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户外折叠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498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户外折叠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户外折叠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折叠刀具一般包括刀片和刀柄,刀柄上设有容纳腔,刀片通过铰轴活动连接在刀柄的一端。刀片平时收纳在容纳腔内,需要用时将刀片从容纳腔中旋出,可用于裁切。现有的折叠刀具,刀片旋出时一般通过弹性装置固定,使得刀片需要较大的力度才能从容纳腔中旋出,旋出后若受到较大的外力,刀片又会自动旋回容纳腔内,给使用者造成不便。另外,现有的折叠刀具只有裁切功能,在户外郊游或野外生存时,单一的裁切功能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支撑牢固、具有点火和锉锉刀等多功能的户外折叠刀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户外折叠刀具,包括刀体和把手,刀体的第一端与把手的第一端铰接,该刀具还包括第一功能组件和第二功能组件,把手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功能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功能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第一功能组件包括打火棒,第二功能组件包括锉刀;把手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弹性件和固定件,弹性件位于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固定件位于弹性件与第一夹块之间,固定件与第二夹块之间形成容纳腔,刀体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内并与弹性件抵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弹性件与刀体一端抵接,使得折叠刀具在使用时,刀体能支撑牢固,防止意外旋回容纳腔内;通过在把手上设置第一安装槽,用于放置包括打火棒的第一功能组件,通过在把手上设置第二安装槽,用于放置包括锉刀的第二功能组件,以此实现折叠刀具的多功能。

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件包括本体和弹性止挡部,弹性止挡部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本体的一侧,弹性止挡部的第一端与本体连接,弹性止挡部的第二端以弹性止挡部第一端为中心在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来回摆动。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弹性止挡部,需要折叠刀具时,可将弹性止挡部向下摆动,使得弹性止挡部与本体处于同一平面上,为刀体的旋转留有足够的空间,操作简单。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止挡部的一侧设有若干个齿牙。

又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夹块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弧形缺口,齿牙位于弧形缺口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安装槽设置在第一夹块上,第一安装槽宽度方向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弹性条,弹性条面向第一安装槽一侧上设有凸点。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功能组件还包括口哨部,口哨部的第一端设有吹气口,口哨部的第二端与打火棒连接;口哨部的上侧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吹气口连通,口哨部的下侧设有第二卡槽,口哨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卡台,卡台与第一卡槽连接,第二卡槽与凸点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口哨部,实现吹口哨功能,通过在口哨部的左右两侧设置卡台,用于与第一安装槽的第一卡槽卡接,通过在口哨部的底部设置第二卡槽,用于与第一安装槽槽底的弹性的凸点连接,使得第一功能组件能牢靠地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既方便取出使用,又能防止意外脱落。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安装槽设置在第二夹块上,第二安装槽宽度方向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置弹性块,弹性块面向第二安装槽一侧上设有弹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功能组件还包括手持部,手持部的一端与锉刀连接,手持部的底侧设有第二限位槽,手持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台,凸台与第一限位槽连接,第二限位槽与弹点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手持部,方便使用者手持锉刀,方便操作;通过在手持部左右两侧设置凸台,用于与第一安装槽的第一限位槽连接,通过在手持部底侧设置第二限位槽,用于与第一安装槽的弹点连接,使得第二功能组件能牢靠地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既方便取出使用,又能防止意外脱落。

进一步的方案是,刀体上设有多个锯齿。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刀体上设有多个锯齿,使得折叠刀具具有锯刀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夹块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功能组件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夹块的结构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功能组件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户外折叠刀具包括刀体1、把手2、第一功能组件3和第二功能组件4,刀体1的第一端可转动地铰接在把手2的第一端上,第一功能组件3可拆卸地连接在把手2的第一侧,第二功能组件4可拆卸地连接在把手2的第二侧。刀体1可以为常见的刀片,也可以为刀刃一侧设有多个锯齿的锯刀。

把手2包括第一夹块21、第二夹块22、弹性件23和固定件24。弹性件23位于第二夹块22和固定件24之间,固定件24位于弹性件23与第一夹块21之间,固定件24与第二夹块2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刀体1的容纳腔,容纳腔沿把手2的长度方向延伸,刀体1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的第一端内并与弹性件23抵接。

弹性件23优选为不锈钢弹片,弹性件23位于第二夹块22上。弹性件23包括本体231和弹性止挡部232,弹性止挡部232沿本体23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本体231的一侧,弹性止挡部232的第一端与本体231连接,弹性止挡部232的第二端能以弹性止挡部232的第一端为中心在本体231的厚度方向上上下摆动。弹性止挡部232的第二端向上摆动时,用于与刀体1的第一端端部抵接,此时,折叠刀具处于展开状态;弹性止挡部232的第二端与本体231处于同一平面时,刀体1能绕把手2的第一端旋转至容纳腔内,此时折叠刀具处于折叠状态。为了方便操作,弹性止挡部232的外侧设有若干齿牙,第一夹块21第一端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弧形缺口211,齿牙位于弧形缺口211内。

弹性件23的本体23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33,第二夹块2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柱221,第一安装孔233与第一定位柱221连接。刀体1的第一端与设置在第二夹块22第一端上的第一定位柱221铰接,使得刀体1能绕该第一定位柱221旋转,刀体1位于弹性件23上方。固定件24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41,第二安装孔241套设在第一定位柱221上并通过螺丝固定,使得固定件24位于刀体1上方,使得刀体1位于固定件24和弹性件23之间,避免第一功能组件3和第二功能组件4与刀体1发生干涉。刀体1第一端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垫圈11,垫圈11套设在第二夹块22第一端上的第一定位柱221上,以减少刀体1旋转时的摩擦力。固定件24上还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242,第一夹块21上设有多个第四安装孔212,第三安装孔242和第四安装孔212对应设置并通过螺丝将固定件24和第一夹块21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夹块的结构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第一夹块2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安装槽213,第一安装槽213的第一端贯穿第一夹块21的第二端端部,第一安装槽213的第二端向第一夹块21的第一端延伸并置于第一夹块21与固定块之间。第一安装槽213宽度方向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第一卡槽214,第一卡槽214与第一安装槽213连通,第一安装槽213的槽底设有弹性条215,弹性条215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槽213的槽底连接,弹性条215的第二端向第一安装槽213的第二端延伸并悬空设置,弹性条215的第二端面向第一安装槽213一侧上设有凸点216。

参见图5并结合图2,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功能组件的结构图。第一功能组件3包括打火棒31和口哨部32,打火棒31可以为长条形的打火石,需要点火时,可将第一功能组件3取下,用刀体1或其它金属件刮打火棒31产生火星,方便引燃可燃物。口哨部32可以为常见的口哨,口哨部32的形状与第一安装槽213的形状对应。口哨部32的第一端设有吹气口33,口哨部32的第二端与打火棒31连接,口哨部32的上侧设有出气口34,出气口34与吹气口33连通,口哨部32的下侧设有第二卡槽35,口哨部3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卡台36。当第一功能组件3位于第一安装槽213内时,打火棒31位于第一夹块21与固定件24之间,口哨部32的卡台36与第一安装槽213的第一卡槽214连接,口哨部32的第二卡槽35与第一安装槽213内的凸点216连接。

参见图6和图7,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夹块的结构图,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第二夹块22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安装槽222,第一安装槽213的第一端贯穿第二夹块22的第二端端部,第二安装槽222的第二端向第二夹块22的第一端延伸并置于第二夹块22与弹性片之间。第二安装槽222宽度方向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第一限位槽223,第一限位槽223与第二安装槽222连通,第二安装槽222的槽底设有弹性块224,弹性块224的第一端与第二安装槽222的槽底连接,弹性块224的第二端向第二安装槽222的第二端延伸并悬空设置,弹性块224的第二端面向第二安装槽222一侧上设有弹点225。

参见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功能组件的结构图。第二功能组件4包括锉刀41和手持部42,手持部42的一端与锉刀41连接,手持部4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台43,手持部42的底侧设有第二限位槽44。当第二功能组件4位于第二安装槽222内时,锉刀41位于第二夹块22与弹性件23之间,手持部42的凸台43与第二安装槽222的第一限位槽223连接,手持部42的第二限位槽44与第二安装槽222的弹点225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