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关门未上锁提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2971发布日期:2020-02-14 16:33阅读:1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门锁关门未上锁提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提醒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在关门后未上锁时进行提醒的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可以通过人为上提门锁把手上锁,或自动上锁,人们进出门通常比较匆忙,有时会忘记上提把手上锁,或出现自动上锁的假锁现象,智能门锁需要及时发出未上锁的提醒信息,使用户及时上锁,以保障家庭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关门未上锁提醒装置,当关门后未上锁及时发出提醒信息,使用户及时上锁,提高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门锁关门未上锁提醒装置,包括门锁面板、门锁把手、锁体、锁舌、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人体感应器、控制器、提醒器,其中,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人体感应器、提醒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第一传感器检测开关门信号并发送控制器,第二传感器检测上锁信号并发送控制器;人体感应器检测门内或门外人体信号,并发送控制器;提醒器分别设置在门内面板和门外面板上;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开关门信号,在设定时段,如果第二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上锁信号,处理器控制器根据关门时人体感应器检测的人体信号,触发门内或门外提醒器发出提醒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门内和门外的面板与把手上,通过检测把手上提到位信号判断上锁。

优选的,所述人体感应器为第三传感器,设置在门内或门外的面板与把手上,通过检测把手下压信号判断用户在门内或门外、或不在门内或不在门外。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位置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为接近式传感器,包括永磁式或光电式。

进一步,所述永磁式位置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或干簧管。

进一步,所述光电式位置传感器包括对射式光电开关或反射式光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在智能门锁面板上设置提醒装置,通过第一传感器检测用户关门的过程,通过第二传感器检测是否上锁,通过人体感应器检测人体信号,当检测到关门信号后,在设定时段,如果没有检测到上锁信号,处理控制器根据关门时人体检测信号判断用户是在门内或门外,触发相应的门内或门外提醒装置发出未上锁提醒。当发生关门未上锁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用户所在的门内或门外提醒装置发出提醒,使用户及时上锁,提高安全保障。

结合以下实施例,分别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提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开关门光电检测俯视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开关门光电检测俯视示意图。

图4是再一种开关门光电检测俯视示意图。

图5是一种门锁把手上提检测示意图。

图6是一种门锁把手下压复位检测示意图。

其中,1-反射镜面,2-发光管,3-接收管,4-门锁面板,5-门锁把手,6-转盘,71-上提透光孔,72-下压透光孔,8-上提光电开关,81-发光管,82-接收管,9-下压光电开关,91-发光管,92-接收管,10-门框,11-门,12-锁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提醒装置结构示意图中,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人体感应器、处理控制器、提醒装置,其中,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人体感应器、提醒装置分别与处理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位置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是反映某种状态变化的开关,可以分为接触式和接近式。接触式位置传感器的开关信号由两个物体接触挤压而产生,常见的有行程开关、触点开关等,接近式位置传感器是当两个物体接近到设定距离发出动作信号,无需直接接触,包括电磁式、光电式、电容式、干簧管、霍尔式等,在以下实施例中,以接近式位置传感器中的光电式传感器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在门与门框上,根据检测信号变化判断开关门过程。如图2所示的一种开关门检测示意图,采用反射式光电开关,在门11上锁体12中设置发光管2和接收管3,在门框10上与锁体12对应的位置设置反射镜面1,在通常关门状态,接收管3检测到由镜面1反射的光线而导通,当门打开,接收管3检测不到由镜面1反射的光线而截止,当门关闭,接收管3检测到由镜面1反射的光线再次导通,根据接收管3由导通到截止再导通的变化过程,可以判断一次开门到关门的过程。

此外,也可以把发光管2和接收管3设置在门锁面板4上,在门框10上与发光管2和接收管3对应的位置设置反射镜面1,如图3所示,在通常关门状态,接收管3检测到由镜面1反射的光线而导通,当门打开,接收管3检测不到由镜面1反射的光线而截止,当门关闭,接收管3检测到由镜面1反射的光线再次导通,根据接收管3由导通到截止再导通的变化过程,可以判断一次开门到关门的过程。

图4所示的是再一种开关门检测示意图,发光管2和接收管3设置在门锁面板4上,门框10上设置的反射镜面1隐藏在门11与门框10之间,在通常关门状态,发光管2和接收管3与反射镜面1位置不对应,接收管3检测不到由镜面1反射的光线而截止,在开门过程中,接收管3检测到一次由镜面1反射的光线而导通一次,在关门过程中,接收管3又检测到一次由镜面1反射的光线而导通一次,根据接收管3由截止→导通→截止→导通→截止的过程,可以判断一次开门到关门的过程。显而易见,光电传感器的发光管2和接收管3设置在门内面板还是门外面板上,与开门方向有关,要使光电传感器在开关门过程中与门框上的反射镜面两次相遇。

可以理解,第一位置传感器还可以是门磁、触点开关等其它可以检测开关门信号的检测装置,或是检测斜舌伸缩的检测装置。

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上锁的一个方法是把第二位置传感器设置在锁体与锁舌上,比如以霍尔传感器为例,把磁铁设置在横向伸缩移动的锁舌上,把霍尔传感器设置在锁体上,当锁舌横向移动伸出时,磁铁靠近霍尔传感器使其导通,当锁舌缩回时,磁铁远离霍尔传感器使其断开。

智能门锁把手上提可以带动锁舌伸出上锁,检测上锁的另一种方法是把第二位置传感器设置在门内和门外的面板与把手上,通过检测把手上提信号判断上锁。图5所示的是通过对射式光电开关检测上锁的应用例,在门锁把手5上设置一个转盘6与把手5一起转动,转盘6上开有上提透光孔71,在面板4上与把手5上提到位时上提透光孔71对应的位置设置对射式光电开关8,当用户上提把手5锁门时,把手5上的转盘6随之逆时针转动,把手5上提到位时,转盘6上的上提透光孔71与光电开关8对应,发光管81发射的光线通过上提透光孔71照射到接收管82中,使其导通,检测到上锁信号。

在门锁面板上检测把手上提比在锁体中检测锁舌伸出更加方便,空间更大,而且可以不更换锁体,便于安装,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第二位置传感器也可以是其它检测锁舌伸缩移动或检测把手转动的检测装置,以检测上锁信号。

所述人体感应器包括红外感应器、超声波发射接收器、智能摄像头中任一种,设置在门内或门外面板上,检测用户在门内或门外、或不在门内或不在门外。

此外,所述人体感应器可以是触摸传感器,设置在门内或门外把手上,根据触摸信号检测用户在门内或门外、或不在门内或不在门外。

人体感应器可以在门内或门外一侧设置,比如只在门外面板上设置人体感应器,在开门时,如果门外人体感应器检测到人体信号,判断用户在门外,在关门时,门外人体感应器检测不到人体信号,判断用户不在门外而在门内,显而易见,用户已进到屋内,在门内关门。

如果在门内外面板上都设置人体感应器,开门时门外人体感应器可以检测到门外用户人体信号,关门时门内人体感应器可以检测到门内人体信号。

智能门锁可以通过下压把手使锁舌缩回解锁开门,关门时下压把手自动复位。所述人体感应器还可以是第三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设置在门内或门外的面板与把手上,通过检测把手下压复位信号判断用户在门内或门外、或不在门内或不在门外。

如图6所示门锁把手下压复位检测示意图,采用对射式光电开关检测,在把手5上设置一个转盘6与把手5一起转动,转盘6上开有下压透光孔72,在面板4上在把手5下压过程中下压透光孔72路径对应位置设置对射式光电开关9,当用户下压把手5解锁开门时,把手5上的转盘6随之顺时针转动,当转盘6上的下压透光孔72与光电开关9对应,发光管91发射的光线通过下压透光孔72照射到接收管92中,使其导通一次,检测到开门信号,当关门时,用户释放把手5,把手5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把手5上的转盘6随之逆时针转动,转盘6上的下压透光孔72再次与光电开关9对应,使其二次导通,通过光电开关9的两次导通过程,判断开门到关门时用户在该把手5一侧。

当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开关门信号,在设定时段,比如2、3秒内,如果第二位置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上锁信号,处理控制器根据关门时人体感应器检测的人体信号,判断关门时用户在门内或门外,进而触发门内或门外的提醒器发出未上锁的提醒信息。

进一步,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关门信号,处理器控制器根据关门时人体感应器检测的人体信号,触发门内或门外提醒器发出已关门的提醒信息,在设定时段,如果第二位置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上锁信号,处理控制器转而控制该提醒器发出未上锁的提醒信息。

处理控制器可以是一种逻辑判断控制电路,也可以通过mcu、cpu或是单片机等实现。

提醒器分别设置在门内面板和门外面板上,所述提醒器包括发声装置,比如语音提醒或蜂鸣提醒,提醒器也可以是发光装置,比如闪烁的led灯,或是两者的结合。

本实用新型在智能门锁面板上设置提醒装置,首先通过关门检测信号和上锁检测信号判断用户进出关门时是否上锁,再进一步根据关门时的人体检测信号判断用户在门内或门外的位置,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关门信号,在设定时段内,如果第二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上锁信号,处理器控制器根据关门时人体感应器检测的人体信号,触发门内或门外提醒装置发出未上锁的提醒信息,使用户及时上锁,以保障家庭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