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3122发布日期:2019-09-13 22:1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软胶分割装置通过传送装置直接传送至分割机构中分割,但当遇到条状异形软胶在切割时,一般比较难固定,切割技巧难以把握,一般操作是将异形胶条放于工装夹具内,再用刀片慢慢切割,切割时受压过大胶条会变形,受压过小胶条位置会走移,当切割直线度要求较高时,会出现很多不良品,合格率低;且需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分割装置对于分割异形软胶因切割时受压过大胶条会变形,受压过小胶条位置会走移,导致切割后的产品合格率低;且需花费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割装置,包括底板、支座、支架、支撑板、传送机构、升降机构和分割机构,所述支座和支架分别设于所述底板两端,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支座一侧,所述传送机构一端设于所述支座上方,所述传送机构另一端设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分割机构均设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分割机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传送机构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滑轨、设置在所述滑轨一端的气缸、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的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另一端连接的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导柱、导套、弹簧和浮动板,所述导套设于所述浮动板上,所述导柱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导柱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套与所述浮动板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柱中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浮动板之间,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浮动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有T型通孔的导向槽、上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位于所述导向槽上方的上导轮支架、底端与所述支座连接且位于所述导向槽下方的下导轮支架、通过第一驱动轴设置在所述上导轮支架内的上导轮、通过第二驱动轴设置在所述下导轮支架内的下导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设有所述T型通孔的所述导向槽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导轮支架上,所述导向槽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上导轮位于所述T型通孔的水平通孔上方,所述下导轮位于所述T型通孔的水平通孔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分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通过主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上切刀以及通过从动轴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下切刀,所述上切刀位于所述T型通孔的垂直通孔上方,所述下切刀位于所述T型通孔的垂直通孔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切刀与所述下切刀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上切刀与所述下切刀之间的距离为0.2mm-0.4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槽两端均设有导向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机构将异形软胶运输到升降机构下方时,该升降机构下方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可通过与异形软胶接触的压力传回升降机构中,保证其压力大小,避免了异形软胶受压过大胶条会变形,受压过小胶条位置会走移的问题,提高了异形软胶切割后的合格率;切割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割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割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P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底板;2-支座;3-支架;4-支撑板;5-传送机构;6-升降机构;7-分割机构;8-连接件;61-滑轨;62-连接板;9-调节装置;91-固定板;92-导柱;93-导套;94-弹簧;95-浮动板;51-导向槽;52-上导轮支架;53-下导轮支架;10-第一驱动轴;54-上导轮;11-第二驱动轴;55-下导轮;56-第一电机;12-联轴器;71-第二电机;13-主动轴;72-上切刀;14-从动轴;73-下切刀;15-T型通孔;16-导向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分割装置,包括底板1、支座2、支架3、支撑板4、传送机构5、升降机构6和分割机构7,所述支座2和支架3分别设于所述底板1两端,所述支撑板4设于所述底板1上且位于支座2一侧,所述传送机构5一端设于所述支座2上方,所述传送机构5另一端设于所述支架3上方,所述升降机构6与所述分割机构7均设于所述支撑板4上且所述升降机构6位于所述分割机构7上方,所述升降机构6与所述传送机构5通过连接件8连接,所述连接件8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该分割装置工作时,将所需分割的软胶放至在所述传送机构5上,所述传送机构5将软胶运至所述升降机构6下方,通过升降机构下方连接件8内置的压力传感器测出所述传送机构5对软胶的压力大小,进而使所述升降机构6运动,保证其对软胶的压力大小不变;软胶继续通过所述传送机构5传送至所述分割机构7中进行分割,分割后的产品从所述传送机构5另一端输出,完成分割步骤。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分割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高了异形软胶切割后的合格率;切割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4上的滑轨61、设置在所述滑轨61一端的气缸(图中未示出)、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的连接板62以及与所述连接板62另一端连接的调节装置9。所述调节装置9包括固定板91、导柱92、导套93、弹簧94和浮动板95,所述导套93设于所述浮动板95上,所述导柱92一端与所述固定板91连接,所述导柱92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套93与所述浮动板95连接,所述弹簧94套设在所述导柱92中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91和浮动板95之间,所述连接件8设置在所述浮动板95下方,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当待分割的软胶通过所述传送机构5传送到所述升降机构下方时,所述升降机构6下设置的调节装置9可调节所述传送机构5对待分割的软胶的压力,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作用进而使得所述升降机构6运动,保证其压力值不变,防止切割时受压过大待分割软胶变形或受压过小待分割软胶位置会走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传送机构5包括设有T型通孔15的导向槽51、上端与所述连接件8连接且位于所述导向槽51上方的上导轮支架52、底端与所述支座2连接且位于所述导向槽51下方的下导轮支架53、通过第一驱动轴10设置在所述上导轮支架52内的上导轮54、通过第二驱动轴11设置在所述下导轮支架53内的下导轮55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上的第一电机56,所述第二驱动轴11通过联轴器12与所述第一电机56连接,所述上导轮54与所述下导轮55中部均设有凹槽。设有所述T型通孔15的所述导向槽51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导轮支架53上,所述导向槽51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架3上,所述上导轮54位于所述T型通孔15的水平通孔上方,所述下导轮55位于所述T型通孔15的水平通孔下方。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将待分割的软胶放入所述导向槽51后,待分割的软胶一端接触到所述上导轮54和下导轮55后,就不许推动待分割的软胶,在所述第一电机56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下导轮55滚动,进而带动所述待分割软胶继续前行,同时,所述上导轮54随之滚动,并将其对待分割软胶的压力通过所述上导轮支架52传至所述压力传感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分割机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上的第二电机71、通过主动轴13与所述第二电机71连接的上切刀72以及通过从动轴14与所述支撑板4连接的下切刀73,所述上切刀72位于所述T型通孔15的垂直通孔上方,所述下切刀73位于所述T型通孔15的垂直通孔下方。所述上切刀72与所述下切刀73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上切刀72与所述下切刀73之间的距离为0.2mm-0.4mm,所述上切刀72的刀刃与所述下切刀73的刀刃之间的夹角介于18°-20°之间。也就是说,所述上导轮54中部设置的凹槽、所述下导轮55中部设置的凹槽、所述上切刀72的刀刃以及所述下切刀73的刀刃在同一垂直面上,且所述上切刀72的刀刃以及所述下切刀73的刀刃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导轮54中部设置的凹槽中和所述下导轮55中部设置的凹槽中,当待分割软胶经过所述传送机构5传送至所述分割机构7下方后,所述第二电机71驱动所述上切刀72即可马上对软胶进行分割,软胶底端的所述下切刀73同时对其分割,所述传送机构5继续运作,直至,所述分割机构将软胶分割完毕。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导向槽51两端均设有导向口16,所述导向口16的设置,加工前,便于将产品放入所述导向槽51中;加工后,便于将成品取出。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和所述支撑板4为一体成型结构,呈L型结构,其中,所述底板1和所述支撑板4为垂直连接,其结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