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切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2879发布日期:2019-10-29 22:04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旋转切削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切削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对菜肴的味道有较高要求,而且对菜品的视觉效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方式切菜都是通过人工手持菜刀进行,然而人工切菜的切菜质量总体不佳且因人而异,良好的刀工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练就,这就直接造成了菜品的视觉效果欠佳,此外,人工手持菜刀切菜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切菜质量良好稳定的旋转切削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旋转切削机,包括,机架、旋切装置、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旋切装置包括旋转盘、切刀和动力装置,旋转盘可旋转地设于机架上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切刀固设于旋转盘的上侧,旋转盘上设有下料通道,下料通道位于切刀下方;上料装置包括料筒,料筒固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旋转盘上方;旋转盘旋转时,切刀能经过料筒的下方。

其中:所述旋转盘的远离旋转中心的部分支撑于机架上。

其中:所述机架包括承载盘,旋转盘的远离旋转中心的部分与承载盘之间设有滚珠,旋转盘的远离旋转中心的部分的底部支撑于滚珠上。

其中:所述旋转盘的靠近旋转中心的部分支撑于机架上。

其中: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将承载盘支离地面。

其中:所述切刀设为至少两把,且呈环形阵列分布。

其中:所述切刀刀刃距离旋转盘上表面的距离设为可调节。

其中:所述料筒设为至少两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的旋转切削机,原料从料筒加入,并与旋转盘上表面接触;当旋转盘旋转时,切刀随旋转盘周期性旋转,切刀旋转经过一次原料便对原料进行一次切削,原料被切削下的部分从切刀处脱落并经下料通道传出,如此持续切削完成对原料的旋切工作;本技术方案全程自动切削,方便实用,切削效率高;且切片厚度或切丝尺寸均匀,切削产品质量好;能够很好的对土豆、红薯等菜品进行切片或切丝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切削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

1、机架;11、上料盘;12、承载盘;13、支撑杆;14、支撑架;15、下料盘;2、旋切装置;21、旋转盘;22、切刀;23、下料通道;24、动力装置;25、滚珠;3、上料装置;31、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转切削机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旋转切削机,包括,机架1、旋切装置2、上料装置3,其特征在于:旋切装置2包括旋转盘21、切刀22和动力装置24,旋转盘21可旋转地设于机架1上并与动力装置24传动连接,切刀22固设于旋转盘21的上侧,旋转盘21上设有下料通道23,下料通道23位于切刀22下方;上料装置3包括料筒31,料筒31固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旋转盘21上方;旋转盘21旋转时,切刀22能经过料筒31的下方。

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旋转切削机:原料从料筒31加入,并与旋转盘21上表面接触;当旋转盘21旋转时,切刀22随旋转盘21周期性旋转,切刀22旋转经过一次原料便对原料进行一次切削,原料被切削下的部分从切刀22处脱落并经下料通道23传出,如此持续切削完成对原料的旋切工作;本技术方案全程自动切削,方便实用,切削效率高;且切片厚度或切丝尺寸均匀,切削产品质量好。

可选择地,原料借助重力的作用保持自然与旋转盘21接触,或者借助施压装置(图中未示出)的挤压与旋转盘21保持接触;优选地,原料借助施压装置的挤压与旋转盘21保持接触,使用时,施压装置挤压原料,使原料始终保持对旋转盘21的有效接触和挤压,使切刀22切削原料时原料不发生翻滚,保证切削厚度均匀以及切削质量稳定。

优选地,所述机架1包括上料盘11,料筒31固设于上料盘11上。

优选地,动力装置24与上料盘11固定,动力装置24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盘21连接,动力装置24带动旋转盘21旋转。

所述旋转盘21的远离旋转中心的部分支撑于机架1上。通常情况下,旋转盘21的旋转动力从旋转盘21的旋转中心接入,旋转盘21的主体围绕在旋转中心周围,然而旋转盘21的主体需要承受来自原料的挤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长期承受挤压力容易使旋转盘21发生变形,进而发生损坏,因此将旋转盘21的外缘支撑于机架1上,能够使机架1像旋转盘21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从而抵消原料对旋转盘21的向下挤压力,继而避免旋转盘21发生形变,避免旋转盘21发生损坏,使旋转盘21能够保持长期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2,所述机架1包括承载盘12,旋转盘21的远离旋转中心的部分与承载盘12间设有滚珠25,旋转盘21的远离旋转中心的部分的底部支撑于滚珠25上。旋转盘21在旋转时,旋转盘21与机架1普通的支撑方式,容易导致旋转盘21与机架1之间的摩擦,使机架1对旋转盘21的旋转运动造成阻碍,影响旋转盘21的正常工作,滚珠25的设置能够有效减轻机架1对旋转盘21旋转运动的阻碍,保证旋转盘21顺畅的旋转运动。

所述旋转盘21的靠近旋转中心的部分支撑于机架1上,这样能够更好的支撑旋转盘21,保证旋转盘21的旋转稳定。

可选择地,旋转盘21的旋转中心部分支撑于支撑盘上,或者支撑于机架1上的其他支撑机构上;优选地,机架1上设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另一端支撑旋转盘21的旋转中心部分。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旋转盘21的支撑良好,保证旋转盘21持续稳定运行。

优选地,旋转盘21的旋转中心部分与机架1之间采取降阻措施,以降低机架1对旋转盘21的旋转中心部分的摩擦阻力;例如可以是在旋转盘21的旋转中心部分与机架1之间涂抹润滑油,或者加装能降低阻力的辅助装置;优选地,在旋转盘21的旋转中心部分与机架1之间加装轴承部件(图中未示出),旋转盘21和机架1分别与轴承的内外圈固定,以便能够借助轴承实现降低阻力的功能;优选地,轴承选择角轴承,以便于承受轴向的压力。

所述机架1包括支撑架14,支撑架14将承载盘12支离地面。这样有利于在承载盘12下方防止收纳装置,以便从下料通道23传出的切削产品能落入收纳装置内。

优选地,所述机架1还包括下料盘15,支撑架14设为多根,下料盘15连接各支撑架14;这样一方面切削产品能够直接掉落至下料盘15,有利于对下料产品的收捡,另一方面下料盘15连接各支撑架14,也使得支撑架14更加稳定,避免支撑架14折弯或折断。

所述切刀22设为至少两把,且呈环形阵列分布。一方面,至少两把切刀22,使得旋转盘21旋转一周能够完成的切削效率成倍增加,有利于提升旋转切削机的效率;另一方面,切刀22环形阵列分布的方式,有利于稳定旋转盘21的切向受力更加规律,也有利于旋切速率均匀。

所述切刀22刀刃距离旋转盘21上表面的距离设为可调节。调节切刀22刀刃距离旋转盘21上表面的距离能够实现对切削厚度的调节,有利于扩大旋转切削机的使用范围。

所述料筒31设为至少两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一方面,设置至少两个料筒31,原料从多个料筒31同事加入到旋转切削机,有利于提升旋转切削机的效率;另一方面,料筒31环形阵列分布能够使旋转盘21所受的压力均匀分布,使得旋转盘21的受力保持均衡,有利于旋转盘21运行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