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诱导轮收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31751发布日期:2020-04-17 21:4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泵诱导轮收纳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诱导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泵诱导轮收纳方法。



背景技术:

诱导轮是一种用于提高离心泵叶轮进口装置汽蚀余量的叶片式旋转机械,最早被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动机燃料输送泵等场合,其具有叶片负荷低、叶片数小和吸入性能好等特点,能够提高叶轮进口的介质压力,有效改善离心泵叶轮进口的汽蚀情况。

在生产车间,对于诱导轮的存放通常是堆放在容器中,这样的存放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容易导致相邻诱导轮之间发生严重的磕碰,质量受损;2、不清楚诱导轮的堆放数量,不便于记录、管理;3、存放容器的结构为一体式,闲置时占空间,运输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离心泵诱导轮收纳方法,操作简单,收纳量大,空间利用率高,灵活适用,易于控制,可靠有效,各个诱导轮相互独立,存放质量高,便于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泵诱导轮收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单个组装:

⑴将支撑套伸入诱导轮底部的轴孔内,使支撑套的顶端抵住诱导轮的轴孔底面;

⑵保持支撑套不动,转动支撑螺杆,使支撑螺杆转入支撑套内,带动顶杆上升,当固定环与摆杆一端碰触后,摆杆发生转动,使得半圆端头顶住诱导轮的轴孔内壁,直至支撑螺杆无法转入支撑套内,停止操作,完成诱导轮限位安装在支撑组件上;

(b)上台:

⑴通过支撑盘上的中心螺孔套住支撑螺杆的下端,转动支撑盘,直至支撑盘与支撑螺杆上的定位块抵触,完成支撑盘与支撑组件的连接;

⑵将定位杆底面的定位卡块对准分装台上的定位凹槽卡入,使得定位杆一端嵌入在分装台上的侧开口槽内,完成支撑盘在分装台上的定位;

(c)压固:在分装台的中心安装固定螺杆,保持分装台不动,转动固定螺杆,直至压板下压住定位杆,使得支撑盘固定在分装台上,形成单个收纳区块;

(d)上座:先将支承台板固定在承重座上,将固定螺杆的下端对准支承台板上的限位孔插入,通过支承台板托住分装台,使得分装台限位安装在支承台板上,完成第一层收纳区块在承重座上的安装;

(e)逐层收纳:

⑴在第一层收纳区块的固定螺杆上安装支撑螺套,将第二层收纳区块的固定螺杆下端对准支撑螺套,转动支撑螺套,使支撑螺套连接第一层的固定螺杆上端和第二层的固定螺杆下端,完成两层收纳区块的叠装;

⑵如此操作,完成收纳区块逐层叠装。

进一步,步骤(d)中支承台板安装在承重座上的具体做法为:将支承台板上的贯通孔套住斜撑杆上的凸块,使支承台板一端位于承重座上的安装开槽内,将压条底面上的限位卡块卡入到支承台板上的固定卡槽内,使得安装座定位安装在承重座上,然后在安装座上穿设紧固螺栓,将紧固螺栓一端拧入承重座上的固定螺槽内,通过紧固螺栓将安装座固定在承重座的中心槽内,使安装座侧面的压条将支承台板压在安装开槽内,支承台板安装简单,通过贯通孔与凸块配合,使得支承台板快速定位在承重座上,再通过限位卡块与固定卡槽配合,使得安装座通过压条限位支承台板,最后通过紧固螺栓将安装座与承重座固定,实现安装座通过压条压住支承台板,使得支承台板限位固定在承重座的安装开槽内,不容易松动,固定可靠。

进一步,承重座包括底座、中心柱和顶座,中心柱设于顶座与底座之间,底座上环绕分布有斜撑杆,斜撑杆的上端设有凸块,支承台板上分别设有贯通孔、限位孔和固定卡槽,贯通孔与凸块相匹配,安装座上周向分布有压条,压条的底面上设有限位卡块,限位卡块与固定卡槽相匹配,顶座上分别设有中心槽和安装开槽,安装开槽与中心槽相通,安装开槽与凸块相对应,中心槽内设有固定螺槽,固定螺槽连接紧固螺栓的一端。

进一步,中心柱与斜撑杆之间设有加固板,提高了中心柱与斜撑杆之间的连接强度,间接提高了斜撑杆安装在底座上的牢固性,通过加固板给予斜撑杆支撑,提高斜撑杆的承重能力。

进一步,步骤(e)中每叠装一层收纳区块,进行一次调整操作,调整操作的具体做法为:转动支撑螺套或上一层的固定螺杆,调整上一层收纳区块与下一层收纳区块的间距,使上一层的支撑盘位于下一层诱导轮的上方,控制上一层的支撑螺杆下端与下一层诱导轮顶部的间距为1~5cm,上一层的支撑螺杆下端限制了下一层诱导轮的纵向活动范围,在下一层诱导轮的上方形成屏障,防止诱导轮因失去支撑组件的夹持力后可自由活动而向上逃出,使得诱导轮限位在上下两个支撑组件之间,上方受到支撑螺杆的阻挡,下方受到支撑套的支撑,无法掉落,收纳更可靠。

进一步,步骤(a)中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套和支撑螺杆,支撑套螺纹连接支撑螺杆,支撑螺杆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位于支撑套的外侧,支撑套上周向分布有摆杆和纵槽,摆杆的外端设有半圆端头,半圆端头位于支撑套的外侧,摆杆的内端穿过纵槽位于支撑套内,支撑螺杆的一端设有顶杆,顶杆位于支撑套内,顶杆上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与摆杆的内端相对应,通过转动支撑螺杆,带动顶杆升降,固定环跟着升降,固定环上升顶推摆杆内端时,摆杆发生转动,半圆端头下转,夹持范围变大,多个方向上同时顶住诱导轮轴孔内壁,不容易发生相对滑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规格的诱导轮;固定环下降脱离摆杆内端时,摆杆不受限制,可自由转动,诱导轮失去束缚力,可将诱导轮取下。

进一步,步骤(b)中支撑盘上设有中心螺孔,支撑盘的一侧设有定位杆,定位杆底面上设有定位卡块,分装台的侧面设有侧开口槽,侧开口槽内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定位卡块相匹配,将定位杆底部的定位卡块卡入到定位凹槽内,使得支撑盘快速定位安装在分装台上,安装难度低,快速便捷。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先将诱导轮安装在支撑组件上,通过多个方向的半圆端头同时给予诱导轮支撑,使得诱导轮被夹持固定,同时支撑套的顶端托住诱导轮的底部,增大了接触面积,支撑更加可靠;然后将支撑盘与支撑螺杆进行组装,使支撑盘与支撑螺杆上的定位块抵触,此时两者接触面积最大,支撑盘给予支撑螺杆的支撑作用最强,承重能力最大,完成支撑盘与支撑组件的连接。

将支撑盘一侧的定位杆卡装在分装台上,实现支撑盘在分装台上的快速定位,再通过压板压住定位杆,使定位杆无法脱离分装台,支撑盘被限位固定,稳固可靠,多根定位杆同时被压紧固定,无需单独固定,省力便捷;单个收纳区块可收纳多个诱导轮,数量多,空间利用率高,各个诱导轮相互独立,清晰分明,便于管理。

通过一个支撑螺套将两根固定螺杆同时牵制连接在一起,使得上下相邻的收纳区块叠装在一起,组装简单,纵向堆放,提高了空间率,上下分层,便于管理各个诱导轮;并调整上一层收纳区块与下一层收纳区块的间距,使上一层的支撑盘位于下一层诱导轮的上方,控制上一层的支撑螺杆下端与下一层诱导轮顶部的间距为1~5cm,上一层的支撑螺杆下端限制了下一层诱导轮的纵向活动范围,在下一层诱导轮的上方形成屏障,防止诱导轮因失去支撑组件的夹持力后可自由活动而向上逃出,使得诱导轮限位在上下两个支撑组件之间,上方受到支撑螺杆的阻挡,下方受到支撑套的支撑,无法掉落,收纳更可靠。

将同一批次的诱导轮收纳在同一层收纳区块内,分层放置,清晰分明,便于管理;组装而成的收纳架可拆卸,拆卸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存放及更换损坏部件,随装随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收纳区块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固定螺杆和支撑螺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分装台和支撑盘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套和摆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撑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承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承重座和支承台板、安装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诱导轮和支撑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套;2-支撑螺杆;3-定位块;4-摆杆;5-纵槽;6-半圆端头;7-顶杆;8-固定环;9-诱导轮;10-轴孔;11-支撑盘;12-中心螺孔;13-定位杆;14-定位卡块;15-分装台;16-侧开口槽;17-定位凹槽;18-固定螺杆;19-压板;20-承重座;21-底座;22-中心柱;23-顶座;24-斜撑杆;25-凸块;26-支承台板;27-贯通孔;28-固定卡槽;29-安装座;30-压条;31-限位卡块;32-中心槽;33-安装开槽;34-固定螺槽;35-紧固螺栓;36-加固板;37-限位孔;38-支撑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离心泵诱导轮收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单个组装:

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套1和支撑螺杆2,支撑套1螺纹连接支撑螺杆2,支撑螺杆2上设有定位块3,定位块3位于支撑套1的外侧,支撑套1上周向分布有摆杆4和纵槽5,摆杆4的外端设有半圆端头6,半圆端头6位于支撑套1的外侧,摆杆4的内端穿过纵槽5位于支撑套1内,支撑螺杆2的一端设有顶杆7,顶杆7位于支撑套1内,顶杆7上设有固定环8,固定环8与摆杆4的内端相对应,通过转动支撑螺杆2,带动顶杆7升降,固定环8跟着升降,固定环8上升顶推摆杆4内端时,摆杆4发生转动,半圆端头6下转,夹持范围变大,多个方向上同时顶住诱导轮轴孔内壁,不容易发生相对滑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规格的诱导轮,适应性强;固定环8下降脱离摆杆4内端时,摆杆4不受限制,可自由转动,诱导轮失去束缚力,可将诱导轮取下。

⑴将支撑套1伸入诱导轮9底部的轴孔10内,使支撑套1的顶端抵住诱导轮9的轴孔10底面,实现诱导轮9在支撑套1上的放置定位,方便操作。

⑵保持支撑套1不动,转动支撑螺杆2,使支撑螺杆2转入支撑套1内,带动顶杆7上升,固定环8跟着顶杆7上升,当固定环8与摆杆4一端碰触后,摆杆4发生转动,使得半圆端头6顶住诱导轮9的轴孔10内壁,直至支撑螺杆2无法转入支撑套1内,表明半圆端头6顶死诱导轮9的轴孔10内壁,摩擦力最大,不容易相对滑动。停止操作,完成诱导轮9限位安装在支撑组件上,通过多个方向的半圆端头6同时给予诱导轮9支撑,使得诱导轮9被夹持固定,同时支撑套1的顶端托住诱导轮9的底部,增大了接触面积,支撑更加可靠。

(b)上台:

支撑盘11上设有中心螺孔12,支撑盘11的一侧设有定位杆13,定位杆13底面上设有定位卡块14,分装台15的侧面设有侧开口槽16,侧开口槽16内设有定位凹槽17,定位凹槽17与定位卡块14相匹配,将定位杆13底部的定位卡块14卡入到定位凹槽17内,使得支撑盘11快速定位安装在分装台15上,安装难度低,快速便捷。

⑴通过支撑盘11上的中心螺孔12套住支撑螺杆2的下端,转动支撑盘11,直至支撑盘11与支撑螺杆2上的定位块3抵触,支撑盘11无法继续上升,两者接触面积最大,支撑盘11给予支撑螺杆2的支撑作用最强,承重能力最大,完成支撑盘11与支撑组件的连接。

⑵将定位杆13底面的定位卡块14对准分装台15上的定位凹槽17卡入,使得定位杆13一端嵌入在分装台15上的侧开口槽16内,完成支撑盘11在分装台15上的定位,定位简单,快速便捷。

(c)压固:在分装台15的中心安装固定螺杆18,保持分装台15不动,转动固定螺杆18,直至固定螺杆18上的压板19下压住定位杆13,使得支撑盘11固定在分装台15上,形成单个收纳区块,压板19同时压住多根定位杆13,无需单独固定,省力便捷,定位杆13无法脱出侧开口槽16,稳固可靠,实现单个收纳区块可收纳多个诱导轮9,数量多,空间利用率高,各个诱导轮9相互独立,清晰分明,便于管理。

(d)上座:承重座20包括底座21、中心柱22和顶座23,中心柱22设于顶座23与底座21之间,底座21上环绕分布有斜撑杆24,斜撑杆24的上端设有凸块25,支承台板26上分别设有贯通孔27、限位孔37和固定卡槽28,贯通孔27与凸块25相匹配,限位孔37与固定螺杆18相对应,安装座29上周向分布有压条30,压条30的底面上设有限位卡块31,限位卡块31与固定卡槽28相匹配,顶座23上分别设有中心槽32和安装开槽33,安装开槽33与中心槽32相通,安装开槽33与凸块25相对应,中心槽32内设有固定螺槽34,安装座29上连接有紧固螺栓35,固定螺槽34连接紧固螺栓35的一端。中心柱22与斜撑杆24之间设有加固板36,提高了中心柱22与斜撑杆24之间的连接强度,间接提高了斜撑杆24安装在底座21上的牢固性,通过加固板36给予斜撑杆24支撑,提高斜撑杆24的承重能力。

先将支承台板26固定在承重座20上,具体做法为:将支承台板26上的贯通孔27套住斜撑杆24上的凸块25,使支承台板26一端位于承重座20上的安装开槽33内,实现支承台板26在承重座20上的快速定位。将压条30底面上的限位卡块31卡入到支承台板26上的固定卡槽28内,使得安装座29定位安装在承重座20上,安装座29通过压条30卡住支承台板26,同时实现安装定位,一步到位,连接性强。然后在安装座29上穿设紧固螺栓35,将紧固螺栓35一端拧入承重座20上的固定螺槽34内,通过紧固螺栓35将安装座29固定在承重座20的中心槽32内,使安装座29侧面的压条30将支承台板26压在安装开槽33内,支承台板26安装简单,通过贯通孔27与凸块25配合,使得支承台板26快速定位在承重座20上,再通过限位卡块31与固定卡槽28配合,使得安装座29通过压条30限位支承台板26,最后通过紧固螺栓35将安装座29与承重座20固定,实现安装座29通过压条30压住支承台板26,使得支承台板26限位固定在承重座20的安装开槽33内,不容易松动,固定可靠。将固定螺杆18的下端对准支承台板26上的限位孔37插入,通过支承台板26托住分装台15,使得分装台15限位安装在支承台板26上,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受到诱导轮9的下压力,固定螺杆18更加不容易向上脱出限位孔37,完成第一层收纳区块在承重座20上的安装。

(e)逐层收纳:

⑴在第一层收纳区块的固定螺杆18上安装支撑螺套38,将第二层收纳区块的固定螺杆18下端对准支撑螺套38,转动支撑螺套38,使支撑螺套38连接第一层的固定螺杆18上端和第二层的固定螺杆18下端,完成两层收纳区块的叠装,通过一个支撑螺套38将两根固定螺杆18同时牵制连接在一起,组装简单,纵向堆放,提高了空间率,上下分层,便于管理各个诱导轮9。

⑵如此操作,完成收纳区块逐层叠装。每叠装一层收纳区块,进行一次调整操作,调整操作的具体做法为:转动支撑螺套38或上一层的固定螺杆18,调整上一层收纳区块与下一层收纳区块的间距,使上一层的支撑盘11位于下一层诱导轮9的上方,控制上一层的支撑螺杆2下端与下一层诱导轮9顶部的间距为1~5cm,上一层的支撑螺杆2下端限制了下一层诱导轮9的纵向活动范围,在下一层诱导轮9的上方形成屏障,防止诱导轮9因失去支撑组件的夹持力后可自由活动而向上逃出,使得诱导轮9限位在上下两个支撑组件之间,上方受到支撑螺杆2的阻挡,下方受到支撑套1的支撑,无法掉落,收纳更可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