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8126发布日期:2020-02-07 22:4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在机器人应用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安全隐患,包括固定障碍物、移动障碍物、现场人员、其他移动设备等,容易导致机器人损坏,当机器人损坏后,很难进行回收和维修,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机器人需要具有碰撞保护功能,但现有的碰撞保护功能或装置很难全面的对机器人进行保护,因此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具有对机器人进行全方位的多重防撞保护功能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表面各侧的四角均倾斜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部套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位于所述套管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撞板,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防撞板的外表面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撞板,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防撞板的外表面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红外距离感应器,所述第二防撞板的外表面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红外距离感应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表面各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储气瓶,所述储气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喷气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红外距离感应器与所述第二红外距离感应器均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

为了使得机器人本体具有全方位的保护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为正方体结构。

为了使得套杆能在套管内活动且不脱离套管,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卡圈。

为了使得机器人本体的外表面均能得到防撞保护,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撞板与所述第二防撞板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防撞板与所述第二防撞板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一防撞板与第二防撞板的高度与多户机器人本体的高度相同。

为了使得喷气管可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为了使得第二防撞板具有较高的防撞能力且避免撞坏其他设备,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撞板为橡胶材质。

为了使得机器人本体具有多重缓冲能力,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小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重碰撞缓冲的效果,进而有效的保护机器人本体避免因碰撞震动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喷气管,本实用新型当碰撞时对外部进行喷气,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远离碰撞物体,进一步起到防碰撞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二防撞板,且为橡胶材质,在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对外部设备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防撞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本体;2、微处理器;3、套管;4、套杆;5、限位圈;6、第一弹簧;7、第一防撞板;8、第一通孔;9、第二弹簧;10、第二防撞板;11、第二通孔;12、第一红外距离感应器;13、第二红外距离感应器;14、储气瓶;15、喷气管;16、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2,机器人本体1的外表面各侧的四角均倾斜固定安装有套管3,套管3内部套接有套杆4,套杆4位于套管3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圈5,限位圈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套管3的内部,套杆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撞板7,第一防撞板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8,第一防撞板7的外表面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撞板10,第二防撞板1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二防撞板10的外表面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红外距离感应器12,第二防撞板10的外表面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红外距离感应器13,机器人本体1的外表面各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储气瓶14,储气瓶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喷气管15,喷气管15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6,喷气管15的一端贯穿第一通孔8延伸至第二通孔11的内部,第一红外距离感应器12与第二红外距离感应器13均电性连接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电性连接电磁阀16。

本实施例中:第一红外距离感应器12的型号为:gp2y0a02yk0f。

本实施例中:第二红外距离感应器13的型号为:gp2y0a02yk0f。

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2的型号为:tms320f28335pgfa。

本实施方案中:当第一红外距离感应器12和第二红外距离感应器13同时感应到有物体接近本实用新型时,将电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打开电磁阀16,使得储气瓶14内的气体经过喷气管15喷出,进而推动本实用新型远离外部物体,当外部物体碰撞到本实用新型时,因设有第二防撞板10,使得第二防撞板1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撞击力度较大时,第二防撞板10压动第二弹簧9向第一防撞板7方向移动,进一步起到缓冲,但当撞击力度过大时,且当第二弹簧9被压缩到极限时,第一防撞板7压动套杆4向机器人本体1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弹簧6被压缩,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对机器人本体1起到碰撞保护的效果。

具体的,机器人本体1为正方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机器人本体1为正方体结构,使得第一防撞板7和第二防撞板10可完全覆盖在机器人本体1的外表面,使得对机器人本体1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具体的,套管3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卡圈。

本实施例中:套杆4的一端位于套管3一端的凹槽内部,且套杆4的一端设有限位圈5,当第一弹簧6处于伸张状态时,限位圈5与卡圈相接触,从而避免套杆4脱离套管3一端的凹槽内部。

具体的,第一防撞板7与第二防撞板10均为弧形结构,第一防撞板7与第二防撞板10的直径相同,且第一防撞板7与第二防撞板10的高度与多户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撞板7与第二防撞板10均为弧形结构,从而更好的对机器人本体1的外表面进行覆盖,且覆盖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接近圆形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位均能具有较高的防碰撞功能,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防碰撞能力。

具体的,第一通孔8与第二通孔11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8与第二通孔11的中心点位于同一平面,使得喷气管15可贯穿第一通孔8延伸至第二通孔11的内部,且当喷气管15喷气时,避免第二防撞板10遮挡喷气管。

具体的,第二防撞板10为橡胶材质。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防撞板10与外部设备接触时,增加撞击的缓冲能力,且避免对外部设备撞坏。

具体的,第二弹簧9的弹性小于第一弹簧6的弹性。

本实施例中:当与外部物体撞击时,第二防撞板10压动第二弹簧9压缩,当撞击力度过大时,且当第二弹簧9压缩到极限时,第一防撞板7压缩第一弹簧6,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重缓冲,进而起到碰撞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设有第一红外距离感应器12和第二红外距离感应器13,当第一红外距离感应器12和第二红外距离感应器13同时感应到有物体接近本实用新型时,说明有物体从正面靠近本实用新型,将电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打开电磁阀16,使得储气瓶14内的气体经过喷气管15喷出,进而推动本实用新型远离外部物体,起到防碰撞的效果,当外部物体碰撞到本实用新型时,因设有第二防撞板10,且第二防撞板10为橡胶材质,使得第二防撞板1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且避免将外部物体撞坏,当撞击力度较大时,第二防撞板10压动第二弹簧9向第一防撞板7方向移动,进一步起到缓冲,避免机器人本体1被碰撞损坏,但当撞击力度过大时,且当第二弹簧9被压缩到极限时,第一防撞板7压动套杆4向机器人本体1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套杆4一端的限位圈5压缩第一弹簧6,且套管3的内部设有卡圈,当第一弹簧6伸张时,限位圈5与卡圈相接触,避免套杆4脱离套管3,当第一弹簧6被压缩时,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对机器人本体1起到碰撞保护的效果,进而避免机器人本体1因撞击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