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压圆真空模切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2910发布日期:2019-02-22 22:09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压圆真空模切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天线卷分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压圆真空模切辊。



背景技术:

在RFID复合设备中,需要将智能天线料卷分切成片状,然后将其贴敷到底纸和面纸之间。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机型是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第一种将智能天线背面涂上不干胶,并模切成单张,然后通过贴标机将单张智能天线贴敷到底纸和面纸上,此方法需要分两步来完成。

第二种是智能天线经过被切成单张后,通过真空辊贴敷到底纸上,沾有胶水的底纸和真空辊表面直接接触,智能天线直接沾到底材上,然后再经过后道与面材合成完整标签。

已公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6999121U,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圆压圆模切机吹气真空辊,申请日:20170317,其公开了一种新型圆压圆模切机吹气真空辊,包括主轴,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真空辊,所述真空辊内部中空设置设备腔,所述设备腔内设置吹气机构,所述真空辊上设置刀头,所述真空辊对应刀头位置设置吹气孔,所述真空辊后方设置废料接收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切除后的废料卡在刀头部位,并在真空辊旋转使得刀头朝向后方时通过真空辊内设置的吹气机构以及真空辊后方的废料接收机构将废料集中存储,实现对真空辊上的废料进行清理,避免其影响后续的生产过程。

以上两种方式有各自的局限性,方式1的局限性在于要分两个步骤完成,效率较低;方式2的局限性在于,由于底材和真空辊通过沾胶直接接触,因此真空辊只能起到吸附智能天线的作用,需要额外配有模切装置,先模切智能天线,再被吸附到真空辊上,此过程模切精度不高。

故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模切刀和真空辊合二为一,一步完成智能天线的模切、真空吸附和贴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压圆真空模切辊,一步完成智能天线的模切、真空吸附和贴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压圆真空模切辊,包括,真空辊1,刀口 2,海绵3,真空孔4,进气孔5,光辊6;

所述真空辊1还包括面辊壳11,动力辊12,一号侧辊壳13;所述面辊壳11呈圆柱状;所述面辊壳11的一侧设置一号侧辊壳13,另一侧设置二号侧辊壳14;所述面辊壳11分别与一号侧辊壳13和二号侧辊壳14形成真空腔;所述动力辊12沿所述真空辊1中心轴贯穿所述真空辊1;

所述刀口2沿轴向分布在所述面辊壳11的表面;所述海绵3沿轴向分布在所述面辊壳11的表面;所述刀口2设置在所述海绵3的一侧;所述刀口2与所述海绵3配合;

所述真空孔4均匀分布在所述面辊壳11的中段;

所述进气孔5呈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一号侧辊壳13上;

所述光辊6设置在所述真空辊1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真空孔4呈矩阵均匀分布在所述面辊壳11的外表面;所述真空孔4设置有7排,所述真空孔4设置有48列。

优选的,所述进气孔5为所述真空辊1轴向深盲孔。

优选的,所述每3列真空孔4与一个进气孔5连通。

优选的,所述海绵3设置有4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面辊壳11的外表面;所述海绵3覆盖在所述真空孔4上;所述海绵3的长度长于 7排所述真空孔4的间距;所述海绵3的宽度大于3列所述真空孔4 的间距,小于5列所述真空孔4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海绵3的自然高度高于所述刀口2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光辊6与所述真空辊1外表面的最近间距小于所述海绵3的自然高度。

优选的,所述海绵3表面设置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只需要和另外一个光辊配合,就可以实现圆压圆模切,提高了模切精度;同时真空辊表面粘贴有海绵,海绵厚度略高于模切刀口高度,确保智能天线在模切后可以略微弹起,不会粘在刀口上;还可以完成智能天线的模切、真空吸附和贴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过程示意图,其中2-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2-2为2-1中A-A剖面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3为刀口与海绵位置示意图;

图4为海绵挤压状态示意图;

图中,

1.真空辊,11.面辊壳,12.动力轴,13.一号侧辊壳,14.二号侧辊壳;

2.刀口;3.海绵;4.真空孔;5.进气孔;6.光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压圆真空模切辊,包括真空辊1,刀口2,海绵3,真空孔4,进气孔5,光辊6;

所述真空辊1还包括面辊壳11,动力辊12,一号侧辊壳13;所述面辊壳11呈圆柱状;所述面辊壳11的一侧设置一号侧辊壳13,另一侧设置二号侧辊壳14;所述面辊壳11分别与一号侧辊壳13和二号侧辊壳14形成真空腔;所述动力辊12沿所述真空辊1中心轴贯穿所述真空辊1;

所述刀口2沿轴向分布在所述面辊壳11的表面;所述海绵3沿轴向分布在所述面辊壳11的表面;所述刀口2设置在所述海绵3的一侧;所述刀口2与所述海绵3配合;

所述真空孔4均匀分布在所述面辊壳11的中段;

所述进气孔5呈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一号侧辊壳13上;

所述光辊6设置在所述真空辊1的正上方。

如图2所示,智能天线被切成片状时,真空辊1侧面的进气孔5 通过与之相贴合的外部装置和真空腔相连。真空辊1逆时针旋转,被吸附在真空辊1表面的智能天线也跟着一起旋转,直到真空辊底部。按图上所示方向,所述刀口2设置在所述海绵3的右侧,即所述刀口 2先将智能天线切断,此时因为所述海绵3被挤压,被模切的天线即被吸附在所述海绵3上。

此时,与真空辊1相贴合的外部装置可以将侧面进气孔5内负压马上转换成吹气正压,并将智能天线快速准确地通过吹气放置到带有胶水的底纸上。

在这个过程中,切割时收到挤压的所述海绵3由于受到的是弹性形变,此时慢慢恢复到初始状态,高度由薄到厚便于将天线通过吹气放置到带有胶水的底纸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真空孔4呈矩阵均匀分布在所述面辊壳 11的外表面;所述真空孔4设置有7排,所述真空孔4设置有48列。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进气孔5为轴向深盲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每3列真空孔4与一个进气孔5连通。

所述真空孔4与所述进气孔5配合,且大小设定均经过实验检测而得。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海绵3设置有4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面辊壳11的外表面;所述海绵3覆盖在所述真空孔4上;所述海绵3 的长度长于7排所述真空孔4的间距;所述海绵3的宽度大于3列所述真空孔4的间距,小于5列所述真空孔4的间距。

所述海绵3的数量与大小设置,与其功效相匹配。海绵3的数量与所述由刀口2的数量决定,此例中有4个刀口2故有四个海绵,实际还有5个刀口、6个刀口、7个刀口、8个刀口等各种规格,海绵大小与所生产的智能天线规格匹配;海绵3的大小与所述真空孔4配合。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海绵3的自然高度高于所述刀口2的高度。

如图4所示,初始状态时,所述海绵3贴合在所述真空辊1的外表面上,厚度略高于刀刃;当智能天线被模切时,由于是圆压圆模切,所述海绵3被挤压变形,致使智能天线被压紧并吸附到所述海绵3表面怕;当模切完成时,所述真空辊1转过一定角度后,所述海绵3略微弹起,确保智能天线不会粘在刀口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光辊6与所述真空辊1外表面的最近间距小于所述海绵3的自然高度。

如图4,所示,所述光辊6与所述真空辊1外表面的最近间距小于所述海绵3的自然高度,保证在圆压圆模切时,所述海绵3能受到挤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海绵3表面设置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外部装置控制所述真空辊1内部的气压状态,保证所述真空辊1能吸放智能天线,故而海绵3表面需要有小孔透气。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