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锁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2207发布日期:2020-05-08 17:2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惯性锁闩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锁闩,更具体地涉及在汽车应用(如扶手)中使用的惯性锁闩。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扶手中,具体地在典型的后座椅扶手中,惯性锁闩常常构成扶手铰链机构的一部分。该惯性锁闩防止扶手在某些高加速情况下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或者从向上位置移动到向下位置。也就是说,该惯性锁闩防止扶手在发生突然减速时意外地从向上或闭合位置移动到向下或打开位置,如在急剧减速或停止期间、或者在碰撞期间。然而,典型的惯性锁闩会在非动态事件期间意外地接合,或者它们会不成功地或部分地锁紧或者反弹,并因此意外地脱离。因此,需要新的经改进的用于汽车扶手的惯性锁闩,该惯性锁闩降低惯性锁闩发生意外接合或脱离的可能性,同时降低或维持封装空间要求和成本,并且可加以改造以适应目前的汽车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若干方面,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可移动部件的惯性锁闩,包括:支架,安装到机动车辆的支承结构,所述可移动部件经由第一销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支架;所述可移动部件的对接部件,设置在形成于所述支架中的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所述惯性锁闩进一步包括:第一棘爪,围绕第二销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棘爪选择性地限制所述对接部件在所述弧形槽中的移动;第二棘爪,围绕第三销从第三位置旋转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棘爪选择性地限制所述第一棘爪的移动;和限位器,限制所述第二棘爪的移动范围。当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可移动部件从闭合位置铰接到打开位置,允许所述对接部件移动经过整个弧形槽;当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对接部件被保持在小于整个弧形槽的第一部的内部,并且所述对接部件选择性地从第一部中释放出。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棘爪大致呈l形并且通过第一控制弹簧朝第一位置偏移。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棘爪大致呈v字形并且通过第二控制弹簧朝第三位置偏移。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所述可移动部件处在闭合位置且不经受动态外力时,所述对接部件设置在弧形槽的第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一位置。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所述对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第一端时,所述对接部件与所述第二棘爪的干涉部相互作用并且使所述第二棘爪以远离所述限位器的方式而移动。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所述可移动部件处在打开位置且不经受动态外力时,所述对接部件设置在弧形槽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一位置,并且第所述二棘爪处在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棘爪在第三位置与所述限位器接触。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所述可移动部件处在闭合位置且经受动态外力时,所述可移动部件接合其内有所述第一棘爪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锁定位置,所述对接部件以远离弧形槽的第一端的方式而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棘爪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所述对接部件与所述第一棘爪接触并阻碍所述第一棘爪的移动,所述第二棘爪接触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对接部件并阻碍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对接部件的移动,并且所述对接部件被保持在第一部的内部。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操纵所述可移动部件从锁定位置到闭合位置选择性地释放所述可移动部件的锁定位置。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对接部件中形成有槽,所述槽的尺寸和形状被最佳地设计成当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二位置时容纳所述第一棘爪。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的惯性锁闩,包括:支架,安装到所述机动车辆的支承结构,所述支架具有多个紧固件,所述扶手经由第一紧固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支架上;行进杆,设置在形成于所述支架中的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插入件,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插入件改变所述弧形槽的有效宽度。所述惯性锁闩进一步包括:第一棘爪,围绕所述第二紧固件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棘爪朝第一位置偏移并且选择性地限制所述行进杆在所述弧形槽中的移动;第二棘爪,围绕所述第三销从第三位置旋转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棘爪朝第三位置偏移并且选择性地限制所述第一棘爪的移动;和限位器,限制所述第二棘爪的移动范围。当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扶手从闭合位置铰接到打开位置,允许所述行进杆移动经过整个弧形槽,当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行进杆被保持在小于整个弧形槽的第一部的内部,并且所述行进杆可选择性地从第一部中释放出来。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棘爪通过第一控制弹簧朝第一位置偏移,并且所述第二棘爪通过第二控制弹簧朝第三位置偏移。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控制弹簧是螺旋弹簧,并且所述第二控制弹簧是扭转弹簧。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棘爪具有大致呈l形的轮廓,并且所述第二棘爪具有大致呈v字形的轮廓。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所述第二棘爪处在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限位器接触。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所述扶手处在闭合位置且不经受动态外力时,所述行进杆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第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一位置。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所述行进杆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第一端时,所述行进杆与所述第二棘爪的干涉部相互作用,并且使所述第二棘爪以远离限位器的方式移动。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所述扶手处在打开位置且不经受动态外力时,所述行进杆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棘爪处在第三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棘爪在第三位置与所述限位器接触。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所述扶手处在闭合位置且经受动态外力时,所述扶手接合其内有所述第一棘爪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锁定位置,所述行进杆以远离所述弧形槽的第一端的方式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棘爪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所述行进杆接触并阻碍所述第一棘爪的移动,所述第二棘爪接触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行进杆并阻碍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行进杆的移动,并且所述行进杆被保持在第一部的内部。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操纵所述扶手从锁定位置到闭合位置选择性地释放所述扶手的锁定位置。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的惯性锁闩,包括:支架,安装到所述机动车辆的支承结构,所述支架具有多个紧固件,所述扶手经由第一紧固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支架;行进杆,设置在形成于所述支架中的所述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所述行进杆包括槽;插入件,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插入件改变所述弧形槽的有效宽度。所述惯性锁闩进一步包括:第一棘爪,围绕第二紧固件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棘爪通过第一控制弹簧朝第一位置偏移,所述第一棘爪选择性地限制所述行进杆在弧形槽中的移动;第二棘爪,围绕第三销从第三位置旋转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棘爪通过第二控制弹簧朝第三位置偏移,所述第二棘爪选择性地限制所述第一棘爪的移动,所述第二棘爪具有当所述行进杆处在所述弧形槽的第一端时物理地接触所述行进杆的干涉部;和限位器,限制所述第二棘爪的移动范围。当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扶手从闭合位置铰接到打开位置,允许所述行进杆移动经过整个弧形槽;当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行进杆的槽接合,并且当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行进杆被保持在小于整个弧形槽的第一部的内部;通过从锁定位置至少部分地朝向闭合位置操纵所述扶手来选择选性地从第一部释放所述行进杆,当所述第二棘爪处在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限位器接触,并且当所述扶手处在闭合位置且不经受动态外力时,所述行进杆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第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一位置,当所述扶手处在打开位置且不经受动态外力时,所述行进杆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棘爪处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棘爪处在第三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棘爪在第三位置与所述限位器接触,当所述扶手处在闭合位置并经受动态外力时,所述扶手接合其内有所述第一棘爪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锁定位置,所述行进杆以远离所述弧形槽的第一端的方式而移动,所述第二棘爪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所述行进杆接触所述第一棘爪并阻碍所述第一棘爪的移动,所述第二棘爪接触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行进杆并阻碍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行进杆的移动,并且所述行进杆被保持在第一部的内部。

基于本文中所提供的描述,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的是,描述和具体实例旨在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具有设置在扶手机构中的惯性锁闩的机动车辆的环境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用于扶手并且被图示处在静止或起始位置的惯性锁闩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公开一个方面的用于扶手并且被图示处在正常操作模式中的惯性锁闩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用于扶手并且被图示处在响应于外部动态事件的位置的惯性锁闩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4b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用于扶手并且被图示处在响应于外部动态事件的第二位置的惯性锁闩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和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惯性锁闩的一部分的透视侧视图,图中描绘了对接部件或行进杆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考在附图中图示说明的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案。在可能的情况下,在附图和描述中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步骤。附图是采用简化形式并且不按精确的比例绘制。为了方便和清楚的目的,方向性术语(如顶部、底部、左、右、上、在上面、在上方、在下方、在下面、后、和前)可相对于附图而使用。同样地,术语“向前”、“后”、“内”、“向内”、“外”、“向外”、“在上方”、和“在下方”是相对于在本申请的附图中所示出机动车辆的方位而使用的术语。因此,“向前”指代朝向机动车辆前部的方向,“向后”指代朝向机动车辆后部的方向,“乘客”指代朝向机动车辆的乘客侧(在本具体申请的上下文中是右手侧)的方向,“驾驶员”或“驾驶员侧”指代朝向机动车辆的驾驶员侧(在本具体申请的上下文中是左手侧)的方向,“内”和“向内”指代朝向机动车辆内部的方向,“外”和“向外”指代朝向机动车辆外部的方向,“在下方”指代朝向机动车辆底部的方向,“在上方”指代朝向机动车辆顶部的方向。这些和类似的方向性术语不应被理解成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提供了示例性实施方案,使得本公开将是详尽的,并且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陈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例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实例,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方案的详尽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无需采用具体的细节,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可具体化为许多不同形态并且不应被理解成限制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对于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不做详细描述。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有关,而并非意图是限制性的。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意图也包含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指出。术语“包括(comprises)”、“包含(includes)”、“包括(comprising)”、“包含(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含性的,因此说明指定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群的存在或添加。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和操作不应被理解成必定按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来执行,除非具体地标示为一个执行的顺序。也应当理解的是,可采用另外的或替代的步骤。

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接合到”、“设置在……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它可以是直接地在……上、接合、设置、连接或联接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地在---上”、“直接地接合到”、“直接地设置在……上”、“直接地连接到”、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可以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各元件之间关系的其它词语应当以类似的方式加以解释(例如,“在……之间”相对于“直接地在……之间”、“相邻”相对于“直接地相邻”等)。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出物品的任何和所有可能区分。

尽管在本文中可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加以区别。当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其它数值术语的术语时,并不意指次序或顺序,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指出。因此,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教示的情况下,下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本文中可用诸如“内”、“外”、“在下面”、“在下方”、“下”、“在上方”、“上”等的空间相关术语来描述如附图中所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关术语可意图包括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附图中的装置倒置,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会被取向在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的两种方位。该装置可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中),并相应地对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做出解释。

以下的描述在本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其应用、或使用。

现在参照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并且通常用附图标记10标示。虽然该机动车辆被图示为轿车,但应当认识到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范围或意图的前提下,机动车辆10也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交通工具,包括轿车、厢式车、卡车、房车、飞机、空间飞行器、船舶、或任何其它的这种车辆。机动车辆10包括具有多个座椅14的乘客舱12。扶手16设置在驾驶员座椅18与乘客座椅20之间。扶手16也设置在左后座椅22与右后座椅24之间。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或意图的前提下,可将另外的扶手16设置在乘客舱12内部的其它位置。例如,可将扶手设置在飞机上(未图示)飞行员座椅与副驾驶座椅和/或乘客座椅之间,在船舶(未图示)上的乘客座椅之间,在公共汽车(未图示)上的乘客座椅之间,等。在驾驶员座椅18与乘客座椅20之间的扶手16可旋转地附接到中央控制台28的结构部件26,在左座椅22与右座椅24之间的扶手16可旋转地附接到后座椅背组件29的结构部件26。

现在转到图2~图4b并继续参照图1,示出了在若干情况下扶手16的操作位置。如上所述,在图1中所示出的前扶手和后扶手16两者都可旋转地附接到机动车辆10乘客舱12的结构部件26。更具体地,扶手16经由设置在销接受器34中的销32可旋转地附接到支架30上。支架30由金属、金属合金、塑料等构成。支架30附着到机动车辆10的结构部件上,如座椅靠背支撑物(未具体地示出)、或其它结构构件(未图示)。在一些方面,利用机械的、热的、或化学的方法(如螺栓、螺母、螺柱、铆钉、螺纹、焊接、钎焊、胶粘剂、或以上的组合等)将支架30附着到机动车辆的结构部件上。在一些实例中,支架30是由铝或钢构成,并且由单个整体压制的模制部件等所组成。支架30是结构式的,因此将其优化以便支撑扶手16和由在机动车辆10乘客舱12内部的乘客和/或物体施加到扶手16上的力。在若干方面,销32是从扶手16延伸进入销接受器34中的暗榫样突出物。销32支撑扶手16,并且被优化以便支撑由将肢体和/或物体置于扶手16上的乘客所施加的重量。因此,销32是由结构坚固材料(如金属、塑料等)构成。销32被组装到形成于支架30中的销接受器34中。在若干方面,销32包括扩大的头部36和轴部(未具体地示出)。扩大的头部36的直径大于轴部直径。扩大的头部36被优化以便在插入位置(未具体地示出)嵌入销接受器34的扩大部38中,然后被操纵进入销接受器34的缩小部39,该销接受器34被优化以便在操作位置接纳并保持销32的轴部。因此,扩大的头部36将销32锁定入销接受器34中,同时轴部允许销32在销接受器34内部旋转。

扶手16还包括对接部件或行进杆40。行进杆40是设置在形成于支架30中的弧形槽42中的暗榫样部件。在若干方面,如同上述的销32,行进杆40是支撑扶手16并且支撑或抵抗由机动车辆10乘客舱12内的乘客和/或物体施加到扶手16上的力的结构部件。因此,行进杆40是由结构坚固材料(如金属、塑料等)构成。使行进杆40从扶手16的销32偏离。当把行进杆40与弧形槽42组装在一起并且把销32与销接受器34组装在一起时,行进杆40限制扶手16的旋转行进。在一些实例中,行进杆40配备有盖44。盖44有助于将行进杆40定位在弧形槽42内部。因为一些实例的盖44是由尼龙或类似材料制成,所以盖44也改善行进杆40经过弧形槽42移动的平顺性,同时减小在弧形槽42内部的行进杆40的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nvh)特性。

弧形槽42从第一部46延伸至第二部48。在若干方面,第一部46大致在第二部48的下方和前面。在若干方面,弧形槽42允许扶手16旋转经过从向上位置到向下位置的大约90°的第一移动范围,反之亦然。然而,应当认识到的是,虽然第一移动范围被描述为大约90°,这是基于特定机动车辆10的设计,但第一移动范围可以是显著地大于90°或小于90°。例如,在配备有所谓“首长椅”的机动车辆10中,扶手16可被设计成旋转经过显著地大于270°或以上。在若干方面,弧形槽42也配备有插入件50。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或意图的前提下,插入件50可由任何多种不同材料(包括金属、塑料、尼龙等)构成。插入件50有效地使弧形槽42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w”变窄,并且提供针对行进杆40经过弧形槽42的移动的触觉阻力。

支架30支撑惯性锁闩52。惯性锁闩52包括第一棘爪54、第二棘爪56、第一控制弹簧58、第二控制弹簧60以及一个或多个限位器62。具体地参考第一棘爪54,第一棘爪54是由铝、钢、或塑料材料制成,并且由具有用于与其它锁闩组件52部件对接的各种设计特征的单个部件所组成。在第一棘爪54的第一端64存在第一孔66从而允许紧固件68(如螺栓或铆钉)穿过第一棘爪54并将第一棘爪54可旋转地固定到支架30上。紧邻紧固件68的附接位置,利用第二孔70或类似特征来固定第一控制弹簧58的第一端72,同时将第一控制弹簧58的第二端74固定到支架30上。第一控制弹簧58被设计用于控制并限制第一棘爪54的操作。应当认识到的是,根据惯性锁闩52的包装限制和性能要求,第一控制弹簧58可具有不同的类型、强度、回弹性等。也就是说,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或意图的前提下,第一控制弹簧58可以是螺旋弹簧、扭转弹簧、或类似的偏置构件。第一棘爪54的整体形状被优化,使得部件质量朝与第一孔66和紧固件68位置相反的第一棘爪54的第二端76偏移。在若干方面,第一棘爪54具有大致呈“l”形的轮廓,并且将紧固件68大致设置在“l”的一端。然而,应当认识到的是,基于封装和设计约束条件,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或意图的前提下,第一棘爪54的确切形状、尺寸、重量、和方位可显著不同。

第二棘爪56,如同第一棘爪54,是由铝、钢、或塑料材料制成,是由具有用于与其它锁闩组件52部件对接的各种设计特征的单个部件所组成。在若干方面,第二棘爪56具有近似v字形的整体形状。也就是说,第二棘爪56具有略微钝角的大体上成角度的“v”或“l”形状。然而,应当认识到的是,基于封装和设计约束条件,第二棘爪56的确切形状可显著地不同于钝角的大体上成角度的“v”或“l”或v字形形状。更一般地,第二棘爪56的整体形状被设计成使得在将在下文中描述的特定情况下第二棘爪56部分地阻碍扶手16的对接部件或行进杆40。在第二棘爪56的第一端78,存在第三孔80从而允许紧固件68(如螺栓或铆钉)穿过并且将第二棘爪56固定到支架30上。紧邻紧固件68的附接位置,利用第四孔82或类似特征来固定第二控制弹簧60的第一端84,同时将第二控制弹簧60的第二端86固定到支架30。该第二控制弹簧60被设计用于控制并限制第二棘爪56的操作。如同第一控制弹簧58的情况,第二控制弹簧60的类型可以基于惯性锁闩52的封装限制和性能要求而变化。因此,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或意图的前提下,第二控制弹簧60可以是螺旋弹簧、扭转弹簧、或其它类似偏置构件。第二控制弹簧60使第二棘爪56朝限位器62偏移。限位器62限制第二棘爪56的移动范围,因而第二棘爪56不会意外地阻碍行进杆40或第一棘爪54的移动。限位器62可由多种不同材料(如金属、塑料、橡胶等)构成。一些实例的限位器62形成型为支架30的一部分,而在其它实例中,在制造或组装期间将限位器62成型到支架30上或者物理地或化学地附接到支架30。另外的限位器62可同样地具备支架30,用以限制其它惯性锁闩52部件的移动,并且/或者减小惯性锁闩52和扶手16的操作噪声和振动,以及防止惯性锁闩52机构的各可移动部件之间的干涉。

在若干方面,与紧固件68附接位置最相反的第一棘爪54的一些实例的边缘88具有“锯齿形”或脊形图案,该图案可用于改善在扶手16外部的动态事件期间与第二棘爪56的部件接口。同样地,与紧固件68附接位置最相反的第二棘爪56的一些实例的边缘90具有“锯齿形”或脊形图案,该图案可用于在扶手16外部的动态事件期间改善与第一棘爪54的部件接口。

具体地参照图2,扶手16被图示处于第一正常操作状态,其中扶手16处在第一或“上”位置“p1”。在第一位置“p1”,扶手16处于其中未施加明显动态外力的状况。也就是说,图2中的扶手16目前未经受突然或动态的加速或减速状态。在第一位置“p1”,行进杆40设置在弧形槽42的第一部46。在若干方面,弧形槽42的第一部46大致在弧形槽42的第二部48的下方和前面。当扶手处于在后座椅扶手16中第一位置“p1”时,扶手16构成后座椅背组件29的一部分,并且可以用作中后座椅的靠背或座椅背。类似地,在配备有前排座椅的机动车辆10中,当扶手16处在向上或闭合位置时,扶手16构成前中座椅(未具体地示出)的靠背。同样地,在航空、海军、或其它的这种应用中,当扶手16处在上闭合位置时,扶手16构成靠背或座椅背的至少一部分。当扶手16处在第一位置“p1”时,行进杆40与第二棘爪56的干涉部92接合或者阻碍第二棘爪56的干涉部92的移动,由此导致第二棘爪56以远离限位器62的方式移动。因此,当扶手16处在第一位置“p1”并且行进杆40与干涉部92接合时,干涉部92提供针对扶手16移动的触觉阻力,从而允许扶手16在不非故意地旋转到下或打开位置的情况下保持向上或闭合位置。

在图3中,扶手16被图示处于第二正常操作模式中,其中扶手16处在第二或“向下”位置“p2”。在第二位置“p2”,行进杆40设置在弧形槽42的第二部48并且扶手16处在打开或向下位置。在打开或向下位置,扶手16可用作肢体或物体的支承面。也就是说,在打开位置扶手16充当手臂的支撑物。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在第二位置“p2”,第一棘爪54仍然在与当扶手16处在第一位置“p1”时完全相同的位置。然而,因为第二控制弹簧60使第二棘爪56朝限位器62偏移,所以一旦行进杆40以远离干涉部92的方式移动,第二棘爪56朝限位器62移动并与限位器62接合。

更一般地,在图2和图3的每个实例中,在正常操作状态下,第一棘爪54将不移动或者与任何其它惯性锁闩52部件接合,因为第一控制弹簧58使棘爪54以远离弧形槽42并由此远离其它惯性锁闩52部件的方式而偏移。同样地,在正常操作状态下,第一棘爪54的重量分布通常使第一棘爪54以远离弧形槽42的方式而偏移。

然而,在动态外部事件的影响下,惯性锁闩52的操作稍微不同于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操作。在惯性锁闩52外部的动态事件期间,惯性锁闩52的操作被设计成按如下方式执行。响应于一些动态事件,由于惯性对第一棘爪54的偏移形状质量的作用,第一棘爪54朝行进杆40移动并阻碍行进杆40的移动。因为行进杆40已以远离第二棘爪56的干涉部92的方式移动,所以第二控制弹簧60使第二棘爪56朝弧形槽42移动直到第二棘爪56接触限位器62。因为第一棘爪54已移动进入行进杆40的路径,所以阻止了行进杆40在弧形槽42内部的移动,因此中止扶手16的移动。

在图4b的实例中,响应于动态事件,首先由于惯性对第一棘爪54的偏移形状质量的作用,第一棘爪54朝向移动并阻碍行进杆40的运动。其次,由于第二控制弹簧60的辅助,第二棘爪56相对于行进杆40的运动而移动。当行进杆40的惯性锁闩52阻碍第一棘爪54时,第二棘爪56与第一棘爪54接合并与第一棘爪54互锁,由此将行进杆40锁定就位从而将扶手16锁定入第三位置“p3”。为了随后使惯性锁闩52并由此使扶手16与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锁定、中止、或第三位置“p3”脱离,必须首先使惯性锁闩52返回到其初始方位或设定位置。也就是说,必须通过操纵扶手16使其返回到第一或向上位置“p1”,而使惯性锁闩52复位。使惯性锁闩52返回到初始方位或设定位置将导致行进杆40接触第二棘爪56的干涉部92,由此使第二棘爪56与第一棘爪54分离并且使第二棘爪56以远离弧形槽42的方式移动。当使第二棘爪56与第一棘爪54分离时,第一和第二棘爪54、56两者可自由地返回到它们的各自静态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例中并且如图5中所示,通过设置形成于行进杆40中的槽94而增强第三或锁定位置“p3”。行进杆40的槽94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容纳第一棘爪54的第二端76。行进杆40中的槽94与第一棘爪54的第二端76接合并互锁,由此防止在施加动态外力的情况下行进杆40朝弧形槽42的第二部48移动。

本公开的惯性锁闩52具有若干优点。这些优点包括降低扶手16的惯性锁闩52发生意外接合或脱离的可能性,同时降低或维持封装空间要求,降低或维持生产复杂性和成本,并且可被改造以适应当前的机动车辆10应用。

对本公开的描述在本质上只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背离本公开的主旨的变型旨在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这种变型不应被看作是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