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合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8457发布日期:2019-11-06 00:01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合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件制造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合页。



背景技术:

合页又叫铰链,一般包括与框体连接的框合页、与扇体连接的扇合页以及连接框合页和扇合页的转轴,现有的合页一般将框合页和框体连接,扇合页与扇体连接,安装前需要进行定位,安装步骤繁复,合页安装后可能出现偏差,需要将合页拆卸重新安装,造成安装效率低,延长了工程施工施工时间。

合页广泛使用于建筑工程方面,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建筑工程周期不断的缩短,工程施工效率也应逐步加快。而现有合页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人们在寻求安装便捷、质量可靠的合页,提高合页安装效率、缩短建筑工程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现有合页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的合页。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合页,固定在翼扇型材或框架型材,所述翼扇型材及框架型材上设有凹槽,所述翼扇型材及框架型材对应凹槽的两侧端相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所述一体式合页包括第一锁固组件、第二锁固组件、及连接所述第一锁固组件与所述第二锁固组件的枢轴,所述枢轴与第一锁固组件或者第二锁固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锁固组件包括安装件、卡接件、连接安装件和卡接件的紧固件、夹持于安装件和卡接件之间的调节件及弹性元件;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所述枢轴的枢接部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枢接部的一侧凸设插入部,该插入部用于与框架型材或者翼扇型材的第一连接耳卡接;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安装件抵接,另一端与调节件抵接;所述调节件用于驱动所述卡接件远离所述插入部移动,从而卡接件配合卡接部用于与框架型材或者翼扇型材的第二连接耳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合页,整体置于卡槽内,本实用新型设有弹性元件与调节件抵接,从而使卡接件保持远离安装件的趋势,转动调节件从而驱动卡接件与型材卡接后锁紧紧固件即可实现一体式合页与型材快速、便捷地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设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锁合孔;该锁合孔呈长条状设置,该锁合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卡接件的移动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卡接件上设有供所述紧固件螺合的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朝向卡接件的一面设有容置槽以容置所述弹性元件及调节件,所述安装部背向所述卡接件的一面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容置槽对应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上设有对应所述调节孔的工具孔,所述弹性元件呈中空设置,该弹性元件连通所述调节孔及工具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上设有限位孔以供所述调节件连接穿设;所述限位孔呈长条状设置,该限位孔沿平行所述枢轴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操作部和驱动部,所述操作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容置槽,所述驱动部穿设所述卡接件的限位孔,所述驱动部的尺寸小于所述操作部的尺寸并位于操作部的偏心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呈圆柱状设置,所述驱动部自操作部朝向卡接件的一面凸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固组件与所述第一锁固组件结构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合页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体式合页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一体式合页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一体式合页的部分剖面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一体式合页的调节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的一体式合页与型材卡接后的侧视图,其中一体式合页处于初始位置;

图7为图6中圆圈A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的一体式合页与型材卡接后的侧视图,其中一体式合页处于最终位置;

图9为图7中圆圈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枢轴;

20-第一锁固组件,21-安装件,210-枢接部,211-安装部,212-插入部,213-锁合孔,214-调节孔,215-容置槽,22-卡接件,220-固定孔,221-限位孔,23-紧固件,24-调节件,240-操作部,241-驱动部,242-工具孔,25-弹性元件;

30-第二锁固组件;

40-卡槽,第一连接耳41,第二连接耳4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式合页,用于分别连接框架型材或者翼扇型材。该一体式合页包括第一锁固组件20、第二锁固组件30及连接第一锁固组件20与第二锁固组件30的枢轴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固组件30与第一锁固组件20的结构相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锁固组件30可以采取其它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固组件20用于与框架型材锁固,第二锁固组件30用于与翼扇型材锁固;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地,第一锁固组件20用于与翼扇型材锁固,第二锁固组件30用于与框架型材锁固。枢轴10与第一锁固组件20、第二锁固组件30中的至少一个枢转连接。

请参阅图6,所述框架型材或者翼扇型材上设有卡槽40,所述框架型材或者翼扇型材对应卡槽40的两侧端相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耳41、第二连接耳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41、第二连接耳42与对应连接的框架型材或者翼扇型材的侧壁围成C字形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锁固组件20套设于枢轴10的一端,第一锁固组件20包括安装件21、卡接件22、连接安装件21及卡接件22的紧固件23、及夹持在安装件21与卡接件22之间的调节件24及弹性元件25。安装件21用于与第一连接耳41卡接,调节件24转动时带动卡接件22与第二连接耳42卡接,从而使得第一锁固组件20与框架型材或者翼扇型材锁合。

安装件21包括枢接部210、安装部211、插入部212。枢接部210设有轴孔,枢轴10穿过轴孔以连接第一锁固组件20和第二锁固组件30。安装部211用于安装卡接件22和紧固件23,安装部211设有锁合孔213、调节孔214、及容置槽215;锁合孔213呈长条状设置,该锁合孔的延伸方向与沿所述卡接件的移动方向平行,锁合孔213供紧固件23穿设以连接安装件21和卡接件22。在本实施例中,二锁合孔213设于安装部211的两端且贯通安装部211,在其它实施例中,锁合孔2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调节孔214设于安装部211背向卡接件22的一面,容置槽215用于容纳调节件23和弹性元件25,容置槽215设于安装部211面向卡接件的一面且与调节孔214连通。具体地,容置槽215呈圆形设置,容置槽215的直径尺寸大于调节孔214的孔径尺寸,以防止调节件23从调节孔214远朝远离容置槽215的方向脱离安装件21。插入部212凸设于安装部远离所述枢接部的一侧,插入部212呈凸台设置,用于与第一连接耳41卡接。

卡接件22连接于安装部211的背面,卡接件22设有固定孔220和限位孔221。固定孔220对应锁合孔213设置,供紧固件23穿设。固定孔220自靠近安装部211的开口端延伸形成凸台以便更好地与紧固件23连接。限位孔221相对容置槽215设置,限位孔221呈长条状设置,沿平行所述枢轴的延伸方向延伸,限位孔221用于容纳调节件23。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3为二个螺钉,固定孔220为螺纹孔,紧固件23与固定孔220螺纹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23可以为螺栓、螺丝等。

请参阅图3至图5,调节件24包括操作部240和驱动部241,驱动部241的尺寸小于操作部240的尺寸并位于操作部240的偏心位置。操作部240呈圆柱状设置,穿设于容置槽215。操作部240与弹性元件25抵接的一端端部设有工具孔242,工具孔242用于容纳调节工具(图未示),该调节工具用以伸入工具孔转动调节件24。驱动部241呈圆柱状设置,自操作部240朝向卡接件22的一面凸伸,穿设于限位孔221并与限位孔221转动设置。

弹性元件25呈中空设置,弹性元件25连通调节孔214及工具孔242,弹性元件25的一端与调节孔214抵接,另一端与操作部240抵接,弹性元件25与操作部240抵接,为卡接件22提供弹力,使卡接件22保持远离安装件21的趋势,避免安装时产生干涉,有利于便捷、无误地将一体式合页安装于型材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5为压缩弹簧,在其它实施中,弹性元件25还可以是橡胶等。

组装时,枢轴10连接第一锁固组件20和第二锁固组件30,弹性元件25和操作部240置于容置槽215,驱动部241穿设于限位孔221,紧固件23穿过锁合孔213与固定孔220连接安装件21和卡接件22。

请再次参阅图6至图9,安装时,将一体式合页放置于卡槽40内,插入部212伸入第一连接耳41,调节工具伸入工具孔242以转动调节件24,从而使驱动部241驱动卡接件22运动,由于锁合孔213呈长条状设置且自枢接部向插入部方向延伸,卡接件22沿自枢接部向插入部的方向运动后伸入第二连接耳42与型材连接,调节件24转动一定角度(该角度为钝角)后,由于限位孔221限制,调节件24被锁紧,锁紧紧固件23从而实现一体式合页与型材连接。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合页整体置于卡槽40内,转动调节件24从而驱动卡接件22与型材卡接后锁紧紧固件23即可连接框架型材或者翼扇型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