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672发布日期:2019-04-03 00:1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口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口工具。

技术背景

在铺设塑料线槽特别是PVC难燃线槽时,常常会在线槽侧边开口,通常是用锯条、虎钳等手工工具直接掰断,掰断处撕裂状明显,外观差,并且手工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开口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开口工具,包括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所述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通过枢钉相连接,所述第一施力杆上顶端设置有凹模,所述第二施力杆顶端设置有凸模,当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绕枢钉旋转时,所述凸模能嵌入到所述凹模内。

在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上分别设置凹模和凸模,凸模可以嵌入到凹模内。当需要在线槽边开口时,只需要将线槽的侧壁放在凹模的表面,然后作用施力杆时凸模嵌入到凹模内,从而凸模就会贯穿线槽的侧壁。形成的开口边缘整齐美观,而且比较省力。

优选地,所述枢钉设置在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的中部。

把枢钉设置在施力杆的中部,开口工具整体呈钳状,枢钉作为钳状开口工具的杠杆支点,使用起来更加的省力。

优选地,所述枢钉设置在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的顶部。

枢钉设置在施力的顶部,开口工具整体呈镊子状,枢钉作为钳状开口工具的杠杆支点,使用起来更加的省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当开口工具呈镊子状时,在施力杆之间设置弹簧,可以方便施力杆的回复原位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种开口工具,包括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所述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通过枢钉相连接,所述第一施力杆上顶端设置有凹模,所述第二施力杆顶端设置有凸模,当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绕枢钉旋转时,所述凸模能嵌入到所述凹模内。在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上分别设置凹模和凸模,凸模可以嵌入到凹模内。当需要在线槽边开口时,只需要将线槽的侧壁放在凹模的表面,然后作用施力杆时凸模嵌入到凹模内,从而凸模就会贯穿线槽的侧壁。形成的开口边缘整齐美观,而且比较省力。

附图说明

图1 实施例1开口工具示意图。

图2 实施例2开口工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背离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连接关系所作的简单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开口工具,包括第一施力杆1和第二施力杆2,所述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通过枢钉3相连接,所述第一施力杆上顶端设置有凹模11,所述第二施力杆顶端设置有凸模21,当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绕枢钉旋转时,所述凸模能嵌入到所述凹模内。

在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上分别设置凹模和凸模,凸模可以嵌入到凹模内。当需要在线槽边开口时,只需要将线槽的侧壁放在凹模的表面,然后作用施力杆时凸模嵌入到凹模内,从而凸模就会贯穿线槽的侧壁。形成的开口边缘整齐美观,而且比较省力。

优选地,所述枢钉设置在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的中部。

把枢钉设置在施力杆的中部,开口工具整体呈钳状,枢钉作为钳状开口工具的杠杆支点,使用起来更加的省力。

实施例2

一种开口工具,包括第一施力杆1和第二施力杆2,所述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通过枢钉3相连接,所述第一施力杆上顶端设置有凹模11,所述第二施力杆顶端设置有凸模21,当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绕枢钉旋转时,所述凸模能嵌入到所述凹模内。

在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上分别设置凹模和凸模,凸模可以嵌入到凹模内。当需要在线槽边开口时,只需要将线槽的侧壁放在凹模的表面,然后作用施力杆时凸模嵌入到凹模内,从而凸模就会贯穿线槽的侧壁。形成的开口边缘整齐美观,而且比较省力。

优选地,所述枢钉设置在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的顶部。

枢钉设置在施力的顶部,开口工具整体呈镊子状,枢钉作为钳状开口工具的杠杆支点,使用起来更加的省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施力杆和第二施力杆之间设置有弹簧4。

当开口工具呈镊子状时,在施力杆之间设置弹簧,可以方便施力杆的回复原位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