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视窗升降新型滑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824发布日期:2019-01-18 19:04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视窗升降新型滑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玻璃视窗升降滑槽。



背景技术:

实验室设备中往往用到可升降的玻璃视窗作为观察窗口,例如通风柜、通风罩、生物安全柜等等。通常可升降的玻璃视窗由安有边框的玻璃、滑槽构成,玻璃窗体通过边框可在滑槽内滑动,传统的边框两侧分别设有玻璃安装槽、滑轮安装板,玻璃通过玻璃安装槽与边框相固定,滑轮安装板上安有用于滑槽内滚动的滑轮,玻璃窗体通过滑轮压紧在滑槽的内壁上滑动进行升降。然而此种升降模式下的滑槽普遍存在上、下滑动不顺,前后晃动现象,边框安装不便,同时滑轮滑动时有较大噪音;如果采用双层视窗时,就必须要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两个滑槽,无法做到单层玻璃视窗和双层玻璃视窗通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视窗升降新型滑槽,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视窗升降新型滑槽,包括一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一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第一构件,两个采用PE材质制成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采用一横截面呈长方形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呈长条状的开口,两个所述第二构件均固定在与所述开口的位置相对的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构件之间;

所述第二构件的横截面呈长方形,所述第二构件的一侧面贴附在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构件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一呈长条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开口处,以所述凹槽作为用于与边框滑动时接触的槽口。

所述第一构件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片状凸起,所述片状凸起的一侧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片状凸起的另一侧部上设有一用于嵌入设备的第一条状凸起,所述第一条状凸起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条状凸起与所述片状凸起的长度方向相同。或者,所述第一构件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一片状凸起,所述片状凸起的一侧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片状凸起的另一侧部上设有一用于嵌入设备的第一条状凸起,所述第一条状凸起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条状凸起与所述片状凸起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条状凸起,所述第二条状凸起的横截面呈倒置的“L”形,以所述第二条状凸起作为用于限制第二构件安装位置的限位件。

所述第二条状凸起与所述管状体采用一体化结构。

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设有一用于嵌入橡胶垫圈的条状凹槽,所述条状凹槽呈环状排布在所述螺栓孔的外侧。

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涂覆有一特氟龙涂层。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原有的滑槽结构,玻璃视窗的边框滑动时接触第一构件内的第二构件,减小了边框与滑槽的接触面积,并通过采用PE材质制成第二构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自滑性,使设备使用时具有较佳的顺滑性;此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同时第一构件内设有两个并排排列的第二构件,即具有两个槽口,可以灵活选用单层玻璃视窗或双层玻璃视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玻璃视窗升降新型滑槽,包括一滑槽,滑槽包括一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第一构件1,两个采用PE材质制成的第二构件2,第一构件采用一横截面呈长方形的管状体,管状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呈长条状的开口3,两个第二构件均固定在与开口的位置相对的管状体的内壁上,管状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4,螺栓孔设置在两个第二构件之间;第二构件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第二构件的一侧面贴附在管状体的内壁上,第二构件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一呈长条状的凹槽,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开口处,以凹槽作为用于与边框滑动时接触的槽口。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原有的滑槽结构,玻璃视窗的边框5滑动时接触第一构件内的第二构件,减小了边框与滑槽的接触面积,并通过采用PE材质,即聚乙烯制成第二构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自滑性,使设备使用时具有较佳的顺滑性;此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同时第一构件内设有两个并排排列的第二构件,即具有两个槽口,可以灵活选用单层玻璃视窗或双层玻璃视窗。

第一构件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片状凸起,片状凸起的一侧部固定在第一构件上,片状凸起的另一侧部上设有一用于嵌入设备的第一条状凸起,第一条状凸起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第一条状凸起与片状凸起的长度方向相同。或者,第一构件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一片状凸起,片状凸起的一侧部固定在第一构件上,片状凸起的另一侧部上设有一用于嵌入设备的第一条状凸起,第一条状凸起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第一条状凸起与片状凸起的长度方向相同。以增加滑槽与设备间的连接强度。

为了便于固定第二构件,管状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条状凸起,第二条状凸起的横截面呈倒置的“L”形,以第二条状凸起作为用于限制第二构件安装位置的限位件。第二条状凸起与管状体采用一体化结构。

管状体的内壁上设有一用于嵌入橡胶垫圈的条状凹槽,条状凹槽呈环状排布在螺栓孔的外侧。在安装滑槽时,将第一构件贴附到设备6上,利用螺栓7穿过螺栓孔固定到实验设备上,利用橡胶垫圈增大摩擦、防止松动,利用条状凹槽固定橡胶垫圈。

为了提高滑动效果,管状体的内壁上涂覆有一特氟龙涂层。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