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门限位装置及仪表门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5365发布日期:2019-09-20 21:0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表门限位装置及仪表门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门限位装置及仪表门框。



背景技术:

开关柜的仪表室通常位于开关柜的上部,在打开仪表门时,由于其没有得到限位,容易撞坏仪表门上元件、扯断仪表门二次导线、碰撞相邻开关柜元件等。

因此,研制一种仪表门限位装置,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门限位装置及仪表门框,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仪表门限位装置,用于限制仪表门框与仪表门的距离,其中,所述仪表门与仪表门框铰接,所述仪表门限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滑动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孔,用于与仪表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滑动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和螺纹杆,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通过连接柱平行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片的直径大于第二限位片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片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所述螺纹杆竖直连接于第二限位片的中部,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所述滑动连接件的连接柱限位设置于仪表门框下部设置的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的仪表门限位装置的仪表门框,其下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条形槽和与所述条形槽的一端连接的圆形槽,所述仪表门限位装置的滑动连接件限位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圆形槽的直径与第二限位片的直径相等,所述条形槽的宽度与连接柱的直径相等,所述圆形槽贴近于仪表门与仪表门框连接的转轴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门限位装置的安装方法如下:第一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孔与仪表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优选,连接于贴近仪表门与仪表门框连接的转轴侧,滑动连接件通过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限位设置于仪表门框下部的滑槽内,螺纹杆穿过第二连接杆端部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使用过程中,滑动连接件只能在滑槽内滑动,因此,可对仪表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当仪表门打开至极限位置时,滑动连接件对应于滑槽端部的圆形槽内,此时,向下按滑动连接件,使第二限位片进入圆形槽内,可实现对仪表门位置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门限位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对仪表门进行限位,当仪表门达到极限位置时,还可以对其进行锁定,避免其产生摆动或晃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门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仪表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仪表门限位装置,用于限制仪表门框8与仪表门的距离,其中,所述仪表门与仪表门框8铰接,所述仪表门限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第二连接杆2和滑动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孔11,用于与仪表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如图2所示,所述滑动连接件3包括第一限位片31、第二限位片32和螺纹杆33,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片31和第二限位片32通过连接柱34平行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片31的直径大于第二限位片32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片32的直径大于连接柱34的直径,所述螺纹杆33竖直连接于第二限位片32的中部,所述螺纹杆33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杆2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所述滑动连接件3的连接柱34限位设置于仪表门框8下部设置的滑槽81内。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的仪表门限位装置的仪表门框(未示出仪表门限位装置),其下部设置有滑槽81,所述滑槽81包括条形槽811和与所述条形槽811的一端连接的圆形槽812,所述仪表门限位装置的滑动连接件3限位设置于所述滑槽81内,所述圆形槽812的直径与第二限位片32的直径相等,所述条形槽811的宽度与连接柱34的直径相等,所述圆形槽811贴近于仪表门与仪表门框连接的转轴侧。

该仪表门限位装置的安装方法如下:第一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孔与仪表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优选,连接于贴近仪表门与仪表门框连接的转轴侧,滑动连接件通过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限位设置于仪表门框下部的滑槽内,螺纹杆穿过第二连接杆端部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使用过程中,滑动连接件只能在滑槽内滑动,因此,可对仪表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当仪表门打开至极限位置时,滑动连接件对应于滑槽端部的圆形槽内,此时,向下按滑动连接件,使第二限位片进入圆形槽内,可实现对仪表门位置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