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7675发布日期:2019-08-24 10:26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它能够解决复杂、精密的零件加工问题,能够满足多种机械加工需求,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针对目前的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针对以下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对的方案:

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在针对毛料进行划线的时候,会出现由于划线而产生的毛边,而毛边会影响物料的整体质量和美观性,因此在完成划线后需要将毛边进行清除,如此一来就增加了工作量,同时现有的毛边去除装置在进行去除后,毛料的处理不当,会容易造成粉尘污染,影响整体加工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其结构包括车床支架、划线控制器、划线工作台,所述车床支架通过嵌合连接于划线工作台下方,所述划线控制器通过嵌合连接于车床支架上,所述划线工作台嵌设于划线控制器下方,所述车床支架设有固定底座、固定支架,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支架底部侧面上,所述固定支架通过嵌合连接于划线控制器一侧;所述划线控制器设有活动支杆、控制器、划线头,所述活动支杆嵌设于固定支架侧面上,所述控制器垂直焊接于活动支杆上,所述划线头通过电连接于控制器上;所述划线工作台设有活动固定槽、划线槽、氢气气囊,所述活动固定槽垂直焊接于划线工作台底部,所述划线槽均匀等距焊接于划线工作台上表面,所述氢气气囊均匀等距填充于划线工作台内部。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底座设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底座上,所述第二滑轨通过嵌合连接于第一滑轨上方,所述第一滑轨用于辅助推动第二滑轨进行横向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活动固定槽设有散热网层、蓄灰盒、挡板,所述散热网层垂直焊接于蓄灰盒底部,所述蓄灰盒垂直焊接于散热网层与挡板之间,所述挡板垂直焊接于蓄灰盒与氢气气囊之间,所述散热网层为金属材质,所述散热网层用于对蓄灰盒内部的灰烬进行散热处理,所述蓄灰盒为中空矩形结构,所述蓄灰盒为金属材质,所述挡板为金属材质。

作为优化,所述蓄灰盒设有进入口、防逆挡板,所述进入口嵌设于蓄灰盒顶部,所述防逆挡板垂直焊接于进入口下方,所述防逆挡板为金属材质,所述防逆挡板为矩形板状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划线槽设有燃烧槽、缓冲网、火焰头、火焰管,所述燃烧槽垂直焊接于划线工作台上表面,所述缓冲网垂直焊接于燃烧槽内部,所述火焰头嵌设于缓冲网背面,所述火焰管通过螺纹连接于火焰头与氢气气囊之间,所述燃烧槽为t型结构,所述缓冲网为金属材质。

作为优化,所述氢气气囊设有气囊、气泵、排灰管、电管,所述气囊通过螺栓连接于划线工作台内部,所述气泵通过螺栓连接于气囊内部,所述排灰管垂直焊接于气泵与蓄灰盒之间,所述电管嵌设于气囊内部,所述气囊为中空椭圆形结构,所述气囊内部填充氢气,所述氢气在被点燃时通过火焰头进行工作,所述气泵用于将气囊内部的灰烬吸收,通过排灰管排放到蓄灰盒中,所述电管为两个。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进行工作时:

通过设有一种氢气气囊,所述氢气气囊设有气囊、气泵、排灰管、电管,通过划线工作台在进行划线工作时,切片在划线槽内部进行划线,在划线的过程中会产生毛边,此时电源连接,通过电管蹦出火花,火花点燃气囊内部的氢气;

通过设有一种划线槽,所述划线槽设有燃烧槽、缓冲网、火焰头、火焰管,氢气被点燃,通过火焰管进入火焰头中,通过缓冲网的缓冲,对毛边进行燎平,从而去除毛边;

通过设有一种蓄灰盒,所述蓄灰盒设有进入口、防逆挡板,通过气泵的作用,将灰烬吸进火焰管,通过气泵进入排灰管中,然后进入蓄灰盒中,灰烬在进入蓄灰盒的时候通过进入口,然后通过防逆挡板进入蓄灰盒中,通过防逆挡板的倾斜设计,能够避免灰烬通过防逆挡板进行倒流,从而影响气囊的正常工作;

通过设有一种活动固定槽,所述活动固定槽设有散热网层、蓄灰盒、挡板,蓄灰盒中的灰烬在散热网层的作用下进行散热,通过打开散热网层能够进行灰烬的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气囊中的氢气,在连通电路后产生的火花点燃氢气,从而通过火焰头对毛边进行燎烧,使毛边得到清除,同时通过毛絮的燃烧,将产生的灰烬通过气泵抽吸走,通过蓄毛盒对灰烬进行冷却清理,从而防止毛絮在空气中漂浮,影响加工环境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划线工作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活动固定槽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划线槽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氢气气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蓄灰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床支架1、划线控制器2、划线工作台3、固定底座10、固定支架11、活动支杆20、控制器21、划线头22、活动固定槽30、划线槽31、氢气气囊32、第一滑轨100、第二滑轨101、散热网层300、蓄灰盒301、挡板302、进入口3010、防逆挡板3011、燃烧槽310、缓冲网311、火焰头312、火焰管313、气囊320、气泵321、排灰管322、电管3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立式数控车床的划线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车床支架1、划线控制器2、划线工作台3,所述车床支架1通过嵌合连接于划线工作台3下方,所述划线控制器2通过嵌合连接于车床支架1上,所述划线工作台3嵌设于划线控制器2下方,所述车床支架1设有固定底座10、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底座10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支架11底部侧面上,所述固定支架11通过嵌合连接于划线控制器2一侧;所述划线控制器2设有活动支杆20、控制器21、划线头22,所述活动支杆20嵌设于固定支架11侧面上,所述控制器21垂直焊接于活动支杆20上,所述划线头22通过电连接于控制器21上;所述划线工作台3设有活动固定槽30、划线槽31、氢气气囊32,所述活动固定槽30垂直焊接于划线工作台3底部,所述划线槽31均匀等距焊接于划线工作台3上表面,所述氢气气囊32均匀等距填充于划线工作台3内部,所述固定底座10设有第一滑轨100、第二滑轨101,所述第一滑轨100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底座10上,所述第二滑轨101通过嵌合连接于第一滑轨100上方,所述第二滑轨101用于推动划线工作台3进行纵向移动,所述活动固定槽30设有散热网层300、蓄灰盒301、挡板302,所述散热网层300垂直焊接于蓄灰盒301底部,所述蓄灰盒301垂直焊接于散热网层300与挡板302之间,所述挡板302垂直焊接于蓄灰盒301与氢气气囊32之间,所述蓄灰盒301用于对毛边的的灰烬进行收集和处理,所述蓄灰盒301设有进入口3010、防逆挡板3011,所述进入口3010嵌设于蓄灰盒301顶部,所述防逆挡板3011垂直焊接于进入口3010下方,所述防逆挡板3011通过交错连接,使毛边灰烬在进入蓄灰盒301后不会再逆流,通过进入口3010返回气囊320中,所述划线槽31设有燃烧槽310、缓冲网311、火焰头312、火焰管313,所述燃烧槽310垂直焊接于划线工作台3上表面,所述缓冲网311垂直焊接于燃烧槽310内部,所述火焰头312嵌设于缓冲网311背面,所述火焰管313通过螺纹连接于火焰头312与氢气气囊32之间,所述缓冲网311用于缓冲火焰喷射时力量过大,损坏毛料,所述火焰头312用于进行火焰喷射,通过火焰燎平毛边,所述氢气气囊32设有气囊320、气泵321、排灰管322、电管323,所述气囊320通过螺栓连接于划线工作台3内部,所述气泵321通过螺栓连接于气囊320内部,所述排灰管322垂直焊接于气泵321与蓄灰盒301之间,所述电管323嵌设于气囊320内部,所述电管323在通电时引发火花,火花点燃气囊320内部的氢气。

在使用时,通过划线工作台3在进行划线工作时,切片在划线槽31内部进行划线,在划线的过程中会产生毛边,此时电源连接,通过电管323蹦出火花,火花点燃气囊320内部的氢气,氢气被点燃,通过火焰管313进入火焰头312中,通过缓冲网311的缓冲,对毛边进行燎平,从而去除毛边,燃烧后的毛絮化成灰烬,通过气泵321的作用,将灰烬吸进火焰管313,通过气泵321进入排灰管322中,然后进入蓄灰盒301中,灰烬在进入蓄灰盒301的时候通过进入口3010,然后通过防逆挡板3011进入蓄灰盒301中,通过防逆挡板3011的倾斜设计,能够避免灰烬通过防逆挡板3011进行倒流,从而影响气囊320的正常工作,然后蓄灰盒301中的灰烬在散热网层300的作用下进行散热,通过打开散热网层300能够进行灰烬的清理。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

能够通过气囊中的氢气,在连通电路后产生的火花点燃氢气,从而通过火焰头对毛边进行燎烧,使毛边得到清除,同时通过毛絮的燃烧,将产生的灰烬通过气泵抽吸走,通过蓄毛盒对灰烬进行冷却清理,从而防止毛絮在空气中漂浮,影响加工环境的质量。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