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27680发布日期:2019-08-24 10:2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中所使用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同时在建筑结构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划线标注,以便于施工的进行,现有技术中还鲜见类似的专用装置,造成只能以比较复杂的施工工序,或耗时的施工方法来替代其功效并达到最终施工效果。申请人在桥梁的拆除施工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在桥梁的上表面划设好切割路径线之后,在切割的过程中,冷却液通过切割缝下渗,不进行冷却液的收集则将污染环境,并影响桥梁下的道路和道路上人车的安全。但通过常规、耗时的丈量工序并在桥梁的下表面设置了对应的接水沟槽之后,又出现位置确认不准确而造成冷却液收集效果不好的问题,导致返工,非常麻烦,丈量过程需要搭设脚手架,对应就需要对下方道路交通进行限制,或是增加了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下方道路进行交通限制的时限,给社会公众出行造成很大影响。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设计试用了一种同步划线装置,通过有效的使用,能够较好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取得方便在建筑结构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步进行划线标注的效果,可提高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结构划线装置,包括竖轴杆,所述竖轴杆的上下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标尺板,所述标尺板与竖轴杆垂直,所述标尺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并刻有显示长度信息的刻线,所述滑槽内设有标注笔,所述标注笔可沿滑槽滑动并可被固定在滑槽内以便调节距离尺寸之后进行划线;两标尺板上的标注笔的划线标注端相向设置以便通过本装置在建筑结构的上下表面同步进行划线标注作业。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竖轴杆的上下端分别加工有外螺纹段,所述标尺板的一端开设有竖向通孔并通过所述竖向通孔套在竖轴杆的外螺纹段上,所述外螺纹段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位于套在该外螺纹段上的标尺板的上下方以便通过对顶的方式将标尺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呈竖向开设,标注笔的杆段与滑槽的內宽对应并加工有外螺纹,标注笔的杆段穿过滑槽,杆段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位于滑槽的上下方以便通过对顶的方式将标注笔固定在滑槽内。

可选择地,所述竖轴杆的上下端分别加工有制转定向段,所述制转定向段的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标尺板的一端开设有竖向通孔并通过所述竖向通孔套在制转定向段上,所述竖向通孔为与制转定向段的截面形状对应的正多边形孔以起到制转定向的作用,制转定向段外端还延伸设有与之同轴的第一外螺纹段,第一外螺纹段的大径小于制转定向段截面内切圆的直径以便不影响标尺板的套入,第一外螺纹段上螺接有用于将标尺板压紧固定的第一螺母。

进一步地,制转定向段的内端的竖轴杆段上也加工有外螺纹并形成为第二外螺纹段;第二外螺纹段上螺接有第二螺母,制转定向段截面外接圆的直径小于第二外螺纹段的小径以便不影响第二螺母的套入,所述第二螺母外套有朝向外端延伸的套筒且套筒的外端面与标尺板相抵接以便通过第二螺母的移动提供一个活动的抵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竖轴杆为插接式的伸缩杆以使其长度可调从而提高适用性。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划线方法,本方法基于上述的建筑结构划线装置而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平的建筑结构层上按设计点位钻出竖向的通孔;

2)拆掉竖轴杆上的两标尺板;

3)通过绳索连接竖轴杆的一端,竖轴杆的另一端自然下垂以使竖轴杆呈竖向;

4)将竖轴杆从所述通孔中穿过并下放至便于下方人员施工的位置;

5)连接竖轴杆下端的标尺板,调整好该标尺板上的标注笔的位置并固定;

6)通过绳索将竖轴杆提升并使竖轴杆的上端穿出所述通孔;

7)连接竖轴杆上端的标尺板,调整好该标尺板上的标注笔的位置并固定;

8)转动竖轴杆,进行建筑结构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划线。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建筑结构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步进行划线标注,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2、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还适用于诸多应用场合,对应可带来衍生的更多的有益作用,实现现有施工不能达到的功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结构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角度;

图3-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示意实施例一中竖轴杆与标尺板的连接结构;

图4-图1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5-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示意实施例二中竖轴杆与标尺板的连接结构;

图6-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示意实施例二中竖轴杆与标尺板的一种可变连接结构;

图7-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示意实施例三中竖轴杆与标尺板的连接结构;

图8-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结构划线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竖轴杆1,外螺纹段11,制转定向段12,第一外螺纹段13,第二外螺纹段14,标尺板2,滑槽21,刻线22,标注笔23,杆段231,竖向通孔24,第一螺母4,第二螺母5,套筒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4,具体实施例一的一种建筑结构划线装置,包括竖轴杆1,所述竖轴杆1的上下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标尺板2,所述标尺板2与竖轴杆1垂直,所述标尺板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21并刻有显示长度信息的刻线22(还可以配上数值以便更加直观),所述滑槽21内设有标注笔23,所述标注笔23可沿滑槽21滑动并可被固定在滑槽21内以便调节距离尺寸之后进行划线;两标尺板2上的标注笔23的划线标注端相向设置以便通过本装置在建筑结构的上下表面同时进行划线标注作业。

其中,所述竖轴杆1的上下端分别加工有外螺纹段11,所述标尺板2的一端开设有竖向通孔24并通过所述竖向通孔24套在竖轴杆1的外螺纹段11上并能上下滑动,所述外螺纹段11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位于套在该外螺纹段11上的标尺板2的上下方以便通过对顶的方式将标尺板2固定;即通过两螺母反向旋转的方式来固定和松开标尺板2并可进一步通过旋出外侧的螺母以便标尺板2的拆装,两标尺板2的间距也可以通过螺母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

其中,所述滑槽21呈竖向开设,标注笔23的杆段231与滑槽21的內宽对应并加工有外螺纹,即外螺纹的大径与滑槽21的內宽对应或略小于,标注笔23的杆段231穿过滑槽21,杆段231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位于滑槽21的上下方以便通过对顶的方式将标注笔23固定在滑槽21内;即通过两螺母反向旋转的方式来松开和固定标注笔23,以便在松开时滑动调节标注笔23的位置,位置距离调节好后将其固定,再进行划线。标注笔23可以是自制的,即在所述杆段231的端面钻孔然后将现有的“笔”插入孔中就可以使用。

参见图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划线方法,本方法基于上述的建筑结构划线装置而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平的建筑结构层上按设计点位钻出竖向的通孔;

2)拆掉竖轴杆1上的两标尺板2;

3)通过绳索连接竖轴杆1的一端,另一端自然下垂以使竖轴杆1呈竖向;

4)将竖轴杆1从所述通孔中穿过并下放至便于下方人员施工的位置;

5)连接竖轴杆1下端的标尺板2,调整好该标尺板2上的标注笔23的位置并固定;

6)通过绳索将竖轴杆1提升并使竖轴杆1的上端穿出所述通孔;

7)连接竖轴杆1上端的标尺板2,调整好该标尺板2上的标注笔23的位置并固定;

8)转动竖轴杆1,进行建筑结构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划线。

这样,就可以进行日常建筑施工过程中,位置较高的、划线标注不便的建筑结构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同步划线标注。

为便于理解其应用及效果,进一步举例介绍其实施过程如下:以前述桥梁拆除施工为例,桥梁的上表面划设好切割路径线之后,选取合适的点位,进行钻孔,所钻孔应略大于竖轴杆1的直径,将竖轴杆1上的两标尺板2先拆掉,通过绳索连接竖轴杆1的一端(上端),将竖轴杆1从所钻孔中穿过并一直下放至方便下方人员施工的地方,无需在下方道路上搭设脚手架和进行交通限制,如果是跨水域的桥梁,方便下方人员施工的地方则可以是水域中的平台或船只;下方施工人员先在竖轴杆1的下端连接上一个标尺板2,调整好该标尺板2上的标注笔23的位置并固定,该标尺板2上的标注笔23的划线标注端朝上;然后通过绳索将竖轴杆1拉升并使竖轴杆1的上端再次穿过所钻孔,拆除绳索,在竖轴杆1的上端连接上另一个标尺板2,对应的也调整好标注笔23的位置和朝向。完成上述施工过程后,就可以转动竖轴杆1,进行所需的桥梁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划线;按设计的多点(至少两点)实施上述划线操作之后,就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桥梁下表面的施工工程的位置,在桥梁的下表面按划线标注安装了接水沟槽之后,效果非常好。提高了施工效率,对应的带来的如减少下方交通限制时限的好处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图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增加了标尺板2套在竖轴杆1上之后的制转以便定向的功能,可以方便地使上下标尺板2朝向一致,对应可使用达到的效果更多。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为:竖轴杆1的上下端分别加工有制转定向段12,所述制转定向段12的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标尺板2通过其竖向通孔24套在制转定向段12上并能上下滑动,竖向通孔24为与制转定向段12的截面形状对应的正多边形孔以起到制转定向的作用,在制转的功能上,主要的使用目的是在固定标尺板2之前方便将上下标尺板2的朝向调整一致,所以两端的两个制转定向段12的截面形状和方位都应是完全相同的,制转定向段12外端还延伸设有与之同轴的第一外螺纹段13,第一外螺纹段13的大径小于制转定向段12截面内切圆的直径以便不影响标尺板2的套入,第一外螺纹段13上螺接有用于将标尺板2压紧固定的第一螺母4。

实施时,制转定向段12的截面形状,最好选择二面扁方、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五边形,边数不宜过多以免增加将上下标尺板2的朝向调整一致的难度,如采用正方形时,只要明确了先安装的下方的标尺板2朝向东南西北中哪一个方向,然后对应的将上方的标尺板2按相同朝向进行安装,就可以使上下标尺板2的朝向一致。如果第一螺母4使用普通的螺母,那么需要制转定向段12的长度小于标尺板2的厚度以便被压紧,如图5所示。如果制转定向段12的长度大于标尺板2的厚度,那么需要在第一螺母4外套设一个朝向内端延伸的套筒并通过套筒的内端面与标尺板2相抵接压紧,套筒的内径应大于制转定向段12截面外接圆的直径,如图6所示。

这样,本装置对应的可使用达到的效果更多,除了上述介绍的划线标注,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漏水情况时,漏水楼板的上表面或者是下表面上已经确认漏点,需要在另一个表面进行相应的标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应用本装置,施工工序同上述施工工序差不多,只是在连接上端的另一个标尺板2之前,先根据下端标尺板2的朝向来对应选择好上端标尺板2的朝向后再套在制转定向段12上并进一步固定即可,使用时,上下标注笔23所划线标注的点位就是在同一竖向上;体现在上述的方法中为,步骤7)确认下端标尺板2的朝向,连接竖轴杆1上端的标尺板2并使其与下端标尺板2的朝向一致,调整好该标尺板2上的标注笔23的位置并固定。

实施例三

参见图7,实施例三是对实施二的进一步改进,可以调节标尺板2在制转定向段12上的固定位置从而调节两标尺板2之间的间距。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为:制转定向段12的内端的竖轴杆段231上也加工有外螺纹并形成为第二外螺纹段14;第二外螺纹段14上螺接有第二螺母5,制转定向段12截面外接圆的直径小于第二外螺纹段14的小径以便不影响第二螺母5的套入,所述第二螺母5外套有朝向外端延伸的套筒6且套筒6的外端面与标尺板2相抵接以便通过第二螺母5的移动提供一个活动的抵接面。实施时,第一外螺纹段13、第二外螺纹段14、制转定向段12以及套筒的长度应匹配设计。

实施时,可使所述竖轴杆1为插接式的二段式伸缩杆以使其长度可调从而提高适用性,便于应用于不同厚度的建筑结构层,也更方便携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