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及其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599发布日期:2019-01-04 23:35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及其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及其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充电式五金工具,机身与电池包不是一体的,为可拆卸加装;在连接处难免会有摩擦。在工作时,机身各部件难免会有振动或抖动;由于长时间的抖动摩擦等,会产生电极片磨损,导致后期电极触片磨损或导电不良。为了减少振动或抖动引起的摩擦,通常在机身采用橡胶柱消除电池包与机器间的间隙,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振动摩擦、高温老化等,会产生磨损失效,导致后期连接触片磨损或打火失效。且橡胶柱刚性低,对机身抖动时连接处的稳固性作用差。

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及其电动工具,其能够实现对电极片和电池包的稳定固定,防止其发生松动,从而延长电极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及其电动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所述的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筒、第一安装槽;所述的第二外壳与第一固定筒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固定筒、第二安装槽;

所述的安装槽之间安装有电极座,电极座可在安装槽中活动(电极座在安装槽内有一定活动空间),所述的电极座上设有电极片、第一受压部分、第二受压部分,所述的电极片插入取电槽中取电,所述的取电槽设置在电池包上;

所述的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分别与压紧柱两端装配固定,所述的电极座远离受第一受压部分、第二受压部分一端装入卡紧固定;

所述压紧柱与电极座的第一受压部分、第二受压部分接触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紧柱具有弹性,电池包插入时,压紧柱对电极座的第一受压部分方向、第二受压部分方向上进行弹性压紧。此时电池包在受到震动时即使与机壳发生相对运动,但电极座始终无相对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紧柱采用弹性材料或直接采用弹簧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压板上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上设置有导向筒,所述的导向筒内部为导向内筒,所述的导向内筒贯穿限位板,且导向内筒与导向杆一端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导向杆另一端穿过压板后与卡紧板装配固定,所述的导向杆上还设有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弧形弹簧片,所述的弧形弹簧片套装在导向杆上且与限位环贴紧且其开放端端面朝向设置有导向筒一侧的限位板内侧,且与限位板贴紧。

弧形弹簧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限位环与压板顶面贴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板靠近卡紧板一侧上设置有缓冲片,所述的缓冲片采用高弹性材料制成。

一种电动工具,应用有上述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零件数量少,可靠性高。能够有效降低电极片磨损,且可提高电池包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电池包接口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10、第二外壳120,所述的第一外壳11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筒111、压板112,所述的第一固定筒111与压板112之间为安装槽113;所述的第二外壳120与第一固定筒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固定筒121;

所述的安装槽113之间固定有电极座200,所述的电极座200上设有电极片220、受压部分210,所述的电极片210插入取电槽410中取电,所述的取电槽410设置在电池包400上;电池包为用于供电的电池。

所述的第一固定筒111、第二固定筒121分别与压紧柱300两端装配固定,所述的压紧柱300与受压部分210压紧,且所述的电极座远离受压部分一端装入压板112下方且与压板112卡紧固定。

使用时,电动工具会产生较大振动,但是电极片会在压紧柱300和压板112的压紧作用下始终与取电槽装配固定,从而防止电极片与取电槽产生滑动,造成其磨损。

优选地,所述的压紧柱300具有弹性,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如橡胶、硅胶、弹性塑料、弹性金属等制作,也可以直接采用弹簧。这种设计可以使得振动时,压紧柱300可以吸收大部分振动,从而降低振动传递到电极座上的,进一步防止电极片与取电槽发生滑动。

参见图5,为了防止压板与电极座之间由于具有间隙而使电极座无法被压紧,从而使得,振动时,电极座位于与压板装配一侧发生振动,且这种振动会在压紧柱300处产生杠杆效应,从而在此处的振动幅度被扩大,也就意味着电极片还是会在取电槽内发生移动,从而使得压紧柱300的实际作用几乎没有;因此,申请人做了如下改进:

在压板112上固定有限位板114,所述的限位板114上设置有导向筒530,所述的导向筒530内部为导向内筒531,所述的导向内筒贯穿限位板114,且导向内筒531与导向杆520一端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导向杆另一端穿过压板112后与卡紧板510装配固定,所述的导向杆520上还设有限位环521,所述的限位环521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弧形弹簧片620,所述的弧形弹簧片620套装在导向杆上且与限位环贴紧且其开放端端面朝向设置有导向筒一侧的限位板内侧,且与限位板贴紧。

弧形弹簧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是弹性塑料片、弹性金属片等;

所述的限位环与压板顶面贴紧,所述的压板靠近卡紧板510一侧上设置有缓冲片610,所述的缓冲片采用高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是橡胶、硅胶、高弹性聚乙烯纤维等。

使用时,通过卡紧板与电极座压紧从而卡紧电极座。当产生振动时,导向杆会在导向内筒轴向上移动并通过弧形弹簧片吸振动,以此使得振动不会传输至电极座。当振动较大时,压紧板会与缓冲片610卡紧接触,并通过弧形弹簧片、缓冲片吸收振动,以此保护电极座。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