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子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2454发布日期:2019-05-15 22:28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子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子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新能源车辆技术的长足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车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而且有着替代现有燃油车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汽车具有安全舒适、无排放、低污染等诸多优点,是各国鼓励发展的重点技术。如燃油车依赖加油站补充燃料一样,新能源车也需要充电站这样的基础设施补充电力能源,充电站及其配套设施构建的系统是新能源车推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新能源车在充电站进行充电时要用到充电枪,充电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类似加油枪,从充电桩上取下之后插入新能源车上的标准充电接口。为了保证充电时人、车、桩的安全性,充电枪需要具备防护功能,即在充电枪插电接通时,避免充电枪意外断开,因此需要在车辆上为充电枪设置电子锁装置,电子锁在充电完成后自动解锁,此外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电路故障等情况,电子锁还要求具备手动解锁功能,方便特殊环境下的解锁需求。

现有的充电枪电子锁一般结构复杂,动作繁琐,在锁止后可靠性低,因此需要对电子锁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升充电枪电子锁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稳定、锁止可靠性高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子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子锁装置包括锁壳,在锁壳内安装有锁芯;锁芯包括电机和减速齿轮箱,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齿轮箱的输入轴对接连接,在减速齿轮箱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还包括移动基座,移动基座包括基体,在基体上设有横向支臂和纵向支臂,在纵向支臂的内侧壁上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连接的直齿;还包括第一触点开关和第二触点开关,两者反向设置,横向支臂在移动路径上与两个触点开关的触片接触;在基体的底部还设有作为锁舌的顶柱,在锁壳的底壁中部开设有透窗并安装有带有锁孔的端盖,顶柱位于锁孔内;在基体的顶部还连接有闸线,闸线由开设在锁壳顶壁上的闸线孔穿出;还包括控制电路板,电机、第一触点开关和第二触点开关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子锁装置,与现有的电子锁装置相比,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小型化、紧凑化的电子锁结构设计,在提供完整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减小了整体的体积,便于向新能源车的车体上进行安装。通过设置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的移动基座,并在移动基座上设置穿出锁壳之外的顶柱,令电子锁的开锁和闭锁动作快速而且稳定;通过设置减速齿轮箱,令电子锁具备合适的响应速度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动作的稳定性尤其是闭锁后的可靠性。通过设置与移动基座连接的闸线,为电子锁提供了一种在系统故障后拉线复位的操作方式,操作便捷。通过设置与移动基座的横向支臂配合的第一触点开关和第二触点开关,并设置两个触点开关反向安装,为移动基座和顶柱两者的移动提供了限位。

优选地:移动基座与顶柱两者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顶柱的材质与移动基座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

优选地:在移动基座的基体上设有闸线槽,在闸线的端部设有连接端头,连接端头位于闸线槽内。

优选地:移动基座的纵向支臂的外侧壁为斜面,在纵向支臂的外侧壁前端设有球槽,在该球槽内设有球珠。

优选地:电机采用电机压盖安装固定在控制电路板上;第一触点开关和第二触点开关安装固定在控制电路板上。

优选地:在端盖的锁孔内还安装有O型圈,O型圈套设在顶柱上。

优选地:在锁壳的底壁上还设有多个定位销。

优选地:在锁壳的底壁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

优选地:在锁壳的顶壁上还设有侧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底部视角;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侧部视角;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电机及触点开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移动基座与顶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壳;2、定位销;3、顶柱;4、端盖;5、安装孔;6、线缆孔;7、闸线孔;8、移动基座;8-1、横向支臂;8-2、闸线槽;8-3、基体;8-4、直齿;8-5、纵向支臂;8-6、球槽;9、闸线;10、主动齿轮;11、控制电路板;12、减速齿轮箱;13、电机压盖;14、电机;15、第一触点开关;16、第二触点开关;17、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电子锁装置包括锁壳1,在锁壳内安装有锁芯。

请参见图3和图4,可以看出:锁芯包括电机14和减速齿轮箱12,电机14的电机轴与减速齿轮箱12的输入轴对接连接,在减速齿轮箱1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10。

还包括移动基座8,请参见图5,可以看出:移动基座8包括基体8-3,在基体8-3上设有横向支臂8-1和纵向支臂8-5,在纵向支臂8-5的内侧壁上设有与主动齿轮10相啮合连接的直齿8-4。还包括第一触点开关15和第二触点开关16,两者反向设置,横向支臂8-1在移动路径上与两个触点开关的触片接触,移动基座8移动时,其横向支臂8-1在其移动路径上先后触发第一触点开关15和第二触点开关16的触片。

在基体8-3的底部还设有作为锁舌的顶柱3,在锁壳1的底壁中部开设有透窗并安装有带有锁孔的端盖4,顶柱3位于锁孔内。本实施例中,移动基座8与顶柱3两者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顶柱3的材质与移动基座8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如顶柱3与移动基座8均为高强度工程塑料材质,或者移动基座8为高强度工程塑料材质、顶柱3为金属材质。

本实施例中,在端盖4的锁孔内还安装有O型圈17,O型圈17套设在顶柱3上,保证了顶柱3移动时的密封性,防止进入尘土等杂物。

在基体8-3的顶部还连接有闸线9,闸线9由开设在锁壳1顶壁上的闸线孔7穿出。本实施例中,在移动基座8的基体8-3上设有闸线槽8-2,在闸线9的端部设有连接端头,连接端头位于闸线槽8-2内。闸线9提供了一种顶柱3和移动基座8的拉线复位操作方式,在较为少见的情况下(如系统电路故障),完成闭锁后的本电子锁装置会无法解锁,此时通过闸线9拉动移动基座8与顶柱3两者复位,即可手动解锁。

还包括控制电路板11,电机14、第一触点开关15和第二触点开关16均与控制电路板11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可以采用螺钉安装固定在锁壳1内部。

手动解锁本电子锁装置时,通过拉动闸线9令顶柱3和移动基座8复位直至顶柱3完全复位并与充电枪相脱离。此时,纵向支臂8-5上的直齿8-4驱动主动齿轮10回转,减速齿轮箱12的输出轴以及电机14的电机轴反向转动。在减速齿轮箱12的减速比合适的情况下,拉动闸线9产生的力矩能够令减速齿轮箱12的输出轴以及电机14的电机轴反向转动。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复位结构:移动基座8的纵向支臂8-5的外侧壁为斜面,在纵向支臂8-5的外侧壁前端设有球槽8-6,在该球槽8-6内设有球珠。这样当拉动闸线9时,顶柱3和移动基座8复位移动,当球珠偏离与主动齿轮10对正的位置,纵向支臂8-5的端部由于失去了径向的压力,直齿8-4与主动齿轮10之间不再有足够的压力,此时拉动闸线9时,直齿8-4与主动齿轮10将产生相对的滑动移动直至完全复位,即减速齿轮箱12的输出轴以及电机14的电机轴不随转。

本实施例中,电机14采用电机压盖13安装固定在控制电路板11上;第一触点开关15和第二触点开关16安装固定在控制电路板11上。

本实施例中,在锁壳1的底壁上还设有多个定位销2。进一步地,在锁壳1的底壁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5。通过定位销2进行安装定位,通过旋入多个安装孔5内的螺栓等组件将本电子锁装置安装固定到新能源车的车体上。

本实施例中,在锁壳1的顶壁上还设有线缆孔6,线缆孔6用于连接至内部控制电路板11上的线缆穿出,线缆的外端对接连接在车辆的主线束上,接入车载控制系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