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7026发布日期:2020-01-10 21:4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无纺布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将整块大的无纺布切割成多个大小合适的无纺布片,无纺布片切割完毕后,需要将无纺布片收集在储存框内,以便存储或集中运输到下一个工位以进一步加工。目前,切割完毕的无纺布片通常由人工手动拉拽以将其移动至储料框内,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且收料效率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节省人力、效率高的无纺布收料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纺布收料装置,所述无纺布收料装置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牵引机构、导板及落料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传送带,所述顶板上可活动地设置有切刀,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安装在所述齿条上的牵引气缸、与所述顶板可滑动卡嵌连接的压块以及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压块及所述顶板之间的弹性件,所述落料结构包括落料筒、收容于所述落料筒内的落料气缸及设于所述落料气缸的伸出端的接料板,所述导板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机架与所述落料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外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传送带围合的空间内的支撑板,所述传送带上开设有所述支撑板对应的避让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压块与所述滑槽可滑动地卡嵌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压块弹性抵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的槽壁弹性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气缸的伸出端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上端面与所述压块的下端面均设置有防滑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板的较高端靠近所述机架设置,所述导板的较低端靠近所述落料机构设置,所述导板的上端面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导板上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牵引气缸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切割气缸,所述切刀连接在所述切割气缸的伸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呈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传送机构和所述牵引机构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的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底座靠近所述第二底座的一端的顶部倾斜设置有过渡板。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无纺布收料装置,牵引气缸与压块相配合以夹持无纺布,然后在齿轮的驱动下带动牵引气缸连通无纺布移动,使无纺布经由导板滑入至落料筒内,实现无纺布的自动收料功能,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收料,人工劳动强度低,收料效率高,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纺布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无纺布收料装置中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架,11、底座,111、第一底座,112、第二底座,113、过渡板,1121、支撑板,12、顶板,121、切割气缸,122、切刀,123、滑槽,124、位置传感器,20、传送机构,21、主动轮,22、从动轮,23、传送带,231、避让槽,30、牵引机构,31、齿轮,32、齿条,33、牵引气缸,331、顶块,34、压块,341、防滑部,35、弹性件,40、导板,41、滚珠,42、通槽,50、落料机构,51、落料筒,52、落料气缸,53、接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纺布收料装置,其用于对切割完毕后的无纺布进行收集,该无纺布收料装置包括机架10、安装在机架10上的传送机构20和牵引机构30、设于牵引机构30一侧的导板40以及设于导板40远离牵引机构30一侧的落料机构50,工作时,无纺布在传送机构20的驱动下于机架10上移动,当无纺布的一端移动至与传送机构20脱离时,牵引机构30将无纺布的该脱离端夹持住并朝向导板40方向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牵引机构30松开无纺布,无纺布便在导板40的引导下滑入至落料机构50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机架10设置在承载面(例如,地面)上,机架10包括底座11以及设置在底座11上方的顶板12,顶板12与底座11之间可通过连接板(图未示出)固定连接。底座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底座111和第二底座112,第一底座111位于第二底座112远离导板40的一侧,第一底座111为实体结构,使得第一底座111的上端面能够对无纺布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底座112呈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二底座112的空腔用于安装传送机构20和牵引机构3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传送机构20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底座112顶部的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套设在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外部的传送带23以及驱动主动轮21转动并安装在底座11上的驱动电机(图未示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22连接,转动轮21和从动轮22相对设置,传送带23的顶部略高于第一底座111的上端面,且第一底座111靠近第二底座112的一端的顶部倾斜设置有过渡板113。工作时,置于第一底座111的上端面上的无纺布经过过渡板113被传送至传送带23上,通过设置过渡板113,有利于无纺布传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传送带23上开设有避让槽231,第二底座112的内腔中对应避让槽231设置有支撑板1121,支撑板1121设置在传送带23围合的空间内。顶板12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切割气缸121,切割气缸121的伸出端连接有切刀122,切刀122与避让槽231相对应,切刀122用于切割无纺布。无纺布在传送带23的带动下移动至需要切割位置时,避让槽231刚好移动至切刀122的下方,此时,切刀122在切割气缸121的驱动下向下移动进而将无纺布切割成块,该过程中,支撑板1121用于垫刀,方便切刀122切割操作。

牵引机构30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底座112的空腔内的齿轮31、与齿轮31啮合的齿条32、安装在齿条32上的牵引气缸33、可滑动地连接在顶板12上的压块34以及可伸缩地设置在压块34与顶板12之间的弹性件35。其中,齿轮31受转动电机(图未示出)驱动。

齿条32与第二底座112可滑动地卡嵌连接,当齿轮31转动时,齿条32能够在齿轮31的驱动下相对第二底座112可滑动地卡嵌连接,从而使得牵引气缸33靠近或远离导板40移动。牵引气缸33的缸体端固定安装在齿条32上,牵引气缸33的伸出端安装有顶块331,顶块331与压块34相对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顶板12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滑槽123,压块34与滑槽123可滑动地卡嵌连接。所述可滑动地卡嵌连接指的是,压块34能够沿滑槽123滑动,但无法从滑槽123内脱离。弹性件35的一端与压块34弹性抵持,弹性件35的另一端与滑槽123的槽壁弹性抵持。

为了便于控制切割气缸121带动切刀122向下移动进而切断无纺布,顶板12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位置传感器124,位置传感器124位于滑槽123的一侧,从而防止位置传感器124对压块34的移动造成阻碍。工作时,当无纺布的一端移动至与传送带23脱离并被位置传感器124检测到时,切割气缸121运行并带动切刀122向下移动进而切断无纺布。需要说明的是,当无纺布的一端移动至被位置传感器124感应到时,避让槽231刚好与切刀122对位。

使用时,切割完成后的无纺布的一端被牵引气缸33驱动的顶块331顶起并挤压在压块34上,然后,齿条32在齿轮31的驱动下带动牵引气缸33移动,接着压块34在顶块331的带动下一同移动,进而实现切割后的无纺布的移动功能。该过程中,弹性件35被逐渐压缩。

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5为弹簧,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5还可以是诸如不锈钢弹片、铜制弹片等具有刚性和弹性的元件,此处不做限定。

另外,压块34的下端面以及顶块331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防滑部341,防滑部341可增加其对无纺布的摩擦力,防止无纺布在被夹持过程中脱开。可以理解地,防滑部341可以是凸起、凹槽或滚纹等。可以理解地,顶块331还可以省略,此时,依靠牵引气缸33的伸出端与压块34的抵持作用,实现对无纺布的固定。

请结合图2,导板40大致呈平板状结构,导板40倾斜设置,导板40可通过支撑柱(图未示出)设置在所述承载面上,导板40的较高端靠近机架10设置,导板40的较低端靠近落料机构50设置。工作时,无纺布在牵引机构30的带动下移动至导板40的上方,且当无纺布大致一半移动至导板40的上方时,牵引气缸33回缩,从而使得无纺布近一半的面积落在导板40的上端面上,如此,无纺布便在倾斜设置的导板40的作用下自动滑落至落料机构50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牵引气缸33回缩时,压块34失去挤压力,便在弹性件35的弹力作用下移动至初始位置,另外,齿轮31翻转,使得齿条32连通牵引气缸33也回位,以便进行下一次无纺布的移动操作。

为了使得无纺布在导板40上顺畅移动,导板40的上端面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滚珠41,通过设置滚珠41,可有效减小无纺布与导板40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方式中,滚珠41为钢珠。

另外,导板40上靠近机架10的一侧开设有通槽42,通槽42与牵引气缸33相对应,工作时,牵引气缸33移动至通槽42内,通槽42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牵引气缸33与导板40之间造成干涉。

落料机构50包括落料筒51、收容于落料筒51内的落料气缸52以及安装在落料气缸52的伸出端的接料板53,导板40设置在机架10与落料筒51之间,之间,落料筒51大致呈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初始状态下,接料板53位于落料筒51的上端的开口处,当有无纺布落入至接料板53上时,落料板53便在落料气缸52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一个无纺布厚度的距离,如此,可保证每个无纺布都能够不会因落下深度过大而发生蜷曲的情况,保证了无纺布能够有序落入至落料筒51内。

另外,本发明的无纺布收料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出),所述控制器与位置传感器124、所述转动电机、牵引气缸33及落料气缸52均电性连接,由此实现自动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无纺布收料装置,牵引气缸33与压块34相配合以夹持无纺布,然后在齿轮31的驱动下带动牵引气缸33连通无纺布移动,使无纺布经由导板40滑入至落料筒51内,实现无纺布的自动收料功能,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收料,人工劳动强度低,收料效率高,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便于推广使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