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启拉线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4810发布日期:2020-05-20 00: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启拉线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启拉线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和经济的提高,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拥有舒适性较好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汽车根据自身的需要和配置的不同,分为高档汽车、中档汽车和经济型汽车,随着汽车的种类增多,配合着使用的拉线开启式门锁使用量也逐渐增多,使用的类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

现在拉线与门锁、门拉手开启匹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拉线的自由行程长度不能满足门锁和门拉手要求的情况,出现此问题会造成门锁无法打开或门锁在行驶中自己打开的问题出现,甚至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同时车门内开启拉线需要穿过车门内板,车门内板的需要布置一个密封圈,密封圈的用途是安装开启拉线,目前现有的方案一般的密封圈为圆,密封圈安装时,需要将车门内开启拉线穿过车门内板的圆孔,然后通过密封圈将开启拉线固定在车门上,安装及其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汽车内开启拉线装置,不需要先将车门内开启拉线穿入车门内板的安装孔,可直接卡入车门内板,大大减少了操作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启拉线装置及汽车,包括堵盖,只需要将开启拉线穿过堵盖,将堵盖安装在车门内板,减少密封件安装,减少安装步骤,节约成本,减少安装操作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启拉线装置,包括堵盖和开启拉线;

所述堵盖包括卡件、第一线束过孔和第二线束过孔,所述卡件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卡件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线束过孔,所述第二线束过孔设置在所述卡件顶面,所述第一线束过孔与所述第二线束过孔连通;

所述开启拉线与所述堵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启拉线堵盖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卡件呈梯型,所述卡件靠近所述开口一端呈圆弧型。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远离所述第二线束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开启拉线包括拉线、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线穿过所述第一线束过孔和所述第二线束过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保护了一种汽车,包括车门,还包括所述的开启拉线装置,所述开启拉线装置与所述车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内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卡件通过所述开口卡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开启拉线装置及汽车,包括堵盖,只需要将开启拉线穿过堵盖,将堵盖安装在车门内板,减少安装步骤,缩短安装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开启拉线装置及汽车,包括堵盖,堵盖安装在车门内板,减少密封件安装,节省安装部件,节约成本,减少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启拉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堵盖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局部示意图。

图中:1-堵盖,11-卡件,12-第一线束过孔,13-第二线束过孔,2-开启拉线,21-拉线,22-第一接头,23-第二接头,3-车门,3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启拉线装置,包括堵盖1和开启拉线2。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堵盖1包括卡件11、第一线束过孔12和第二线束过孔13,所述卡件11呈梯型,所述卡件11较窄的一端为所述卡件11前端,所述卡件11前端呈圆弧型,所述卡件11较宽的一端为所述卡件11后端,所述卡件11前端设有开口111,所述卡件11后端设有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所述卡件11前端设有开口111,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设置在所述卡件11顶面,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与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连通。

具体地,所述堵盖1为橡胶材质。

具体地,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向下倾斜,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呈椭圆型。

具体地,所述开口111用于安装所述卡件11。

具体地,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与所述卡件11前端具有距离,所述距离大于所述开口111深度,避免安装时损坏所述开启拉线2。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开启拉线2包括拉线21、第一接头22和第二接头23,所述拉线21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22连接,所述拉线2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23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拉线21穿过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和第二线束过孔13。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头22用于控制车门把手,所述第二接头23用于控制车门手柄。

具体地,所述拉线21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22连接,所述拉线21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与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连通,所述拉线21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与所述第二接头23连接,所述开口111卡合在车门内板,所述卡件11通过所述开口111与车门固定,避免所述拉线21穿过安装孔,减少安装步骤,缩短安装时间,所述第一接头22用于控制车门把手,所述第二接头23用于控制所述车门手柄,拉动车门把手时,通过所述拉线21带动车门手柄运动,开启车门。

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开启拉线装置,包括堵盖,只需要将开启拉线穿过堵盖,将堵盖安装在车门内板,减少密封件安装,减少安装步骤,节约成本,减少安装操作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启拉线装置,包括堵盖1和开启拉线2。

具体地,所述堵盖1包括卡件11、第一线束过孔12和第二线束过孔13,所述卡件11呈长方型,所述卡件11一端设为所述卡件11前端,所述卡件11前端呈圆弧型,所述卡件11另一端设为所述卡件11后端,所述卡件11后端呈圆弧型,所述卡件11前端设有开口111,所述卡件11后端设有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所述卡件11前端设有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与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连通,所述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上部设有开口111。

具体地,所述堵盖1为橡胶材质。

具体地,所述开口111用于安装所述卡件11。

具体地,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与所述开口111相互隔离,避免安装时损坏所述开启拉线2。

具体地,所述开启拉线2包括拉线21、第一接头22和第二接头23,所述拉线21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22连接,所述拉线2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23连接。

具体地,所述拉线21穿过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和第二线束过孔13。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头22用于控制车门把手,所述第二接头23用于控制车门手柄。

具体地,所述拉线21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22连接,所述拉线21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与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连通,所述拉线21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与所述第二接头23连接,所述开口111卡合在车门内板,所述卡件11通过所述开口111与车门固定,避免所述拉线21穿过安装孔,减少安装步骤,缩短安装时间,所述第一接头22用于控制车门把手,所述第二接头23用于控制所述车门手柄,拉动车门把手时,通过所述拉线21带动车门手柄运动,开启车门。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卡件11呈长方型,不用区别卡件11的前端和后端,减少所述开启拉线2与所述堵盖1安装时间,同时能够实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效果,将开启拉线穿过堵盖,将堵盖安装在车门内板,减少密封件安装,减少安装步骤,节约成本,减少安装操作时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门3和开启拉线装置。

具体地,所述开启拉线装置包括堵盖1和开启拉线2。

具体地,所述堵盖1包括卡件11、第一线束过孔12和第二线束过孔13,所述卡件11呈梯型,所述卡件11较窄的一端为所述卡件11前端,所述卡件11前端呈圆弧型,所述卡件11较宽的一端为所述卡件11后端,所述卡件11前端设有开口111,所述卡件11后端设有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

所述卡件11前端设有开口111,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设置在所述卡件11顶面,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与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连通。

具体地,所述堵盖1为橡胶材质。

具体地,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向下倾斜,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呈椭圆型。

具体地,所述开口111用于安装所述卡件11。

具体地,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与所述卡件11前端具有距离,所述距离大于所述开口111深度,避免安装时损坏所述开启拉线2。

具体地,所述开启拉线2包括拉线21、第一接头22和第二接头23,所述拉线21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22连接,所述拉线2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23连接。

具体地,所述拉线21穿过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和第二线束过孔13。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头22用于控制所述车门3的内把手,所述第二接头23用于控制所述车门3的内手柄。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车门3内板设有安装孔31,所述安装孔31用于安装所述开启拉线装置。

具体地,所述拉线21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22连接,所述拉线21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所述第一线束过孔12与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连通,所述拉线21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线束过孔13与所述第二接头23连接,所述开口111卡合在所述车门3的内板,所述卡件11通过所述开口111与所述安装孔31固定,避免所述拉线21穿过所述安装孔31,减少安装步骤,缩短安装时间,所述第一接头22用于控制所述车门3内把手,所述第二接头23用于控制所述车门3内手柄,拉动所述车门3内把手时,通过所述拉线21带动所述车门3内手柄运动,开启所述车门3。

本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开启拉线装置,开启拉线装置中开启拉线穿过堵盖设置,将堵盖安装在车门内板,减少密封件安装,减少安装步骤,节约成本,减少安装操作时间。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