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7487发布日期:2019-07-06 11:4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社区是人类聚集生活的主要空间,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品质社区围绕社区居民,由物业统一提供各种上门辅助服务,提升生活的便利舒适度,例如提供信件快递收发、垃圾清运、废旧品回收、社区送货送餐、洗衣等;同时,通过物业统一提供以上服务,可以避免过多的快递、送餐等外部人员进出小区,有利于社区的封闭化管理,保护社区环境安全整洁。但是,以上这些社区辅助服务都耗费较多的人力成本,另外在服务的准时度、及时性、准确度、服务态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制约。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方面技术的发展,具有自主目标辨识、路径设计、移动和工作执行能力的机器人设备方兴未艾,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扫地机器人、送货机器人、自动驾驶机器人等,但是,尚缺少面向社区服务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其系统,通过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实现社区巡航辅助服务,从而降低社区辅助服务的人力成本,提高辅助服务的准时度、及时性、准确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并且本发明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以上社区巡航辅助智能机器人的合理化调度管理和任务分配,实现效率的优化,缩短用户的服务等待时间,及时满足用户需求。

基于上述目的,在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

通信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建立与调度中心的通信连接,接收调度中心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向所述驱动模块下达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按照所述驱动指令对应的巡航路径向目标移动,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设定的巡航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通信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承载模块,用于承载物品,并随着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移动将承载的物品运输至目标所在的位置处。

基于上述目的,在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

人工智能机器人、调度中心、内部服务站点和服务接口站点;

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分为两类,分别为区域巡航机器人和楼宇机器人,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分布在社区的不同区域内,用于沿着设定的第一巡航路径进行巡航;所述楼宇机器人用于在楼宇内沿着设定的第二巡航路径进行巡航,并在预设的服务站点处与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进行物品的交接;

所述调度中心用于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发送控制指令,使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沿着通过分析所设定的第一巡航路径巡航;

所述内部服务站点设置在社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且位于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的第一巡航路径上,用于接收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承载的物品或者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上放置物品;

所述服务接口站点设置在社区与外部环境接触的位置处,用于接收外部环境中的物品,并将该物品放置在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上,或者对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承载的需要从社区内部投放到外部环境中的物品进行接收和存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度中心,还用于:

对社区进行区域划分,对每个区域的区域巡航机器人进行指定,以及通过分析对对应的区域巡航机器人的巡航路径进行设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度中心,还用于:

对区域巡航机器人的巡航路径进行动态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分布在社区的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楼宇中的多个子调度中心,所述子调度中心用于接收巡航路径经过该子调度中心所在楼宇的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的区域巡航机器人发送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调度中心,还用于:

与所述子调度中心所在楼宇内的楼宇机器人进行通信,指示该楼宇内的楼宇机器人到该楼宇对应的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与经过该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的区域巡航机器人进行物品交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调度中心,还用于:

对所述子调度中心对应的楼宇内的楼宇机器人下发配送任务,所述配送任务包括物品涉及的楼层和房间号,以令所述楼宇机器人根据所述配送任务设定服务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调度中心,还用于:

接收用户发送的取件任务,并向楼宇内的楼宇机器人下发取件任务,所述取件任务包括物品涉及的楼层和房间号,以令所述楼宇机器人根据所述取件任务重新设定服务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调度中心、内部服务站点和服务接口站点;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分为两类,分别为区域巡航机器人和楼宇机器人,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分布在社区的不同区域内,用于沿着预定的第一巡航路径进行巡航;所述楼宇机器人用于在楼宇内沿着预定的第二巡航路径进行巡航,并在预设的服务站点处与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进行物品的交接;所述调度中心用于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发送调度指令,使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沿着预定的第一巡航路径巡航;所述内部服务站点设置在社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且位于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的第一巡航路径上,用于接收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承载的物品或者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上放置物品;所述服务接口站点设置在社区与外部环境接触的位置处,用于接收外部环境中的物品,并将该物品放置在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上,或者对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承载的需要从社区内部投放到外部环境中的物品进行接收和存放。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服务,从而降低社区辅助服务的人力成本,提高辅助服务的准时度、及时性、准确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区域划分的楼宇平均作业任务量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应用于社区,具体地,将社区空间划分为一个或者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包括一栋或者多栋楼宇,每个区域派驻一个或者多个区域巡航机器人,例如一个区域有多个区域巡航机器人时,可以将这些机器人分为不同的工作类型,每个类型的机器人承担不同类型的工作,例如可以派驻一个机器人用于快递、信件收发,一个机器人负责送餐、一个机器人负责废品垃圾回收。在每个区域内的每栋楼宇配置一个或者多个楼宇机器人,例如每栋楼宇内有多个楼宇机器人时,也可以划分多个类型,每个类型的机器人负责不同的工作。另外,对于楼宇来说每个工作类型也可以具有多个楼宇机器人,同一工作类型的不同楼宇机器人负责不同楼层的工作。

并且在每栋楼宇外的空间可以预设一个服务站点,经过该服务站点的区域巡航机器人可以与本楼宇的楼宇机器人进行包裹、信件、餐饮、垃圾废品等物品的交接。同时,社区内还设置有多个内部服务站点,例如社区内部的洗衣房、食堂、废品回收站、垃圾清运站等;内部服务站点用于接收区域巡航机器人承载的物品,例如需要洗的衣服、需要处理的废品或垃圾;或者是向区域巡航机器人添加物品,例如向区域巡航机器人上添加包装好的饭菜、洗净的衣服等。另外,在社区大门附近还可以设置有服务接口站点,用于从外界接收快递包裹、信件、送餐等并添加至区域巡航机器人,以及收纳由区域巡航机器人输出的社区业主寄出的包裹、信件等以便于快递员或邮政员取走等。

此外,还包括调度中心,所述调度中心用于指定每个区域内的区域巡航机器人、以及设定和动态调整每个区域巡航机器人的巡航路径,并且将携带以上调度信息的控制指令下发给区域巡航机器人,区域巡航机器人根据该控制指令所设定巡航路径和服务区域,执行巡航。

通过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服务,从而降低社区辅助服务的人力成本,提高辅助服务的准时度、及时性、准确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

通信模块101、中央控制模块102、驱动模块103和存储模块104;

所述通信模块101用于建立与调度中心的通信连接,接收调度中心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02用于对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向所述驱动模块103下达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模块103用于驱动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按照所述驱动指令对应的巡航路径向目标移动,所述存储模块104用于存储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根据控制指令设定的巡航路径。

在本实施中,所述通信模块101可以基于物联网通信协议的通信模块,也可以是基于5g通信协议的通信模块,此外还可以是基于其他通信协议的通信模块,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所述存储模块104中存储有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设定的的巡航路径。当区域巡航机器人被指定巡航某个社区区域时,该区域巡航机器人将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设定的巡航路径存储于该存储模块104,然后在巡航执行过程中通过从所述存储模块104获取对应的巡航路径,并按照该路径对对应的区域进行巡航。当楼宇机器人被指定巡航楼宇的某一个或者若干个楼层,则该楼宇机器人将设定的巡航路径存储于该存储模块104,然后在巡航执行过程中通过从所述存储模块104获取对应的巡航路径,并按照该路径对对应的楼宇楼层进行巡航。

本申请实施例的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服务,从而降低社区辅助服务的人力成本,提高辅助服务的准时度、及时性、准确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

通信模块201、中央控制模块202、驱动模块203和存储模块204;

所述通信模块201用于建立与调度中心的通信连接,接收调度中心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02用于对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向所述驱动模块203下达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模块203用于驱动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按照所述驱动指令对应的巡航路径向目标移动,所述存储模块204用于存储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根据控制指令设定的巡航路径。

此外,还包括:电源模块205和承载模块206,所述电源模块205,用于向所述通信模块201、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02、所述驱动模块203和所述存储模块204供电。所述承载模块206,用于承载物品,例如垃圾、食品、快递和需要清洗的衣服等,并随着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移动将承载的物品运输至目标所在的位置处;为了适应不同类型工作的需要,可以设计具有不同形状、结构和动作方式的所述承载模块206,以满足承载和输入、输出食品、垃圾、废旧品、衣服等物品的需要。

本申请实施例的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服务,从而降低社区辅助服务的人力成本,提高辅助服务的准时度、及时性、准确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

人工智能机器人、调度中心301、内部服务站点303和服务接口站点304。

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和楼宇机器人3022,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分布在社区的不同区域内,用于沿着设定的第一巡航路径进行巡航,该第一巡航路径途经该机器人被设定的区域内每栋楼宇外部的服务站点,以及途经社区中与该机器人的工作类型相对应的内部服务站点和服务接口站点;所述楼宇机器人3022用于在楼宇内沿着设定的第二巡航路径进行巡航,并在设置在该楼宇外部空间的服务站点处与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进行物品的交接。

所述调度中心301用于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发送携带调度信息的控制指令,使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沿着预定的第一巡航路径巡航,所述调度信息指定每个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的巡航路径和服务区域。

所述内部服务站点303设置在社区内部的不同位置,且位于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的第一巡航路径上,用于接收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承载的物品或者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上放置物品。

例如,所述内部服务站点303可以是垃圾清运站,则可以接收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承载的垃圾。再例如,所述内部服务站点303可以是食堂,则可以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上放置用户定制的食品等。

所述服务接口站点304设置在社区与外部环境接触的位置处,例如社区门口附近的位置处,用于接收外部环境中的物品,例如快递包裹、信件、送餐等,并将该物品放置在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上,或者对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3021承载的需要从社区内部投放到外部环境中的物品进行接收和存放,例如需要寄出的包裹或信件等,以便于快递员取走。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服务,从而降低社区辅助服务的人力成本,提高辅助服务的准时度、及时性、准确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4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

人工智能机器人、调度中心401、内部服务站点403、服务接口站点404和多个子调度中心405。

其中,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和楼宇机器人4022,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分布在社区的不同区域内,用于沿着设定的第一巡航路径进行巡航,所述楼宇机器人4022用于在楼宇内沿着设定的第二巡航路径进行巡航,并在预设的服务站点处与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进行物品的交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服务站点也是设置在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

所述设定的第一巡航路径可以是途经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被设定的区域内每栋楼宇外部的服务站点,以及途经社区中与该机器人的工作类型相对应的内部服务站点和服务接口站点,并且可以是距离最短路径或者是时间最短路径,同时,也是一个循环闭合路径,即出发点和终点是重合的,从而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可以沿着第一巡航路径巡航往复不断运行。所述设定的第二巡航路径可以是楼宇机器人4022经过楼宇内其所对应的一个或者若干个楼层的各个房间以及该楼宇外部的服务站点的路径,且也是一个循环闭合路径,即出发点和终点是重合的,从而楼宇机器人4022也可以沿着第二巡航路径巡航往复不断运行。

所述调度中心401用于对社区进行区域划分,对每个区域的区域巡航机器人进行指定,以及对对应的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的巡航路径进行设定,并在设定好对应的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的巡航路径后,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发送携带以上调度信息的控制指令,使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沿着所设定的第一巡航路径巡航。此外,在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沿着设定的第一巡航路径巡航的过程中,所述调度中心401可以对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的巡航路径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对社区重新进行区域划分,或者社区新增加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后,需要对对应的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的巡航路径进行动态调整,使该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的巡航路径通过该新增加的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

所述内部服务站点403设置在社区内部的不同位置,且位于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的第一巡航路径上,用于接收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承载的物品或者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上放置物品。

例如,所述内部服务站点403可以是垃圾清运站,则可以接收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承载的垃圾。再例如,所述内部服务站点403可以是食堂,则可以向向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上放置用户定制的食品等。

所述服务接口站点404设置在社区与外部环境接触的位置处,例如社区门口附近的位置处,用于接收外部环境中的物品,例如快递包裹、信件、送餐等,并将该物品放置在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上,或者对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承载的需要从社区内部投放到外部环境中的物品进行接收和存放,例如需要寄出的包裹或信件等,以便于快递员取走。

所述的多个子调度中心405分布在社区的每个区域内的不同楼宇中,一个楼宇对应一个子调度中心,用于接收巡航路径经过该子调度中心所在楼宇的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的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发送的信息,并在该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的巡航过程中保持与该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的通信。同时,所述子调度中心405与所在楼宇内的楼宇机器人4022进行通信,子调度中心405向每个楼宇机器人4022下达携带子调度信息的控制指令,子调度信息指定每个楼宇机器人4022在楼宇内巡航的第二巡航路径。根据第二巡航路径,该楼宇内的楼宇机器人4022到该楼宇对应的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与经过该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的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进行物品交接。例如,该楼宇内的楼宇机器人4022可以将垃圾交接给经过该楼宇的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的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由该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内部服务站点403(例如垃圾站清运站)。

如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上承载有需要配送给楼宇内用户的物品,例如包裹或者快递等,所述子调度中心405还可以对所述子调度中心405对应的楼宇内的楼宇机器人4022下发配送任务,所述配送任务包括物品涉及的楼层和房间号,以令所述楼宇机器人根据所述配送任务在从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出发沿所述第二巡航路径巡航的过程中,途径配送任务所涉及的楼层和房间号时进行配送作业,然后返回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从而完成物品的配送并接收下一个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承载的配送物品等。

同时,所述子调度中心405还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取件任务,并向楼宇内的楼宇机器人4022下发取件任务,所述取件任务包括物品涉及的楼层和房间号,若所述楼宇机器人4022在沿着第二巡航路径执行巡航和配送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该取件任务,则可以根据所述取件任务,在途径取件涉及的楼层和房间号时执行取件作业,以同时完成配送任务和取件任务,并返回楼宇外空间的服务站点,以便将取件交付给区域巡航机器人4021,同时等待所述子调度中心405下发新的配送任务和取件任务。

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关于区域的划分,在每一轮巡航过程中,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沿着所述第一巡航路径需要途经与该机器人的工作类型相对应的内部服务站点和服务接口站点,以及途经其负责区域内的一个或者多个楼宇的服务站点;首先,本着节约巡航路程以便提高巡航效率以及满足区域巡航机器人电池待机时间等方面的原则,应尽量将位置临近的楼宇归入同一区域,这样机器人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穿行就可以覆盖区域内的全部楼宇服务站点;另一方面,机器人巡航需要从所负责的区域往返于社区的内部服务站点和服务接口站点,希望尽量提高一次在区域和内部服务站点和/或服务接口站点之间往返过程中完成的作业数量,降低空载率,故而,希望同一区域的楼宇的所需的装卸作业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集中,从而使得机器人一次巡航能够完成更多的作业任务。基于以上原则,本发明的调度中心获得在过去一段的统计时间长度(例如一周以内)每个楼宇在每个单位时段内的所产生的装卸作业任务量。从而,我们将全天24小时划分为t个单位时段(例如每个单位时段设置为15分钟),确定统计时间长度以内(例如一周以内)在每个单位时段该楼宇的平均作业任务量——例如,经统计,在最近一周以内,在8:00至8:15这一单位时段上某个楼宇的作业任务量为周一20件、周二25件、周三18件、周四17件、周五26件、周六30件、周日11件,则在8:00至8:15这一单位时段上该楼宇的平均作业任务量为21件。将单位时段t某个楼宇i的平均作业任务量表示为lt(i),其中t的取值范围为1,2,…t,表示全天24小时共t个单位时段,可以将该楼宇i在全天24小时的平均作业任务量的变化状况表示为如图5所示的平均作业任务量曲线,则两个楼宇——例如楼宇i与楼宇j之间平均作业任务量曲线的相似度表示为:

其中,αt是与单位时段t对应的影响权重值,例如,对于送餐来说,如果单位时段t是分布在早、中、晚用餐高峰时段,则与其对应的权重值αt取值比较大,相反,在上下午的非高峰时段,则权重值αt取值较小。进而,确定两个楼宇——例如楼宇i与楼宇j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取连通楼宇i与楼宇j的机器人巡航道路的行驶距离r;如果楼宇i与楼宇j之间的距离r小于等于区块距离阈值rth,且楼宇i与楼宇j之间的曲线相似度s(l(i),l(j))小于等于平均作业任务量曲线相似度阈值sth,则认为满足以上条件的楼宇i与楼宇j可以合并为同一个区域。这样,通过遍历社区当中的全部楼宇,可以合并出若干的区域,每个区域内的作业量及其变化规律近似,且距离均保持预定距离以内。

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每个区域巡航机器人沿着调度中心设定的第一巡航路径匀速巡航从而依次途经区域内各个楼宇的所述服务站点,在封闭式社区内部道路环境下,巡航过程基本不会受到干扰阻滞,因此到达区域内服务站点的时刻是由巡航路程时长以及在每个途经的服务站点、内部服务站点以及服务接口站点的装卸作业时长决定的;所述区域巡航机器人可以实时定位自身位置,并且实时统计在每个服务站点、内部服务站点以及服务接口站点需要执行装载和卸下物品的作业任务量,将以上自身位置以及作业任务量发送给每个楼宇的所述子调度中心。

从而,楼宇的子调度中心根据该区域巡航机器人与本楼宇服务站点之间的巡航路程,以及在所述第一巡航路径上位于本楼宇服务站点之前的各个服务站点、内部服务站点以及服务接口站点的作业任务量,实时预算该区域巡航机器人到达本楼宇服务站点的预期时刻。

进而,楼宇的子调度中心根据下一个途经的区域巡航机器人到达本楼宇服务站点的预期时刻,管理本楼宇的各个楼宇机器人在第二巡航路径上的巡航,以使得下一个区域巡航机器人到达本楼宇服务站点时本楼宇的楼宇机器人能够处于该服务站点进行物品的装卸交接。例如,当下一个途经的区域巡航机器人承载有需要配送到本楼宇某层某号房间的物品,则子调度中心向所述第二巡航路径途经该层该号房间的楼宇机器人下达配送任务,该配送任务除了携带配送物品id号码以及楼层和房间号以外,还携带所述预期时刻。另一方面,如果某个楼宇机器人执行取件任务故而存在需要交接给区域巡航机器人的物品,则可以向所述子调度中心询问所述预期时刻。所述楼宇机器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预期时刻,以及根据自身移动到所述楼宇外部服务站点的路程时长,预算中止当前配送任务和/或取件任务而沿着所述第二巡航路径前往所述服务站点的出发时刻;并且继续执行所述配送任务和/或取件任务直至该出发时刻,则中止当前配送任务和/或取件任务,沿着所述第二巡航路径前往所述服务站点,实现与所述下一个途经的区域巡航机器人的物品装卸交接。

另外,每个楼宇的所述子调度中心还将本楼宇的楼宇机器人在执行取件任务时已接收并需要装载至下一个途经的区域巡航机器人的作业任务量发送给区域巡航机器人,以便区域巡航机器人实现对每个服务站点、内部服务站点以及服务接口站点需要执行的作业任务量的实时统计,以及向各个楼宇的子调度中心的发布。

本申请实施例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社区巡航辅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服务,从而降低社区辅助服务的人力成本,提高辅助服务的准时度、及时性、准确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