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6695发布日期:2019-09-12 08:5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夹具。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车桥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轮毂在加工过程肯定是需要夹具进行固定的,传统的轮毂夹具过度依赖人工操作夹持,而且可调性不大,对不同尺寸轮毂的适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毂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轮毂夹具,包括机架1、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均竖直设置且关于机架1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机架1一侧固装有均水平设置的上滑轨6和下滑轨7,上滑轨6和下滑轨7之间中部安装有齿轮10,上滑轨6和下滑轨7左端外滑动安装夹持架Ⅱ3,上滑轨6和下滑轨7右端外滑动安装夹持架Ⅰ2,夹持架Ⅰ2内侧固装水平的底面带有齿条的上导条9,上导条9另一端啮合齿轮10顶部,所述夹持架Ⅱ3内侧固装水平的顶面带有齿条的下导条8,下导条8另一端啮合齿轮10底部。

所述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下段的内轮廓均为向内凹的弧形,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的下段中部内侧均安装有上滚轮4,底端内侧均安装有下滚轮5,上滚轮4和下滚轮5均位于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远离齿轮10的一面上。

所述夹持架Ⅱ3靠近齿轮10的一面上固装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垂直于夹持架Ⅱ3所在平面,连接杆13另一端固接有水平设置的气缸12活塞杆,气缸12的轴线垂直于连接杆13。

所述气缸12固装在机架1上。

所述齿轮10外设置有中空且上下通透的保护壳11,保护壳11安装在机架1上。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轮毂的快速、有效夹持,巧妙利用齿轮和上导条、下导条相配合,来控制夹持架Ⅰ和夹持架Ⅱ水平移动进行夹持,只需一个气缸驱动力,设计巧妙、合理,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轮毂的夹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机架,2是夹持架Ⅰ,3是夹持架Ⅱ,4是上滚轮,5是下滚轮,6是上滑轨,7是下滑轨,8是下导条,9是上导条,10是齿轮,11是保护壳,12是气缸,13是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轮毂夹具,包括机架1、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均竖直设置且关于机架1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机架1一侧固装有均水平设置的上滑轨6和下滑轨7,上滑轨6和下滑轨7之间中部安装有齿轮10,上滑轨6和下滑轨7左端外滑动安装夹持架Ⅱ3,上滑轨6和下滑轨7右端外滑动安装夹持架Ⅰ2,夹持架Ⅰ2内侧固装水平的底面带有齿条的上导条9,上导条9另一端啮合齿轮10顶部,所述夹持架Ⅱ3内侧固装水平的顶面带有齿条的下导条8,下导条8另一端啮合齿轮10底部。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只采用一个滑轨来使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水平移动。

为了防止夹持架Ⅰ2、夹持架Ⅱ3与轮毂摩擦而损坏轮毂,所述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下段的内轮廓均为向内凹的弧形,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的下段中部内侧均安装有上滚轮4,底端内侧均安装有下滚轮5,上滚轮4和下滚轮5均位于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远离齿轮10的一面上。工作时,上滚轮4和下滚轮5均会随轮毂作适应性地滚动,来降低摩擦力,保证了轮毂的质量。

为了更好地驱动夹持架Ⅰ2和夹持架Ⅱ3,所述夹持架Ⅱ3靠近齿轮10的一面上固装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垂直于夹持架Ⅱ3所在平面,连接杆13另一端固接有水平设置的气缸12活塞杆,气缸12的轴线垂直于连接杆13。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12固装在机架1上。

优选地,所述齿轮10外设置有中空且上下通透的保护壳11,保护壳11安装在机架1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气缸12的活塞杆向右移动,通过连接杆13带动夹持架Ⅱ3沿上滑轨6和下滑轨7向右滑动,夹持架Ⅱ3通过下导条8带动齿轮10逆时针转动,齿轮10带动上导条9向左移动,上导条9带动夹持架Ⅰ2向左移动,然后夹持架Ⅰ2、夹持架Ⅱ3对轮毂的弧形面形成夹持,夹持时,上滚轮4和下滚轮5均会随轮毂作适应性地滚动,当夹紧后,气缸12固定夹持架Ⅱ3,进行转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