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执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0379发布日期:2019-11-15 22:1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执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门锁上的智能执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门锁领域,通常采用密码锁或者指纹锁来解锁,之后转动把手的时候才可开锁。执手即门把手,当将其旋动时对连接至其中的锁芯带动进行开锁。智能执手是在执手上设置指纹解锁机构和离合机构,离合机构一开始处于离的状态,执手转动无法与锁芯联动;当使用者按下指纹并匹配上时,指纹解锁机构驱动离合机构到达合的状态,离合机构可与锁芯联动在执手转动时进行开锁。如今执手的结构是在朝向外部的壳体结构上开设盖体,对于想入室偷盗的盗贼来说,对于朝外开放的盖体可以较为轻松的直接使用工具进行破坏,从而可以对内部的离合机构进行操作进行开门,防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执手,其合理的设置执手的壳体和盖体的结构,提高盗贼的破坏难度,保证一定的防盗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执手,包括外壳组件、指纹面板、电池、电路板和离合组件,指纹面板设置于外壳组件外表面,电池、电路板和离合组件设置于外壳组件中,指纹面板与电路板、离合组件进行信号连接,电池与指纹面板、电路板、离合组件进行电连接,离合组件对外连接外部锁芯部件进行离合联动;外壳组件包括壳体、盖体和压环,壳体整体成l形并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向l形内侧贯通出用于零部件拆装的第一安装口,第一安装口处安装盖体进行封闭;容纳空间向l形外侧贯通出一用于设置指纹面板的第二安装口,指纹面板外周固定安装压环用于封闭第二安装口;容纳空间向l形一端贯通出供离合组件与外部锁芯部件进行配合的通孔。

作为一种改进,盖体包括固定盖板和活动盖板,固定盖板和活动盖板配合盖设于第一安装口处,固定盖板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口处并覆盖指纹面板、电路板和离合组件,固定盖板的一端具有卡槽,活动盖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另一端设置有延伸板,当活动盖板的卡扣卡于卡槽并盖合在第一安装口处时,活动盖板覆盖电池,延伸板位于壳体的l形一端,通过紧固件将延伸板可拆卸的安装于壳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安装口的周边具有第一台阶,固定盖板和活动盖板的边缘盖合于第一台阶处。

作为一种改进,固定盖板内侧设置有若干插柱,壳体上设置有与插柱相匹配的插槽。

作为一种改进,第二安装口的周边具有第二台阶,压环固定于第二台阶处,压环外缘与壳体表面齐平。

作为一种改进,离合组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机构和旋转件,底座与壳体固定安装,且底座与第二安装口相对;旋转件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上,驱动机构位于旋转件一侧,旋转件具有离合槽,驱动机构具有一与离合槽配合的离合轴,驱动机构与电路板信号连接,旋转件由通孔处与外部锁芯部件连接并联动;当离合轴和离合槽分离时,驱动壳体转动时底座与旋转件相对转动;当离合轴进入离合槽时,驱动壳体转动时底座与旋转件进行联动。

作为一种改进,驱动机构为电机或者气缸,电机或者气缸驱动离合轴进行轴向的前进或后退与离合槽进行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底座上具有供旋转件设置的柱形槽,柱形槽的侧边开设有扇形槽,旋转件的侧边设置有容纳于扇形槽的限位块,离合槽在圆周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限位块的左右极限位置由扇形槽的槽壁限位,当限位块位于左或右极限位置时,两个离合槽分别与离合轴的位置相对。

作为一种改进,旋转件为沿着底座向通孔设置的圆柱体,旋转件的外部设置轴承,轴承外圈与壳体内壁相配合,旋转件上在周向设置上下两个环形槽,轴承位于两个环形槽之间,环形槽内安装卡件定位轴承。

作为一种改进,旋转件的上端设置朝向通孔的方形配合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壳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主要用于拆装零部件的第一安装口朝向壳体的l形内侧,即在执手安装于门上之后,第一安装口朝向门的一侧,那在盖体安装上去之后,盗贼难以用常规工具伸向狭窄的盖体和门之间进行破坏,提高了执手的防盗性能,不便于被破坏;指纹面板为了便于使用者的手指进行按压,设置于常规的l形外侧,第二安装口的大小与指纹面板相适配并固定安装压环保证指纹面板处的牢固性,该处开放面积小,盗贼就算破坏了压环和指纹面板,第二安装口的大小也令壳体内部的零部件难以被破坏,提高了执手的防盗性能,不便于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执手的立体爆炸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执手的立体爆炸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执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执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外壳组件1、指纹面板2、电池3、电路板4和离合组件5,指纹面板2设置于外壳组件1外表面,电池3、电路板4和离合组件5设置于外壳组件1中,指纹面板2与电路板4、离合组件5进行信号连接,电池3与指纹面板2、电路板4、离合组件5进行电连接,离合组件5对外连接外部锁芯部件进行离合联动;外壳组件1包括壳体11、盖体12和压环13,壳体11整体成l形并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向l形内侧贯通出用于零部件拆装的第一安装口111,第一安装口111处安装盖体12进行封闭;容纳空间向l形外侧贯通出一用于设置指纹面板2的第二安装口112,指纹面板2外周固定安装压环13用于封闭第二安装口112;容纳空间向l形一端贯通出供离合组件5与外部锁芯部件进行配合的通孔11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壳体11的l形上通孔113所在一端连接至门上,离合组件5与锁芯部件进行连接。离合组件5在门上锁时为离的状态,人们转动执手不会与锁芯部件产生联动;当进行解锁时,及正确的指纹按压在指纹面板2上,电路板4反馈信号给离合组件5,令离合组件5调整为合的状态,然后转动执手可以与锁芯部件产生联动进行开锁,以上功能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这里不再赘述。在以上常规结构的基础上,对壳体11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主要用于拆装零部件的第一安装口111朝向壳体的l形内侧,即在执手安装于门上之后,第一安装口111朝向门的一侧,那在盖体12安装上去之后,盗贼难以用常规工具伸向狭窄的盖体和门之间进行破坏,提高了执手的防盗性能,不便于被破坏;指纹面板2为了便于使用者的手指进行按压,设置于常规的l形外侧,第二安装口112的大小与指纹面板2相适配并固定安装压环13保证指纹面板2处的牢固性,该处开放面积小,盗贼就算破坏了压环13和指纹面板2,第二安装口112的大小也令壳体11内部的零部件难以被破坏,提高了执手的防盗性能,不便于被破坏。电池3为执手中的部件进行供电,其可以采用现有的充电电池实现,在壳体11上可以进一步设置接口用于充电。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盖体12包括固定盖板121和活动盖板122,固定盖板121和活动盖板122配合盖设于第一安装口111处,固定盖板121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口111处并覆盖指纹面板2、电路板4和离合组件5,固定盖板121的一端具有卡槽123,活动盖板122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槽123相配合的卡扣124,另一端设置有延伸板125,当活动盖板122的卡扣124卡于卡槽123并盖合在第一安装口111处时,活动盖板122覆盖电池3,延伸板125位于壳体11的l形一端,通过紧固件将延伸板125可拆卸的安装于壳体11上。

如图1、2、3所示,为更好的解决供电问题和结构牢固问题,设置复合的盖体12结构。固定盖板121在零部件安装好之后可以通过结构进行牢固安装在壳体11上不进行拆卸,其配合壳体11的结构覆盖除电池3外的其余零部件,提高对零部件的保护;而活动盖板122用于打开来更换电池3。因活动盖板122整体朝向门而难以使用工具,所以设置延伸板125,其位于壳体11的l形一端,可以用专用的螺丝刀等工具来对紧固件进行方便的拆装,紧固件拆卸后,把活动盖板122掀起解除卡扣124和卡槽123处的限位即可将活动盖板122取下,对电池进行更换;如此这里可以采用可充电或一次性的通用锂电池,便于更换,且活动盖板122上不必设置充电接口,整体性更好,提高了执手防水防污能力。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安装口111的周边具有第一台阶114,固定盖板121和活动盖板122的边缘盖合于第一台阶114处。

如图1所示,设置周边的第一台阶114令固定盖板121和活动盖板122更好的盖合在第一安装口111处进行限位和封闭,盗贼难以通过工具伸入进行撬动,并且提高了防水防污能力。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固定盖板121内侧设置有若干插柱126,壳体11上设置有与插柱126相匹配的插槽115。

如图1、2所示,可以设置对称的多组插柱126和插槽115,通过多位置插合提高固定盖板121和壳体11连接的紧密性,配合使用一些粘合剂等可复合性的提高固定盖板121和壳体11的连接强度,难以被破坏。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安装口112的周边具有第二台阶116,压环13固定于第二台阶116处,压环13外缘与壳体11表面齐平。

如图2、3所示,设置周边的第二台阶116令压环13更好的盖合在第二安装口112处进行限位和封闭,盗贼难以通过工具伸入进行撬动,并且提高了防水防污能力。保持压环13外缘与壳体11表面齐平令执手外观上更流畅,使用者按压手指时周边不会有凹凸感,更加顺手舒服;且盗贼的工具难以着力进行破坏。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离合组件5包括底座51、以及设置于底座51上的驱动机构52和旋转件53,底座51与壳体11固定安装,且底座51与第二安装口112相对;旋转件53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51上,驱动机构52位于旋转件53一侧,旋转件53具有离合槽531,驱动机构52具有一与离合槽531配合的离合轴521,驱动机构52与电路板4信号连接,旋转件53由通孔113处与外部锁芯部件连接并联动;当离合轴521和离合槽531分离时,驱动壳体11转动时底座51与旋转件53相对转动;当离合轴521进入离合槽531时,驱动壳体11转动时底座51与旋转件53进行联动。

如图1、3、4所示,对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组件5进行具体设计,底座51位于l形的一侧,与壳体11固定设置后可随壳体11同步转动;其上的旋转件53与底座51保持相互的自由度,旋转件53位于l形的另一侧;当离合轴521和离合槽531分离时,壳体11和底座51的旋转不会带动旋转件53旋转,及无法驱动外部锁芯;当离合轴521进入离合槽531时,整体就产生联动,可实现开锁;即当正确的指纹按压在指纹面板2上,电路板4反馈信号给驱动机构52,令驱动机构52控制离合轴521进入离合槽531。根据具体需要可以将驱动机构52设置为电机或者气缸,电机或者气缸驱动离合轴521进行轴向的前进或后退与离合槽531进行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底座51上具有供旋转件53设置的柱形槽511,柱形槽511的侧边开设有扇形槽512,旋转件53的侧边设置有容纳于扇形槽512的限位块532,离合槽531在圆周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限位块532的左右极限位置由扇形槽512的槽壁限位,当限位块532位于左或右极限位置时,两个离合槽531分别与离合轴521的位置相对。

如图3、4所示,限位块532和扇形槽512的设置令旋转件53和底座51配合可以实现:如在底座51正转时,限位块532相对在扇形槽512内移动,旋转件53和底座51没有联动;在底座51反转时,扇形槽512的槽壁能够推动限位块532,从而带动旋转件53反向活动,驱动锁芯反向旋转的反锁功能。另一方面,设置两个离合槽531,可以在安装时选择用哪一个离合槽531,匹配执手朝左安装还是朝右安装,从而匹配朝左或朝右开的门,实现用一个结构满足两种具体安装需要,降低制造成本。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旋转件53为沿着底座51向通孔113设置的圆柱体,旋转件53的外部设置轴承6,轴承6外圈与壳体11内壁相配合,旋转件53上在周向设置上下两个环形槽533,轴承6位于两个环形槽533之间,环形槽533内安装卡件534定位轴承6。

如图1-4所示,旋转件53所在的壳体11为圆柱体,内壁设置轴承6令旋转件53在其中可稳定的旋转,轴承6由弹性卡件534卡在两个环形槽533之间进行限位安装,安装方便,卡件534卡在环形槽533,便于拆装更换。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旋转件53的上端设置朝向通孔113的方形配合槽535。

如图1、4所示,方形配合槽535可以良好的适配方形轴,便于执手标准化的适配市面上的锁芯零部件,提高产品适用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