有效防止没有进行身份识别的人员进入,提高楼宇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包括门框,门框内侧顶部和底部设有滑道,门框内设有与滑道滑动连接的滑动门,门框内位于滑动门的一侧固接有挡板,挡板上设有指纹机,挡板内开设有供滑动门移动的空腔,空腔内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与滑动门之间固接有齿条,齿条下方设有与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中心处固接有电机的输出轴,电机和指纹机信号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滑动门的前侧设有踏板,踏板下部固接有异形齿条,异形齿条的下部固接有弹簧,异形齿条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异形齿条的上部设有啮合齿,所述踏板承重到达预设阈值时,异形齿条的啮合齿与第二齿轮啮合;

第二齿轮的中心处固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有发电组件,发电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转轴与转子连接,所述发电组件电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还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指纹机指纹识别通过后,控制电机输出轴的正转;还用于当报警器报警时,控制电机输出轴不发生转动。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当有人需要通过该滑动门时,必须要经过踏板,当人站在踏板上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踏板推动异形齿条下移,弹簧向下压缩,当踏板承重未到达预设阈值时,虽然异形齿条向下移动了一段距离,由于啮合齿只位于异形齿条的上部,异形齿条的啮合齿不能够与第二齿轮啮合,也就代表站在踏板上的人没有超重,踏板上为一个人,进入人员通过指纹机进行指纹识别,当识别通过后,指纹机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输出轴正转,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正转,第一齿轮带动齿条向靠近挡板的方向滑动,从而滑动门被打开。

当踏板承重到达预设阈值时,踏板带动异形齿条向下移动至与第二齿轮接触,从而在下移的异形齿条的作用下,第二齿轮发生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其中心处固接的转轴转动,由于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发电组件,发电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发电组件电连接有报警器,转轴带动转子转动,转子在磁场中相对定子有相对运动,切割磁杨,形成感应电流,实现对报警器的供电,报警器此时发出警报,也就代表站在踏板上的人员可能为多个,此时报警器会触发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不发生转动,从而滑动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在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工作人员的同时,滑动门未打开,从而有效防止了没有指纹识别的人员进入滑动门。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的门禁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踏板感应人体重量来判断每次通行的人员数量,当踏板承重超过预设阈值时,以发出警报的方式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存在非法入侵者,并且能够在警报的同时滑动门未打开,有效防止外来人员的非法入侵,提高了楼宇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挡板内侧设有与电机电连接的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以打开和关闭滑动门。

当超过预设阈值的进入人员通过站在踏板上时,滑动门不会打开,工作人员可通过按压开关按钮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将滑动门打开,避免将体重较重的人员错认为是非法入侵者;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也可通过按压开关按钮将滑动门打开。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烟雾传感器,控制器还用于当接收到烟雾传感器的信息时,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以打开滑动门。

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烟雾传感器感应到烟雾后触发控制器控制滑动门自动打开,从而能够快速地保障人身安全。

进一步,所述预设阈值为75kg。

将预设阈值为75kg,因为正常成年人的标准体重大约为75kg。

进一步,所述挡板上还设有读卡器,所述读卡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还用于当读卡器识别磁卡信息通过后,控制电机输出轴的正转。

当指纹识别不出时,通过随身携带的磁卡放置到读卡器上读取磁条信息,也可将门打开,从而便于人们的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的踏板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的踏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门框1、滑道2、滑动门3、挡板4、指纹机5、空腔6、伸缩杆7、齿条8、第一齿轮9、踏板10、异形齿条11、第二齿轮12、转轴13、发电组件14、读卡器1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包括门框1,门框1内侧顶部和底部设有滑道2,门框1内设有与滑道2滑动连接的滑动门3,门框1内位于滑动门3的一侧固接有挡板4,挡板4上设有指纹机5和读卡器15,挡板4内开设有供滑动门3移动的空腔6,空腔6内设有伸缩杆7,伸缩杆7与滑动门3之间固接有齿条8,齿条8下方设有与齿条8啮合的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中心处固接有电机的输出轴,电机、指纹机5和读卡器15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本实施例采用型号为338A-U的指纹机5,采用型号为SKUII90-33C的读卡器15,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TM32系列的单片机;挡板4内侧设有与电机电连接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用于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以打开和关闭滑动门;

如图2所示,滑动门3的前侧设有踏板10,踏板10下部固接有异形齿条11,异形齿条11的下部固接有弹簧,异形齿条11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12,异形齿条11的上部设有啮合齿,踏板10承重到达预设阈值时,本实施例中的预设阈值为75kg,异形齿条11的啮合齿与第二齿轮12啮合;

如图3所示,第二齿轮12的中心处固接有转轴13,转轴13的一端连接有发电组件14,发电组件14包括定子和转子,发电组件14电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还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型号为KXB127的报警器;

控制器,用于当指纹机5指纹识别通过或者读卡器15识别磁卡信息通过后,控制电机输出轴的正转;还用于当报警器报警时,控制电机输出轴不发生转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电连接有烟雾传感器,控制器还用于当接收到烟雾传感器的信息时,控制滑动门3的打开。

上述的指纹机或者读卡器识别信息通过后触发控制器控制电机输出轴正转,以及报警器发出警报作为触发信号触发控制器控制电机输出轴不发生转动的过程为现有技术,因此本方案不涉及对程序的改进,具体地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该基于智能门禁的楼宇出入管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当有人需要通过该滑动门3时,必须要经过踏板10,当人站在踏板10上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踏板10推动异形齿条11下移,弹簧向下压缩,当踏板10承重未到达预设阈值时,虽然异形齿条11向下移动了一段距离,由于啮合齿只位于异形齿条11的上部,异形齿条11的啮合齿不能够与第二齿轮12啮合,也就代表站在踏板10上的人没有超重,踏板10上可能为一个人,进入人员通过指纹机5进行指纹识别,当识别通过后,指纹机5将识别通过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输出轴正转,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9正转,第一齿轮9带动齿条8向右滑动,从而滑动门3被打开。

当踏板10承重到达预设阈值时,踏板10带动异形齿条11向下移动至与第二齿轮12接触,从而在下移的异形齿条11的作用下,第二齿轮12发生转动,第二齿轮12带动其中心处固接的转轴13转动,由于转轴13的一端设有发电组件14,发电组件14包括定子和转子,转轴与转子焊接,发电组件14电连接有报警器,转轴13带动转子转动,转子在磁场中相对定子有相对运动,切割磁杨,形成感应电流,实现对报警器的供电,报警器此时发出警报,也就代表站在踏板10上的人员为多个,此时报警器会触发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不发生转动,从而滑动门3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在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工作人员的同时,滑动门3未打开,从而有效防止了没有指纹识别的人员进入滑动门3。

当超过预设阈值的进入人员通过站在踏板10上时,滑动门3不会打开,工作人员可通过按压开关按钮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以打开滑动门3,避免将体重较重的人员错认为是非法入侵者;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也可通过按压开关按钮将滑动门3打开;烟雾传感器感应到烟雾后触发控制器控制滑动门3自动打开,从而能够快速地保障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