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卡簧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2595发布日期:2019-07-24 09:07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卡簧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簧安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内卡簧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卡簧作为常用的零部件,对于在内孔中安装卡簧将非常困难,尤其当内孔孔径较小时,卡簧钳难以伸入,安装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卡簧装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卡簧装配装置,包括装配气缸、设置在所述装配气缸的气缸杆上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设有弹性膨胀套,所述弹性膨胀套具有沿其自身横截面方向的伸缩功能,所述弹性膨胀套侧面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被安装卡簧,所述弹性膨胀套处于非受力状态,所述被安装卡簧的内径小于环形放置槽外径,所述装配气缸的缸体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竖直的导柱,所述导柱顶端设有工件放置板,所述工件放置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工件放置板的挤压孔,所述挤压孔为底部孔径大于顶部孔径的锥形孔,所述挤压孔轴线与所述弹性膨胀套轴线共线,所述挤压孔顶部开口孔径小于被安装卡簧自由状态下的外径,所述挤压孔顶部开口孔径大于所述弹性膨胀套外径。

上述设计中利用膨胀套放置卡簧,利用挤压孔挤压伸入的膨胀套,使得膨胀套和卡簧收缩,实现将卡簧送入内孔同时实现卡簧与膨胀套的分离,安装效率高,实现解决传统安装方式难以在小内孔内安装卡簧的技术难题。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导向孔,提升膨胀套升降的稳定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槽为螺旋槽,便于卡簧对接卡扣错开,防止卡簧收缩时两端干涉。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孔锥度小于放置在弹性膨胀套上的被安装卡簧外周面与所述被安装卡簧上方弹性膨胀套最大外径周面形成的圆台锥面的锥度,实现卡簧送入时,避免挤压孔与膨胀套直接接触,降低挤压孔与膨胀套的磨损。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放置板顶面上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设有与所述挤压孔同轴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底端孔径不小于所述挤压孔顶部孔径,所述定位套外径不大于安装卡簧的零件内孔,定位套便于对被安装卡簧工件的定位,定位效率高。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套由至少两个弹性片绕挤压孔轴线作360度环形阵列均匀分布,结构简单。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片为弹簧钢片,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套顶部设有放置台阶,所述放置台阶上方的膨胀套外径不大于被安装卡簧内径,所述放置台阶外径大于被安装卡簧内径,结构简单更加便于卡簧的放置和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膨胀套放置卡簧,利用挤压孔挤压伸入的膨胀套,使得膨胀套和卡簧收缩,实现将卡簧送入内孔同时实现卡簧与膨胀套的分离,安装效率高,实现解决传统安装方式难以在小内孔内安装卡簧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整体剖面示意图。

在图中1.装配气缸,2.安装板,3.升降板,4.导柱,5.工件放置板,6.零件,7.导向孔,8.膨胀套,9.被安装卡簧,10.放置槽,11.挤压孔,12.引导孔,13.定位套,14.放置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内卡簧装配装置,包括装配气缸1、设置在所述装配气缸1的气缸杆上的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顶部设有弹性膨胀套8,所述弹性膨胀套8具有沿其自身横截面方向的伸缩功能,所述弹性膨胀套8侧面顶部设有放置槽10,所述放置槽10用于放置被安装卡簧9,所述弹性膨胀套8处于非受力状态,所述被安装卡簧9的内径小于环形放置槽10外径,所述装配气缸1的缸体上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竖直的导柱4,所述导柱4顶端设有工件放置板5,所述工件放置板5上设有贯穿所述工件放置板5的挤压孔11,所述挤压孔11为底部孔径大于顶部孔径的锥形孔,所述挤压孔11轴线与所述弹性膨胀套8轴线共线,所述挤压孔11顶部开口孔径小于被安装卡簧9自由状态下的外径,所述挤压孔11顶部开口孔径大于所述弹性膨胀套8外径。

上述设计中利用膨胀套8放置被安装卡簧9,利用挤压孔11挤压伸入的膨胀套8,使得膨胀套8和被安装卡簧9收缩,实现将被安装卡簧9送入内孔同时实现被安装卡簧9与膨胀套8的分离,安装效率高,实现解决传统安装方式难以在小内孔内被安装卡簧的技术难题。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板3上设有与所述导柱4配合的导向孔7,提升膨胀套8升降的稳定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槽10为螺旋槽,便于卡簧对接卡扣错开,防止被安装卡簧9收缩时两端干涉。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孔11锥度小于放置在弹性膨胀套8上的被安装卡簧9外周面与所述被安装卡簧9上方弹性膨胀套8最大外径周面形成的圆台锥面的锥度,实现被安装卡簧9送入时,避免挤压孔11与膨胀套8直接接触,降低挤压孔11与膨胀套8的磨损。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放置板5顶面上设有定位套13,所述定位套13设有与所述挤压孔11同轴的引导孔12,所述引导孔12底端孔径不小于所述挤压孔11顶部孔径,所述定位套13外径不大于被安装卡簧9的零件6内孔,定位套13便于对被安装卡簧9工件的定位,定位效率高。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套8由至少两个弹性片绕挤压孔11轴线作360度环形阵列均匀分布,结构简单。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片为弹簧钢片,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其余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膨胀套8顶部设有放置台阶14,所述放置台阶14上方的膨胀套8外径不大于被安装卡簧9内径,所述放置台阶14外径大于被安装卡簧9内径,结构简单更加便于被安装卡簧9的放置和分离。

工作时,将被安装卡簧放9在放置台阶14和放置槽10内,装配气缸1向上顶起膨胀套8,膨胀套8和被安装卡簧9在挤压孔11的挤压下缩小,膨胀套8放置被安装卡簧9一端伸出定位套13后由于,由于膨胀套8依然受到挤压孔11挤压力而被安装卡簧9未受挤压力作用回弹卡入零件6的卡簧槽内,膨胀套8与被安装卡簧9分离,装配气缸1向下将膨胀套8退出工件放置板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