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新的直升机舱门滑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0102发布日期:2019-09-29 16:2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新的直升机舱门滑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舱门滑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全新的直升机舱门滑轨。



背景技术:

直升机机滑动舱门滑轨直接影响舱门的开启和关闭,原有结构滑轨的滑道设计不合理,且与滑轮之间的间隙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滑轮容易从滑轨中脱出,导致舱门掉落;其次整个滑轨与机身的安装连接接口设计不合理,滑轨装机后其直线度得不到保证,舱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不平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全新的直升机舱门滑轨,其结构新颖,安装牢固,可对滑轨进行矫正,保证安装后滑轨直线度;且可有效的防止滑轮在运动过程中从滑轨中脱离,保证舱门的正常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直升机舱门滑轨,包括轨槽,所述轨槽包括立板、沿所述立板顶壁设置的顶板、沿所述立板底壁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互平行,所述立板的顶壁及底壁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立板的一侧向下折弯形成限位挡边;所述轨槽上安装有多个第一连接支座,所述第一连接支座包括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截面呈“匚”字状,所述第一槽体的外壁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挂耳,所述第一挂耳与所述第一槽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槽体内壁与所述轨槽的外壁紧贴,且所述立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立板平行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且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轨槽通过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螺栓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一挂耳上均设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孔为沉头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外侧设有翻边,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翻边形状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轨槽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支座,所述第二连接支座包括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的截面呈“匚”字状,所述第二槽体的外壁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挂耳,所述第二挂耳与所述第二槽体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二挂耳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槽体内壁与所述轨槽的外壁紧贴,所述立板上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立板平行的侧壁上设有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轨槽通过贯穿所述第三固定孔及所述第四固定孔的螺栓固定连接;靠近所述轨槽端部的一侧的所述第二槽体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第一卡位孔,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卡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轨槽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支座的一端朝所述轨槽背面一侧折弯形成安于门框内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的末端与所述轨槽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轨槽中部安装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竖板、连接板及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竖板相互平行、且所述挡板与所述竖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与所述立板紧贴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板紧贴设置、所述挡板与所述限位挡边紧贴设置;所述立板上设有第五固定孔,所述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五固定孔相对应的第六固定孔,所述第六固定孔为沉头孔,所述第六固定孔与所述翻边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六固定孔与所述翻边相接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所述竖板的底壁,所述第五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结构相同,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轨槽通过贯穿所述第五固定孔及所述第六固定孔的螺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板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轨槽定位固定安装的定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轨槽、所述加强件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立板的一侧向下折弯形成支撑挡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新的直升机舱门滑轨,其结构新颖,多个第一连接支座的设计可使得轨槽与机身进行牢固的安装连接,且可对滑轨进行矫正,保证安装后滑轨直线度;而限位挡边的设计则可将轨槽的槽口缩小,有效的防止滑轮在运动过程中从滑轨中脱离,保证舱门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滑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滑轨的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轨槽与第一连接支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轨槽与第二连接支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连接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连接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加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轨槽;110、立板;120、顶板;130、底板;140、限位挡边;150、第二卡位孔;160、支撑挡边;200、第一连接支座;210、第一槽体;220、第一挂耳;300、第二连接支座;310、第二槽体;320、第二挂耳;330、第一卡位孔;400、加强件;410、竖板;420、连接板;430、挡板;510、第一固定孔;520、第二固定孔;530、第三固定孔;540、第四固定孔;550、第五固定孔;560、第六固定孔;570、通孔;580、翻边;590、定位孔;600、嵌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全新的直升机舱门滑轨,包括轨槽100,如图3所示,所述轨槽包括立板110、沿所述立板110顶壁设置的顶板120、沿所述立板110底壁设置的底板130,所述底板130与所述顶板120相互平行,所述立板110的顶壁及底壁分别与所述顶板120、所述底板130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20远离所述立板110的一侧向下折弯形成限位挡边140;所述轨槽100上安装有多个第一连接支座200,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支座200包括第一槽体210,所述第一槽体210的截面呈“匚”字状,所述第一槽体210的外壁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挂耳220,所述第一挂耳220与所述第一槽体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槽体210内壁与所述轨槽100的外壁紧贴,且所述立板110上设有第一固定孔510,所述第一槽体210与所述立板110平行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510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520,且所述第一槽体210与所述轨槽100通过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孔520及所述第一固定孔510的螺栓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一挂耳220上均设有通孔570。

上述的一种全新的直升机舱门滑轨,其结构新颖,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支座200的设计可使得所述轨槽100与机身进行牢固的安装连接,且可对滑轨进行矫正,保证安装后滑轨直线度;而所述限位挡边140的设计则可将所述轨槽100的槽口缩小,有效的防止滑轮在运动过程中从滑轨中脱离,保证舱门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孔510为沉头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510的外侧设有翻边580,所述第二固定孔520与所述翻边580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孔510为沉头孔,保证安装螺栓后,滑轨轨道通畅不会因螺栓的安装而影响滑轮滑动;所述翻边580的设计则是可增强所述第一固定孔510及所述第二固定孔520的受力面积,以便可进行更为紧密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轨槽100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支座300,如图4、图6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支座300包括第二槽体310,所述第二槽体310的截面呈“匚”字状,所述第二槽体310的外壁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挂耳320,所述第二挂耳320与所述第二槽体310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二挂耳320上均设有通孔570;所述第一槽体210内壁与所述轨槽100的外壁紧贴,所述立板110上设有第三固定孔530,所述第二槽体310与所述立板110平行的侧壁上设有第四固定孔540,所述第三固定孔530与所述第一固定孔510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固定孔540与所述第二固定孔520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槽体310与所述轨槽100通过贯穿所述第三固定孔520及所述第四固定孔540的螺栓固定连接;靠近所述轨槽100端部的一侧的所述第二槽体310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第一卡位孔330,所述顶板120及所述底板13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位孔330相对应的第二卡位孔150;所述第二连接支座300的设计一方面可起到与所述第一连接支座200的相同的支撑、矫正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可在所述第一卡位孔330及所述第二卡位孔150之间进行螺栓固定,对滑轮进行一个阻挡作用,防止滑轮从所述轨槽100的端部进行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轨槽100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支座300的一端朝所述轨槽100背面一侧折弯形成安于门框内的嵌入部600,所述嵌入部600的末端与所述轨槽100平行;该设计可保证舱门关闭时内嵌入到门框内。

进一步地,所述轨槽100中部安装有加强件400,如图7所示,所述加强件400包括竖板410、连接板420及挡板430,所述挡板430与所述竖板410相互平行、且所述挡板430与所述竖板410通过所述连接板420固定连接,所述竖板410与所述立板110紧贴设置、所述连接板420与所述顶板120紧贴设置、所述挡板430与所述限位挡边140紧贴设置;所述立板110上设有第五固定孔550,所述竖板410上设有与所述第五固定孔550相对应的第六固定孔560,所述第六固定孔560为沉头孔,所述第六固定孔560与所述翻边580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六固定孔560与所述翻边580相接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所述竖板410的底壁,所述第五固定孔550与所述第一固定孔510结构相同,所述加强件400与所述轨槽100通过贯穿所述第五固定孔550及所述第六固定孔560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轨槽100主体呈长条状,中间位置容易发生折弯,所述加强件500的设计可对所述轨槽100进行加强支撑的作用,防止所述轨槽100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折弯、甚至断裂的问题,提高滑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立板110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轨槽100定位固定安装的定位孔590;所述定位孔590的设计可便于滑轨在安装时对所述轨槽100进行初步的定位,一方面可方便后续的将所述第一连接支座200与机身进行固定连接,另一方面则是可确保舱门可正常沿滑轨移动、并进入门框内。

进一步地,所述轨槽100、所述加强件400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可保证所述轨槽100内壁的光滑,为滑轮移动提供较好的接触面;而所述加强件400为一体成型结构则是可增强所述加强件400自身的结构强度,并且可简化生产工序,可对所述加强件400进行量产,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30远离所述立板110的一侧向下折弯形成支撑挡边160;所述支撑挡边160的设计可增大所述轨槽100与舱门的接触面积,对舱门提供一定的支撑、减少舱门晃动。

更具体的,在所述全新的直升机舱门滑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所述第一连接支座200、所述第二连接支座300及所述加强件400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轨槽100上,接着利用所述定位孔590将所述轨槽100放置于机身合适的位置上、并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再将所述第一连接支座200及所述第二连接支座300通过螺栓与机身的安装结构进一步的固定安装连接;最后将舱门的滑轮从所述轨槽100的端部插入并卡于所述轨槽100内,再将所述轨槽100的两端安装阻挡滑轮从端部滑出的螺栓或螺钉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可制作与上述滑轨呈镜像结构对称的第二条滑轨,然后将两条滑轨用于对开式的舱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